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是否有那種體質虛弱、時不時就需要請病假的人,可能正承受著旁人不諒解的目光,被當成抗壓性低、無法照顧自己的人。台中安律診所院長李丞永在《稱王的病:自律神經失調》說明,自律神經失調由於症狀多元,就醫時經常只能針對症狀緩解,卻無法真正根治,長期被小毛病所困擾的人,身心都會受到影響。以下為原書摘文:
身邊是否有那種體質虛弱、時不時就需要請病假的人,可能正承受著旁人不諒解的目光,被當成抗壓性低、無法照顧自己的人。台中安律診所院長李丞永在《稱王的病:自律神經失調》說明,自律神經失調由於症狀多元,就醫時經常只能針對症狀緩解,卻無法真正根治,長期被小毛病所困擾的人,身心都會受到影響。以下為原書摘文:
大量出血是非常危急的狀況,相當具有挑戰性。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暨台北榮民總醫院麻醉部專科醫師鄒美勇回憶,曾經遇過一位大動脈破裂的患者,內出血非常嚴重,送到急診室後便立刻安排緊急手術,手術傷口很大從胸部延伸到腹部。
想專心工作或念書,卻不到10分鐘就打開手機?針對許多人面對壓力越容易恍神,克莉思汀安娜.史妲格(Christiane Stenger)作為蟬聯好幾屆德國記憶力大賽冠軍的記錄保持人,寫下《大腦就是你的超能力》想告訴大眾,訓練「覺察」自己當下正處於哪種意識模式,有助於看清個人習慣與思維模式,甚至加以改變。以下為原書摘文:
關於失智症,究竟吃藥比較好,還是有其他療法可以幫助患者,減輕疾病對生活的衝擊?英國權威家庭醫生麥特.皮卡佛(Matt Piccaver)在著作《關於失智,醫生忙到沒告訴你的事》中分享,藥物治療的效果反而短暫,而且非立即見效,但根據身心狀況,採用適合的非藥物治療,調整影響身心的行為與作息,能有效延緩退化。以下為原書摘文: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2年多來,作為後遺症之一的「腦霧」躍入大眾眼簾,腦神經科臨床醫師,鄭淳予在新書《腦霧》中,詳細解釋了可能成因、症狀,提醒大眾神經性發炎和腦退化風險不是老人專屬現象,應正確理解腦霧,避免錯誤的資訊、網路消息造成的誤解和恐慌。以下為原書摘文:
得知親友或自己罹患失智症時,腦袋可能一片空白,回神才發現好多問題,該從何下手?英國權威家庭醫生麥特.皮卡佛(Matt Piccaver)寫下《關於失智,醫生忙到沒告訴你的事》,期盼能填補當事人因為徬徨或資源不足所產生的資訊落差。例如「開車」,對多數人而言似乎是再熟悉不過的事,但其實牽涉到複雜的身心協作,必須謹慎考慮。以下為原書摘文:
台灣每日的新冠肺炎確診數仍相當高,人人都有染疫的可能,也有不少患者開始擔心被感染之後,相當擔心後遺症發生。而各國陸續有研究指出,康復的患者在感染數月之後可能出現疲倦、咳嗽、肌肉無力、睡眠障礙、憂鬱及腦霧等後遺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過去有抽菸習慣與癌症家族史的62歲余先生,咳嗽有痰超過半年,加上常頭暈、走路不穩,家人形容像是打醉拳,經就醫切片證實是「肺腺癌末期」,腦內出現兩顆約1公分大的腫瘤,且癌細胞隨血液轉移至腦部與肝臟,以致於壓迫腦神經導致行動失調,為免腫瘤增大,患者接受「好神刀」放射治療,療程結束後腦腫瘤完全消失,同時搭配化療,即使是肺腺癌末期也能在控制中。肺癌最容易轉移到腦部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放射腫瘤科主治醫師鍾娜娜表示,轉移性腦瘤是所有腦內腫瘤中最常見的型態,其中肺癌更是所有癌症中,最容易轉移到腦部的癌別,其發生率約30%至40%;一般而言,2公分內的單顆轉移性腦瘤通常可以透過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受到控制,若大於2.5公分的轉移性腦瘤,則會建議先以手術切除,再輔以放射治療,如腦腫瘤為多發性造成臨床症狀,則建議給予全腦放射治療。好神刀放射治療 讓腦部腫瘤消失考量該患者當時已有多重轉移,雖然腦瘤約1公分,但分別位於大腦及小腦,其身體狀況並不適合手術治療,而且肺癌基因檢測並無基因突變,使用標靶藥物療效不佳,只能接受化學治療,故經與患者溝通後,選擇接受「好神刀」(Halcyon)放射治療。余先生經連續治療10天後,追蹤磁振掃描影像檢查顯示腦部腫瘤已完全消失,頭暈症狀也大幅改善,步態恢復正常,讓家人寬心不已,笑說:「終於不會再打醉拳了」。好神刀非實際開腦手術刀鍾娜娜醫師指出,「好神刀」並非實體可見的「手術刀」,而是用於放射治療的「快速全影像導航直線加速器」,治療前僅需15秒即可完成腫瘤部位電腦斷層掃描影像,再透過AI人工智慧,精準判讀腫瘤位置,執行放射治療,整個治療過程大幅降低到100秒內,不僅減少輻射影響範圍,使副作用減少,也可大幅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及增加舒適度。但鍾娜娜醫師提醒,雖然患者在診斷出有轉移性腦瘤時,在期別上屬於癌症末期,但臨床上仍有不少案例經適當治療後,有良好的預後,能提升生活品質,及較佳的治療效果,因此,民眾萬一發生轉移性腦瘤也千萬不要灰心,只要積極配合治療,還是有機會可以使腫瘤消失,繼續朝戰勝癌症的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