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得乳癌得先減肥!乳癌權威揭「BMI超過這數值」死亡率直飆3倍
肥胖與乳癌的關係
肥胖與乳癌息息相關,平日在生活中要落實體重控制,從運動、飲食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習慣,能減少乳癌的發生率。肥胖是指一個人的身體有不正常、高比例且不健康的身體脂肪。目前評估肥胖的都是使用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BMI)來計算。
肥胖造成過量三酸甘油脂(triglyceride)囤積在脂肪細胞,導致脂肪細胞體積的過度擴張,誘發缺氧和壞死,加上發炎細胞激素的產生以及免疫細胞的湧入,營造一個慢性發炎的環境。
在組織學上可以見到許多巨噬細胞(macrophage)被吸引到脂肪組織,環繞在凋亡的脂肪細胞外圍,形成「皇冠狀結構」(crownlike structures,CLS)。令人驚奇的是,在乳癌手術切除的乳房組織中,皇冠狀結構(CLS)佔了將近50%。如今,發炎反應、抗拒細胞死亡與代謝改變已是公認的癌症3大特徵。
此外,那些承受病理性擴張的脂肪細胞,在經歷氧化和內質網壓迫的進一步傷害後,成為失能脂肪細胞。失能脂肪細胞藉由不適當釋放有絲分裂及促發炎因子,在肥胖與癌症的交互關係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除了上述失能脂肪細胞——發炎——癌症的關聯外,肥胖也會使乳房脂肪組織中的肌纖維母細胞(myobroblasts)數量增加,營造一個較多纖維,較堅硬的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ECM)。而這樣的乳房脂肪重塑(remodel),不僅會增加乳房癌變的風險,也會使已存在的腫瘤更有侵犯性。
延伸閱讀:
胸部腫脹、刺痛,會是乳癌警訊嗎?你一定要知道的「乳房痛」真相
肥胖者有較高的罹患乳癌風險
過重、肥胖者有較高的罹患乳癌風險。停經後肥胖女性相對於健康體重的女性,增加2倍的停經後罹患乳癌風險。主要原因是女性停經後,脂肪組織成為雌激素的主要來源,而過多的雌激素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
BMI>40的重度肥胖者,乳癌死亡率是BMI<20.5纖瘦者的3倍。肥胖的乳癌患者對「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抑制療法」(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therapy,anti-VEGF therapy)的反應較差。
乳腺與乳腺腫瘤本來就有著大量的脂肪組織,而目前世界上又有近70%的乳癌患者處於肥胖或超重的狀態。肥胖與伴隨而來的發炎因子和細胞生長因子,會使癌細胞對此治療方法產生抗藥性,減弱anti-VEGF療法對血管生成、腫瘤生長和轉移的抑制作用。
延伸閱讀:
乳癌好發年齡,台比歐美早10歲!國衛院揭「乳癌基因圖譜」1原因惹禍
如何控制肥胖?
乳癌可藉由維持健康生活型態,來預防與生活型態有關的可修改危險因子(modiable risk factor)及修正生活中的危險因子。
1. 均衡飲食
- 減少攝取脂肪和糖分,限制熱量的攝取。
- 增加蔬果、豆科食物、堅果穀物等的攝取。
- 避免飲酒:酒喝越多,致癌風險越高。即使少量喝酒,其得到乳癌的機會為不喝酒的1.04倍,而過量飲酒其罹患乳癌的機會則為不喝酒的1.61倍,因此國健署呼籲避免飲酒,才能降低各種因喝酒造成的健康危害。
- 可參考國健署「我的餐盤」6口訣:每天早晚1杯奶、每餐水果拳頭大、菜比水果多一點、飯跟蔬菜一樣多、豆魚蛋肉1掌心、堅果種子1茶匙
2. 規律運動
- 有規律運動的女性,其罹患乳癌的機率比不愛運動者降低2~4成。女性每週多運動1小時,約可降6%罹患乳癌的機率。
- 規律的運動(成人每週需達150分鐘)。
- 將體能活動融入日常生活中,即能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可參考下圖衛生福利部的「運動不設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