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容易出現「聽力退化」的現象,例如電視聲音、家人說話聽不清楚。根據WHO報告指出,75歲以上則是每2人幾乎有1人聽損,85歲以上更是接近一半的人有聽損,然而聽力損失竟與失智風險有關?醫師表示,若家有老年族群若出現失智、重聽相關症狀,一定要多加注意。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容易出現「聽力退化」的現象,例如電視聲音、家人說話聽不清楚。根據WHO報告指出,75歲以上則是每2人幾乎有1人聽損,85歲以上更是接近一半的人有聽損,然而聽力損失竟與失智風險有關?醫師表示,若家有老年族群若出現失智、重聽相關症狀,一定要多加注意。
家裡有年老長輩要注意!「肌少症」是老年失能的兇手,主要特徵是走路遲緩、容易跌倒,伴隨可能造成失能、生活品質下降,甚至是生活無法自理的狀況。醫師建議可以透過進行簡單的「太極拳」運動來改善,同時太極拳也是排解壓力的養生功法。
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民眾在日常飲食也更注重保健養生,不少人也會選擇服用保健食品來補足攝取不足的養分,或是彌補平時對身體可能造成的傷害。像是許多上班族會感到頭痛的腸胃問題,常聽人說「酵素」可以幫助消化分解吸收食物、促進新陳代謝及調節生理機能。但究竟哪些人最需要補充酵素呢?快看看你是不是其中10大族群之一!
人老了之後,最害怕的就是失能,尤其因病住院後,更容易因少動而造成肌肉萎縮、身體無力無法移動。物理治療師建議長者,可利用「彈力帶運動」,無論是在家或住院期間,都可藉此預防衰老、延緩失能,還能增加自身肌力,避免成為家人甚至是社會負擔。
60歲的王女士,因為右手會顫抖而就診,屏東寶建醫院神經內科醫師李杰勳分享,患者走路的速度較慢,會小碎步向前走,姿態有點不穩。除了這些巴金森病常見的動作症狀之外,家屬亦發現患者變得比較封閉,情緒低落、悶悶不樂,不太跟鄰居、朋友打交道,甚至有時候會抱怨說「我老了、沒有用了,不如死掉算了。」
當你與家人用盡心力,卻不一定看到家人身心正向進步時,請放下扛在心上的擔子。
巴金森氏症好發於60歲左右的中老年人,且男性多於女性,典型的症狀為:顫抖、僵直、動作緩慢、行動困難等。巴金森氏症主要是影響患者的行動,所以在日常生活照顧上要特別留意其安全。
近日媒體報導,47歲台語歌手葉勝欽於今年3月因罹患骨髓癌病逝,讓許多親友及粉絲都相當震驚。醫師就表示,多發性骨髓瘤的症狀其實相當常見,但因容易被誤會是正常老化或是其他慢性疾病,導致診斷不易,已提醒若出現5大警訊,就要當心可能是多發性骨髓瘤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