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吃完一餐辛辣的火鍋後,不久就感到嘴唇周圍一陣刺痛, 發現自己不慎「中招」了。嘴破看似不嚴重的健康問題,卻足以對我們的飲食和心情造成影響。《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教你辨認嘴破類型,以及正確用藥方法,提醒民眾千萬別再誤信偏方,在傷口處塗抹鹽巴,反而治療無效還讓你痛不欲生!
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經驗:吃完一餐辛辣的火鍋後,不久就感到嘴唇周圍一陣刺痛, 發現自己不慎「中招」了。嘴破看似不嚴重的健康問題,卻足以對我們的飲食和心情造成影響。《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教你辨認嘴破類型,以及正確用藥方法,提醒民眾千萬別再誤信偏方,在傷口處塗抹鹽巴,反而治療無效還讓你痛不欲生!
不管是吃飯時咬到還是火氣大,「嘴破」總是讓人不管吃什麼口腔都很難受,不過想要嘴破快點好,營養師程涵宇提醒,多補充B群,維生素C、鐵、鋅,也要千萬不要往破洞處傷口上撒鹽,才能修復口腔黏膜、加速癒合。更提供一些清潔口腔和飲食的小技巧,幫助你嘴破快快好!
50歲的王先生身體一向硬朗,嘴破且長達一年多未癒,原不以為然,直到痛得難以進食到醫院檢查,經醫師診斷竟然是罹患口腔癌。王先生非常難以接受,說自己從沒看過醫生,嚼檳榔這麼多年都沒有怎麼樣,沒想到嘴巴破皮竟是成口腔癌前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和國民健康署於107年12月公布之癌症登記資料,口腔癌位居男性國人癌症死亡原因及發生人數第4位,每年約有7千名新發生個案、3千人死於口腔癌;其中男性佔所有發生和死亡數約9成。資料顯示口腔癌病人中有9成有嚼檳榔習慣,而吸菸及嚼檳榔者罹患口腔癌的風險也相對提高。對國民健康之危害甚大。世界衛生組織更將檳榔列為一級致癌物,檳榔本身常見的添加物像荖藤、荖花或石灰,其中亦含有黃樟素,也被證實為致癌物。衛生署邀請民眾一起來參與戒除檳榔愛惜健康。一名40歲男子因有抽菸、喝酒、嚼檳榔的習慣,接受口腔癌篩檢時發現口內有不正常的腫塊,經切片後確診為「鱗狀上皮癌」,也就是「口腔癌」。經醫師手術治療後已順利出院,而且幸虧發現的早為初期口腔癌無須接受後續放射線及化學治療,且不影響外觀,但仍須門診追蹤。資料顯示,嚼檳榔的人,罹患口腔癌的風險高於一般民眾28倍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張敏德表示,菸品中的尼古丁會破壞口腔的免疫系統、誘導細胞產生有機體突變可使癌細胞快速增生。目前奇美醫學中心於門診區設有快篩站,若是有菸酒檳榔等習慣史,滿30歲者皆可接受口腔黏膜檢查。或是透過健康檢查及相關社區活動之參與,可持健保卡(18至未滿30歲原住民請多備戶口名簿)至健保特約具牙科、耳鼻喉科之醫療院所檢查,即可免費參與此項活動。口腔黏膜篩檢由受過訓練的醫師在充足的光源之下以直接或間接目視的方法,完整的對口腔黏膜做檢查,所需時間僅需幾分鐘左右,且受檢者並不會感到任何不適。檢查前請病人注意在一星期內勿有嚼食檳榔之習慣,避免因為檳榔黏膜症導致醫師檢查不易,此外也希望病人應將口腔內活動假牙移除後再行檢查可做出更清楚的結果。發現病灶與及時接受治療口腔癌,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口腔癌病人常常在發生初期因為沒有意識到罹患癌症而當成嘴巴破皮或牙齒感染自行服用成藥,或是確診後因擔心手術而嘗試偏方或自然療法因而延遲就醫甚至造成不幸的後果。國民健康署的資料顯示出早期(第0-1期)發現病灶與及時接受治療口腔癌,5年存活率可高達8成,臨床的研究也顯示:早期口腔癌治療5年存活率可高達7成以上,但如果延宕病情拖到第3期,存活率僅5成5。張敏德醫師建議,若民眾有以下的症狀,須趕快就醫進一步檢查:(1)口腔癌常見的症狀:口腔內部或頸部發現腫脹和硬塊、口腔黏膜表面顏色變白或出現紅色斑塊、兩星期以上未癒合的口腔潰瘍、口腔附近部位有麻木或疼痛、口腔內有不正常的分泌物或出血、舌頭的活動性受限制和牙關緊閉等症狀。(2)咽喉癌常見的症狀:咽喉異物感或疼痛、聲音沙啞、吞嚥困難、呼吸困難、頸部腫塊和久治不癒的咳嗽或咳血等症狀。若發現有口腔黏膜異常請按照醫師指示接受治療及定期回診。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口腔,就像是人類疾病的一扇窗,口腔可以看出人體的免疫功能,自律神經狀況,並與身體各部位息息相關,所以成為治療疾病的重要參酌關鍵。口腔黏膜疾病,是指發生在口腔黏膜和軟組織的病變;和許多全身系統疾病有著密切關係,因為口腔黏膜病況,也是判斷這些疾病處於早期或已到晚期的表徵之一。口腔久潰不癒 小心恐癌病變雖然身體有許多病痛,會從口腔反應出來,例如來自細菌或病毒的感染、藥物過敏、缺乏鐵質、缺B12、葉酸…等等,會出現唇炎、嘴角炎、舌炎等症狀表現,但是如果傷口拖了一段時間,時好時犯反覆發生,久潰不癒很難收口,就要小心是不是有癌病變的潛藏?口腔有著許多功能,是咀嚼食物的地方、品味和發音之處;同時還具有保護性質,對抗許多有害的細菌和物理創傷。口腔黏膜的結構,和唾液的相互關係,幫助我們完成了消化開端的功能。口腔由一層黏膜層所覆蓋,由上皮層、結締組織固有層所構成。嘴破最多兩周可自行痊癒保護和感覺是口腔黏膜最大功能,保護是幫我們防禦外來的創傷刺激、生物、微生物、病毒的侵襲。在感覺刺激部份,味覺之外,還有疼痛、碰觸、擠壓以及對冷熱溫度的反應。而唾液分泌出的免疫球蛋白,可以幫助溶解某些細菌,消滅某些病毒。口腔潰瘍就是俗稱的「嘴破」,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症狀,嘴巴裡會有發熱和疼痛的感覺,吃東西時非常不舒服,如果病灶是發生在頰黏膜處,不小心被牙齒咬到傷口,可就成了二次傷害,又得多疼幾天。好在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淺表性潰瘍,多是一至兩個星期,便可以自己痊癒。張口困難、口乾現象通常維持3到10天一般口腔潰瘍,講話和吃喝東西時,一碰到傷口就疼痛不堪,有人張嘴困難、有人還會伴隨口乾現象。通常會持續3到10天,嚴重時、還要忍耐兩個禮拜左右,痊癒後不會留下疤痕。有些口腔潰瘍病患,老是在反復發生,醫學上稱之為「復發性口腔潰瘍」。也叫復發性(鵝)口瘡性潰瘍。有人一年發病數次,也有人一個月頻繁發病幾次,甚至新舊病變交替出現。但若這般反復發作,請務必問診就醫了。難好的潰瘍可能是免疫疾病害的 別自行塗藥咬傷或燙傷的水泡,所造成的潰瘍,比較容易復原,但是「自體免疫疾病」所形成的潰瘍,會較難收口,請別自行隨便塗抹藥膏,還是要經醫師診斷,如果不使用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很難痊癒,必要時需佐以免疫檢查。若是濾過性病毒所感染的潰瘍,常需要10天到14天的病程,才會恢復。正常的口腔黏膜,濕潤光滑,呈粉紅色,除皮脂腺外,沒有其他,口腔黏膜的防禦作用,主要在物理化學細胞免疫的屏障。我們的口水、唾液,就是口腔黏膜的第一道關卡。唾液的沖洗作用,可以用來排除有毒物質,使微生物不易附著於黏膜或牙齒表面。(本文摘自/小心嘴破:身體免疫拉警報/大塊文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個人都有嘴破的經驗,不少人認為是火氣大,其實口腔狀態與身體健康狀況息息相關!醫師指出,口腔黏膜的菌群生態豐富,影響人體免疫、神經、血液、消化等各大系統;若是經常反覆發生嘴破,最好找出真正原因。女性容易嘴破 可能是其他疾病台大醫院口腔內科主治醫師孫安迪指出,嘴破是民眾常見的口腔問題,可能出現於口腔黏膜任何部位,包括嘴唇、頰側、舌頭,通常女性比男性容易發生,且具有反覆發生的特性,有時幾天就能癒合,有時卻是久久不癒,可能是單純潰瘍,也有可能是其他疾病造成。口腔菌群失去平衡 口腔黏膜產生病變孫安迪醫師說明,口腔中存在各式各樣的細菌,約有5、600個不同菌種,彼此維持平衡,更影響免疫系統、自律神經系統、血液循環、消化系統等,當口腔菌群失去平衡,就會導致口腔黏膜產生病變。反覆口腔潰瘍 有可能引起其他疾病孫安迪醫師強調,反覆性口腔潰瘍導致免疫功能紊亂,可能造成睡眠不足、過勞、壓力大、消化不良、貧血,甚至是腹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肝炎等疾病。(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簡女士10年前接受癌症治療時,舌尖上併發重度口腔黏膜炎,原本她只用西瓜霜噴,但破洞處越變越大、1公分的傷口怎樣也癒合不了,因為白血球低下併發燒,進而導致有敗血症的風險,不僅住院半個月還因此延遲療程,並且還嚴重到接到病危通知,足足在醫院躺了半個月。化療造成口腔黏膜炎 持續時間恐逾3周和信治癌中心醫院專科護理師張杏莉指出,癌患常誤認抗癌治療產生的口腔黏膜炎是一般嘴破,但一般嘴破是免疫力低下造成的,只會受損口腔黏膜的上皮層,2週內會痊癒。口腔黏膜炎則是因為化放療的毒性破壞黏膜細胞的生長,讓細胞產生發炎反應,隨著化放療劑量的累積,發炎部位會擴大、加深,傷及黏膜下層與微血管,產生嚴重潰瘍,持續時間可能會超過3週。嚴重口腔黏膜發炎 相當於皮膚三度燒傷依據世界衛生組織分級,口腔黏膜發炎可分為四級,一級呈現乾燥且輕微紅腫,二級會感到紅腫、疼痛並出現紅斑,到了三、四級屬於中重度口腔黏膜炎,傷口會開始潰瘍並擴大超過1.5公分,患部有出血、壞死的症狀,相當於皮膚三度燒燙燒時,表皮與真皮層完全受損壞死。臺中榮民總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林進清醫師指出,第三、四級屬於重度病患,其病理症狀相當於皮膚三度燒燙傷,且會使患者平均體重下降4公斤。根據另一研究指出,癌患體重每下降5%、存活率就會減少30%。護膜要「碘」:十、全、四、半張杏莉專科護理師表示,照護口腔黏膜炎,要注意口腔清潔、保持濕潤,建議使用軟毛牙刷清潔,並輔以具殺菌效果、刺激性低、不影響傷口癒合的含碘漱口水漱口,更能完全照護口腔死角,幫助緩解口腔黏膜炎症狀。只要謹記「護膜要碘:十、全、四、半」,正確使用藥用殺菌漱口水清潔口腔,發揮殺菌效果,也能有效減緩不適:1) 每次10ml/每次漱口只需10-15ml,約填滿口內1/2空間。2) 全口漱口/頭微仰,漱口水必須能夠深入到喉嚨,並360度上下攪動。3) 每日4次/每天漱口至少2~4次,維持口腔清潔衛生。4) 漱口半分/漱口最少半分鐘,讓普維酮碘離子能夠充分附著並作用於黏膜表面上,避免傷口感染。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7歲的李小姐長期反覆性嘴破、關節酸痛及皮膚癢疹,且陰唇嚴重潰瘍,經詳細病史詢問及理學檢查證實罹患了罕見的全身性疾病──貝塞特氏症,經過數周的門診治療,外陰部潰瘍幾乎痊癒,仍需長期追蹤。臨床特徵是反覆性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貝賽特氏症患者大多分佈在沿著古代絲綢之路的國家,又稱「絲路病」,是一種病因尚不完全清楚的全身性疾病,也是一種罕見的免疫系統的微血管系統性血管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鄭志堅解釋,典型的貝賽特氏症之三大臨床特徵是反覆性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及眼睛葡萄膜/網膜炎。此外也可能侵犯肌肉骨骼、中樞神經、消化道、肺臟等重要器官的血管,造成嚴重的血管發炎,甚至危及生命。男性發病比例略高且病情常較嚴重貝賽特氏症好發成年人,20至40歲的青壯年人較易發病。男性比例略高且男性病情常較嚴重。鄭志堅醫師表示,臨床症狀可以透過治療緩解。若僅有皮膚潰瘍病變,可以使用局部類固醇治療。以往臨床有時會作的皮膚穿刺應盡量避免,因可能引起續發皮膚發炎。至於嚴重狀況例如出現神經系統或眼部的嚴重炎症時,有可能造成眼睛失明或內臟器官的衰竭,常須使用大量類固醇及其他免疫抑制劑合併治療。反覆口腔、會陰潰瘍或眼球葡萄膜炎者 應僅早診療貝賽特氏症特徵為病情反覆復發,因此長期追蹤及臨床藥物選擇及調整非常必要。貝賽特氏症的復發症狀可持續數周、數年或數十年。慢性神經系統、消化道或血管的損害也有機會產生致命的後果。鄭志堅建議,為了避免延誤病情,早期診斷也很重要,若有反覆口腔、會陰潰瘍或是眼球葡萄膜炎者,宜僅早至門診做詳細診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