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糕!我家有個自閉兒!

糟糕!我家有個自閉兒!

2010/10/21(2022/3/15 21:26更新)

文/台灣整合醫學赫尼曼診所 莊婕荺 音樂治療師

「我家有個自閉兒…我該怎麼辦?」這是每次我去演講,家長哭著問我的話。

2006回台對自閉症兒童開始進行臨床研究,發現台灣家長的恐慌、多半是從不知所措到自以為是。應台灣整合醫學中心之邀演講也發現,有些積極的家長會找出很多的方法,甚至親自參予研究,其實家庭為養育與教育孩子最重要之生長環境之一,也是在促進家庭成員生理、心理、情感和社會之啟蒙的地方,所以也因此家庭成員對發展遲緩兒童的照顧態度、養育教育、親子互動,都可能會影響早期療育的效果。所以家長願意積極參予,是比起不管、不問、不關心的家長好,但太過積極有時會發生先入為主或自以為是的觀念,到頭來孩子便成了實驗品,耽誤了孩子的治療黃金時期,也是令人扼腕。其實幼兒成長過程中,家長佔著極重大的角色,學習哪一種治療,家長的互動與動機非常重要。另一方消極的家長則是無助的看著治療師,什麼也不願意嘗試,讓孩子未能及時有療癒的機會,甚至有些家庭的長者,還認為不要浪費在這些孩子身上,更讓人痛心。

可以發現的是,就是自閉症兒童語言的表達比一般同年齡的還要不順暢,也常常不懂得語意的運用,可是歌唱確很清楚,也應証了:在2004年美國大學期刊發表一個實驗,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與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fMRI)實驗的方式是測驗受試者對語句的理解力,特別找來17位患有自閉症以及對照組17位正常人,同時並來觀察受試者腦部活動的情形。

大腦處理語言的有兩個區域,維尼克區(Wernicke's area)負責處理的是一個句子當中,個別單字的意義,而布羅卡區(Broca's area)負責的是對句子的理解,語言理解與表達的能力不只是這兩個腦區的各自運作:聯結這一前一後語言處理區域被稱做拱型神經束(arcuate fasciculus)的神經元纖維,一旦阻塞,單字就不法連結成句子。而這個測式發現了自閉症患者在大腦維尼克區的活動較布羅卡區來得活躍。我就懷疑是不是自閉症的兒童其拱型神經束有阻塞,於是我決定用,以對位式組織的音樂,再加上音量比一般還要大聲一點,用以共振的效果,來疏通,卻有驚人的發現,我發現當他們聽完,言語的表達,卻是直接爾且完整的,那是不加思考的!

到底要學甚麼治療?

  • 問題一:孩童語言遲緩,學繪畫治療好嗎?
    針對我對自閉兒學習與音樂治療課程:包含了音樂與統合,音樂與繪畫,音樂與行為矯正,音樂與互動,音樂與歌唱,並從中找出孩童的特點,加強學習。

案例一:D童4歲,中度,語言發展遲緩,情緒不穩。母親很積極參予許多課程,幾乎將所有所學的新課程運用到孩童身上,也不管課程是否適合孩子。在我輔導治療當中我發現孩子可以藉音樂和繪畫溝通,而且有很高的天份,立刻與家長分享。孰料家長立刻排了繪畫課程,結果是我們的原本找到的孩子的溝通,無法進行。4歲孩童的專注力只有10~20分鐘,學畫的時間太長,當然效果不佳。

6歲以前的孩童握筆與專心度還不很完整,音樂療法中的音樂與繪畫要的是他將聽到的感受以繪畫輕鬆表現出來,所以他們的畫,是為了觀察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力,以及當他們聽到快、慢、旋律、或斷奏時,從畫裡的表現,進而瞭解他們想表達的語言。並非花長時間,教導技巧,如果孩子到後來只是無聊的拿畫筆來玩,就失去意義。

  • 問題二:只要有新治療就去嘗試好嗎?孩子喜歡就好,對嗎?
    通常我會建議家長先試一陣子,觀察孩子的進步與未來幫助性,並與老師商量是否適合學習,當然這不是依據孩子的喜好,因為確定學習後,必須要有長期計畫,直到孩子到國中階段,情緒與人格建立完成。

    自閉兒很怕新環境或學習新事物,要與人建立關係也需要時間,我遇到很多家長來學一期,孩子與老師才剛熟悉,也沒跟老師溝通是否適合,就立刻決定再換種不同的治療,最後孩子不知所措,沒有一件事可以完成,缺乏成就感後又回到自己的世界。

案例二:E童:10歲,重度,3歲就開始參加各項治療,排毒、騎馬、物理治療、統合治療…等,只要碰到挫折,家長就再找新的療法,結果孩子只好一直活在自己的世界裡,無法學習,也無法靜下來。

  • 問題三:自閉兒有固執的行為,特別是數字,所以不要給他看到數字對嗎?
    老生常談自閉症兒童的問題不是在智力障礙,而是情緒障礙,情緒的來源是來自不安全感。若數字是他們的長項,就要以此長項再加強,很多有名的科學家都有自閉傾向,無法在校學習,只好在家學習,如果家長讓孩子適性發展反而成就非凡。可惜的是台灣有些自稱是自閉兒的專家,居然掩蓋了自閉兒的強項,要家長打亂他們。

案例三:F童6歲,中度,從4歲開始就學習,母親屬於積極參與型,當孩子很規矩的排列任何事物,母親卻一要他弄亂次序,孩子喜歡數字,母親卻不要他看數字,弄亂一切規矩的事務結果孩子排列,一直被否決,脾氣變得暴躁,無法安靜,弄亂一切規矩的事物,原本可以學習與教導的變得無法進行。

  • 問題四:哪種是最好的治療?
    沒有何謂最好的治療,哪些治療適合你的孩子,就不要輕言放棄,就算遇到瓶頸也要鼓勵學習,如果課程的安排是全方位的,老師也去有愛心耐心,課程也是針對孩子,那就是好的學習治療,我認為家長也要成長,但是治療還是要交由專業,畢竟各司其職才能讓孩子受到完善而非混亂的學習。

案例四:D童12歲,重度,情緒不穩,學習遇瓶頸時會用撞頭發洩情緒,從未學過任何療法。2006開始學音樂治療,情緒穩定,即沒再發生撞頭問題,學習十分快樂,順利畢業,進入國中,不但如此,慣性的發音,與不定期抽蓄,也漸漸解除,自信心越來越強,學習越來越快樂。家長的態度,是完全信任老師,雖然中間也曾質疑音樂治療方法?不過經過老師解釋與規劃,不曾間斷,現在已經會兩手彈鋼琴。

  • 問題五:音樂治療只對自閉症的兒童有效嗎?
    A:很多人都會很好奇音樂治療的功效,我在德國與台灣做了很多的研究,我發現早期療育的兒童對音樂與樂器是充滿好奇,有一個自閉孩子在2歲半時,被醫師判斷為無語言表達能力,上一年的音樂治療課後,在回醫院檢查後,確定為語言能力為8歲,我們很高興他如此的成長,甚至有些孩子,我們繼續追蹤,有些孩子可以從特殊班到資優班,我們相信音樂治療對自閉兒童有驚人的效果。

    有時單獨的物理治療不見的會輔助他們在短期內有很大的進步,但是我們藉著音樂以及音樂的互動,去激發孩童內心潛在的音樂律動去幫助自我的的實現,會比自己單調的練習更有效。

    但是只有對自閉兒有效嗎?在國內我做了很多的個案,成果很驚人是我我感到欣慰的。

例如:有個很嚴重的腦性麻痺兒童,她的手腳是無法正確的輔助的,所以我用音樂的啟發讓他想要演奏樂器,他拿起小銅把要對準敲擊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可是當他對準敲上的那一刻,我和他的父母都感動的哭了,十次的課程,總算讓他能準確的碰上,對一般的人也許輕而易舉,可是對腦麻的兒童是要費盡全身的力量才能做得到的,這孩子已經三歲了,三歲以前他根本不知道雙手握準東西對準是如何的感覺,十次的音樂治療我們作到了!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