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爸媽問:小孩幾歲做第一次視力檢查?

爸媽問:小孩幾歲做第一次視力檢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您家中的孩子檢查過眼睛了嗎?小孩子到底第一次做眼睛視力方面的檢查應該在幾歲呢?相信這是許多家長困惑的問題之一,光晶妍眼科總院長林穎新醫師表示,建議孩子在3歲至3歲半便可進行第一次的評估檢查了!爸媽平常要多觀察孩子的眼睛是否有異常在測量與評估孩子是否有無斜視、弱視方面的症狀時,除了需要花費比成年人更多的時間之外,更主要的是孩子可能尚未能夠清楚表達自身的狀況,所以需要相當充足的臨床經驗,才能敏銳的利用看診過程察覺出孩童是否有眼睛的異常,檢查的內容並不僅僅只有近視、遠視、散光的屈光問題,更要多注意的是兩眼的協調性與機能,同時照顧孩子的爸爸媽媽也要多蒐集孩子平常異常的地方告知醫師,讓醫師了解的更加詳細!林醫師建議多利用手機照相、錄影的方法,用在門診時跟醫師溝通討論也是相當有幫助的。出現哪些症狀應至眼科檢查?如果孩子平常的眼睛外觀就有明顯的異常,或者瞇眼、歪頭、容易碰撞到東西、距離感立體感不佳、辨色力異常等,那麼必須要儘早的前往給兒童眼科醫師看診,並且安排定期的回診評估,大多情況下若檢查結果正常,接下來會建議半年至一年檢查一次;如果有異常則會針對病況,定期回診的時間可能會縮短為三個月一次都有可能的。眼科就診前 先讓孩子學會上下左右的缺口與比劃為求孩子驗光能夠獲得更好的參考價值,新北市驗光師公會執行長黃群宸驗光師呼籲家長們,在準備帶幼童前往眼科就診前,可以嘗試在家中利用遊戲的互動方式,教導孩子認識上下左右的缺口並且學習比劃出來,如此能夠利於在檢查時,依據孩子的表現結果,獲得更多有價值的的參考資訊。黃驗光師也表示,家長要多注意孩子日常飲食的均衡,適當的補充營養素相當重要唷!多攝取含有葉黃素、玉米黃素、維生素A、魚油、維生素B群、維生素C、花青素等等的蔬果食物,同時能夠有助抵禦光害並保護眼睛。(文章授權提供/新北市驗光師公會執行長黃群宸驗光師)

下午茶點心吃它 不怕胖且強心護血管

下午茶點心吃它 不怕胖且強心護血管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護心:中西醫聯手顧心臟》一書提及不只抽菸、飲食不正常,就連打鼾、牙不好、脫水中暑……都會傷害心臟。心臟,是人體的發電機,維繫生命的重要器官,直到生命停止。本書囊括心臟知識、保健預防、到疾病治療,讓你學會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詳列各項自我檢視身體的方法,提供最完整的心臟知識,成就好「心」人。「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又言「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顯現心臟之重要性。中醫對心臟病之治療,則以調理氣血、益氣扶陽、滋陰活血、鎮靜安神、疏氣行滯、化痰止渴、通陽化瘀、辛涼開竅、清肝熄風等法結合辨證,靈活用藥,精準用針,效高按穴等都做了詳實而深入的探討。3套護心臟早餐組合早餐是一天開始的活力來源,應該吃得豐盛均衡。理想的早餐內容要有五穀根莖類+蛋白質,最好還能加上蔬菜及水果,並將對心臟有益的食物加入早餐菜單裡。別忘了,早晨起床先喝一杯水,一則補充睡眠中自然出汗所減少的水份;並且有利內臟甦醒。空腹喝下去的水,馬上被小腸吸收,五分鐘就能進入血液,讓血液流通更順暢。也有助於通便,減少用力解便引起心臟病發作的風險。早餐組合1)燕麥片+低脂牛奶+堅果+香蕉燕麥是被醫學專家推薦對心臟有益的食物,而堅果裡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能改善血壓與膽固醇。香蕉是含鉀高的水果,有助加速鈉排出體外,維持心跳及血壓穩定,預防高血壓及中風。早餐組合2)鮭魚飯糰+無糖豆漿+蔬果沙拉如果沒時間自己打理早餐,在便利商店也有不錯的選擇。挑鮭魚飯糰而不要選肉鬆飯糰,避開多餘的鹽分及添加物,而鮭魚富含Omega-3脂肪酸,對心血管有益。黃豆製品,如豆漿、豆腐是優質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黃豆裡含有纖維及植物固醇,有助穩定血糖,降低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及壞的膽固醇(LDL)。早餐組合3)全麥三明治+無糖低脂優酪乳+番茄全麥麵包比白麵包不但營養完整,而且纖維的含量較高,不易使血糖波動,有助於排便,也容易產生飽足感。小番茄、橘子等容易攜帶的水果可到辦公室食用,補充維生素及各種抗氧化劑,保護心臟。只要選對零食、點心了,也能強心護血管:1)綠茶含有多種抗氧化物,能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臟。研究發現,綠茶可改善血管內皮細胞功能,降低動脈硬化風險。2)菊花情緒經常是讓血壓飆高的原因之一,菊花有清熱降火、安定神經功效,向來被中醫視為降血壓良方。感覺怒氣難消、心煩氣躁時,不妨喝杯溫熱的菊花茶。3)玫瑰有疏肝解鬱功效,古籍《食物本草》中記載,「玫瑰花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玫瑰花泡茶,可達到紓壓放鬆效果。4)山楂中醫常用來做為降低血脂的聖品。研究發現,山楂可以降低肝中HMG-COA 輔酶的活性,減少低密度膽固醇生成。此外,山楂中的抗氧化成分及黃酮類,則可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擴張血管,避免阻塞。5)堅果健康零食的最佳選擇非堅果莫屬,在美國是被視為每日必須食用、有益心血管的食物。因為堅果裡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特別對降低總膽固醇、壞膽固醇,以及增加好的膽固醇有雙向助益。每週吃150克堅果,包括杏仁、花生、核桃、開心果等,可減少1/3得心臟病的機率。不過堅果的熱量並不低,每天限量一小把就好。6)黑巧克力含有類黃酮多酚物質,能抗氧化,保護心臟。一項義大利的研究顯示,黑巧克力可大幅降低導致心血管疾病的發炎情形,理想的數量是每天吃6.7克。

吃降血脂藥物 這3種食物要忌口

吃降血脂藥物 這3種食物要忌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林經理長期服用降血脂藥,在年節期間餐餐大魚大肉,擔心血脂飆高,因此大量食用市售訴求降膽固醇產品,想達到快速降低血脂的效果,沒想到卻出現肌肉無力、深茶色尿,被診斷出是橫紋肌溶解症,經治療後才改善。這3類食物 恐與降血脂藥發生不良反應藥害救濟基金會表示,有三類食品會與降血脂藥產生交互作用,發生不良藥物反應:1.紅麴紅麴因有助降低血中總膽固醇,讓不少人趨之若鶩,然而有人服用降血脂藥物後,又吃下大量含有紅麴的食品,產生嚴重肌肉病變而就醫的個案,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紅麴醱酵過程中產生的紅麴菌素(Monacolin K)與statin類降血脂藥(lovastatin)結構類似,可以減少膽固醇合成,與降血脂藥物併用會增加發生肌病變等不良反應的風險,如出現深茶色尿、肌肉痠痛與無力,嚴重時可能導致橫紋肌溶解症等危險。2.葡萄柚汁葡萄柚汁會與許多藥物發生交互作用,包含atorvastatin、 lovastatin及simvastatin等降血脂藥物。由於葡萄柚汁會抑制體內酵素CYP3A4活性,降低藥物代謝,進而增加藥物血中濃度與藥效,因此併服可能提高statin類藥物不良反應發生的風險。3.燕麥燕麥中的燕麥麩(Oat Bran)含水溶性纖維β-聚葡萄醣(β-glucan),有助於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但燕麥麩內的高纖維會使statin類降血脂藥物,在腸胃道的吸收率下降,影響藥效。因此,建議吃完燕麥食品後,至少要間隔2至4小時,再服用降血脂藥物。 降脂三寶:調整飲食、規律運動、控制體重想恢復正常血脂,飲食可多攝取蔬果、全穀類食品、減少鹽份攝取、改喝低脂牛奶及優格;烹煮食物時,可選用葵花籽油或橄欖油,避免攝取過多的飽和脂肪酸、反式脂肪,以降低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此外,也可透過規律的有氧運動控制體重,增加血中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藥害救濟基金會提醒,高血脂患者應配合醫囑治療,食用上述三類食品前應諮詢醫師、藥師,不要自行併服或食用,以減少食品與藥物交互作用造成的嚴重不良反應。

劉真裝葉克膜搶救 使用時機與須知

劉真裝葉克膜搶救 使用時機與須知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44歲國標舞女王劉真,日前驚傳因動心臟手術期間心跳驟停,緊急裝上葉克膜搶救。葉克膜是一套儀器,正式名稱為「體外循環膜肺維生系統」,英文縮寫是 "ECMO",讀音如同葉克膜,是「血液幫浦」(人工心臟)及「體外氧合器」(人工肺臟)的組合,可暫時替代肺臟與心臟的部份功能。使用葉克膜時機?葉克膜可短暫替代心肺功能,例如嚴重肺炎、心臟功能喪失,急性心肌炎、急性心肌梗塞、心臟跳停(Cardiac arrest)經 CPR 及 Bosmin(>5mg) 急救 10 分鐘以上、急性肺栓塞、發紺性先天性心臟病的心導管檢查、先天性橫膈膜疝氣、或手術暫時心肺功能低下、等待心肺移植時等。一般而言,若用藥物已經無法維持病患的生命跡象,或是病患的肺臟、心臟不夠維持全身輸出量,就是考慮裝葉克膜的時機。例如當患者使用3種以上強心劑都無效時,若評估病患存活率高,趕緊裝置葉克膜,能提高病患的存活率。葉克膜上限時間為14天葉克膜超過一般14天的上限,以免發生血栓、中風、四肢壞死等副作用,嚴重的話必須截肢。因擔心可能產生血栓,所以在治療時要使用大量抗凝血劑,因此又容易引發內出血。同時隨著葉克膜使用時間的延長,各種併發症會愈來愈多,包括血球被破壞引發溶血,最怕的是引起感染產生敗血症。若裝上葉克膜後,若病情仍無起色,併發症又漸漸出現,就不適合繼續使用。葉克膜也可用於急救除了心肺功能衰竭病危患者,葉克膜也可使用在急救上。一般而言,發現一位路倒病患,沒有呼吸心跳,應趕緊施行心肺復甦術(CPR)急救。但若急救半小時後心跳仍沒有恢復,大概就會停止急救,存活率只有5%以下。但若從路倒發生、給予CPR到裝上葉克膜,完全在60分鐘內完成,存活率可以從只有5%,提高到25%,而且搶救回來的病患,8、9成沒有腦傷,這項成果近幾年在急救加護醫學中常被拿來討論。葉克膜並非什麼都能治葉克膜只是延長救命的時間,跟死神搶時間,使患者血液循環正常、血氧供應正常、血壓穩定,讓醫師有時間找出病患的病因、治療的方式或藥物,若患者生命難以挽回,就不建議使用葉克膜。例如肝癌末期、敗血症、多重器官衰竭、無法治癒的惡性腫瘤患者

6個QA檢測 你是太累還是生病?

6個QA檢測 你是太累還是生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壓力大,步調緊湊,常常容易覺得疲倦,久了積勞成疾,卻不易察覺。家庭醫學科醫師Matthew Goldman強調,充足睡眠是健康的關鍵。然而,你的疲倦感是睡眠不足,還是疾病發出的警訊,快來看看醫師整理的常見問題。Q1:需要多少睡眠時間才夠?A:每個人需要的睡眠時間隨年齡而變化,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建議,18至64歲成人每晚應睡7至9個小時。65歲及以上長者每晚需7至8小時。Q2:怎麼評估疲勞感屬正常?A:疲倦是病人最常見的抱怨,若前一晚熬夜,隔天覺得疲累是很正常的。然而,當疲倦影響安全時,譬如你需要開車或操作重型機械,可以求助醫師,了解你的症狀持續多久的時間,找出病因。Q3:我為什麼這麼累?A:生活方式影響很大,例如睡眠品質差、輪班工作、時差和藥物濫用(包括酒精和麻醉藥)都可能造成極度疲勞。某些藥物也會造成疲勞,包括抗組織胺、抗癲癇藥物、精神疾病藥物、止痛藥和抗焦慮藥等,若服用高於建議劑量,或停藥(藥物戒斷症)都可能發生。疲倦也可能是貧血、電解質不平衡、神經和睡眠障礙、心肺疾病、甲狀腺或肝臟疾病、心理狀況(如焦慮症、抑鬱症和躁鬱症)、代謝疾病(如糖尿病)、肥胖、呼吸障礙、類風濕關節炎、潛在的癌症或傳染等疾病警訊。Q4:如何預防疲勞?A:Matthew Goldman醫師指出,良好的睡眠衛生很重要,他提供以下建議:「5要」*睡夠就好*固定睡覺時間*規律運動,但避免在睡前4至5小時運動*營造良好睡眠環境,使臥室有利於睡眠*別把煩惱帶上床「6不」*不要感覺睏了才去睡覺*午餐後少喝含咖啡因的飲料*睡前別喝酒*晚上別吸菸*別餓著肚子睡覺*睡前別看藍光螢幕Q5:什麼疲勞代表身體出狀況?A:注意以下徵兆:缺乏體力或腦力,無法保持清醒、警覺或活動,意外睡著或在不適當的時間睡著、完成一項活動的能力降低、容易疲勞,難以集中注意力、穩定情緒,影響工作、社交和家庭。Q6:疲勞何時該看醫師?A:若有上述問題時,可求助醫師,醫師會根據病史和理學檢查,徹底評估症狀嚴重度,並釐清你的疲累表現,尋找可能病因,必要時進行睡眠、影像學檢查。(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眼睛也要防疫?兒童眼鏡應每天消毒

眼睛也要防疫?兒童眼鏡應每天消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明天就要開學囉!師生都嚴陣以待防範武漢肺炎,除了戴口罩和勤洗手,保護眼睛避免感染病毒一樣重要,因為眼睛和鼻子、嘴巴等器官都有黏膜,黏膜雖然可以保護器官,卻也是病菌的出入口,口和鼻可以戴口罩來保護,眼睛要怎麼保護防範武漢肺炎? 醫師呼籲勤洗手 不要用手揉眼睛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提醒,小朋友要勤洗手,但切記不要用手揉眼睛,避免讓眼睛有「空窗期」 成為病毒來源。帶眼鏡的小朋友,更要每天早晚用酒精擦拭消毒,也可以再戴上淺色的太陽眼鏡多一層保護。陳瑩山醫師表示,最近不少家長發現小朋友沒有發燒或上呼吸道症狀,眼睛卻發紅,就會懷疑小朋友是否罹患武漢肺炎,分不清楚是過敏性結膜炎或細菌造成的結膜炎,他建議可進行這四步驟:1.不要再揉眼睛。2.將乾淨毛巾用塑膠袋捲起來冰敷眼睛。3.之前醫師開的眼藥水,若放冰箱不超過2個月可先點眼睛紓緩。4.立即到眼科看診。隱形眼鏡恐沾染病毒 釀眼睛感染發炎陳瑩山醫師建議,民眾不要戴隱形眼鏡和角膜放大片,雖然隱形眼鏡可能每天清洗,但是外面的髒空氣例如PM2.5或病毒可能會沾在隱形眼鏡鏡片上,另外隱形眼鏡會藏到結膜中,最外層的眼角膜和結膜,是眼睛的保護層,容易摩擦造成表皮破皮、缺損,病菌可能從這些破口趁虛而入,造成眼睛感染、發炎,比較容易感染結膜炎。

微創割包皮 5分鐘讓小弟弟出頭

微創割包皮 5分鐘讓小弟弟出頭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27歲男性多年來因包皮疼痛,困擾不已,經檢查發現是包皮環狹窄,龜頭勃起後撐開包皮加上房事的摩擦,造成包皮裂傷,反反覆覆的慢性發炎,如此更加重包皮開口纖維化狹窄,以致龜頭從此不見天日。因為患者怕痛,在醫師建議下接受新式包皮槍環切術,手術過程約5分鐘完成,終於讓小弟弟出頭天,術後傷口復原快速且不用拆線。出血少僅輕微疼痛 不需拆線童綜合醫院泌尿科翁瑋駿醫師表示,傳統割包皮手術需花費30分鐘以上時間,病患最怕的是刀口疼痛以及術後傷口難以照護。因為包皮是環狀切除,容易出血,且傷口需要一針一針的縫合,至少超過12針以上,手術耗時也容易疼痛,縫合處常常難以非常平整,術後需多次換藥。現在使用微創包皮槍環切術,吻合器套入包皮後可同步進行切割與吻合,手術時間縮短至5分鐘左右,出血少且僅剩輕微疼痛,縫合處採用如釘書機方式快速地一次性完成,因此非常平整,縫合釘約10天後會自動脫落,無須返院拆線,照護方便。每名患者均使用全新的「包皮槍」,用完即丟,大幅減少感染風險。翁瑋駿醫師提醒,這項手術亦有限制,如包皮與龜頭無法分開者,或者部分罕見嚴重包皮炎,保護罩無法把包皮套住,也不宜進行包皮槍手術。此外,患者若有凝血功能問題,手術前需要醫師特別評估。有這3種情況建議割包皮翁瑋駿醫師指出,成人有下列三個狀況會建議割包皮:1.完全推不開,龜頭無法露出,無法清潔,包皮易藏污納垢。2.部分露出,勃起時龜頭會卡住,造成嵌頓性包莖時,需緊急處理。3.反覆感染發炎者,包皮易變厚及纖維化,包皮容易龜裂,會增加另一伴感染的風險。

對顯影劑過敏患者有福了!此術助護腎

對顯影劑過敏患者有福了!此術助護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一名60多歲罹患急性心肌梗塞的男性,日前因胸痛不適,自行開車前往醫院就診,才剛走進急診室門口就砰然倒下,醫療團隊緊急為其做壓胸、電擊、插管後,將他從鬼門關前救回,後續將他送至心導管室治療,施以零顯影劑冠狀動脈支架置放手術,日前康復出院返家。降低腎臟惡化風險 避免長期洗腎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內科楊欽文醫師表示,該名患者尚罹患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第四期,在這種情況下接受緊急心導管手術,後續勢必得準備長期洗腎。經評估後決定使用極低顯影劑冠狀動脈攝影,搭配「零顯影劑冠狀動脈支架置放手術」以降低患者腎臟急速惡化的風險。楊欽文醫師說明,在這次手術中,為了降低顯影劑對腎臟的傷害,手術開始時先給予適量的生理食鹽水,以降低顯影劑對腎臟的傷害,並運用極少量顯影劑,完成了三條冠狀動脈的攝影檢查。因冠狀動脈嚴重狹窄,血流變的斷斷續續,便運用血管內超音波技術,將支架置放在最狹窄的位置,建立穩定的血流。透過血管內超音波,也發現患者整條冠狀動脈內都是瀰漫性的粥狀斑塊,若要全部處理可能還要很多支架。當下衡量患者胸痛已好轉,為兼顧心臟及腎臟功能,與家屬討論後,決定先處理心肌梗塞問題。一般類似緊急手術需使用至少40-50ml以上的顯影劑,此次手術顯影劑只使用20ml,醫療團隊成功在急性心肌梗塞中執行一次低劑量冠狀動脈支架置放手術。未注射顯影劑 完成支架置放手術術後,再度面臨患者尿毒數值開始緩慢爬升的挑戰,醫師使用利尿劑來治療梗塞後心衰竭。由於胸悶現象持續存在,經評估討論後,建議患者接受暫時性洗腎,以處理代謝性酸中毒及水份滯留問題。因洗腎後仍有胸悶狀況,故進行第二次的心導管手術以治療其他狹窄的部位。這次,醫療團隊執行「零顯影劑冠狀動脈支架置放手術」以保留殘存的腎功能。術後患者短暫洗腎兩周後,因恢復良好,脫離洗腎,也不再出現活動時胸悶的情況。 楊欽文醫師指出,「零顯影劑支架置放手術」無需注射任何顯影劑,運用的是血管內超音波與血流儲備係數的觀念與技術,完成心臟冠狀動脈支架置放手術。此技術不僅讓患者免暴露於顯影劑,更提高患者在治療心肌梗塞及狹心症的同時,保留殘存腎功能的機率,達到延緩腎功能惡化的目的。此外,若診斷心導管得知患者可能對顯影劑產生致命性的過敏反應時,也可將此技術運用於此類顯影劑過敏者身上。

辛苦輪班釀失眠 醫師教這招助緩解

辛苦輪班釀失眠 醫師教這招助緩解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2019年台灣睡眠醫學學會最新研究調查發現,全台固定白班工作人員,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0.7%,約10人中就有1人受慢性失眠之苦,輪班工作者的慢性失眠盛行率則為23.3%,比固定白班者高2.18倍。調查結果也顯示,輪班工作者罹患生理及心理相關疾病如心臟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比率也較正常白班工作者高。 常見5種症狀及治療方式安南醫院中醫部賴建銘醫師指出,隨著現代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24小時運作甚至全年無休的公司越來越多,如便利商店、南科竹科科技廠作業員等,工作型態出現改變,但輪班工作者伴隨而來的失眠問題也日趨漸增。 賴建銘醫師表示,失眠在中醫屬不寐等範疇,意指經常性的睡眠減少或不易入睡,或寐而易醒,醒後不能再度入睡,甚或徹夜不眠。以下為臨床上常見之證型與治療: 1.心腎不交型:難以入睡、徹夜不眠,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健忘多夢、頭暈耳鳴、腰膝痠軟,舌紅少苔及脈細數等。處方黃連阿膠湯加減。2.肝膽鬱熱型:睡臥不寧、多夢易醒、煩躁易怒、胸脅脹滿、口苦目赤、舌紅苔黃及脈弦數等。處方龍膽瀉肝湯加減。   3.心火亢盛型:失眠多夢、胸中煩熱、心悸怔忡、面赤口苦、口舌生瘡、小便短赤疼痛、舌尖紅及脈數有力等。處方導赤散加減。 4.痰熱擾心型:睡臥不寧、多夢易醒、心煩不安、胸悶多痰、噁心欲嘔、口苦而黏、舌紅苔黃膩及脈滑數等。處方黃連溫膽湯加減。 5.心陰不足型:不易入睡、心悸而煩、多夢健忘、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口燥咽乾、舌紅少津及脈細數等。處方天王補心丹加減。 沒輪班時盡量23:00前就寢賴建銘醫師強調,輪班工作者因日夜顛倒、生理時鐘改變,造成失眠問題影響身體健康,除了根據中醫體質調理,亦可搭配針灸治療來疏通經絡以增療效。睡前勿飲濃茶、咖啡等興奮性飲料,沒有輪班時盡量在晚上11點前就寢,最晚也不要超過晚上12點睡覺。  

上班族5免疫危機 3秘訣提升免疫力

上班族5免疫危機 3秘訣提升免疫力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有研究人員認為,朋友多的人不但不容易感冒,免疫力也比個性較內向的人好,所以紓解自身壓力、培養良好人際關係,對提升免疫力也很重要。免疫系統,就如同國家的軍隊,守衛著人體的健康,將有害的細菌、病毒排除在外,要維持免疫系統的健康,與其聽信偏方,服用一些來路不明的藥物,不如由飲食、生活習慣做起,替自己的身體打造不生病的免疫防線。上班族常遇到的免疫危機免疫力危機1─密閉空間除特定的工作內容,多數上班族工作的環境,都屬於密閉的冷氣辦公室,如果抵抗力過低,只要空氣中存在病毒或細菌,很容易就會感冒。撐著病體上班時,感冒引發的鼻水、噴嚏、咳嗽,不僅會大大影響工作效率,也會成為傳染源,將感冒傳染給同事。免疫力危機2─缺乏運動上班族的活動範圍,多局限在家庭和辦公室之間,在辦公室裡也局限在狹小的辦公範圍內,運動量較學生時期減少許多,新陳代謝也因此而變得緩慢。長久累積下來,身體代謝廢物、毒素的效率變差,免疫力也容易隨之下降。免疫力危機3─營養不均衡的外食習慣經常外食的上班族,容易吃得過多、過油、過鹹,外食的餐點中,又多以肉類為主,蔬菜水果的攝取量往往不足;再加上吃飯時間緊湊,常常狼吞虎嚥地解決一餐,或是無法定時用餐,腸胃消化功能因不良飲食習慣大受影響,無形中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的情況。免疫力危機4─沉重的工作壓力上班族沉重的工作壓力,也是使免疫力降低的因素之一,人只要持續處於緊張的情緒下,就容易造成血液循環不佳;且為了對抗壓力,人體會分泌腎上腺素,使血壓上升、肌肉收縮,但另一方面也會抑制抗體形成,進而削弱人體的免疫力。免疫力危機5─接觸傳染病機率高如果是必須往返國內外的白領階級,對免疫力的傷害更是雪上加霜,這類族群不僅壓力高於其他上班族,頻繁與外界接觸,更增加罹患傳染病的機率。增強免疫力的秘訣增強免疫力祕訣1─抓住運動的機會現今有些上班族流行騎腳踏車上班,到公司後只要簡單梳洗、換一套衣服,就可以神清氣爽地開始工作,既能省下交通費,還能達到強身健體的功效。通勤的上班族,也不妨在上班時提早一站下車,再快步走到辦公室,讓新的一天有個活力十足的開場。回家時也可提早一站下車,緩步走回家,沉澱一天忙碌的思緒,好好放鬆自己。走路的過程中,可以加大手部的動作,乘機舒展筋骨。上班時,可以趁著到茶水間或洗手間的空檔,簡單地伸展一下身體,不管是甩手、抬腳還是轉脖子,都能讓淤塞的血液循環得到紓解。增強免疫力祕訣2─外食也有好選擇選擇外食的餐廳時,盡量選擇菜色較多變,烹調方式較簡單、較不油膩者;每天記得要多吃水果,若真的不方便去菜市場購買水果,也可到便利商店買小包裝的水果。由於上班族壓力較高,每天又要面對電腦等高輻射的科技產品,飲用足夠的水分,有助於排除體內毒素。增強免疫力祕訣3─適時放輕鬆「壓力」是損害免疫力的最大殺手,再忙碌的人,也應盡量避免將工作帶回家,讓自己在睡前有一段放空的時間,以卸下白天的壓力,在夜晚徹底放鬆休息,隔天才能精神飽滿地面對更多挑戰。另外,適時利用假期慰勞自己,無論是在國內或到國外遊玩,或只是待在家裡,都要避免打開電腦處理公事。休假時仍處於緊繃的狀態,即使假期再長,紓壓的效果也有限。上班族避免感冒小祕訣1.多吃蔬果2.室內多開窗通風3.多做運動4.多喝水(本文摘自/這樣吃提升免疫力就能抗病毒/人類文化出版社)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