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只能靠吃藥?英國權威家醫建議顧好「身心3面向」延緩退化

失智症只能靠吃藥?英國權威家醫建議顧好「身心3面向」延緩退化

2022/7/16
關於失智症,究竟吃藥比較好,還是有其他療法可以幫助患者,減輕疾病對生活的衝擊?英國權威家庭醫生麥特.皮卡佛(Matt Piccaver)在著作《關於失智,醫生忙到沒告訴你的事》中分享,藥物治療的效果反而短暫,而且非立即見效,但根據身心狀況,採用適合的非藥物治療,調整影響身心的行為與作息,能有效延緩退化。以下為原書摘文:

非藥物治療法,能延緩退化

除了藥物之外,還有其他方式可以減輕疾病對患者和照護者的負擔。理想上來說,非藥物性治療應該是第一線的治療方式。藥物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但效果短暫,且非立即見效,可能還會伴隨副作用。非藥物的選項,副作用較少,安全性通常也較高。

治療的選項包括音樂治療、香氛治療、運動、量身打造的活動、現實導向療法、藝術治療、行為治療等等,都能帶來一定程度的幫助,減輕失智症狀對於患者和照護者的影響。

有一些其他的方法能幫助我們在治療失智症時,將藥物的使用降至最低。雖然大多數常見失智症類型的患者(例如阿茲海默症),都會使用藥物治療,但還有一些選項能讓我們減輕疾病帶來的負擔,特別是行為和心理方面的症狀。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以為照護中心等機構所提供的非藥物治療,就只是邀請退休的駐唱歌手來表演一些老歌而已。假如輪到我住進這類機構,而他們又整天唱老掉牙的歌曲,一定會讓我很不滿;還有為什麼照護中心所播放的電視節目,都是關於房地產的重新裝潢或買賣?幾乎所有照護機構播放的節目都是關於房屋裝潢。假如你想學習如何透過房地產賺錢,就花點時間坐在安養院裡吧。

我是開玩笑的。現代失智症照護不斷進步,不再只是把人送進同樣的地方,並且無視患者的興趣和發病前的人際關係。如今越來越以患者為中心,而非藥物性的治療,也比裝潢節目和懷舊歌曲演唱更精緻了不少。

在非藥物治療的選擇上,有3個主要的關切面向:失智症的行為症狀、心理低落現象,以及如何鼓勵溝通。

身為醫生,我們的第1步是尋找造成症狀改變的可能原因,例如疼痛、易怒、便祕、感染或藥物副作用。我們前面提過,單純的感染也可能造成患者的錯亂。造成錯亂的原因很多,而大部分都可以輕易的發現。

特定事件影響行為,也影響心理

我們應該考量患者出現行為變化的環境,患者是否只是因為環境變化而做出反應,例如溫度、光線、背景雜音等等。輕微的環境變化或許就足以使患者的痛苦加劇。

行為改變也可能和特定的事件有關,曾經有些患者會在親友來訪過後變得躁動,這讓親友和照護者都覺得有些錯愕。有些患者則對於個人的照護出現負面反應;想像一下在你還搞不清楚狀況的時候,就有人走進你的房間突然開始替你擦澡,你會有什麼反應?如果是我的話,肯定會非常驚訝吧。

在行為和心理症狀方面,假如患者持續主動參與、投入他們發病前感興趣的活動中,症狀通常就會減輕。行為上的改變也可能源自疾病本身的進程,亦即腦部的變化,特別是當額葉受到影響時,可能會改變我們抑制自身行為的能力。行為的變化也可能受到照護品質、周遭環境,以及患者如何打發時間所影響,並不全然是生理健康的問題。

仔細想想,其實也不太意外吧?我們的行為會受到各種內在原因的影響,想法和感覺都會觸發行為。因此飢餓、口渴、過熱或寒冷、疼痛等感受,都會影響我們的表現。悲傷、快樂和憤怒等情緒狀態,也都會直接影響我們的行動。

當我們能直接和其他人溝通自己的內在狀態(通常是透過言語)時,一切都沒事;但假如溝通能力受損,就只能憑藉周圍的人來猜測了。這並不容易,多花些時間與我們摯愛的人在一起或許會有幫助。

對於某些患者來說,社交互動就足以減緩行為和心理症狀造成的影響。即便只是喝茶聊天,也是一種簡單的溝通,能讓所有人都感受到連結和重視。時日一久,照護者就能夠從巧妙(或不怎麼巧妙)的非口語線索中,判斷患者是否有所不悅或不滿,或是更輕易辨識出他們的需求。

非藥物的治療有很多種方法,其實有時候我們已經無意識的在使用了。有些療程可能需要照護者,或患者本身更積極的參與和投入。必須先說明,以下提到的治療和策略,各方的支持證據多寡,見解不一。

有些人會嘗試記憶訓練的活動,其他人則選擇參與心智或社交的刺激(也就是生活,不是嗎?)和身體的運動。很難證明這些對於病況能帶來多少改變,但既然持續接受刺激、花時間和喜愛的人相處、做自己喜歡的事、呼吸新鮮空氣和運動,能讓每個人都感到快樂,因此無論科學證據如何,我們或許都該試試。

延伸閱讀:
失智的人可以開車嗎?醫師揭「1評估關鍵」這樣看駕駛能力

非藥物治療,須根據當事人反應調整

醫學喜歡講求證據,但在許多非藥物的失智症照護方式中,很難得到客觀、「黃金標準」的證據。一般來說,能提供最高品質證據的研究是所謂的「隨機對照試驗」。

基本上,這類的實驗會對照介入或治療,以及另一種治療或完全沒有介入之間的差異。而實驗通常是「盲測」,意思是受試者和實驗者都不知道介入的種類為何,如此才能避免數據受到偏見的影響。

但是當你在進行大腦訓練、聽音樂或做運動時,實在很難不察覺到,因此很難產生品質夠好的證據,佐證某項治療介入對於失智症有所助益。同時,研究通常會顯示治療介入如何影響受研究的族群,卻很難預測其治療對個人病情的影響。

假如研究顯示舞蹈能幫助減緩失智症患者的躁動,那麼或許代表許多患者都能因為花點時間跳探戈而受益,但對於不愛跳舞的我大概會被逼瘋。這會因為我被診斷出失智症而改變嗎?大概沒人知道答案,但我可沒辦法想像。帶我到喜歡的地點散個步,可能還比較有幫助,但我知道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這樣。以下是經過證實,會有實質幫助的治療方式,大多數的目標都是改善失智症的行為和心理症狀,沒有按照特定的順序排列。

(本文摘自/關於失智,醫生忙到沒告訴你的事/大是文化)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