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豐富、完整的懷孕、生產保健資訊報導,並針對 0-6 歲寶寶教養方面,設計各類育兒話題,協助指導新手父母照顧寶寶大小問題,時時接受最新養育資訊。媽媽寶寶雜誌也是一本具有世界水準及國際版本的婦幼專業雜誌。

照超音波驚見寶寶有「大眼+爪子手」,準媽媽笑稱女兒是「惡魔之子」

照超音波驚見寶寶有「大眼+爪子手」,準媽媽笑稱女兒是「惡魔之子」

文.整理/林俐佩 你們家也有有趣的超音波照片嗎? 根據《THE Sun》報導,一位居住在英國索美塞特(Somerset)的媽媽潔德(Jade Boyland)憶起自己8年前初次懷孕時,被寶寶超音波照片嚇到的情景。 (潔德形容女兒的超音波照片像極了動畫角色「沙拉手指」。圖/翻攝自《THE Sun》) 女兒超音波照像極了某動畫角色,準媽媽憂心問:是惡魔之子嗎? 潔德表示,那時剛成為新手媽媽的她,對於在懷孕第20週,能夠照超音波一見寶寶的模樣,感到期待不已。不料,終於見到超音波畫面的潔德,卻被寶寶的模樣驚呆。 在超音波畫面中,可以看到寶寶瞪大眼睛、蜷縮著身體(駝背),將宛如爪子般的雙手擺在胸前,就連潔德都形容寶寶的超音波畫面,像極了英國動畫角色「沙拉手指(Salad Fingers)」。 被寶寶超音波畫面嚇到的潔德,因為當下還是有些擔心寶寶未來的長相,也慌張地詢問身旁的醫護人員:「我的寶寶是不是惡魔之子?」不過,醫護人員也笑著和潔德解釋,寶寶其實只是面朝外,身體很健康,「這樣是很正常的,只是寶寶轉的姿勢跟妳想像的不一樣。」 (潔德的女兒「Lydia」今年已經7歲,個性活潑又調皮。圖/翻攝自《THE Sun》) 在潔德腹中的寶寶出生之後,也證明事實如同當初醫護人員所說,潔德的女兒名叫「Lydia」,今年7歲,身體非常健康。潔德也打趣地說,雖然出生後的Lydia,外型並不是惡魔,但性格卻是!潔德表示,女兒總被說個性活潑又調皮。 目前,潔德正懷著第三胎,並笑說,自從被Lydia『惡魔之子』的超音波照片嚇到之後,現在再看到那張照片都覺得很有趣,「另外2個孩子的超音波照,不管長什麼樣子,我都很放心了。」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都說喝牛奶好,鮮奶、奶粉、保久乳怎麼挑?

都說喝牛奶好,鮮奶、奶粉、保久乳怎麼挑?

文/《媽媽寶寶》編輯部 採訪諮詢/ 台安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營養組組長劉怡里 (2022.02更新)學齡前學童多喝乳品,補充鈣質,有助於發育及長高,不過,市售的乳品種類不少,鮮奶、奶粉、保久乳、優酪乳,家長該怎麼挑呢?能夠放很久的保久乳,果真添加了防腐劑嗎? 台安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營養組組長劉怡里指出,鮮奶與保久乳的差別就是殺菌方法,國內鮮奶廠大多採用「超高溫殺菌法(UHT)」,至於保久乳是以攝氏130度以上滅菌,且採無菌裝填,才能在常溫久放。 劉怡里組長說,所有乳品的來源都是生乳,不同的是殺菌方法,例如奶粉是先高溫殺菌後再透過噴霧乾燥等方式,讓原本液態的生乳變成乾燥粉狀,保存期限可長達2~3年。 劉怡里組長說,從營養角度來看,不管是鮮奶、奶粉或保久乳,都含有豐富蛋白質、鈣質和脂肪,適合學齡前幼兒以及所有成年人,但從新鮮角度來看,還是建議多喝鮮奶。 (推薦文章:少喝鮮奶嚴重缺鈣.小心又矮又胖) 保存上,製造鮮奶常用「超高溫殺菌法(UHT)」,讓牛奶在攝氏120~130度的環境中停留數秒,讓99%以上的細菌死亡,但這對少數耐熱孢子無效,因此,鮮奶必須冷藏,且保存期限較短,一般保存期限僅約2週,當鮮奶開封後放進冰箱冷藏之後,最好儘快喝完。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食品組指出,鮮奶、保久乳和奶粉的營養差異不大,如果長輩不喜歡喝冰冷的鮮奶,建議選擇奶粉或保久乳,只要選擇適合自已的食品,看清楚標示並妥善存放,就可確保飲用安全。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國人乳製品攝取嚴重不足,劉怡里組長說,不管是哪一種乳品,只要每天飲用480cc,就能有效補充鈣質,但不可一口氣全喝下,應該分早上或下午分別飲用240cc,如果一下子喝太多,人體無法即時吸收鈣質,形同浪費。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寶寶便秘怎麼辦?先了解原因才能慢慢改善

寶寶便秘怎麼辦?先了解原因才能慢慢改善

責任編輯/Hannah 整理自「這樣做,改善寶寶便秘腹瀉問題!」、「寶寶便祕靠7招解決辦法!3個常見原因,90%以上屬於非疾病的便秘」 對於新手爸媽來說,觀察寶寶的便便,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功課,因為,從便便狀態不但可以看出寶寶的健康,透過便便的性狀,也能夠得知寶寶是否便秘或腹瀉,進而從腸胃道開始,舒緩寶寶消化不適的問題。 (寶寶便秘是許多新手父母會遇到的狀況。圖/shutterstock) 寶寶便秘:解便困難或大便次數減少 解便時有困難或是大便次數減少的狀況,稱做便秘(constipation)。但他特別提醒,不管寶寶一天排3次便或是三天才排1次便,只要是軟便型態,都算是正常;一般觀察寶寶便秘應著重在黏稠度正常與否,如果是一顆一顆的硬便,或是寶寶在解便時容易哭鬧不舒服,就可稱做是便秘。 寶寶腸胃道蠕動、水分及纖維質攝取量和調奶濃度是否正確都會造成寶寶便秘。診間也會遇到不少哺乳媽媽問:「母奶寶寶會便秘嗎?」答案是:母乳寶寶的確不容易有便秘狀況,但因為母乳容易被吸收,因此3至7天才排便一次,只要便便的性狀是正常的,就不是便秘;相反地,如果母乳寶寶的大便很硬,就必須做進一步的檢查,確認寶寶是否罹患先天性巨結腸症。 造成便秘的3原因 寶寶便祕問題有90%以上為「功能性」便祕,功能性便祕是指,非疾病所引起的便祕,主要是腸蠕動功能異常或對飲食不適應所引起。如母乳哺餵轉配方奶,又或者是開始添加副食品的時候。 1. 奶粉濃度比例不對 若寶寶喝配方奶,出現便祕狀況,除了嘗試不同品牌或是強調「順便」、「消脹氣」的配方奶粉之外,也應該回頭檢示「泡奶比例」是否正確。有些媽咪擔心寶寶營養不夠,而多加半匙奶粉,又或者怕寶寶喝不飽而多加水,如此一來在無形之中影響了奶水的濃度,若奶泡太稀,當滲透壓濃度不足容易造成便祕;相反地,泡太濃則容易出現腹瀉問題。 2. 副食品添加 一般添加副食品的時機,約寶寶4至6個月大時,最先嘗試多為米精、麥精,米麥精質地相對較奶水濃稠,因此,寶寶容易出現腸胃不適應問題,進而產生便祕。但當開始吃了米麥精造成便祕並不代表未來都不能吃,只要腸胃逐漸適應,自然就不會有便祕問題了。 3. 含鐵食物過量 一般而言,寶寶7個月大後,副食品會陸續添加深紅色肉類,或是在水果的選擇上若皆以櫻桃、葡萄等富含鐵質的食物而缺少纖維及水分攝取,則容易出現便祕問題,蘋果營養價值高、益處多,儘量連皮帶纖維的部分洗乾淨一同攝取,比較不會造成便祕。 判斷便秘之前,醫師會先做詳細檢查 一般來說,專業醫師在診斷寶寶是否有便祕之前,會先確認寶寶是否有生理結構上或疾病方面的問題,例如:若罹患神經母細胞瘤,有可能因此壓迫到腸子而導致便祕;在排除生理結構異常與疾病的因素之後,才會以一般便祕的狀況,提供爸爸媽媽們改善與解決方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產後一直掉髮?找出掉髮的主因才能對症下藥

產後一直掉髮?找出掉髮的主因才能對症下藥

文/劉敏涵 採訪諮詢/長庚醫院皮膚科講師級主治醫師鄭椿昱 (2022.02更新)生下孩子後,許多媽媽開始出現掉髮情形,洗完澡看到掉一地的頭髮更使媽媽感到鬱悶、恐慌。究竟產後落髮會持續多久?如何因應掉髮的情形?了解產後落髮的成因,適當休息、補充營養,相信有助於媽媽順利度過難關。 產後落髮對於許多媽媽而言是一大惡夢,原本烏黑亮麗的頭髮,一根一根地不停掉落,讓心情大受影響。為什麼產後會出現落髮的情形?長庚醫院皮膚科講師級主治醫師鄭椿昱說道,要了解產後落髮的主要成因,首先要認識頭髮的生長週期。 頭髮的生長週期 鄭椿昱醫師指出,毛髮從生長到掉落,分為三個週期:生長期、退化期、及休止期,每人的頭皮同時具有三個時期的毛髮,但佔據人體的比例不一。 為什麼產後會大量落髮? 1.荷爾蒙變化 每人每天平均會掉落50~100根毛髮,稱作生理性落髮。雖然我們都有生理性落髮的情況,但生完孩子的媽咪因為體內荷爾蒙的變化,會明顯感受到落髮量的增加。懷孕期間,女性體內的黃體素及雌性素會倍增,影響毛髮的生長週期。荷爾蒙的增加,會使毛髮的「生長期」延長,延緩頭髮進入退化期的時間,因此在懷孕階段,孕婦的頭髮較茂密、髮量比平時多。 但到了生產第2~4天,荷爾蒙分泌的濃度會急劇下降、恢復成正常值,導致原本因為荷爾蒙作用而延長壽命的毛髮,會快速進入退化、休止期。當頭髮逐漸恢復至正常的生長週期,懷孕期間本應脫落、卻未掉落的頭髮,則跟著其他休止期的毛髮一同掉落,讓孕婦產生「頭髮明顯脫落」的感受。鄭椿昱醫師指出,產後並不會立刻出現掉髮情形,而是大約過了1~3個月,才會慢慢出現產後落髮的情況,而產後第2或3個月,症狀則會最明顯。 2.缺鐵性貧血 除了荷爾蒙的濃度變化,孕婦缺乏鐵質,也會影響到毛髮的生長情形。研究指出,孕婦在分娩時平均會損失約300cc的血液,少數產婦甚至會流失500cc以上的血液。由於人體的鐵質主要儲存在血液中的紅血球內,孕婦短期內損失許多血液,意味身體庫存的鐵質會隨著大量流失,導致缺鐵性貧血。由於鐵質是促使毛髮生長的要素之一,因此生產時大量失血,會使產後掉髮的情形更嚴重。(推薦文章:懷孕後期更要補「鐵」.補鐵原則看這邊) 3.產後壓力 另外,產後壓力也是促成產後落髮的因素之一。孩子出生時,媽媽會面臨許多新挑戰,舉凡哺乳、安撫半夜哭個不停的新生兒等,可能導致媽媽睡眠不足、壓力上升,間接加重產後落髮的狀況。 因應產後落髮3要領 1.抱持正確認知 看見頭髮不停掉落,許多媽媽不禁會感到憂鬱、恐慌,加上擔任新手媽媽伴隨的種種壓力,更影響整體的心理狀態。鄭椿昱醫師提醒,產後落髮是暫時的現象,大約會維持6個月左右,但經過一段時間後,人的身體會慢慢調適,髮量會漸漸回升。另外,由於產後落髮屬於「廣泛型的落髮」,不會特地集中在某處,也不會促使毛髮掉落一大片,而是均勻分散地掉髮,不會造成頭髮掉光的情形,媽媽不需要過度擔心。 2.調理身體.補充營養 不少媽媽生產完,因擔心自己的身材走樣,會開始積極減重、節食。但鄭椿昱醫師建議,產後應以健康為優先,需要先補充流失的養分,等到身體狀況較穩定後,再慢慢進行減重、運動以改善身材。媽媽需要均衡的營養,才能讓頭髮生長得好,他建議應從生活飲食中攝取足夠的養分,讓頭髮、及身體維持健康的狀態。 1.鐵質補充:肝臟、牡蠣、肉類、穀類、綠葉蔬菜、胡蘿蔔、南瓜、木耳 2.生物素(維生素H)補充:  肝、腎、酵母、牛乳 3.鋅補充: 肉類、海鮮類、肝臟、乳製品、全麥穀類、南瓜子、蛋、芝麻 4.維生素D補充:鮭魚、牛奶、雞蛋、菇類 3.尋求協助.減輕產後壓力 產後落髮的主要成因,是荷爾蒙濃度改變形成的「休止期落髮」,維持一段時間後就會停止,但若媽媽無法適當調適生活壓力,也會使落髮情況加劇、或時間延長。鄭椿昱醫師指出,養兒育女並非女性單一的責任,先生需要共同分擔家務、照顧孩子,以減輕太太的壓力。除了勞務的協助,先生也應主動關心妻子的心理狀況,多給予妻子讚美、鼓勵,肯定太太的辛苦付出。有了另一半的陪伴及協助,太太更能調適心情,度過產後的難關。(推薦文章:提前做好這些事,揮別產後憂鬱!)   小心!出現以下症狀應盡快就醫 鄭椿昱醫師提醒,先生也應注意太太的掉髮情形,是否為一般的休止期落髮。若產生以下症狀,可能是罹患其他疾病,應盡速就醫檢查。 導致落髮的其他因素 1.服用某些降血壓、血脂、鋰鹽藥物可能會使落髮量增加。 2.甲狀腺功能異常:出現心悸、手抖、異常腹瀉、食量減少、體重增加等情形。 3.女性雄性禿:女性身體也會分泌雄性荷爾蒙,有些人頭皮的毛囊對於雄性荷爾蒙較敏感,會受雄性素刺激導致毛髮退化、萎縮;不同於休止期落髮,落髮的部分通常頭頂較明顯,且患者的頭髮會有變細的情形。 4.圓形禿:在短時間內出現多處圓形的禿髮區塊,俗稱「鬼剃頭」。 5.瘢痕性落髮:皮膚產生嚴重的發炎反應,導致毛囊被破壞,使頭皮出現疤痕。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打完B肝女嬰起紅疹險敗血症,原因竟是「礦泉水泡奶」

打完B肝女嬰起紅疹險敗血症,原因竟是「礦泉水泡奶」

文.整理/黃煜嵐 打完疫苗的寶寶,有時會出現「夯夯」、「起疹」的副作用,父母一定要提高警覺的觀察,若有不對勁,一定要趕緊送到醫院診治。 原以為女兒身上的紅疹子,是因打B肝疫苗出現的副作用,卻沒想到帶到醫院後,卻是更嚴重的「細菌感染皮膚病變」,再晚6小時就醫,就會導致敗血症,恐有生命危險。 (寶寶因細菌感染導致全身起紅疹,差點引起敗血症。圖/翻攝自網路) 細菌感染皮膚病變,敗血症前兆會起紅疹 據悉,該名女嬰在滿月時,爸爸媽媽安排打完了B肝疫苗,幾天後,身上開始出現紅疹,原以為是B肝疫苗副作用,卻沒想到幾天後,紅疹不見消退,反而還越來越大片。 隨著開始發燒、食慾下降,父母驚覺不對勁,趕忙帶女兒到醫院求診,醫師從寶寶全身紅疹的症狀,研判是細菌感染引發的皮膚病變,已經是敗血症前兆,情況相當危急。 感染主因:使用未煮沸的礦泉水泡奶 醫師從女寶寶的身上研判,應該是綠膿桿菌,再晚點就醫,細菌便會攻入血液裡面,造成多重器官破壞,任何藥物都壓不下來。幸好寶寶經過治療,很快康復。 只是寶寶好端端的怎麼會被細菌感染呢?醫師問診後發現,新手爸媽在泡奶時,並未用煮沸的水泡牛奶,而是使用未消毒的礦泉水降溫。而烘乾奶瓶也是和大人一起使用烘碗機。 對此,醫師特別提醒,新生兒免疫力較差,無論是礦泉水、自來水,泡奶前都需要煮沸至少3分鐘以上。把奶降溫的方式,應該以溫水在瓶外慢慢沖冷降溫;另外用烘碗機消毒奶瓶,也盡量以專用烘碗機,和大人的碗筷分開。新生兒照顧不易,育兒路上都需要你我多一點細心與耐心。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護理師聽出心臟雜音,揭寶寶心臟異常,父母忍痛淚別「謝謝妳來當過我們的女兒」

護理師聽出心臟雜音,揭寶寶心臟異常,父母忍痛淚別「謝謝妳來當過我們的女兒」

文.整理/黃煜嵐 對於爸爸媽媽來說,最難的莫過於放手讓孩子離開吧,這樣的愛太苦澀⋯⋯英國一名女嬰,在出生的前兩天,都與姊姊們一樣是個健康、活動力良好的寶寶,當時全家人對於出院後,一家五口即將展開的新生活感到期待不已。 (女嬰因左心發育不全綜合症,父母只能選擇放手,讓她去當小天使。圖/翻攝自《The Sun》) 現實殘酷,女嬰出院前夕被告知罹患先天性心臟病 然而現實卻狠狠的打了這家庭一巴掌,根據外媒《The Sun》報道,女嬰在出院前最後一次的例行性身體檢查時,花費了比平常更久的時間,這讓媽媽感到有些許的不安。 果然,護理師發現女嬰的心跳出現雜音,雖說這對於許多新生兒來說是正常的現象,隨著肺動脈發育成熟,雜音就會逐漸消失,但就怕女嬰是因為病理性引發的心臟雜音。 因此醫院緊急安排女嬰做進一步的檢查,不幸的是女嬰被診斷出罹患「左心發育不全綜合症(Hypoplastic Left Heart Syndrome,HLHS)」代表她左側心臟發育不良,無法正常運送血液至全身,簡單來說如同只有半顆心。 僅剩手術或心臟移植是救命稻草 之所以沒在剛出生時就被診斷出來,是因為左心發育不全綜合症在初生時期,借助連結肺動脈和主動脈的動脈導管,血液能正常流動,因此讓寶寶的健康狀態和一般嬰兒無異。 (一家人快樂的與女嬰走完人生的最後一哩路。圖/翻攝自《The Sun》) 不過動脈導管會在患者出生後數天內閉合,導致寶寶的生命週期一般只有幾天至數週,而要解救孩子只有兩個方法:手術或心臟移植。然而這兩種方法,對任何父母來說,都是不忍心看到的情況。 剛出生的孩子怎能經得起這樣大的手術折磨,更何況即便眼前的手術成功,往後還有更多大大小小的手術在等著她。不希望看到女兒受此磨難,即便再難過,他們都決定對女兒進行安寧緩和護理。 在其他護理人員的安排下,他們將女嬰的姊姊們接到了醫院,和剛出生的妹妹共度了短暫但美好的時光。在醫院提供溫馨的環境和照護下,原以為僅能和女兒有數天回憶的一家人,卻獲得數週的時間,讓他們非常感謝。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老二出事先怪老大?3個月大男嬰遭氣球繩繞頸險窒息,媽疏於照顧卻反怪幼女!

老二出事先怪老大?3個月大男嬰遭氣球繩繞頸險窒息,媽疏於照顧卻反怪幼女!

文.整理/林俐佩 嬰幼兒居家安全是許多爸爸媽媽重視的議題,因為只要稍稍不留神,就很有可能釀成難以挽回的意外發生。前幾日,在中國福建泉州地區,就差點發生因媽媽疏於照顧,險讓3個月大的兒子被氣球繩繞頸,以致窒息身亡的案例。 根據陸媒報導,事發當時,該名媽媽為清洗茶具,遂獨留年幼的女兒,以及年僅3個月大的兒子在客廳,該名媽媽還將一漂浮氣球(的繩子)綁在兒子的腰上,並將兒子放置在沙發上,讓兒子自己玩耍,女兒則待在一旁看電視。 (媽媽為清洗茶具,獨留幼女及男嬰在客廳,險釀成意外。圖/翻攝自香港01) 弟弟突被氣球繩繞頸,姊姊大聲呼救媽媽卻沒聽見 不料,在該名男嬰躺在沙發玩耍時,卻不小心從沙發上滾落,氣球的繩子也恰巧纏繞住男嬰的頸部。而一旁的姊姊在聽見弟弟發出異常聲響後,也立即上前查看,察覺情況不對勁,便一邊拉扯弟弟、一邊呼喊媽媽。 然而,姊姊的呼救聲卻被媽媽清洗茶具的水聲蓋過,所幸最後媽媽及時趕到客廳,解救男嬰免於窒息。 (姊姊發現弟弟有異狀,趕緊呼救媽媽。圖/翻攝自香港01) 見老二出事先罵老大!網友批:不稱職的媽媽 事後,該名媽媽表示,當時的她在不清楚事發經過的狀態下,還責怪女兒:「弟弟掉到地上都沒叫媽媽!」,在查看監視器後,才知道原來女兒有呼喊她,只是自己沒聽到。 不少網友也對於這位媽媽「老二出事卻先責怪老大」的行為,感到極為不滿,認為是媽媽疏於照顧在先,發生意外時,卻先將錯誤推到女兒身上,實在令人無語,紛紛留言替女兒打抱不平。 「罵老大幹嘛,無語,沒那個精力就別生老二」、「這個當媽的不稱職!自己不看好小孩,把責任推給大女兒」、「無語,要是出事,老大會被恨一輩子吧」、「這麼小的孩子把他一個人放在沙發上,還指望那麼小的姊姊看著?」,更有網友留言:「想知道這個媽媽跟女兒道歉了嗎?」 (媽媽表示,她還責怪女兒事發當時並未呼喊她。圖/翻攝自香港01)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羊水可保護胎兒,羊水量則為評估胎兒健康指標,過多或過少都不好!

羊水可保護胎兒,羊水量則為評估胎兒健康指標,過多或過少都不好!

文/李藹芬 採訪諮詢/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王晨宇 羊水可以保護胎兒,免於受到來自外界的震盪所影響,讓胎兒安穩長大!不過,當羊水的吸收與生成造成失衡時,無論過多或過少,都與胎兒健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因此,羊水量的多寡可做為胎兒健康評估指標! (羊水量的多寡可做為胎兒健康評估指標。) 當羊水破了,就表示寶寶準備要出來爸爸媽媽見面嘍!但在破水之前,羊水不只負有保護胎兒的重責大任,還可利用羊水評估胎兒健康,但羊水究竟從何而來? 羊水來源.依階段而有不同 羊水,是指羊膜腔內的通透液體,圍繞在胎兒四周,在懷孕的過程中,是維持胎兒生命非常重要的物質。三軍總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王晨宇指出,羊水的來源依胎兒發育階段有所不同: 初期:由母血經由胎盤,通過絨毛膜與羊膜滲透進入羊膜腔中形成羊水;當胎兒循環建立後,胎兒體內的水分及小分子物質等,可以透過胎兒皮膚,形成一部分羊水。另有研究發現,早期羊水可能由羊膜的上皮脫落細胞分泌而來。 中後期:胎兒尿液成為羊水的主要來源,加上呼吸系統、胃腸道、臍帶、胎盤表面所分泌的成分,也是羊水的來源。隨著吞嚥功能、腸胃道和泌尿道發育到一定程度,胎兒能產生自然吞嚥的反射動作,將能透過消化道吞嚥羊水,且經由胎兒泌尿系統排泄出尿液,使羊水量保持在平衡狀態。他補充,「胎兒透過呼吸與吞嚥羊水,鍛鍊肺部的呼吸能力,刺激肺泡成熟與擴張,為出生後自行呼吸做準備」。 羊水3大功能 王晨宇醫師表示,可從3大面向來說明羊水對於胎兒提供的協助: 物理性 在來自外部力量衝擊時,羊水可發揮緩衝的作用,減少外力的衝擊,避免讓胎兒受到擠壓或影響肢體發育;增加胎盤表面積;幫助保持子宮內的溫度恆定。 功能性 胎兒藉由吸入羊水至肺部的動作,練習吞嚥、呼吸的功能,為出生後要開始用肺部呼吸空氣和進食做準備。另外,因羊水撐開厚實的子宮壁,提供胎兒生長發育時所需的空間,讓胎兒在子宮內可自由移動,透過活動可幫助肌肉骨骼生長。 恆定性 維持子宮頸的長度與硬度;因羊膜壁貼在子宮壁上,所形成的屏障可預防外界細菌的感染,減少宮縮的發生。 他補充,在生產陣痛時,羊水囊的傳導壓力也可協助擴張子宮頸,並對產道產生一定的潤滑作用,幫助胎兒更容易娩出。另外,羊水內含的物質,在進入產程時,能促進子宮收縮,加速產程進展。 羊水.做為診斷工具 王晨宇醫師指出,「羊水還能做為診斷工具,待細胞成熟、羊水量穩定時,可進行羊水檢查,從羊水中找到胎兒剝落的細胞,經細胞培養後進行染色體或基因突變分析」。 (測量羊水主要是透過超音波測量。) 以超音波測量羊水量 羊水量,則是隨著妊娠週數增加而呈現動態變化,12週時約有50c.c.,妊娠中期約300、400c.c.,直到36到38週間,羊水量會達到約1,000c.c.左右,此為羊水量的最大值,過了預產期,羊水量逐漸減少。 由於羊水量的多寡可做為胎兒健康評估指標,因此,必須測量羊膜腔內的羊水量判斷多寡,王晨宇醫師表示,測量羊水主要是透過超音波測量,方式有二:一是「羊水指數(Amniotic Fluid Index, AFI)」,二是單一最大羊水深度(Maximum vertical pocket, MVP)。 他解釋,將孕婦的肚子以肚臍為中點,分為四個象限,分別測量各個象限內的羊水最大垂直深度,然後將四個數字相加,以公分為單位,即為羊水指數,一般的羊水指數以8~24公分為正常範圍。至於最大羊水深度,則是測量單一最大羊水囊的垂直深度,3~7公分為正常羊水量。王晨宇醫師指出,「多胞胎不適用羊水指數,而是測單一羊水囊的最大垂直徑」。 他補充,正常狀況下,通常會量測兩次,一次在妊娠20週,36週時再量一次。除了量測羊水外,還會配合胎兒監測評估整體狀況,後續再視其他症狀加以追蹤。 王晨宇醫師強調,「羊水必須控制在合理範圍內,過多過少都容易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同時也反應出胎兒可能有了某方面的問題,甚至連帶母體健康亦受影響」。 羊水過多 王晨宇醫師表示,羊水指數≥24公分為羊水過多(MVP ≥8公分),又分輕中重等不同狀況:25~30公分為輕度、30.1~35公分為中度、>35.1公分為重度。「因測量方式與標準之差異,整體而言,羊水過多發生率約為1~2%,但50~60%找不到原因」。 羊水過多程度 他指出,造成羊水過多的可能原因如下: .生成太多:尿液生成量太多,多因孕婦有妊娠糖尿病所致,血糖高,導致胎兒血糖增高,產生滲透性利尿,以及胎盤胎膜滲出增加有關。 .吞嚥太少:調節羊水量的方式是:胎兒吞食羊水,經消化吸收後,再以小便方式排出。若胎兒無法吞嚥羊水,羊水就會過多,可能原因為胎兒有唇顎裂、食道發育不全、十二指腸閉鎖、無肛症等。另外,神經發育有狀況而少吞嚥的動作,也會出現羊水過多,如:胎兒患有無腦兒、脊柱裂時,即屬此一狀況。 .胎兒心肺功能發育不全:因循環系統不好,導致羊水量多。 .同卵雙胞胎:同卵雙胞胎中,若有一個出現羊水過多,另一個則是羊水過少,即為罕見的「雙胞胎輸血症候群」。 .子宮內感染:包括:巨細胞病毒、微小病毒或弓漿蟲等。 .胎兒母體間出血、Rh陰性溶血病:除了造成胎兒貧血,也可存在羊水過多的問題。 .胎盤異常:胎盤有絨毛血管瘤附著,有時也可引起羊水過多。 王晨宇醫師表示,「由於50~60%找不到造成羊水過多的原因,因此,後續密切觀察很重要,一般而言,若無合併其他異常,多能於足月後再視情況,考慮催生,除非有異常,必須提早催生」。同時,他提醒,「羊水過多通常發生在懷孕中後期,因此,若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婦,一定要做高層次超音波,針對胎兒結構進行檢查,確認泌尿道、心肺與食道是否有異常」。 影響 王晨宇醫師指出,當羊水過多時,造成的影響包括: 1.呼吸困難:羊水太多,子宮膨脹太厲害,橫膈膜過度上升,導致孕婦呼吸困難。 2.下肢水腫:特別是在平躺時,靜脈回流因壓迫而受阻,因此,下肢、會陰水腫的狀況會比一般孕婦來得嚴重。 3.容易早產:羊水過多易有早產現象,若再加上胎兒合併有先天性畸形及染色體異常的機會較高,所以,在周產期的死亡率高出一般胎兒。 4.多併發症:因為水量多,在羊水破的一剎那,產生的壓力差相對較高,因此,臍帶脫出、胎盤早期剝離的機會較高,連帶增加了胎兒的危險性。一旦發生胎盤早期剝離,將可能讓產婦的安危受到影響。另外,還有可能發生子宮收縮不良、產後大出血等併發症。 (若羊水過多,下肢、會陰水腫的狀況會比一般孕婦來得嚴重。) 處置.羊水過多→慢慢抽 王晨宇醫師表示,「大部分羊水過多的孕婦只需要追蹤觀察即可,如有必要,可分次慢慢抽取羊水(以羊膜穿刺術抽取),或以藥物治療,如:使用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藥物,經由減少胎兒小便量達到抑制羊水量增加的目的;也能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治療羊水過多,但妊娠滿32週即不能使用,不然,會讓胎兒的動脈導管提早關閉,引起胎兒血液循環出現異常」。 他補充,由於羊水過多易造成早產,因此,須使用安胎藥物,以避免子宮收縮。 孕婦肚子過大要小心 雖然可靠超音波測量羊水量,但有時也能靠目測判斷孕婦可能有羊水過多的問題,王晨宇醫師指出,「懷孕週數與肚子大小有一定的比例,若週數與大小明顯不相符時,就要懷疑了」。 羊水過少 羊水指數≦5公分診斷為羊水過少(MVP≦2公分),≦8公分為羊水偏少。王晨宇醫師指出,羊水偏少的可能原因如下: .泌尿系統或腎臟異常:相對於胎兒尿多造成羊水過多,尿少則為羊水過少。尿量少表示泌尿系統出了問題,如:尿道阻塞、腎臟發育不全或尿道阻塞等,使胎兒尿量減少或無尿,羊水來源少,導致羊水過少。 .早期破水:可能有高位破水,即使每次流出的量少,但持續慢慢漏,也會使羊水減少。 .胎盤功能不佳:如:孕婦有妊娠高血壓、子癇症或子癇前症,胎兒有先天畸形等,都可能發生胎兒生長遲滯,而羊水過少正是胎兒生長遲滯的特徵之一。當子宮胎盤出現血流不足的狀況,連帶使胎兒血液循環重新分配,以供應腦部與心臟為主,腎血流量下降,小便量自然減少,羊水也隨之減少。 .同卵雙胞胎:出現在同卵雙胞胎的「雙胞胎輸血症候群」,當一個出現羊水過多,另一個就會羊水過少。 .過期妊娠:胎盤功能減少,灌注量不足,使胎兒脫水,進而導致羊水減少。 .胎盤早期剝離:胎盤功能不全使胎兒在子宮內缺氧,肺毛細管床供血減少,羊水交換量下降,腎血量變少,胎兒尿量減少。 .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治療:因藥物作用在腎臟血管,減少胎兒尿量,讓羊水受到影響。 影響 視問題來自於胎兒、胎盤或母體的因素,王晨宇醫師說明如下: .母體因素:若是羊水過少來自高血壓、子癇前症、胎盤早期剝離等母體因素,而這些因素可能對母體生命安全造成威脅,必須增加產檢的頻率,以保障母體的安全。 .胎兒因素:如問題是胎兒先天性的畸形或泌尿系統有問題,必須考量異常程度的嚴重性,決定終止妊娠或出生後再治療;因胎盤功能不良導致的胎兒生長遲滯,則要密切觀察胎兒的生長狀況,評估適合出生的週數,以增加存活率。 王晨宇醫師表示,至於早期破水造成的羊水減少,胎兒多有感染或早產的問題,預後狀況都不好,要看破水的週數,比起胎兒週數較大,更令人擔心的是週數太小,即使存活下來,也容易有後遺症,使得家屬不得不考慮放棄安胎。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胎兒狀況正常,但因其他因素造成羊水過少,也會出現後遺症,如:臉部、四肢受到壓迫,或擠壓到臍帶而有胎兒窘迫,甚至胎兒可能發生肺臟發育不全,他補充,「若在34週前即有羊水過少問題,可能會造成新生兒出生後,無法靠自己的肺部呼吸,而要仰賴呼吸器。若出生後無法立即給氧,可能造成生命危險」。 (如為母體疾病而起的羊水過少,即針對疾病進行治療。) 處置.羊水過少→補充 如為母體疾病而起的羊水過少,即針對疾病進行治療,王晨宇醫師指出,「還能以打點滴方式、多喝水,增加母體的血液循環,讓子宮胎盤的循環得以增加,進而增加羊水,但效果有限」。或是使用羊膜腔灌注法,將加溫的食鹽水經由腹部或陰道,灌注入羊膜腔中以直接增加羊水量,「對於未足月且羊水過少嚴重的孕婦,考慮以此法補羊水,直到生產,不過,灌注會留下傷口,必須注意預防感染,避免造成絨毛膜羊膜炎之併發症」。 週數越大.越要留意胎動 王晨宇醫師提醒,隨著妊娠週數的增加,孕媽咪務必經常留意胎動狀況,「一段時間,搖一下肚子,呼喚胎兒動一動,如果1小時內沒有感受到胎動的話,就表示有問題,請儘速就醫」。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我們的婚姻》太寫實!男人說得為了家庭好,其實都只有「他好」…

《我們的婚姻》太寫實!男人說得為了家庭好,其實都只有「他好」…

文/黃煜嵐、圖片提供/愛奇藝 在愛奇藝上熱播的陸劇《我們的婚姻》最近迎來一波高潮劇情,全職媽媽返回職場,卻被老公百般阻撓,雙方一來一往的爭論中,可以看出男性與女性在一個家庭中的視角,居然如此不同。 是人都希望自己身上有閃光點,更想被看見、被認同,但無奈女性在生下孩子後,「某某某的媽媽」便成為了自己的姓名。所有的付出,都會被因為扣上「家庭孩子」而被視為「理所當然」。 熱播陸劇《我們的婚姻》女主角沈彗星(白百何 飾)當初大學畢業意外懷孕,因此放棄自己的人生規劃,與當時還是男友的盛江川(佟大為 飾)步入婚姻。之後,她便開啟了長達6年的全職媽媽生活。 全職媽媽反職場,卻讓婚姻搖搖欲墜 就在孩子去學校後,彗星想要老公兌現當初和自己的承諾「照顧孩子到他去上學,你就可以返回職場了」,怎料竟然讓婚姻岌岌可危,在一次激烈的爭吵時,江川說出了令人不敢恭維的話,而這每一句都扎在彗星的心中。 誅心句1. 讓家變得更好,原來是「先生好」,而不是「老婆好」 江川在劇中看似是完美老公,為了家庭四處奔波賺錢、加班熬夜,嘴巴上說著支持彗星返回職場,卻在彗星真的找到工作後,開始百般阻撓,原來找工作老公的不反對,卻不代表著他支持。這才讓彗星發現,一直以來愛家的老公,也不過只是包裝完美的利己主義之人。   (《我們的婚姻》全職媽媽警世名言。圖片提供/愛奇藝) 誅心句2. 找個清閒點的工作,可以有時間顧小孩的最好 江川看到彗星找到與她本科相關投資行業,他便想像未來夫妻倆工作都會很忙於是希望彗星可以找「悠閒」一點的工作,最好能在工作的時候,還能照顧孩子,希望彗星當那位衝刺事業男人「背後的女人」。   (《我們的婚姻》全職媽媽警世名言。圖片提供/愛奇藝) 誅心句3. 說到工作:男人為主、女人為輔 看著眼前完全失去邏輯的江川,彗星沒有默默忍受,而是提出自己的質疑。其一孩子是兩個人的,為什麼江川會說自己沒辦法抽出時間照顧孩子;其二凡是與工作相關,就必須以老公為主。彗星更痛心說出「如果兩個人必須為家庭付出,那個人只能是我;如果有一個成功的機會,那只能是老公」。   (《我們的婚姻》全職媽媽警世名言。圖片提供/愛奇藝) 誅心句4. 老婆得在家相夫教子,女兒卻要獨立自主 最讓人不能理解的是,面對女兒,老公的態度都是「希望你獨立自主,將來不需要依靠男人。」但對於同樣是女性的妻子,老公的態度卻會變成「你得為家犧牲、你得支持我」。 這也造就了當彗星靈魂拷問江川「如果你女兒以後嫁人,你會希望她當家庭主婦嗎?」時,他當場啞口無言的名場面。   (《我們的婚姻》全職媽媽警世名言。圖片提供/愛奇藝) 誅心句5. 持家的辛苦,被沖淡在日常中 老公回家看到你坐在沙發上,也許還會來上一句「我在外面辛辛苦苦,你卻在家真輕鬆。」但他卻沒想過,家裡雖然看似與平時一樣,但「維持不變」的背後卻是老婆的辛苦。   (《我們的婚姻》全職媽媽警世名言。圖片提供/愛奇藝) 產後要有馬甲線、熟練戴娃不抱怨才是好女人;男人不家暴就好 除了彗星和江川這對夫妻外,《我們的婚姻》也有其他兩對對照組,一個是女主外男主內、另一個則是拿老公手短的全職媽媽,我們都可以看到他們看似幸福婚姻的底下,實則暗流湧動。 編劇點出現代女性在婚姻當中最大的問題,我們或多或少的必須為了家庭犧牲點什麼,然而在家庭面前,媽媽的自我價值、事業⋯⋯卻顯得那麼一文不值。母職懲罰,指的是成為母親後,女性在職場上遭遇到的種種不公與歧視,也是我們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最後,也想給媽媽們一個問題去思考,為什麼我們在外面上班,領薪水時拿得理直氣壯,但同樣都是辛苦工作,全職媽媽跟老公拿錢卻要覺得心虛?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外婆要求當眾餵奶,還在親戚面前亂掀哺乳巾!一句話讓全天下媽媽聽了都怒

外婆要求當眾餵奶,還在親戚面前亂掀哺乳巾!一句話讓全天下媽媽聽了都怒

文.整理/林俐佩 即使對象是最親密的家人,也應該保有各自的隱私! 先前在臉書社團《爆怨公社》就有一名媽媽發文,敘述自己帶著兩個孩子回親戚家過年。其中,年紀較小的孩子突然肚子餓、想喝奶,不料,外婆接下來一連串的言語及行為,都令原PO難以接受,氣憤難平。 (外婆要求媽媽當眾餵奶,一句話惹怒全天下媽媽。圖/shutterlock) 外婆要求當眾餵奶,不照做還追問「是不好意思掏奶?」 原PO表示,在農曆過年時,自己和老公帶著兩個孩子一同回親戚家圍爐,吃完午飯後,親戚們也都繼續聚在客廳聊天、打麻將。 其中,原PO年紀較小的孩子突然哭著想喝奶,不料,外婆卻對原PO說:「你不是有奶?掏啊~就掏給小孩喝啊~」原PO表示,原先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並對外婆說自己會去後面(廚房)餵奶,原PO也補充,因為客廳裡共有9位大人,且有男有女,非常不方便。 然而,當原PO再次回到客廳時,外婆仍在眾多親戚面前追問:「你剛剛是不好意思掏奶是不是?」令原PO超級傻眼,卻也只能笑笑地說:「對~我就在後面餵就好。」 斥責哺乳巾太過遮掩,外婆當親戚面掀哺乳巾 令原PO更加氣憤的事情還在後頭,原PO表示,當天傍晚,因為在麻將桌打麻將的親戚尚未結束,其他親戚就輪流到廚房一起吃晚餐(當時現場有舅媽、表妹等親戚),原PO也帶著哺乳巾到廚房,邊哺乳邊陪大兒子吃飯。 沒多久,外婆也來到廚房,一見到原PO用哺乳巾餵奶,起初是出自於好意提醒:「幹嘛用那個餵奶?這樣會遮到鼻子不能呼吸。」儘管原PO已經告知外婆自己都有在留意,外婆仍不斷碎念著:「餵個奶而已,幹嘛遮遮掩掩的……」 雖然原PO舅媽也在一旁試圖緩頰,並告訴外婆時代已然不同,「現在的人都是這樣子,連在火車上面都有提供哺乳室,讓人方便哺乳了……」外婆依舊唸著:「以前又沒有這樣……要餵奶就是直接……」 然而,就在原PO和外婆解釋隱私的重要性,以免被有心人士拍照利用時,外婆就直接當著所有正在吃飯的親戚面前,硬是掀開原PO的哺乳巾!堅持要確認哺乳巾是否有遮住寶寶的鼻子。 事後更補了一句:「都已經生小孩了,還在怕別人看什麼啦……」令原PO實在是氣憤不已,「身體是我的,我不能注重我的隱私?」更直言自己真的無法接受這個說法,難道生過小孩的媽媽,身體就可以隨便給人看了嗎? 網友建議:適度生氣及勇於反應! 而此篇貼文一出,也引起眾多網友熱烈討論,紛紛留言表示:「太扯了」、「所以外婆都裸體滿街跑嗎?生那麼久,不怕外人看了吧」。 也有網友留言建議原PO,「要適度的生氣」、「要反應這樣做會讓你覺得很不舒服,頂嘴也可以是方式之一」。 還有網友則是慶幸自己的婆婆通情達理,反而是自己因為太熱,不喜歡哺乳巾,媽媽跟外婆都會提醒她要擋好擋滿。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https://www.mombaby.com.tw/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