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除了新冠、流感、腸病毒肆虐,也要小心日本腦炎病毒!花蓮慈濟醫院提醒,暑假期間各種病毒流竄,日本腦炎是由病媒蚊叮咬傳染,台灣每年5至10月是流行季節,其病況嚴重會導致昏迷,甚至有死亡風險,呼籲民眾外出遊玩時,應做好防蚊措施提高警覺,若出現頭痛、發燒、上吐下瀉等症狀,應及時送醫。
夏天除了新冠、流感、腸病毒肆虐,也要小心日本腦炎病毒!花蓮慈濟醫院提醒,暑假期間各種病毒流竄,日本腦炎是由病媒蚊叮咬傳染,台灣每年5至10月是流行季節,其病況嚴重會導致昏迷,甚至有死亡風險,呼籲民眾外出遊玩時,應做好防蚊措施提高警覺,若出現頭痛、發燒、上吐下瀉等症狀,應及時送醫。
夏天熱到全身無力,即使早睡也容易感覺沒充飽電,因此不少人每天透過咖啡來提神,但咖啡喝太多可能造成咖啡因成癮,一旦不喝就會沒精神、無法集中注意力,扶原中醫診所總院院長郭大維表示,不妨透過人蔘、馬卡等草本元素,自製提神飲料,幫助存入能量、提振精神,補足整天的元氣和體力。
全台高溫炎熱,不少民眾常透過各種消暑妙招來解熱,不過若常用冷氣開最強、大口吃冰喝冰飲、直接睡地板、沖冷水澡以及打赤膊等解暑方式,小心有害身體健康!門諾醫院護理師王莉敏提醒,部分解暑方式不見得適用長輩,反而可能導致呼吸道疾病、腸胃功能不適及關節疼痛,更增加疾病風險。
胡姓女大生近來體檢發現有甲狀腺結節,尋遍中部各大醫學中心,因所有甲狀腺結節的細針抽吸檢查,都無法確認是良性或惡性,讓家長非常緊張。經親友介紹至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一般外科巫奕儒主任門診,建議以「自然孔洞達文西甲狀腺手術」進行半側甲狀腺切除合併淋巴清除方式處理,結果確認是惡性乳突狀甲狀腺癌無淋巴轉移。
青光眼的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卻是導致失明的第2大原因,僅次於白內障,肇因於現代人常使用3C產品用眼過度,導致視神經萎縮不可逆的情形,近年有年輕化趨勢。西醫治療青光眼以控制眼壓、延緩惡化為主;中醫輔助治療則可透過針灸及穴位按摩,幫助眼睛房水排出、降低眼壓,成為中西醫合併治療的選擇。
新冠疫情升溫,上週新增817例新冠本土病例,較前一週增加3成,除了「天選之人」陸續中標,再感染者人數節節攀升。疾管署預估,本波新冠疫情高峰落將在7月中旬,屆時單週急診就醫可能超過10萬人次,中重症住院個案恐破千例。究竟未來疫情趨勢走向如何、新疫苗何時開打,缺藥潮又該如何解套?以下防疫專家解析。
肝病是國病,C型肝炎更是肝病三部曲與肝外病變的重要殺手,然而,全台仍有約4萬名C肝感染者,其中糖尿病、腎臟病與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也是C肝感染中度風險的族群,不治療將惡化。對此,肝膽胃腸科醫師提醒,「肝臟是沉默的器官」,若能良好治癒C肝,對於糖尿病控制及延緩慢性腎病進展大有助益。
尿失禁、夜尿、頻尿等泌尿道困擾,不只是老年人的專利!調查指出,40歲以上國人竟超過半數,意即每2人就1人有泌尿道問題,其中以夜尿及漏尿最常見,但卻有四分之一民眾有相關症狀而不自知。泌尿科醫師警告,漏尿並非正常老化症狀,更可能是身體的疾病警訊,更提醒簡單預防2招,從年輕時就開始做起。
台灣夏季炎熱高溫,小心頭皮問題跟著找上身!根據統計,落髮是最常見的頭皮困擾之一,恩主公醫院皮膚科主任王綺嫻提醒,頭皮跟身體一樣需要定期健檢,先了解自己的頭皮類型,搭配正確頭皮護理方式,甚至可察覺毛囊落髮前兆、及時治療,日常飲食也要多攝取特定營養修護頭皮,才能擺脫濕熱天氣引發的落髮危機。
夏季天氣炎熱,全台熱浪來襲!中央氣象局預報,6月底前有可能突破38度高溫,各地中暑、熱傷害等意外也頻傳。根據衛福部統計,光是今年6月(截至24日)已有460人因熱傷害就醫。家醫科醫師表示,近年因氣候變遷導致的極端氣候,讓熱傷害風險更加上升,而熱中暑、熱衰竭都是熱傷害症狀的一種,提醒民眾留意預防及急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