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六將迎接2023年!今年已進入尾聲,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受到東北風影響,跨年夜到元旦皆為下雨濕冷天氣,各地早晚氣溫明顯偏低。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呼籲,民眾外出餐架跨年晚會、演唱會、煙火秀等戶外活動時,應注重禦寒保暖。
本週六將迎接2023年!今年已進入尾聲,根據中央氣象局氣象預報資料顯示,受到東北風影響,跨年夜到元旦皆為下雨濕冷天氣,各地早晚氣溫明顯偏低。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呼籲,民眾外出餐架跨年晚會、演唱會、煙火秀等戶外活動時,應注重禦寒保暖。
冬天一到,你也會碰到什麼都「來電」嗎?近日連夜低溫,讓靜電問題更嚴重,不管是穿毛衣、抱寵物,甚至是開門、和朋友見面握手也不小心有電波交流!醫師提醒,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靜電反應」,但對於為什麼靜電會發生、如何預防靜電等問題卻不太了解,提供以下生活小知識解答!
冬天清晨氣溫低,最近起床,你也會感覺關節卡卡、硬硬的不好活動嗎?復健科醫師提醒,尤其是五十肩患者,這時需要一些保養方法,使身體的肌肉與其他軟組織都能各就各位,讓關節活動度增加、提升代謝,建議天冷晨起可利用「5方法」,讓身體在起床時可以舒服一些。
台灣糖尿病患者逼近250萬人,卻有5成患者不知道會引發腎臟功能病變危機!糖尿病學會、腎臟醫學會、糖尿病衛教學會共同呼籲,糖尿病病患和腎病變病患應納入共同照護,不僅能減少住院風險,更可預防陷入末期腎病、需靠洗腎才能存活的惡性循環。
最近天氣冷翻天,這時來碗熱呼呼紅豆湯,相當滿足。不過要怎麼煮出鬆軟綿密的紅豆湯,常會聽到媽媽等長輩傳授紅豆湯要美味,重要步驟就是糖要最後加!可是為什麼不能先加糖呢?有民眾不小心在一開始先放了糖,結果紅豆還是「硬梆梆」煮不爛,對此營養師來解答。
40多歲的李小姐平時在電子廠上班,因工作關係需要經常抬舉零件與物品,重複的動作導致其肩部疼痛、僵硬,不僅每天穿脫衣服時深受困擾,連晚上睡覺都還持續疼痛,日前因症狀持續未改善,疼痛難耐,才至衛福部苗栗醫院就醫。
穴道是人體經絡氣血輸注的特殊點位,每個穴位都有各自的功效,通過按摩刺激穴道既能促進血液循環,達到保養身體、預防及緩解疾病的效果。究竟大家最關注的穴道有哪些?按摩這些穴道又有什麼功效呢?以下公布網友熱議「人體10大穴位」排行,保健功效一次看!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開心歡慶跨年連續假期後,如果在回歸生活、工作或學習時感到情緒不適或備感壓力,當心你可能正經歷「假期後憂鬱」(post-vacation depression)!一篇研究文章指出,度假會緩解壓力和改善情緒,但正面的影響或許不會持續很長的時間,透過以下建議方法,更有助於因應假期後的負面情緒。
素有「洗腎王國」之稱的台灣,每8人就有1人有腎臟病,但研究統計卻顯示,高達96.5%的患者,未認知到自己的腎臟已出問題。台灣腎臟醫學會列舉「4大高風險族群」容易陷入慢性腎臟病危機,應注重抽血、驗尿檢查,定期追蹤腎功能指數,及早接受治療,可減少30~40%惡化成末期腎病的風險。
疫情開始至今,已經習慣隨時噴一下酒精、使用酒精乾洗手了嗎?皮膚科醫師提醒,若每天噴酒精、洗手、洗碗等碰水的次數超過數10次以上,可能會讓手部皮膚出現乾裂、乾癢、腫痛等症狀。建議民眾在習慣了用酒精消毒、常洗手保持手部衛生之際,也參考以下方法,學會如何保養、照護手部肌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