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會好浪費時間?如何從無效會議脫身?過來人「9招」讓多話者閉嘴
在會議中閉上鳥嘴
會議上,人為分2種,一種人喜歡開會,另一種人腦袋沒壞。目前占上風的是前者。美國人每天要忍受超過1100萬場會議,全年不下10億場——當中有成效的僅11%。換算下來,就是有240億個小時被徹底浪費掉了,財務損失高達370億美元。
一項研究發現,上班族平均每個月要開62場會,且與會者中,有半數宣稱那些會是徹底的浪費時間,3成9的人承認在會議中打瞌睡。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自2020年以來,美國人花在會議上的時間呈現每年8~10%成長。一對一的會議在過去短短2年間成長了5倍,而且並非巧合地,每天的平均工時也增加了1.4小時——美國人現在的週工時平均是44.6個小時。
延伸閱讀:
擅長說明的人不需要很會說話!教你超強溝通法:先從「這點」開始說
這簡直是瘋了。因此,會議或許是我們在職場上練習閉上鳥嘴最好的機會。下面有幾招供大家參考:
- 會議能小則小:「會議的價值遞減」與「與會者人數的平方」成正比。亞馬遜遵循的政策叫作「兩片披薩原則」,意思是如果你需要兩片以上的披薩才能餵飽會議中的每個人,那這場會議的人數就太多了。換算起來最多大概是10個人。收到大型會議的開會通知能閃盡量閃,實在閃不掉至少要自我克制,1要在會議上加入無意義的冗言贅語,而且不要害怕早退。「只要你顯然無法在會議上增添任何價值就立馬走人,或是登出連線。」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如此建議,「離開並不失禮。讓大家留下來浪費時間才叫失禮。」
- 會議能短則短:我們很多人都預設會議要半小時起跳,但理想的會議長度是15分鐘。在15分鐘的會議裡,9成1的人可以保持專注,一旦過了15分鐘,這個比率就會開始下降。說不:只因為你受邀赴會,不代表你就一定要出席。拒絕人需要勇氣,但只消一個理由「我忙翻了,但我之後會聽錄音。」就可以幫自己解套。
問自己所為何來:在會議上開口之前先問自己一聲,我為什麼要說話?以下的問句可供你參考:- 我這發言可以達成什麼目的?
- 起了這個頭,我有辦法延續對話嗎?
- 我有為某人的發問提供答案嗎?
- 我想說的話重要嗎?
- 現在是提起這事的時機跟地點嗎?
- 我是在表達意見還是在陳述事實?
- 這問題我有仔細思考過了嗎?
- 我有辦法言簡意賅嗎?
- 現在輪到我說話了嗎?
- 我是提出這個論點的合適人選嗎?抑或我應該鼓勵別人對此發言?
- 這話有別人已經說過了嗎?
- 我是不是為了說而說?
- 我是不是想在人前求表現?
- 這話沒人說,會有差別嗎?
能通過「所為何來」篩選的發言不會太多。也就是說,你會有很多時間在會議上一聲不吭。重點在於你不說話時,不要放空,也不要臭臉。不論誰在發言都務必專心聽,投入對話,隨手筆記,面帶微笑,點頭附和。用身體語言與臉部表情讓人看到(並相信)你沒在恍神。
- 傳球要快:使用即興喜劇中的「沒錯,而且⋯⋯」技巧:一開口,先附和在你之前發言者的意見,加上你自己的看法,然後盡快把球傳給下一個人。
- 改用電子郵件:關於開會,最多人抱怨的就是那其實是一封電子郵件就可以解決的事情。真的有需要把一大堆人拉上Zoom,只為取得一份文件的回饋,或為了讓他們更新一下現況嗎?很多你需要說的話,其實都可以放進短短一封電子郵件內、或通訊軟體的一則群聊訊息中。
延伸閱讀:
道歉不是說「對不起」就好!溝通專家揭「NG說法」:2字根本不必要
如何讓多話者閉嘴?
掌握了在工作場合中閉上鳥嘴的技巧之後,你會創造出一個新的問題:所有其他的多話者會讓你發瘋。你就像剛戒菸成功的人,現在,你恨死了所有抽菸的人。
此時的你,需要學習一種新技巧,就是如何讓其他人管住自己的嘴。哈佛最近的一份心理學研究發現,有近三分之二的對談時間比其中一名說話者希望的來得長。如果你已經是閉上鳥嘴的大師,那你就會是其中那個很想離開、很想結束對話的人。
那具體而言,你要怎麼脫身呢?溝通學者建議使用各種「閉幕儀式」與「言談布局」,像是「今天跟你聊到天,真的很開心」「我3點有線上會議要開」或更委婉一點的「所以,總之⋯⋯」。你也可以直接擺明無心往下聽了:「嗯哼。是喔。原來。」然而,這些技巧都屬於戰術層面,且其有效前提是在跟你談話的是正常人。遇到慢性的硬核多話者,你要過關可就沒那麼容易了,你必須祭出鐵腕手段:
- 偷襲:這招有點不講武德。丟一本《閉嘴的藝術》到他們的桌上,在你正在讀的這一頁加上書籤,並/或附上一份傑森.艾克索姆的報告,讓他們知道多話者在職場中是什麼評價。
- 逃:如果你遇到自大型多話者,那就只能逃了。你可以嘗試溫和地進行干預,但如果沒奏效,就趕緊找個理由逃跑。假裝你手機在響需要去回個電話;或乾脆別演了,直接說「抱歉,我得走了」效果也會很好。
- 善用肢體語言:往後退;微微轉身;避免眼神接觸;拿手機起來看。如果你面對的多話者還不到病入膏肓,他們就應該能看懂你的意思。要是這樣還看不懂,那就做到讓他們看得懂。
- 打斷對方:用來對付打斷者的肢體語言,在此也可以派上用場——舉起手掌,伸出食指,這次要扮演打斷者的,是你。
- 點煞:在面對緊張型多話者,也就是那種有社交障礙,多話是為了緩和自身情緒者時,你可以想像自己是他們的幫手而非敵人。拿出你宛若公共廣播電台主播的平穩聲音,輕聲細語讓他們平靜下來。首先,讓他們知道他們說的話你都聽到了,然後,再將他們導向不同的方向。你不是在緊急煞車,你只是一踩一放、一踩一放地「點煞」把車速慢下來。
- 預先建立界線:遇到地獄來的乘客坐在你旁邊時,最適合搬出這一招。經常在坐飛機時,我們會遇到那種一直跟你搭話的傢伙,放任他們不管,他們會在6個小時的航程中說個沒完,因此,先發制人很重要。「我真的很需要補眠」或「很抱歉,我在降落前要趕完一份報告。」
- 打造一座停車場:利用這招,你可以防止多話者在工作會議上脅持整場對話。首先要確立你召集會議要討論的主題。偏離主題時該怎麼辦呢?「那件事我們先把它擺到停車場吧。」這比要對方閉嘴客氣,但意思是一樣的。
- 跟你的多話者對話:如果多話者是你長年有這問題的親朋好友,那麼光是「機會教育」就會顯得不足夠。你需要的是一種可以釜底抽薪的治本之道。私下找對方聊聊,用平和的口吻、不帶脾氣地跟對方解釋這個問題,並展現你願意幫他一把的誠意。我認為有很大的機率,你的多話者親友本身也想要改變。
- 建立暗號:我有個朋友和她多話的老公一起研發出一個暗號,為的是幫助他應對團體性的場合:當他正要開始滔滔不絕之際,她就會把手搭在他的手上。我喜歡這種技巧。她沒有讓老公難堪,也沒有引人注意到她老公的多話;相反地,她用肢體表達了親密的姿態。
(本文摘自/閉嘴的藝術:以退為進的刻意沉默,讓你趨吉避凶,家庭與事業如沐春風/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