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燒傷病人的復健治療

燒傷病人的復健治療

壹、前言 燒傷病患的最大後遺症是疤塊的增生、關節的攣縮與變形。這不僅造成外觀的損毀,更致使肢體功能與活動的喪失。事實上,只要早期設立復健計劃,並確實執行復健工作,則可有效地減少這些後遺症的發生。因此,灼傷的復健,應該從病患住院治療的第一天開始,以建立灼傷病患對復健的正確觀念,早期執行復健計劃,並持之以恆,灼傷病患才能在傷口痊癒後,早能保有肢體的功能及外觀。這不僅使病患受益,減少日後的重建整形,對整體醫療與社會支付,無庸是一大節撙。 貳、急性期(住院期間)的復健計劃 - PSE原則 一、灼傷部位的姿勢擺放(Positioning)  由於燒傷傷口疼痛難忍,病患常將肢體捲縮在屈曲、內收姿勢,以求得稍舒緩疼痛的姿勢。但要切記"最舒服的姿勢,就是將來攣縮的姿勢。"這句燒傷的警語。為了避免關節攣縮的產生及減低水腫,在臥床或休息時間,肢體的擺放應在能對抗攣縮以及促進血液回流的位置。一般而言,都擺在伸直、外展、抬高的姿勢,這可利用枕頭、海綿墊、懸吊帶、調整床墊..等方式,來維持正確的姿勢。各燒傷部位建議的姿勢擺放見表一。 (表一、燒傷病患的姿勢擺放)       部  位               正 確 的 姿 勢 擺 放                   頸  部               後仰伸直(不宜睡枕頭)       腋  下               外展90度,外旋       手  肘               伸直       手  部               腕關節伸直35度,掌指關節屈曲70-90度                               指關節伸直,大姆指外展伸直       髖  部               伸直,外展15-30度                               (會陰、鼠蹊部)       膝  部               伸直       足  踝               90度平直(預防垂足)                     二、副木的使用(Splinting) 副木是一種藉低溫加熱,即可成型的肢體塑膠支架。它可將肢體固定在功能位置,以達到預防或矯正攣縮的功能。在急性期,對於二、三度燒傷的病患,傷口又在關節附近,使用副木可協助一般擺姿之不足、植皮後之保護固定、以及早期攣縮之矯正,皆有其必要性。由於病患每日水腫狀況或敷料常有增減,應隨時檢測副木之合適與否,並加以修改。各燒傷部位建議的副木使用見表二。 (表二、燒傷病患的副木使用)        部  位               建 議 的 副 木                        頸  部               Neck extension splint       腋  下               Air-plane splint ( keep shoulder abduction>90 )       手  肘               Elbow extension splint       手  部               Hand functional splint       膝  部               Knee extension splint       足  踝               Short leg splint ( keep ankle dorsiflexion)       口  鼻               Expansion splint                          三、運動的執行(Exercise) 運動不僅可維持關節的活動度,避免攣縮發生,更可促進血液循環,減低水腫,增進造血功能使病患能保持體能狀況,增強病患痊癒的能力。 運動的方式則有以下幾類 (1) 主動的運動: 對於意識清楚的病患,應鼓勵做主動的關節運動、下床行走、以及獨立完成日常生活活動。如此不僅可達到真正的肌肉收縮,避免攣縮,更可建立病人對治療的信心。(見表三) (2) 主動輔助運動: 對於疼痛忍受力較低者,或關節活動有部份限制者,可利用病人儘力主動運動時加以輔助運動,以達到完全的關節活動。 (3) 被動的運動: 對於意識不清,或較不能合作的病患,可採取被動的運動,以維持其關節的活動度。但必須小心執行,避免造成施行中之拒抗,反而引起病患之痛苦與畏懼。 (表三、燒傷部位的運動方式)       部  位               運  動  方  式                         臉  部               皺眉、眨眼、啾鼻、兜嘴、張口、鼓頰       頸  部               前屈、後仰、側傾、旋轉       肩  部               上舉、外展、外轉、聳肩       胸  部               廓胸深呼吸、頂胸後仰       背  部               抱胸、彎背、側彎、轉體       手  肘               伸直、彎屈、旋外       手  部               腕關節上翹、下屈、左右側偏、旋轉                               手指關節伸直、握拳、大姆指觸碰各指尖                               手指虎口外張       髖臀部             伸直、頂腹後仰、外展、扭臀、蹲馬步       膝  部               伸直、彎屈。蹲站、交替馬步       足  踝               上翹、旋轉、踮腳尖、蹲坐、交替馬步 參、恢復期(出院後)的復健計劃 - PSEP原則 當傷口痊癒出院後,並不意謂燒燙傷的治療已經結束。接著面臨的則是長旅間肥大疤塊的增生,它不僅留下了一輩子外觀容貌的烙痕外,更會造成關節的攣縮與變形,更會導致肢體功能的喪失,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與依賴。因此,對於燒燙傷部位不論將出現攣縮或已出現攣縮變形,都必須加以預防與矯正。因此這時期復健的重點,在於控制肥大疤塊的增生與預防與矯正關節攣縮或變形。 常運用的復健治療方式如下 (1)  姿勢的擺放(Positioning): 為了避免關節攣縮的產生,在臥床或休息時間,肢體的擺放應在能對抗攣縮的位置。一般而言,都擺在伸直、外展、及功能性位置,其原則與急性期擺姿相同。 (2)  低溫塑膠副木的使用(Splinting): 此時期之副木功能除了協助維持姿勢外、預防攣縮外,更重要的目的在於矯正變形,因此動態性副木常在此時期使用。此外副木的穿戴可對燒傷疤塊施與壓力,減少疤痕過度增生。 (3)  復健運動的執行(Exercise): 此時期除了承續急性期之運動執行外,對攣縮關節或組織則需要加以被動拉折及牽張。此外,亦可適時的賦予阻力性運動,以增強其肌力,並增進主動關節的活動度。 (4)  壓力治療(Pressure) : 預防肥大疤塊的增生。通常疤塊的增生約持續一年,甚至更久的時間,才會趨於穩定。在這段增生期間,若能有效的控制疤塊的生長,則可減除日後重建手術的苦痛。目前咸認為最安全及最有效的方法稱之為"壓力治療",所謂壓力治療係指利用各種可提供壓力的材料(如彈性壓力衣、束套、矽膠墊、塑膠面具等),加壓於痊癒的傷口處,以抑制肥大疤塊的增生。一般而言,燒傷傷口痊癒後,應立即穿戴彈性壓力衣,理想壓力為25mmHg。病患應每天24小時穿戴(沐浴、清潔或塗抹潤滑油時除外),並持續一年以上,確定疤塊成熟不再增生為止。 通常燒傷疤痕的控制以定製的彈性壓力衣治療為主。彈性衣對於身體的圓突部位能提供很好的壓力,但是對於身體有凹陷的部位,則彈性衣則是像在窪地搭帳棚一樣,跨越在疤痕上方,毫無壓力可言,甚至周圍壓力過大,使得凹陷部位形成皺褶。此外在眼﹑ 鼻﹑口﹑耳等處,因彈性衣需留該部位的開口,卻造成開口附近壓力的喪失。在1979年,Rivers等人報導了利用透明塑膠面罩來治療臉部疤痕,這種透明面罩利用病人的臉部石膏模來成型,它提供臉部全接觸的壓力,使得病人或復健人員可以清楚地看到壓力的效果,並偵測面罩的服貼性。 製作透明壓力面罩大約需經過取負模、灌鑄正模、修整正模、加熱成型及鑽孔裁修等步驟。各個步驟能否精確掌握,則是攸關成品能否完全貼服病患臉部,達到預期之效果。在醫院體系內發展透明面具之製作,對提供病患臉部早期疤痕的控制,以及復建之長期配合追蹤,應是較理想的方式。 肆、社會回歸之復健 82年衛生署研究計畫,從事燒燙傷復健現況之調查,共抽樣調查了149 位燒燙傷病患。由結果發現:燒燙傷後轉業者有30.3%,無法工作者有16.7%,而真正能回到原來工作者,僅達21.2%;而受傷後影響到繼續求學者(休學)亦有13.0%。Bowden(1983)亦曾調查了206位燒傷病患,發現主要影響返回工作的因素是燒傷的嚴重程度,但燒傷的部位、社會地位等等,也是可能的變數。Tucker和Fleet 也曾指出:大多數燒傷病患傷口痊癒後,在身體上多少會留下疤痕及活動障礙,在心理上也會因而對自我形象產生恐懼、厭惡、與羞愧,以致於喪失自尊,造成人際關係與生活適應的困難。因此協助燒燙傷病患早日回歸社會,過正常人的生活,則是燒燙傷復健的最終目的。燒燙傷病患能否順利回歸社會通常必須面臨以下問題並加以克服: 一、個人、家庭、社會之心理調適 燒傷的夢魘如何平復?家人是否過度的關愛?燒傷疤痕是否影響病患面對社會的自信心?退縮的心理、過度的保護等等都會影響踏出社會的第一步。 二、肢體功能的重建 嚴重燒燙傷常需要一再地開刀與重建,卻常無法完全挽回原來的功能。藉由輔助器具的設計或代償性的功能訓練,可以讓原本依賴性高的被照顧式生活,逐漸進展到獨立的生產式生活。 三、社會接納與角色之安置 學校或社會應該用關懷的心、平常的態度來接納他們,使他們能正常地發展與學習。對功能殘障者,協助安置卻無需完全資助;扶他們站起來,也要鼓勵他們走得更有自信、更有尊嚴。 伍、結語 燒燙傷意外事件的發生,對傷者而言,並非只是受傷期間,生理所承受的皮肉之苦痛而己。傷口痊癒出院後,面臨的肥大疤塊增生,外表容貌的毀損以及關節的攣縮與變形等,常導致傷者生活及功能的障礙。此外,心理受創的陰影常揮之不去,加上一般大眾不全然能適時地引導或接受他們回歸正常的生活,因而導致了不少傷者社會生活的退縮現象。因此對燒燙傷病患的完整復健計劃,應包括了住院期及出院以後肢體功能之復健及心理復健,而最終的目的,則是要幫助燒燙傷病患能儘早地回復到先前的正常生活

惱人的腿毛

惱人的腿毛

美腿的附屬問題(accessories),就像樹的樹瘤一樣: (1) 脫腿毛 (2) 靜脈曲張。(1) 脫腿毛四肢長毛是正常的,但是長(ㄓㄤˇ)卻不要長(ㄔㄤˊ),男人曰之性感,女人卻除之而後快,畢竟不利女人味。所以周星馳的電影丑角,或綜藝節目電視裏的<如花>,總是誇張的畫上毛髮,以反差來突顯男人婆的怪樣。莫文蔚如果腿毛很長,就算是腿長及腰,也不敢在演唱會live舞台上show吧! 馬世莉的腿,渾圓細長,比例勻稱,可說是台灣演藝圈一直強調的代表。對於Metrosexural(都會美形男)而言,美腿與性感身段絕對是目光的焦點,尤其在黑漆漆的lounge bar裏,五官被迫隱藏,人與人,異性與同性間的吸引和溝通, 開始純粹肢體化,一種有別於其他生物的時尚的費洛蒙。並不需要是[戀腿癖]便可以知道腿的重要, 因為異性注視的眼光與衣服工業的反覆強調,並不一定要短裙,就連包得很緊的牛仔褲, 也要脫困式的強化修長's腿美感。妳不管同不同意廠商的標準,至少穿不下或不合身時,妳是否開始質疑自己不符合公認美腿標準? 公認美腿的觀點依照人類學(anthropology)對藝術與美學的分析,可以從下列幾種方式取得: (1) 經驗參照(experiential reference)這很容易理解, 因為過去所累積的大量美腿的經驗,即使是路上看到,樓梯遇見,<第六感追緝令>裏的莎朗史東, 攝影拍攝的角度與媒體推崇… etc,都是經驗來源。(2) 共同語言和其隱含的意義(the common language and what it implies)美腿已經被大眾賦予適當的標準,即使妳不贊同, 認為它很沙豬也無濟於事, 因為語言已經給予意義。(3) 瞭解專家的說法( to take cognizance of what the experts say)如果妳接受過專家對美腿的評估與分析,那麼也會在妳腦中形成一部份的印象與見解。因此妳的腿美不美,其實無須任何人置喙,老早心知肚明,<主觀>也包含長期被教育的成份在內, 尋求他人言語上的肯定,其實是妳的認知大考驗。講到腿毛,就跟腋毛、手毛、唇毛一樣, "毛"本身並沒有錯,錯在太明顯。腿要先天光滑細緻,不容易。西方人多體毛,因此勤刮腿毛,也擅常用褲襪、絲襪、長馬靴遮醜, 增加腿的後天修飾度。毛髮一多便易增加皮膚的粗躁與顆粒感,因為光滑與否和[手感]息息相關,毛根距離表面約0.3 to 0.5cm,觸覺的經驗使得人類看到表面有毛髮的物件,即使是細毛、汗毛,也易於腦中模擬出砂紙般的不佳感覺。名牌鞋Tod's的鞋底以圓顆粒增加行走舒適聞名,but顆粒長在妳的腿上可就不雅了,痘子、毛髮、 疤痕都是不利女性腿部美觀的冗員,廢物,junk,像網路裏令人討厭的垃圾電子郵件spam。所以1995年Wellman意外的發現雷射照射,會有毛髮"停止"生長的作用,開創了Anderson R與Parrish J. (Science 220:524, 1983) 發現Photoselective理論(選擇性光熱溶解: 各種物質會吸收特定波長的光)以來的另一重大運用。脫 毛 的 原 理 也就是運用毛囊母細胞內的黑色素(melanin),會吸收特定波長的光,經過10至50msec的足夠時間照射,進而升高溫度到70至80度,造成蛋白質變性(denaturation)來破壞毛囊。 但只對活躍<生長期grow cycle, 腿毛約4個月>的毛髮有效, 有的躲起來(休止期,腿毛約6個月,佔80%之多),且妳的毛不會那麼剛好都在同一期,每次只能脫毛30至40%,因此必須花至少三次(sessions),一般五次,來將所有毛脫光完整,甚至需要維持性治療來保持戰果。所以經由上述原理可推知下列幾項事實,"毛語錄"。(1) 脫毛的機制採取間接作用沒有直接燒毛囊細胞的雷射,因此都是靠它周圍的損友來牽連本尊,"拖累"效應。(2) 只有"脫毛"沒有絕對肯定的除毛因為間接,所以要殺死,除掉敵人必須很多次(療程約五次以上),才能將除掉, [連根拔起]的機率提高到百分之80,至少美國FDA只承認脫毛的事實。所以更精確的用語是[脫毛],而非除毛。Photo-epilation (IPL)脈衝光除毛,可以於十二週左右,得到50% 至 60%的清除(clearance)。(3) 副作用就像打斑一樣因為色素也非一次就可以打散掉,就好像你本來要一拳把"人"(melanocyte)打死,結果對方太壯了,反而被刺激,爬起來更生氣,因此會有[反黑]現像,一點一點的,所以光的劑量很重要。更攸關打的時候會不會痛!!(4) 選擇脫毛的雷射或光要慎選因為作用時間要充足,波長要恰當才能到達一定深度, 能量輸出穩定,冷卻系統內函等許多因素,方是脫毛好機種。(5) 殘留是必然雖然斬草要除根,但是總是會有漏網之魚,或是太深,太頑強的毛囊,但是評估利弊得失,優點還是值得嘉許與治療的。目 前 市 場 上 新 時 代 的 脫 毛 工 具 (1) 亞歷山大雷射(Alexandrite laser)波長755nm,兼具穿透力與破壞黑色素的雙重優點,脫毛雷射的主流,效果很好又快速。(2) 脈衝光(IPL)無後遺症,乃光照療法的衍生。另外也有最新的半導體雷射,但市場較不普及。機種廠牌有十幾種,但是找不到,再好也是枉然。兩種效果皆佳,消費者可以安心接受為期數月,共五次左右的療程,沒有人打一次的,原因上述已經說明。既然可以不必擔心的情況,邏輯上只剩下妳要不要做而已,真的是科技的福音。 從此告別刮毛刀,或是喜劇裡沙隆巴斯撕開時, 毛被拉扯的巨痛,再也不是難事!!!

全腿雕塑(大腿肥胖,蘿蔔腿,靜脈曲張)

全腿雕塑(大腿肥胖,蘿蔔腿,靜脈曲張)

全腿雕塑:大腿、小腿抽脂 + 小腿神經整形術 + 靜脈曲張或靜脈明顯整形過去整形的療程"吃軟不吃硬",對蘿蔔腿(Calf Hypertrophy)束手無策,打打肉毒桿菌,短暫高興一下就不錯了。即使要打,許多醫師施打的方法都是均勻式打法, 完全忽略肉毒桿菌的作用原理,這其實是不正確的,事倍功半,正確的做法是: 必須施打在"關鍵處"。現在有了小腿神經整形術,加上傳統耳熟能詳的抽脂術,軟硬兼施!! 美腿終於可以一體成型,一次搞定,不再有技術上的盲點。穿高跟鞋時所呈現的就是: 鼓張肌肉收縮繃緊的感覺,每一條肌肉是如此的清晰,往兩邊,後方發展,加重寬、粗、厚實的"勇樣"。原以為穿高跟鞋可以流露出女性柔美與婀娜,沒想到會暴露出肌肉的陽剛感。 這不是施打肉毒桿菌就可以得到的效果!前言大腿,小腿抽脂術]讓皮膚下不致於油膩膩,大腿可以明顯消瘦許多,然而小腿就沒那麼好了,脂肪要抽個幾百西西,必須仰賴醫師豐富的經驗與技巧,因為小腿是有曲度的,而且脂肪層僅2至3公分。蘿蔔腿主要是肌肉所構成,要讓它勻稱均勻的萎縮,必須抽脂外,加上小腿神經整形術。打肉毒桿菌,當然可以。妳選擇便宜行事,就必須心態明白了解: 總費用多一點,效果是緩慢且短暫。這樣比喻肉毒桿菌瘦腿: 一滴水注入河流或大海差別會很大嗎?結論是: 自己評估荷包與優缺點! 各有利弊!!人類腿的比例是靈長類中最長的,大小腿各佔1/4, 驚人吧!! 當然對身材的視覺影響力也最大。所以妳可以想像為何電影電視裏,嘲諷貶抑矮子時,都強調當她與高個子坐在一起,並無太大差別。而當"高"人站起來時,個子嬌小者就只好抬頭"惦惦"了。腿不只有長度,還有寬<粗>度的問題! 因為大腿骨(femur)是人體骨骼中最大的,上方附著的vastus lateralis 肌肉也是最大塊的,因此腿粗的本錢其來有自。語意學上,在美國,腿被稱為肢(limbs),甚至衍生出桌椅,鋼琴的腿也擬人化稱做肢呢。馬克吐溫的孫姪女 Jean Webster 寫了個非常著名的書信小說<<長腿叔叔Daddy-Long-Legs>>,長腿是人物的象徵,也包括蜘蛛的隱喻。同樣腳上劍拔弩張的肌肉,在拉丁文上稱為musculus,語意是"小老鼠",就像很多男人撩起袖子在二頭肌(biceps)上,捏出會移動的老鼠一樣,皆是生動的字辭。當您的肌肉練得很大塊時,英文叫做beefy,也是借用牛隻粗壯的形象。當然諷刺性的用語[三腳貓的開刀技術],原因就是"欠腳"(台語),用來格外傳神!至於腿的社會文化意義重不重要呢? 當妳想當淑女端坐,9種雙腿交叉姿勢(大腿交叉、腳踝交叉、膝蓋交叉、小腿交叉,加上混合組合),腿和手就成為全身繃緊的導火線,因為妳知道目光的焦點在那。絲襪廣告知道,電影<第六感追緝令(Basic Instinct)>的莎朗史東(Sharon Stone) 更知道! 肢體語言不由自主暴露妳對腿的自信度!腿在歷史上的重要性不言可喻!即使女人的腿一直被包覆得緊緊的,謹守"尺度"。中國唐朝以後一直以對腿足閉關自守",尤其纏小腳/三寸金蓮(明朝標準)更是極端的怪異歷史,亦正因為看不見,造就了男人心態偷窺"戀足"的幻想。腿部曲線與美觀關乎身材比例的絕大部份,與胸部成為女性性感象徵的兩大焦點部位。甚至遠看時,臉胸都不是焦點,惟有腰臀加上長腿吸引眾人的目光,像是另外一雙向人[招手](招"腳")的熱情。如果妳是HBO<<欲望城市>>影集裏的女主角愛買名牌女鞋,就必須讓高跟鞋更能"襯托"出妳的美腿!! 因為即使[高跟鞋]、[恨天高]、[109妹], 也只能暫時拉高與地面的距離。妳隨時還是會像伊能靜唱的那首歌: [落入凡間的精靈], 一切歸零。穿馬靴,腿會被拉鍊夾到嗎? 拉不到底嗎? "鳥仔腳"似乎變粗有機會;蘿蔔腿、短腿的自力救濟卻極為困難。全 方 位 腿 整 形 醫 療如果上一篇概念文章所寫的自救療程無效,可能原因有:(1) 不願意、不喜歡、懶得DIY(2) 希望效果直接明顯根據學理與部位由淺入深,各個擊破秘訣1、皮膚早在羅馬時代博物學家普里尼就提供方子做為美體用的塗抹膏,由香脂、曼德拉草、茉莉花、百合花組成,可以緊實腿部肌膚。 埃及傳統觀念認為,人的身材要美,秘訣得重視對外部肌膚的保養。|(a)  大腿(thigh)肌膚以會陰部(Perineum)附近,大腿內半側較薄與鬆弛,所以抽脂後易產生皺折,必須加強術後護理,才能得到漂亮的結果。尤其抽脂後,皮膚下為真空狀態,積滿血水,必須防止內層疤痕的形成,護理更形重要。(b)  小腿(calf)此處肌膚較厚, 比較不會產生橘皮組織,但是為最需要裸露出來的部位,衣物設計少遮,因此可不能毛絨絨或是紅豆冰,當然本篇的主題,更不能肥滋滋。2、脂肪(a)  大腿(thigh)簡禎形容肥胖: [腹藏兩桶戰備油的中年女人,或是大腿可以跑馬的上班族]。以" 油"為大宗, 礦藏豐富,大多集中在腿外側,會陰部內,膝蓋外緣,大腿前側,臀部下緣。 腿整形抽脂以大腿為主, 因為這是惟一會對腿圍有大影響的組成,請了解除惡務盡。剛抽完應該馬上看得到效果才對,然後因為開刀將皮膚下抽乾ㄇㄚ淨,造成人為的巨大空間,一方面蓄積血水,另一方面因靜脈破壞,使得腿逐漸腫得像"萬巒豬腳"+ 血水吸收後可見的[瘀青](bruise)現象 (由藍轉黃, 再回歸正常),但是這乃[必要之惡],不要害怕,一切都會3至4週逐漸消失, 回歸最美好的結果。(b) 小腿(calf)脂肪多集中於gastrocnemius 肌肉的主體上方,也就是小腿上1/3處。術前以坐姿檢查為佳,變動較小。抽脂只適合皮下脂肪厚度超過1.5 cm者,可讓腿的厚度少一公分,所以光是抽脂,小腿改善幅度不大。最常見抽脂後的問題,充其量不過是腫脹而已。術後必須穿塑身衣二至三個月。3、肌肉(a) 大腿肌肉豐富,不過大部份肌肉對功能極為重要,只有TFL,Gracilis 肌肉(不重要的肌肉)。對內外側線條有影響,可以移除而不致於影響功能,但是目前整形領域考量利弊, 不鼓勵切除它。至於健美先生小姐或是勤運動的大腿,可以瞥見刻意鍛鍊肥大的vastus lateralis肌肉痕跡,但是過於深層,也不適合移除。總之,大腿整形實在沒有必要移除肌肉,以利弊得失評估,一句話: 不需要。(b) 小腿以肌肉對外觀影響最大,考慮肌肉量(muscle volume)對外觀的影響,以soleus(比目魚肌)和 gastrocnemius(緋腸肌)兩大肌肉群為主。Soleus m. 呈扁平半圓狀,對小腿的功能為腳掌彎曲以及穩定腳踝,佔體積40%,屬於白肌(white muscle)的一種,幫助穩定與維持作用, 因此移除它,後遺症大。至於gastrocnemius m.,呈突起紡錘狀,最鼓處在中段的地方, 因為起源處(origin)位於大腿股骨的condyle位置,附著連結(insertion)至Achilles tendon,主要為"強化輔助"其它肌肉的作用,包括彎曲膝蓋(knee flexion),腳內翻(adduction)等,屬於紅肌(red muscle)的一種,幫助快速短期移動(short-term speed)的功能,如果不當運動健將或舞者,拿掉它,後遺症較小。另外因為它的肌肉纖維呈斜向安排, 所以肌肉伸展不完全, 導致易往旁邊發展的趨勢。 西方人其實此肌肉也蠻大塊的 只因為較高大, 所以肌肉分散在長距離, 並得以延申、 伸展,不致於激突, 所以長高一點還是不錯的。 根據肌皮瓣轉移(muscle flap transfer)的大量重建臨床經驗, 重建顯微手術醫師才能熟悉此處的解剖學位置與術前術後結果, 而非隨便一個美容外科醫師就可以操刀, 因此台灣做此神經整形手術(nerve plasty)的人少, 並非此手術特別難。對小腿肌肉外形想要改善, 斧底抽薪的做法是將最激突的部位弄瘦, 即把gastrocnemius肌肉的神經讓它失去作用, 一般這種"去神經化的肌肉萎縮" (denervation muscle atrophy), 當支配與控制此一肌肉的神經無法再提供肌肉收縮的訊號時, 肌肉便會不再動作, 造成越來越萎縮。 大家可以想像, 如果妳一直躺在床上都不動(immobilization),肌肉會因為消耗能量, 而使肌肉力量先變弱的症狀(muscle weakness), 再逐漸連肌肉主體都代謝掉, 被脂肪所部份取代, 所以可以看見腿的體積變小。 大 小 腿 抽 脂 細 節 (1) 開刀切口: 傷口小於0.2公分, 隱藏於腹股溝附近、 膝蓋內、 屁股後。(2) 麻醉方式:a, 全腿雕塑: 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為宜, 方便消費者與醫師。b, 大腿雕塑: 包含大腿內外後側, 臀部下緣, 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為宜。部麻醉(local anesthesia)即可。 但是以消費者的感覺為主, 若害怕, 則以全身麻醉。(3) 開刀方法: 利用抽脂液先施打於抽脂部位(tumescent method),使抽脂過程更順利, 減少流血量。 抽脂管進行抽脂, 並不會有額外切口(4) 開刀時間: 全腿兩個半小時, 大腿兩個小時, 小腿一小時。(5) 效果: 大腿可以驚人的改善腿圍, 小腿改善幅度較小。(6) 可能後遺症: 發炎(小於百分之一); 橘皮組織(小於千分之一)(7) 費用: 不等(8) 術後照顧: A, 術後三天後開始溫敷加泡澡, 加速復原----瘀血最晚三週消除 B, 初期請記住下列階段與公式: B1, 3週左右會瘀青B2, 初期因為積血水於抽成中空的空間, 加上靜脈與淋巴循環需要重新建立, 所以很腫, 甚至體重先上升, 再逐漸消腫後, 體重才會下降。B3, 一個半月以上開始看到效果, 三個月以上算穩定C, 穿塑身衣二至三個月  D, 加上完善的術後按摩服務 小 腿 神 經 整 形 細 節 (1) 開刀切口: 膝蓋後方(膕窩), 長度 0.8 to 1.3公分左右(全世界整形業界最短傷口)(2) 麻醉方式:a, 全腿雕塑: 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為宜, 方便消費者與醫師。b, 小腿雕塑: 全身麻醉為佳, 更為精細周全。 也避免手術過程中消費者[亂動]的風險(3) 開刀方法: 運用顯微技術與設備, 將內側腓腸肌(gastrocnemius m.) 的神經與比目魚肌(soleus m.)的部分神經移除, 肌肉在3到6個月內, 自然[永久]慢慢縮小, 不會像肉毒桿菌需要反覆施打。(4) 開刀時間: 30分鐘左右, 手術休息後可以自行走路回家, 不用住院。(5) 效果: 手術後做踮腳尖動作, 腿內側肌肉馬上軟化, 不再有突起的肌肉塊, 揮別陽剛感。 小腿圍平均縮小2公分; 體積縮小<15%左右,尤其是小腿內側突起部份。(6) 可能後遺症: 肌肉或神經酸痛, 前兩至三週較無力,但不影響正常功能。 一定要有心理準備喔!! (因為 gastrocnemius(腓腸肌)並非主要肌肉, 是輔助角色)。(7) 費用: 長期肉毒桿菌的1/3以上(8) 術後照顧:a, 只要照顧膝蓋後方切口(貼美容膠帶, 兩三天換一次) + 穿彈性絲襪壓迫小腿一個月左右b, 回診請勿穿牛仔褲, 太緊, 無法穿脫順利c, 中國古代偏方: 青娥丸(註)<內含大蒜, 杜仲, 胡桃仁, 補骨脂(主成分) >---對於腿酸痛有效,亦有讓氣色紅潤的功效  (註) [青娥] 指青年女子。d, 手術後-- 2 週避免久站, "能坐著就不要站著, 能腳抬高就不要垂下", 以減少傷口的張力。e, 手術後減少食用肉、 蛋、 奶、 豆類食品f, 無力感在一至兩個月會逐漸消失h, 手術後訓練運動  由於腓腸肌已經萎縮了, 腿會於二至三週覺得無力, 請於手術後加以訓練其他的肌肉, 來替代這塊輔助型肌肉的功能, 加速復原!! 怎麼做呢??--- 請扶著牆壁(以免跌倒)做墊腳尖動作, 上上下下, 每天至少做10次, 每次至少十分鐘, 有空就作, 可以讓無力感與失衡感盡快逐漸消失。 不過急不得, 要給身體一點時間!! 一旦走路無異樣之後, 這個訓練動作就可以中止, 不要一直訓練下去.(9) 團隊治療: 由整形外科、 復健科、 病理科、 放射診斷科組成, 完整分析,深度全面治療。靜脈曲張或靜脈明顯整形細節在進行全腿雕塑或蘿蔔腿手術的時候, 可以利用 TIPP (trasilluminated powered phlebectomy, 經皮透視性、動力輔助式顯微手術) 或 顯微靜脈切除特殊器械, 將青筋浮現的靜脈問題一併解決。 不用分好幾次療程-- [一次解決方案], 不會有另外的恢復期, 等於同時解決多項問題!! 更神奇的是恢復期不會加長, 而是同樣的時間處理掉多重問題。

疤痕攣縮重建的技術突破

疤痕攣縮重建的技術突破

過去,組織擴張器(又稱水球)與補皮一直是疤痕攣縮患者於劫後重生,醫師所仰賴的治療兩大利器。根據文獻報告,共約佔攣縮重建方法的百分之九十。 然而因為再度攣縮與長期復建的問題,使得病患反覆接受同樣手術的機率非常高。自從作者發表許多創新概念的"自由皮瓣重建法",可以讓[吃軟不吃硬]的攣縮疤痕,利用患者身上僅有的健康肌膚,做最妥善經濟的運用,使功能與外觀同時獲得改善,目前已有許多人享受到新技術的成果。畢竟唯有顯微手術,能將鬆軟,富有彈性, 充滿生命力的肌膚, 拿來取代疤痕攣縮處,才能避免傳統反覆補皮的缺失--- 一再僵硬的宿命。每次看到患者經歷身心極大的努力與痛苦之後, 所能得到的回饋卻是有限的改善,與眼角的淚水,使作者相當不忍, 因此方有突破技術的理想。莎士比亞 <<哈姆雷特>>曾說: 即使關在胡桃殼裏, 我也會把自己當作擁有無限空間的君王。完整肌膚相當寶貴,以不增加明顯疤痕又要盡量置換疤痕攣縮的邏輯與限制下,整形外科醫師依然必須堅信,並找出解決之道。[顯微自由皮瓣重建法]已有下述幾種複合式重建流程(1) 純自由穿透支皮瓣: 幾乎只要患者指定的健康肌膚部位,作者便能將之轉移至攣縮處,且副作用極微。(2) 組織擴張器前處理自由皮瓣: 可以將皮瓣轉移區先以水球撐大後,增加未來轉移時可以替換疤痕的面積。(3) 血管種植前處理自由皮瓣: 對於患者的剩餘健康完整表皮區,倘若沒有合適可供顯微手術的血管, 可以"乾坤大挪移"他處之血管來供應。(4) 自由分割皮瓣: 可以讓取皮瓣區直接縫合起來。(5) 雙重或多自由皮瓣(6) 自由皮瓣合併傳統重建手術多種依患者需求量身訂做的顯微新技術。如此,將皮瓣以顯微血管吻合手術,接在疤痕攣縮放鬆或切除後的缺損處,病患只消休養一周後,便可以達到[立即開刀,立即放鬆],幾乎無需痛苦復健的驚人效果。重建無疑是辛苦漫長的歷程,藉由努力改進開刀技術,目前皮辦成功率已達百分之九十九,開刀時間亦因為 [3D立體皮瓣分離術],而大幅縮短一半過去冗長累人的傳統顯微手術時間, 達到醫師與患者雙贏的醫療品質。由衷盼望可見的未來,全世界的疤痕攣縮,藉由持續重建技術的改進而減少, [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 給"意外"的人生一個重生的機會。                  

眼整型的藝術

眼整型的藝術

眼 睛 的 語 言辨証-給我們雙眸的目的,倒底是透視? 還是盲目?眼睛兩顆,像養在淺藍海水的黑膽石,光芒畢露;似身藏海底的瑰麗珊瑚礁,看透的往往是浮光掠影。雙眸象徵的靈魂之窗,是人類情感與思想表達的工具,亦代表身體語言的一種型式,解讀解構皆需要智慧和歷練。自古雙眼被稱為"官學堂",主聰明與官職。當地位不同的人見面,目光移動的情況,足可代表其內心聰慧的看法,如地位階級相近的人,要顯露善意,便會用居於下屬的溫和眼神看待對方,流露出友善的回應;成語形容的"掩目而悲",當一個人身心最脆弱之際,您最想遮掩什麼? 那就象徵性地遮掩與人溝通的第六感窗口吧。這一切似乎是從小的潛移默化環境生活教育所自然習得,而非任何教科書或老師所教導的模式。也正因為沒有系統式的學習,沒有人重視,所以每個人的收穫領悟便差異極大。眼睛底部的網膜 (retina),比數位相機的CF卡功能還要強大,隨沖隨洗,很少故障罷工;眼睛周圍的肌肉控制它的轉動,提供全視野天生"亂瞄"的好腳架,定位迅速。然而這些構造也有出差錯的時刻,例如斜視、鬥雞眼、色盲等等。雖然人人生而平等,但是即使樂觀如走唱[流浪到淡水]的李炳輝,也畢生不知道為什麼瞎的是他,不是別人,不是你我。眼, 帶給我們知性,感官的享受,賦予我們生活意義,相對的,我們也賦予它存在的價值。眼 睛 的 魅 力 美如此說來, 眼睛的明亮的確傳達出一種公認的眼神美。無論是"眼神論"或是"眼形論", 抑或者是純真, 或是堅毅, 甚至是所謂"酷"的眼睛,必須有一些客觀的事實標準可供追朔, 進而定義遵循, 甚至成為guidelines。隨著媒體資訊傳播的發達, 自小我們看過太多各具特色的眼睛,有美有醜, 有大有小, 就是不知道由來, 所以只好稱之為"主觀"看法。流行來來去去, 只有風格歷久彌新。我們習慣接受普通的長相身材,卻期待自己擁有獨特, 完美無瑕的"皮相"----天使臉孔, 魔鬼身材。台語的"肖想", 人人或多或少從小就這麼期盼,連父母親在小孩呱呱落地前, 沒有人不夢想自己的小孩可以有漂亮的臉臉, 可愛的笑容。尤其是看著牆上貼著一張張明星或小孩的照片,您可以發現---心理因素惟一能影響外表的魔法時刻, 不是哈利波特, 而是天下父母心. 成長過程無非是學習欣賞自己, 愛自己, 了解自己,找到自己的特色, 傳達自信神采。2002年國家地理頻道所要尋找的戰火中的少女, 那張擁有清澄卻流露著大時代無奈雙眸的臉龐, 令世人動容;號稱全才擁有"七個腦"的達文西 (Leonardo da Vinci) 相信: [睜開的眼睛能發出一道光, 確實射到它所注視的物體與人物上]。因此即使賦予它超自然的狂想與崇拜亦理所當然。相對於影響天地的巨大力量, 憤怒的眼光, 迥迥眼神, 同樣似畫過蒼穹的雷電, 燦爛卻具殺傷力。 聖經裏的"以眼還眼", 水滸傳裏形容魯智深一拳打得鄭屠戶: [眼睖裂縫, 烏珠迸出, 也似開了個彩帛舖, 紅的, 黑的, 紫的, 都蹦將出來.] 則是對憤怒的具相描述, 提供了近距離宣戰與洩忿的工具。尼泊爾小男孩下眼瞼, 塗上一層黑色的藥性油墨, 據傳有殺菌除厄的功效, 與額頭上混合米粒, 花瓣, 顏料所製成的"帝卡", 有相輝映的醫療人體圖騰作用。眼睛在中國亦有其傳統醫療理論體系, 環環相扣, 自成一格.[目為肝之竅 精之巢 肝脈注於目], 五輪學說將眼睛及其四周, 分為目絡屬心為[血輪], 白睛為肺稱[氣輪], 黑睛是肝稱[風輪], 瞳仁歸腎稱[水輪], 上眼瞼屬胃,下眼瞼歸脾稱為[肉輪].除了有相對應的內臟六腑可供診斷治療參考之外, 還有眼睛四周的穴道, 將身體的氣做最有效之疏通利導, 如攢竹, 睛明,承泣, 瞳子鷍, 絲竹空, 魚腰等, 這樣的保健方法, 幾乎對中國人產生根深蒂固的影響。現代人追求的所謂美的眼睛, 必須包含著神性, 靈性與真的"性"情, 多面向的作用, 而非靜謐呆滯的池塘, 必須可以讓自然光反射出光芒, 甚至是可讓他人照鏡子的程度, 在您眼裏戲水, 柔情似水, 汪汪動人。

抽脂秘技與常見疑問

抽脂秘技與常見疑問

抽脂(liposuction), 體雕(liposculpture)目前因為媒體的推波助瀾,已經逐漸廣為民眾所接受。但是仍存在許多錯誤或是尚待釐清的問題,必須予以討論與分析,使這項手術的透明度增加 (1) 抽 脂 採 局 部 麻 醉 (local anesthesia) 方 式 較 佳??  過去許多醫院只要是抽脂,一定採取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目的是方便醫師抽脂的動作,在無顧忌的前提下, 儘量抽完全;另一方面亦可以減少患者的恐慌(panic),但是其缺點就是整形醫師無法精確控制力道,造成術後較疼痛的不舒服感,甚至舉步惟艱,連床都下不了。但是必須承認的是,這還是得依照醫師的經驗與技術而定。局部麻醉的情況下, 因為怕動作過猛, 使患者痛醒, 而迫使醫師動作較輕緩溫柔,當然術後恢復的品質也較高。同時消費者也可以看到, 脂肪一汩汩地被抽出來,很真實,還可以與醫生雙向溝通抽脂的細節,超炫的商業賣點。但是醫師得quot較長"的時間灌注抽脂麻醉止痛液(tumescent solution),來減少流血與疼痛。不過也因為要做到手術中的無痛境界, 對於局部麻醉藥(local anesthetics, lidocaine)可能得小心過量或是沒有稀釋的情況。尤其是大範圍抽脂,一不注意便可能注射過多(建議遠小於<<35mg/kg, 勿採信皮膚外科文獻的更高劑量),這對於消費者的心臟血管系統會有不良的影響,如心律不整(arrhythmia). 尤其有些肥胖者,本身未發現的心臟血管疾病的機率,本來就比正常人高,所以增加手術與麻醉風險是可以預期的。過去台灣發生的幾例抽脂意外,便是與此有相關性。不過也不要因噎廢食, 開車都會有風險的可能,難道就不開車了嗎? 局部麻醉抽脂的確是很優質的手術方式, 站長也是採用此法,只不過在此呼籲對於上述風險要嚴格管控,莫輕忽,讓美麗蒙上陰影。局部麻醉是趨勢,但不是行銷賣點!! (2) 抽 脂 量 越 多 越 好 ??醫師最大的困擾是消費者要"論斤稱重"評估抽脂的效果,畢竟大多數人覺得既然花了不少錢, 就得值回票價, 抽越多越好, 很怕醫師隨便抽,亂抽一通,抽不乾淨。因此醫師便衍生出三種心態:a、多抽一些部位醫學論文建議抽脂少於4000cc 是較安全的。抽脂量過多時,稱為巨量抽脂(mega-liposuction), 一方面失血量較大,也增加脂肪栓塞(fat embolism)的機率,消費者疼痛範圍也較大,影響正常生活作息。|b、多灌點水多打一些抽脂溶液於抽脂部位,是醫師的標準手術程序,目的當然是止血止痛。妳要瞭解灌進去的水, 是會吸收至人體內的,不會憑空消失,多數正常人會藉由排尿來清除體內的水份,不致於完全吸收。前面提到過,肥胖者本身未發現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的機率較高, 對於體內水份一下子增加過多(fluid overload),有可能造成肺水腫(pulmonary edema)等併發症,雖然機率很低,但是仍得小心謹慎。c、抽仔細一點抽仔細可是一片好意,但是有些事情卻不是這麼說, 或是盡力就會變好。因為抽脂太淺會造成橘皮組織 ㄌ一ㄠˊㄌ一ㄠˊ的,人體內的脂肪組織分成表淺(superficial)與深層(deep)兩種,表淺的脂肪細胞比較小,長方形與緊緻(small, rectangular and dense);深層的脂肪細胞比較大,圓形與鬆疏(big, round and loose)。 抽太表淺時,會將很多皮膚的支撐與平衡破壞, 很容易皺在一起,畢竟皮膚也不能沒有基礎架構來維持一定的彈性。 所以醫師應該儘量抽深層的脂肪, 減少局部組織的脂肪厚度, 才是理想的做法。d、抽多一點消費者會覺得抽越多越划算,錢才不會浪費掉。 只不過[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妳要看起來抽出來很多, 醫師當然多打點水進去,再加上努力猛抽, 果不其然, 開完刀之後, 給妳一大桶油油滿滿的成果! [抽到飽為止?], 拜託, 又不是到菜市場稱斤賣肉,抽多少得視妳的脂肪量而定。有些人是肚子裏的腸子脂肪很多,又另外有些人是肌肉發達, 根本原因不同, 又不是機器人, 一個模子印出來的, 怎麼會抽一樣多呢? 不是大家同一體重,就得抽一樣多的油。也不能說,[唉呦, 我在某某診所抽好多呢! 妳怎麼會只抽那麼一點,……] 如果大家觀念正確, 抽脂才不會被曲解。保持健康的身材雕塑心態最為重要!!! 不要再像到菜市場買東西一樣, 很容易失望的。 (3) 抽 脂 一 定 會 變 瘦 ??" 抽脂並不是減肥",這是一定要有的觀念。脂肪抽出來,可以讓局部曲線雕塑出來,因為細胞數量明顯減少,但是妳要記住: 抽脂手術只在皮膚下方,並沒有全身性處理脂肪。 換句話說,抽脂只能處理妳手捏得到的皮膚油脂, 不要幻想其他部位會不見了。即使巨量抽脂,一次也只能抽幾公斤而已,瘦得不多, 而且不是多抽幾次就會越來越瘦,並沒有加成的作用,應該是越抽越少才對,抽上癮 or 換名醫抽也沒有用。我常常舉下面這個比喻: 100 個脂肪細胞,抽脂抽掉50個,所以只剩一半的體積,妳如果吃多了, 嘴饞,大不了恢復成原來的體積,而且這種情形很難, 因為每個細胞得漲成一倍才行;但是減重吃藥,或是一般的瘦身療程,只能把100個細胞變小,數目不變,當然隨便"氣球一吹",就打回原形,"沒彩工". 所以儘管減重無效,但是卻是很高效率的身材雕塑方式,不容易打折扣的療程。想瘦和想要擁有好身材不完全一樣的。但是想穿著性感,得有好身材來搭配才行。 (4) 抽 脂 後 , 一 定 會 有 完 美 身 材 ??  抽脂完後,加上手術後穿上塑身衣,使得中空的間隙得以貼緊密合,像是中空的箱子被壓扁,理論上應該會比手術前身材曲線要好。但是往往事與願違,1+1不一定等於2, 並非每個人都能擁有完美身型的原因可能是: a、術前皮膚太鬆抽完脂肪只是更鬆而已,所以手術前醫師判斷出這個環節的問題很重要, 只要加上過多過鬆的皮膚切除,如腹部整形術(abdominoplasty)等,才能使曲線拉出來。b、骨架太大如身高較矮的人,如果肋骨(rib)太低, 胸廓(thoracic cage)太寬,便無法呈現優質的腰身曲線;又或者骨盆(pelvis)較寬的人,腿再細, 比例仍是不好, 所以改善幅度必須因人而異。c、肌肉肥厚(muscle hypertrophy)小腿蘿蔔的人, 除非把肌肉(gastrocnemius m.)部份切除,或是神經部份切斷,使肌肉慢慢萎縮,否則勉強抽脂時,在脂肪很淺層的情況下,只是會容易造成皮膚皺折,橘皮現象,很難看;虎背熊腰的人,背部某程度上有很厚的擴背肌(Latissimus dorsi muscle),加上皮膚較厚,所以不完全能靠抽脂來改善粗ㄆ一ㄚˋ的外觀。美女們! 當妳的身材基礎根基不錯時,花大錢買名牌,才能穿出它的價值與特色。甚至當妳擁有魔鬼傲人身材,即便穿再普通的地攤貨,也難掩婀娜多姿的吸引力呢!!抽脂----完全符合現代人對美的高標準與高效率需求。還在推拿,泡SPA,塗塗抹抹嗎? 做點符合邏輯與科技完美結合的療程吧!! 妳會覺得輕鬆且值得的。北醫抽脂手術後之流程與照顧(一) 臥床休息2小時之後即可出院返家,但是以消費者主觀恢復認定為準,不催趕患者。(二)患處連續穿著彈性塑身衣2個月左右。(三)手術後第10天拆線之後,需開始適當按摩患處,以防止內部疤痕粘連及外觀變形,增加柔軟度。(四)手術後一定會腫脹約三週左右,尤其是下半身抽脂,但是會慢慢因為血液循環建立而緩解。所以請避免吃過鹹的食物,減少久站,在作息允許下, 腳抬高。手術三天後,如果傷口貼好不透水之op-site,可以開始泡澡, 增加淤青的吸收。(五) 依醫師指示按時回診治療及追蹤,需追蹤半年至一年。(六) 需持續照顧抽脂小疤痕(2mm),如疤痕矽膠貼片。(七) 如原有妊娠紋與表皮皺紋,則需於手術後一週後開始加上皮膚照顧的療程,以達到完美的結果。  (手術前後對照圖)            

新蟲蟲危機-美洲火蟻

新蟲蟲危機-美洲火蟻

近日聯合報載,多項外來種侵台,其中以美洲火蟻侵台,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影響最大。報導指出,火蟻已經在嘉義、桃園出現,火蟻叮咬使得農民不敢赤腳下田,可預見的未來,將有更多的被叮咬個案,對於全國民眾而言,火蟻叮咬隱然成為新的蟲蟲危機。回顧歷史,火蟻在1920年代入侵美國,因為火蟻沒有天敵,如今火蟻在美國南部的亞利桑那州、加州、新墨西哥州、維吉尼亞州及波多黎各州都有發現,至今已侵犯了美國四分之一的領土。以美國的經驗,火蟻叮咬通常發生在夏天,尤其以小孩子的小腿最常被叮咬。據估計,在火蟻盛行的地區,在一年當中,高達30~60%的居民,都曾被叮咬過。火蟻很小,大約只有0.16~0.62公分大,呈現黃至紅色或黑色。火蟻雖然小,但是卻很具有侵略性及攻擊性,火蟻的頭部很大且有明顯的向內彎曲的下顎,尾部有像蜜蜂一般的螫針。蟻窩約30~90公分大,在一英畝大的區域中,可能會有高達200個蟻窩存在。火蟻叮咬的反應,主要有三種。包括局部性的膿疱反應遲發性的巨大腫脹反應威脅生命的過敏性休克反應火蟻叮人時會以下顎夾住皮膚當作支點,弓起身體將尾部的毒針刺入人體,之後旋轉身體及反覆的用尾部的毒針刺入患者皮膚,如果不被打斷的話,一隻火蟻可以叮咬20個包,的確是相當凶悍。這樣的叮咬行為,會形成環型的叮刺病灶,環型病灶的中央,則有兩個因為火蟻下顎夾過所產生的紅點。叮咬後通常馬上會有像蜂螫般的劇烈疼痛,幾分鐘後疼痛減輕,接著產生膨疹及發紅反應(Wheal and flare),此反應在30~60分鐘後消失。叮咬後8~24小時會形成無菌性水疱,水疱很快轉變成膿疱,約經過十天膿疱消退。這就是局部性的膿疱反應,此種叮咬後反應最為常見。因為火蟻十分兇猛,攻擊時傾巢而出,常在臨床上形成數十個甚至數百個膿疱。另外約17~56%的病人,在局部會形成非常癢的紅、腫、硬結的斑塊,持續24~72小時之久,嚴重的水腫甚至會壓迫到局部的神經及血管。少數對火蟻過敏的患者,可在被叮咬數小時後,產生過敏性休克反應。此種叮咬後反應最為少見。火蟻的毒液幾乎完全是生物鹼(Piperidine Alkaloids),毒液中僅含有少量的蛋白質,這些蛋白質,有可能引發免疫球蛋白E的第一型免疫反應(嚴重的就是所謂的過敏性休克反應。)黃蜂和火蟻同屬於膜翅目的昆蟲,但是黃蜂的毒液約有一半以上是由蛋白質組成,這些毒液蛋白質,對於某些特殊體質的人,是一種強力的過敏原,可能引發強烈的第一型免疫反應,甚至導致休克,這也就是在所有的昆蟲叮咬中,黃蜂叮咬特別容易引起過敏性休克反應的原因。在治療方面,過敏性休克反應必須做急救處理。對於僅有局部叮咬後反應的患者,冰敷之後塗上以蘇打作成的塗膏,或是塗抹含薄荷的清涼藥膏都有幫助。另外可以配合口服抗組織胺,甚至短期的口服類固醇治療。對於嚴重過敏的患者,則可以考慮施予免疫療法。

雷射除毛簡介

雷射除毛簡介

根據調查,市面上流行的除毛方法皆無法提供理想的除毛效果一剃刀、除毛膏的除毛效果短;脫蠟法、拔毛器不僅過程疼痛也可能造成毛囊發炎及傷口感染;電針拔毛雖然效果較持久,但治療時間長且過程疼痛。所以大部分的醫師都會推薦用雷射來除毛。雷射除毛的優點l、可一次做大範圍的除毛,不需像電針拔毛及其他除毛方法受限於器材,一次只能做小範圍的除毛。2、治療快速、不疼痛,不像其他除毛方法,有速度慢及疼痛難忍的缺點。3、非侵入性治療,除毛效果持久,且安全衛生,不會有毛囊發炎及傷口感染的副作用。4、亞歷山大除毛雷射,光點直徑最大可達18毫米(1.8公分),通常去除兩邊腋下的毛髮,只需兩分鐘。而且配備了冷媒保護系統,可以降低表皮的熱傷害、減低疼痛感外,也大大的減少雷射後返黑的機率。為何雷射除毛效果最好雷射除毛,其原理為利用雷射「選擇性光熱療法」的特性,深入皮膚的雷射光能量,被毛幹、毛囊的黑色素細胞吸收,進而破壞毛囊,但不傷害周圍其他正常組織。【毛髮的生長週期可分為生長期、過渡期、休止期三期】當毛髮處於生長期時,其毛囊發育完全,毛囊中含有決定毛髮顏色的黑色素。此時若用長脈衝式的雷射光照射,即可藉由黑色素吸收雷射的能量,達到破壞毛囊萎縮毛根的目的來除毛。雷射除毛為主要針對生長期的毛髮來破壞。但一般說來,人體的毛髮狀態是三個生長週期並存的,因此要達到除毛的效果,需接受3—5次以上的治療,才能完全破壞生長期的毛髮達到最佳除毛效果。雷射除毛和電針除毛的比較傳統電針除毛,將細針插入毛囊,通電後直接破壞毛囊。由於每根毛髮粗細不同,每根毛髮治療時間需15秒至3分鐘不等(不包括上麻醉及找毛孔插入的時間)。因此不但疼痛,每次治療時間更長,且容易傷口感染及毛囊發炎。雷射除毛依治療區域大小不同,只需短短的照射時間,即可破壞毛囊,且不需麻醉,及費時尋找毛孔插入。據曾接受兩種除毛方式的病患表示,雷射除毛過程最為快速、舒適、方便。那些部位最適合雷射除毛手毛、腳毛、女性鬍鬚、腋毛、胸毛、多毛症、毛髮倒插、一字眉、耳毛、比基尼邊緣毛髮或其他隱密部位毛髮。     <比基尼線除毛前>                         <比基尼線除毛後>雷射除毛所需的時間及次數因為與毛髮本身的生長週期有關,雷射除毛整個療程需經過3至5次的治療。完成療程後可持續除毛效果達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再度長出的毛髮較原來的毛髮細小、顏色較淺、密度也較稀疏。 雷射除毛會不會痛一般而言,雷射治療時,病患只會感到如橡皮筋彈到般的疼痛。若配合先進的即時冷卻系統(DCD),雷射治療時的疼痛感將大幅降低,可以做到無痛除毛。何謂即時冷卻系統(DCD)DCD(Dynamic Cooling Device)為最先進的皮膚冷卻系統,可在雷射治療時,同時噴出冷煤,即時的保護治療部位的皮膚表皮層,減少熱傷害,減低疼痛,甚至麻醉的風險。雷射除毛的術前注意事項1、治療前的幾個星期不要做其他除毛或拔毛。2、曬黑及曬傷的皮膚不可立即做雷射治療,需擦防曬乳液及避免曬太陽六週後,才可做除毛治療。3、雷射治療前2~3天,可以先刮除治療部位毛髮,並早晚使用保濕乳液,這樣可以讓雷射的效果更好。雷射除毛術後須知1、治療後可能會產生輕微紅腫、皮膚敏感及溫熱的感覺,若感覺疼痛時醫學美容師會用冰敷來減輕疼痛,之後並擦上保濕的舒緩乳液。2、治療當天即可正常沐浴,清洗治療部位時請使用溫水沖洗,請勿使用熱水及肥皂,並且不可用力搓揉。3、雷射後皮膚較乾燥,所以會有微癢的感覺,適當的使用保濕乳液可以緩解癢感。4、治療後請避免日曬,並擦上SPF30左右的防曬用品,以減少陽光照射的傷害。

少奶奶俱樂部的男會員

少奶奶俱樂部的男會員

<案例> 一位年約五十歲的男性病患,曾多次因蟲咬、毛囊炎、汗疤疹,濕疹等病症前來求診。 一次看診先後,我習慣的附帶問了一句:「還有其他部位皮還膚不舒服嗎?」,他遲疑了一會兒,有些不好意思的拉起上衣,指著左邊乳頭說:「這附近的皮膚長了一些疹子,雖然不痛不癢,但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本來不太在意,經你問起,就順便看看了!」 檢查後發現病患左乳暈上,有塊約半公分大、脫屑濕疹樣的淡紅色斑,乳頭上沒有變化,雖然乳房及腋下的觸診並未發現腫塊或淋巴結腫大,但臨床病徵仍有柏哲氏病(Paget’s disease)的可能,於是我將病人轉介到醫院的皮膚科做切片檢查,切片後的病理報告卻顯示為「基底細胞癌」,之後病人接受了完整的切除手術,但保留了乳頭及部份乳暈。 兩年後,病人因左乳頭處又出現脫屑濕疹樣變化,而前來求診,因懷疑是復發的基底細胞癌,再次轉診到醫院切片確定為基底細胞癌後,手術切除了整個乳頭、乳暈及部份乳房組織。 在鱗狀細胞癌,黑色素細胞癌及基底細胞癌這三種皮膚癌中,基底細胞癌是最常見的一種,也是惡性度最低的一種。除少數例外,通常不會轉移,但可能會侵犯至深層的肌肉甚至骨頭。 基底細胞癌有五種,其中四種都好發於臉部,只有表淺型基底細胞癌好發於軀幹,本文中的病患就是屬於這一型。 柏哲氏病 而文中所提及的柏哲氏病可分為兩種,第一種發生在乳房,第二種則發生在乳房以外的部位(主要為會陰部、肛門周圍),乳房的柏哲氏病,除少數例外,幾乎部發生在女性。症狀為乳頭或乳暈上界線鮮明紅斑,可併有脫屑、滲出液或結痂也可能合併潰瘍或乳頭凹陷,柏哲氏病是乳癌的皮膚表徵,癌細胞主要先由乳管產生變化,而後蔓延至表皮,且幾乎部是單側。 濕疹是最常發生在乳房的皮膚病,正確的診斷加上適當的治療很快可以改善,但是當治療反應不佳時,則必須考慮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如在本文中提及的基底細胞瘤及柏哲氏病,必須靠切片檢查來確立診斷。 因此有乳房皮膚病困擾的人,不要因為「不好意思」而延誤了就醫時機,畢竟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才是剋癌的首要步驟。

乾癬

乾癬

乾癬是一種慢性、非傳染性的皮膚病,病人皮膚上可出現表面覆蓋銀白色鱗屑的紅疹。乾癬也被稱為「牛皮癬」,但「牛皮癬」又被用來指「慢性濕疹」,容易造成混淆,所以「牛皮癬」這名詞最好不要用。大陸稱此病為「銀屑病」,不僅掌握了此病主要的臨床表徵,又不會造成混淆,是較適合的說法。一、什麼是乾癬?乾癬是一種常見、遺傳決定性的,慢性發炎性及表皮增生性的疾病。最常見的臨床表徵為,大小不一的紅色斑塊,其上方有厚銀白色鱗屑。好發部位為頭皮、手肘、膝部、下背部、生殖器等,但全身任何部位都有可能發生。而乾癬嚴重時可蔓延至全身,而造成「乾癬性紅皮症」,也可出現膿庖,形成「膿庖型乾癬」。以上兩種都可伴有發燒或畏寒,需立即辦理住院接受特殊治療。而大多數的乾癬患者,只在某些部位有乾癬病灶,只需門診治療即可。當刮除乾癬病灶的鱗屑後,可見許多細小的出血點,此為擴張的微血管,是乾癬的特徵之一。除了皮膚之外,乾癬也會侵犯指甲,造成指甲的凹洞或變形(但是並不是黴菌感染的灰指甲)。此外約有5至7%的病患,會有關節炎的病變,造成關節腫痛及變形。二、乾癬的病因為何?乾癬病因不明,目前已知皮膚表皮代謝周期異常縮短,造成表皮再生太快,導致不成熟細胞過度堆積,所以臨床上可見角質增加所引起的厚鱗屑及表皮增厚。而真皮層中微血管的擴張,則使病灶呈鮮紅色。真正的致病因並不清楚,可能為遺傳體質,加上後天環境及一些因素之誘發所產生。發病年齡以二十歲左右,及五、六十歲最為常見。全世界統計,約千分之三至百分之三的人會有此病。三、有那些因素可誘發乾癬或造成乾癬之惡化?(乾癬患者的注意事項) (1) 皮膚受傷:不論是物理性、化學性、電灼傷、手術、感染或發炎導致的皮膚受傷,在皮膚受傷的地方可長出新的乾癬病灶,所以患者宜儘量避免外傷、曬傷、抓傷、手術傷口等任何使皮膚受傷的情況。(2) 感染:喉嚨的鏈球菌感染後,乾癬常發得更多,更厲害(尤其是小孩子的雨滴狀乾癬。但也可能和最常見的慢性斑塊性乾癬有關。)所以忠者平時宜多喝水及儘量避免感冒及喉嚨發炎。 (3) 睡眠不足、熬夜、心理壓力都可使乾癬惡化,宜避免。 (4) 抽煙及喝酒(尤酗酒),可導致乾癬惡化,宜避免。 (5) 有些藥物,如甲狀腺疾病使用的碘,精神病患使用的鋰錳,及某些抗高血壓的藥,抗瘧疾藥物等,都可使乾癬惡化。患者如有使用其他藥物,可以和醫師討論是否有影響,及換用其他藥物的可能性。 (6) 口服或注射類固醇:在口服或注射俗稱美國仙丹的類固醇後,剛開始病灶很快消失,然而等藥效一過,乾癬會發得比原來還多,甚至形成全身性紅皮症或膿庖型乾癬,而產生生命危險。所以乾癬病患應絕對禁止注射或口服類固醇。(注意:有些來路不明的黑藥丸,也可能含有類固醇。而非皮膚專科醫師,有時因對此病不甚了解,會誤診為過敏,而給予類固醇製劑。) (7) 陽光:百分之九十的病人,適度的曬太陽有助於病灶之控制,但需慎防曬傷,另外有約百分之十的病人,會對陽光過敏,曝曬會產生紅疹,而後發生乾癬惡化現象。所以曬太陽宜循序漸進,逐漸增加曝曬的時間。(8) 皮膚乾燥:乾燥的皮膚會使乾癬惡化,所以冬天不宜洗太燙的水,及少用肥皂,多擦乳液。另外乾癬常在冬天會有惡化之狀況。 (9) 食物方面:除了須避免酒及辛辣剌激性食物外,沒有禁忌。因病患蛋白質的損耗比正常人為高,所以蛋白質的攝取量要足夠(魚、肉、蛋、豆、奶類食物),而高單位的魚油有助於病情,所以可多吃深海魚類,魚油及維他命A。而最近研究顯示胡蘿蔔、番茄及新鮮水果、綠色蔬菜可有助於病情,所以這方面可以多吃。 (10) 代謝因素:在意外切除副甲狀腺後,及洗腎後導致的低血鈣,可使乾癬惡化。 (11) 內分泌因素:懷孕時病情常較改善,而孕後則較惡化。 (12) 免疫功能方面:已確知乾癬患者若有愛滋病,則易導致嚴重旳乾癬及關節病變。 四、乾癬會傳染嗎?乾癬患者的皮膚屑起來很嚇人,而且皮屑越刮越多,好像很髒,但是乾癬只是一種皮膚表皮代謝過快,及慢性發炎的疾病,不是細菌、病毒或黴菌等微生物的感染,所以完全不會傳染。五、乾癬是不是癬?乾癬雖然名字中有個"癬"字,但和黴菌感染的"癬"完全不同,所以自行去買。癬藥膏來擦,是完全沒效的。六、除了皮膚外,乾癬會有其他身體的病變嗎?除了皮膚外,乾癬也會侵犯指甲,造成凹洞或變形,另外,也會侵犯關節,引起腫脹、變形等關節炎症狀。除上述之外,乾癬患者,因表皮代謝速度過快,及基礎代謝率較高,所以蛋白質的消耗量較正常人為大,易有營養不良或貧血。另外,患者血中尿酸值常會偏高。但是患者的肝、臀方面則是正常的,不必過於擔心。七、乾癬會變成皮膚癌嗎?不會。雖然乾癬的表皮細胞增生較正常人為快,但不會像癌細胞那樣毫無限制的生長,更不會轉移。截至目前為止,除極少數,因長期紫外線照光治療後,產生皮膚癌外,乾癬是不會變成皮膚癌,乾癬患者可以放心。八、乾癬會不會有生命危險?當治療不當(例如:使用口服或注射類固醇),可能產生全身性膿庖型乾癬或紅皮症的併發症,易續發細菌感染及心臟衰竭而有生命危險,所以此種嚴重型的乾癬需住院治療。而一般的乾癬患者,只要在門診定期接受皮膚專科醫師的治療,此種併發症很少會發生,也就不會有生命危險。九、乾癬會不會不孕?不會。但由於乾癬患者害怕遭拒絕,使其羞於暴露自己身體,導致性活動力極度的減低。其實只要配偶能了解及支持,及儘量在暗室中進行性活動,乾癬患者並不會不孕。十、乾癬會不會遺傳?有可能,但不一定會。乾癬的病因很複雜,目前傾向於患者具有特殊遺傳體質,(例如:患者常具特殊人類白血球抗原),加上一些內在、外在誘因所引起,所以是和遺傳有關的疾病,但遺傳機率只是較正常人稍高,不是百分之百。事實上,許多乾癬患者的子女都非常健康,不必太過憂慮。十一、乾癬要如何治療?乾癬的治療包括外用藥膏、口服藥物、針劑及照光治療。 ● 外用藥膏:(1) 類固醇藥膏:治療乾癬,醫師最常使用類固醇藥膏(俗稱濕疹藥膏)來改善皮膚病灶。外用藥應視不同部位,給予不同強度的藥膏,例如在臉部、腋下、胯下等皮膚較脆弱處,應選用中弱效的藥膏,而軀幹、四肢等皮膚較厚區域,則選中強度之藥膏。而擦高強度之藥膏,則每星期之總量不可超過五十公克為宜。(2) 外用維他命D藥膏(得膚寧):沒有類固醇愈用效果愈差的"急應性",及皮膚萎縮的現象,也不會在停用後,病灶迅速復發的現象,但因其輕微剌激性,且短期效果比不上強效的類固醇,使用上不普遍。 ● 口服藥物及針劑:(1) 口服抗組織胺:可以減輕患者之癢感。(2) 口服或注射抗代謝藥物:常用的有MTX,維他命A酸及膿庖素A,是治療乾癬。最有效的藥物。很多嚴重型的乾癬患者,都因有此類藥物之發明,而獲得明顯的改善。然而服用此類藥,必須定期抽血,檢驗肝功能、血脂肪、血液常規檢查、背功能,甚至肝臟切片檢查,使用時宜和醫師詳細的討論注意事項。 ● 照光治療:人造紫外線可以破壞表皮細胞生成的去氧核糖核酸(DNA),使細胞代謝減緩,達到治療的目的。最常用的有(PUVA)及(UVB)照光治療。(1) PUVA:口服光敏感藥(Psoralen),加上長波紫外線(UVA)照射。(2) UVB:中波紫外線照射治療。患者通常只需一週照光一至三次,即可控判或預防乾癬之再發。然而因長期照光治療,有增加皮膚癌發生之機率,所以原則上適用於五十歲以上,且乾癬占體表面積百分之二十五以上之患者。 ● 頭皮之治療:頭皮屑很厚時,可先用橄欖油或嬰兒油,均勻塗抹於頭皮上,戴上浴帽或以毛巾包頭四至六個小時後,再以洗髮精洗淨,最後再用含煤焦油之洗髮精,按摩頭皮五分鐘後沖淨。如此可以去除厚重的頭皮屑,如此一來類固醇之藥膏或藥水就容易滲入皮膚,而發揮其藥效。 十二、乾癬可以根嗎?由於乾癬真正的致病因為何,目前仍不清楚,所以沒有所謂「斷根」的藥物。乾癬的疾病過程,有如內科的高血壓或糖尿病,是一種僅能控制而無法完全根治的疾病。所以不要相信「包醫乾癬」「根治乾癬」的不實廣告。乾癬雖不能根治,但目前已有很多治療方法及有效的藥物,可以把乾癬控制到令人滿意的地步,甚至可以有數個月至數年緩解(身上毫無乾癬病灶)的可能性,所以病人應積極和醫師配合,而不是自怨自艾,任由病情惡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