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吐下瀉是腸胃炎嗎?醫揭「病毒性VS細菌性」症狀、病程1表秒懂

上吐下瀉是腸胃炎嗎?醫揭「病毒性VS細菌性」症狀、病程1表秒懂

2024/6/14
夏天是腸胃炎的好發季節,吃到不潔食物或病毒感染,引發腹痛、上吐下瀉,都是腸胃炎的常見原因症狀。中醫師提醒,事實上腸胃炎可分為「感染性」與「非感染性」2類,感染性腸胃炎又可再細分為病毒性及細菌性腸胃炎。當患者感到嘔吐、噁心、胃痛不適時,建議按摩3大穴位,幫助緩解急性期症狀。

東霖馬光中醫診所中醫師段薰表示,腸胃炎是指胃、小腸或大腸的發炎,會導致病患嘔吐或腹瀉,腸胃炎的原因大致可分為感染性與非感染性2類:

  • 感染性腸胃炎:因病毒或細菌感染所導致,可再細分為病毒性與細菌性腸胃炎
  • 非感染性腸胃炎:通常是指化學藥物中毒、動物性(魚貝類)或植物性(菇類、發芽根莖類)天然毒素所引發

延伸閱讀:
肚子痛又發燒! 別緊張~恐是急性腸胃炎

細菌性腸胃炎比病毒性嚴重

在感染性腸胃炎中,該如何判斷自己是罹患病毒性還是細菌性腸胃炎?對此,段薰說明,兩者主要症狀都有腹瀉、嘔吐。「病毒性腸胃炎是明顯的嘔吐、水瀉且伴隨呼吸道症狀,或有頭痛、肌肉痠痛和稍微發燒;細菌性腸胃炎則常伴有高燒、糞便有血絲、腹痛較嚴重等症狀。」

image

延伸閱讀:
腸胃不舒服、想吐能吃什麼?醫建議「6大清流質」它最好先喝可緩吐

非感染性腸胃炎因藥物、飲食刺激

然而,若非罹患傳染性腸胃炎,長期腹瀉是腸癌、腸躁症還是腸胃炎?別緊張!也可能是非感染性腸胃炎。段薰指出,感染性腸胃炎的病因更為複雜,以下列出一些較常見的原因:

  • 藥物: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如因長期頭痛或紅斑性狼瘡而服藥過量者。由於這類消炎止痛藥大多為酸性,會直接刺激胃腸黏膜,並會抑制保護胃腸黏膜的物質合成,造成胃腸道損傷。
  • 飲食:如乳糖(乳糖不耐症)、麩質(過敏)、肉毒桿菌(中毒)、河豚毒素(中毒),或食用被污染或保存不當的罐頭等。
  • 疾病:如克隆氏症、潰瘍性結腸炎(發炎性腸道疾病)患者。

她提醒,預防腸胃炎,應從日常生活做起。平時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備餐前、進食前、如廁後及照顧病人後,皆應以肥皂或洗手乳正確洗手;食物方面,蔬果要清洗乾淨,避免生食生飲,尤其是貝類水產品應澈底煮熟再食用。

穴位按摩可緩解胃脹嘔吐、促消化

段薰強調,當罹患急性腸胃炎時,應減少或暫停進食,盡量不要喝牛奶及豆類製品、油膩食物、刺激性食物;待症狀改善後再少量攝取清淡飲食如粥、吐司,切記不可馬上恢復正常飲食,否則容易產生胃痛、胃脹氣等消化不良症狀。

此外,她也建議,在腸胃炎急性期,可以按摩以下3處穴位,有助減輕腸胃不適感:

  • 內關穴
    • 位置:手腕內側橫紋往手肘方向3隻手指橫幅,兩條筋中間
    • 功效:主管心胸胃,可緩解胃脹,嘔吐感
  • 公孫穴
    • 位置: 足內側緣,第一蹠骨基底的前下方
    • 功效:調整腸胃道,促進消化,減緩胃脹氣
  • 足三里穴
    • 位置: 膝蓋骨外側凹陷處,往下4隻指頭寬處
    • 功效:促進腸胃蠕動,減緩不適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優活健康網》採訪編輯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