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氣候高溫潮濕,常常在夏天不知道該吃什麼嗎?或者吃下大量冰品、甜品,又害怕造成體重上升、陷肥胖危機?營養師黃威杰就推薦,掌握好以下「消暑飲食5招」對策,尤其是可多吃利尿、減脂又能提神的食物,來帶代替三餐主食,幫助你順利度過夏天炎熱的氣候,又能避免發胖造成健康問題。
台灣氣候高溫潮濕,常常在夏天不知道該吃什麼嗎?或者吃下大量冰品、甜品,又害怕造成體重上升、陷肥胖危機?營養師黃威杰就推薦,掌握好以下「消暑飲食5招」對策,尤其是可多吃利尿、減脂又能提神的食物,來帶代替三餐主食,幫助你順利度過夏天炎熱的氣候,又能避免發胖造成健康問題。
夏季氣候酷熱,在外活動時常需要曝曬在大太陽下,令人滿身大汗,若水分流失過多又未及時補充,則容易導致身體脫水的情形。以下整理出網友熱議「3大脫水徵兆」,包括頭暈、肌肉虛弱、常常口乾舌燥等症狀,預先做好補水準備,才能預防脫水情形發生。至於不愛喝白開水該怎麼補水?中醫師也提供了加味小秘方。
你也有晚上常起床尿尿的困擾嗎?最新調查指出,台灣40歲後男性高達54%有夜尿問題,多數民眾卻不了解真正成因,在患者常誤認只是飲料喝太多,甚至以為夜尿是正常現象。泌尿科醫師警告,夜間排尿造成睡眠中斷,不僅影響日常生活表現、身心出現憂鬱問題,長期恐造成勃起功能障礙、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增加死亡風險。
一位77歲婦人,有高血壓、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史,平時吃藥控制,但在一週前吃到不新鮮食物出現腹瀉,到診所就醫卻未改善,親友擔心她多日腹瀉身體虛弱,好意買養身雞精補充體力,不料,病患不但情況未改善,反而感到頭暈、出現全身無力症狀,送急診檢查後顯示腎衰竭合併嚴重高血鉀。
你有正確呼吸嗎?用對呼吸方式有助於平穩情緒,一旦用錯呼吸方式,長時間下來則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外表也可能慢慢變得不一樣。以下台灣鼻科醫學會說明,經鼻呼吸與經口呼吸的差異,並提供民眾可試著練習正確的4招呼吸技巧,不僅可以穩定情緒,更能預防暴牙、戽斗、牙齒排列不整齊,甚至駝背。
今年父親節,正逢秋天的第1個節氣「立秋」,中醫師建議,此時夏季剛結束,餘熱未消,氣候上仍要小心秋老虎,日夜溫差會開始變大,要慎防感冒上身。立秋前後的養生秘訣,與肺氣有很大關係,飲食上建議攝取潤肺生津的食物,衣著上應注意早晚保暖,也能進行一些較為輕鬆柔緩的運動,如散步、太極拳及行山等,保持肺氣暢通是為養生之道。
46歲翁女士日前體重突然狂掉10公斤,加上脹氣、胃食道逆流等症狀越來越頻繁,暴瘦又腸胃不適的她,非常擔心自己身體出了大問題,來看診後經一系列腸胃功能醫學檢查,才發現主因是腸黏膜受損,讓能吸收養分的表面積銳減,導致身體吸收營養能力大打折,所以體重才會快速下降。
夏日炎炎讓人又熱又渴,但你有每天補足水分嗎?醫師提醒,一天當中最重要的身體能量來源就是水分,千萬不要等到口乾舌燥才喝水,若出現「6大特徵」小心是身體隱性缺水,可能已對代謝器官、免疫力造成傷害,且水分攝取不足,更可能帶來心血管疾病及腦中風風險。
你的腰圍過粗嗎?當心「代謝症候群」上身!國健署指出,代謝症候群有5項危險因子,包含血壓偏高、腰圍過粗、好膽固醇偏低、三酸甘油脂偏高、空腹血糖值偏高,符合其中3項以上,即代表有代謝症候群。新陳代謝科醫師提醒,若放任不管,可能導致糖尿病、洗腎、腦血管疾病風險飆升數倍!
「醫師,我的體重跟以前都差不多沒有變胖,可是鞋子好像越買越大雙,是生病了嗎?」復健科醫師指出,醫院門診常見長輩問這樣的問題,其實除了肥胖外,隨著年齡的增長,足部老化也會導致足弓塌陷,變成後天扁平足,腳漸漸變寬,鞋子就會需要買更大雙。建議透過「3招訓練」加強足底肌力來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