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雀斑殺手雷射--銣雅克雷射

雀斑殺手雷射--銣雅克雷射

一般色素性雷射僅單一波長,如紅寶石雷射、亞歷山大雷射,其原理是「選擇性光熱療法」,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將黑色素或人工色素打碎成小顆粒,再由人體的吞噬細胞吸收、代謝排除,所以個人體質、代謝速率會影響斑點排除的時間和效果。銣雅克雷射可射出兩種波長的光,並且在很短的時間內穿透進入組織,分別針對表皮性較表淺的斑(雀斑、曬斑、老人斑…)和真皮性較深層的斑(颧骨斑、太田母斑、刺青…)。因為發射出的光束和皮膚接觸的時間很短,所以只有非常短暫的疼痛感,如被橡皮筋彈了一下。<成功案例>                     

臉雕塑---牙齒咬合不正族群

臉雕塑---牙齒咬合不正族群

整形需求: 咬合與隆鼻 +下巴 + 唇整形的關係台灣早期生活條件不佳,父母能顧到溫飽即已不錯,對於牙齒咬合的重視,其實反應社會經濟整體條件的進步,因此很多人的側面是較尖,較突的,也就俗稱的"暴牙"。記得電影<回到未來>第三集,男主角米高福克斯走進酒吧,看見一個滿口爛牙的酒鬼,脫口而出: [看著傢伙,家裏一定沒什麼錢!!] 雖然有歧視的意味,不過也反映出美國人普遍對牙齒健康,尤其咬合的重視。見微知著!! 三餐衣食無缺,才能行有餘力求其他,如外表、房子、車子..... 牙齒(美齒)。-------- ( 牙齒是國家生活水平進步的指標 )咬合不正(Malocclusion)通常分類成三種(Angle's classification),這是學術上共通的語言Class I、指上下臼齒咬合正常,但是前方牙齒較為擁擠或錯置Class II、指下頷骨與下臼齒過於後縮,因此導致顏面外觀較凸,也就是"暴牙"Class III、指下頷骨與下臼齒過於前突,也就是"厚斗"但是咬合不正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其實很多,撇開先天性因素,最常見的是:過早乳牙缺損,四歲前吸手指的壞習慣(finger sucking),舌頭前頂(tongue thrusting)等等。至於治療,不用亂, 可以簡單的思考--- 交由不同的專業分工來處理(1) 牙齒: 矯正牙科(2) 臉部骨骼: 口腔外科(3) 外表整形手術(鼻, 下巴等等): 整形外科其中暴牙是非常常見的問題,祇是嚴重程度不一而已。有點暴牙的人總是會不知覺做出抿嘴的動作,這是為了蓋住突出牙齒的掩飾,其會造成外表上的一些特徵:(1) 假性鼻孔外露: 臉做表情的習慣性遮掩動作,鼻孔被迫往下拉,會誤以為鼻孔外露。(2) 鼻子較短、塌、歪斜: 地基不平咬合不正,鼻子發育會受到上顎的阻礙,當然長歪也是司空見慣的事情。(3) 厚唇: 突出的牙齒,需要較厚的覆蓋。(4) 下巴後縮: 因為下顎發育不良。(5) 臉較短寬: 因為中下顏面整體垂直發育較差,只好往橫向發展。(6) 咀嚼肌肥厚: 咬合不正可能造成咬肌不正常使力。所以暴牙族群的行為心理學可以看出來,從小由外表較沒自信,逐漸影響層面擴大至個性、學業、事業、 婚姻,影響之鉅大,是傳統父母無法想像的。尤其被注視外表的時候,是最沒自信的,如照相、演講、越多人看,越是忸怩不安。這是內在與外在相互影響的最佳寫照!!很多明星之所以看起來長的不錯,其實一個基本條件就是: 從小先天牙齒咬合端正。 上唇"安靜"的覆蓋住牙齒,像無風的窗簾,說話表情從容得體,其實這是許多人得天獨厚的成長,卻不自知(得感謝父母與上天)。所有公認的俊男與美女,只要從小咬合端正,我想外表已經從60分開始起跳,其他五官加分大概不是難事。當然他們/她們也就不會了解, 有些得來容易的東西,其實對於別人是極為困難的。這是特別帥,特別美的族群個性特徵。牙齒咬合不正族群通常希望藉由牙齒矯正來達到外型比例和諧的目的,但是請了解純粹的牙齒矯正只是調整牙齒的前後左右關係,對於上下顎骨頭並無影響。 成年人畢竟已經定型,改變幅度不大,所以認知必須清楚,如果您的目的是咬合(Occlusion)端正,建議做牙齒矯正;但是如果加上外表的改善,通常您有兩種選擇:(1) 正顎手術: 也就是矯正醫師根據骨骼的相對關係,來設計上下顎骨頭移動的方式與距離,通常需要全身麻醉,恢復期約三個月以上,但是效果最佳。(2) 隆鼻與下巴手術: 這個是簡化的說明與處理方式。也就是說,如果您是屬於暴牙的族群,因為嘴型較尖,影響鼻子與下巴的發育,造成鼻子較塌(saddle nose),下巴後縮(retruded chin)的結果。 改善直接而明快!!只需要局部麻醉,恢復期七天左右,傷口隱藏在鼻孔與下唇牙齦內,不需要特別拆線與回診,即可達到視覺平衡的結果。(3) 唇整形: 通常從小硬結構往前突出,迫使嘴唇為了覆蓋住牙齒,往往加厚,所以修唇的比例大增,也就是將嘴唇在合理範圍內修剪--- 縮唇!!

鳥事一樁—談陰莖珍珠狀丘疹

鳥事一樁—談陰莖珍珠狀丘疹

<案例>二十歲出頭的男性病患在我按下燈號後進入診間。「皮膚有哪裡不舒服?」我問患者。他看了看跟診的護士小姐,一付欲言又止的神情,這表示患者有所隱疾。支開了跟診小姐後,患者小聲的說:「醫師,我好像中獎了。」檢查患者的患部後發現,患者的陰莖冠狀溝上,有許多1~2毫米大小的淺膚色丘疹。「這些疹子的大小很一致,不屬於性病,也不會傳染,病名是陰莖珍珠狀丘疹,你不用過度擔心。」我向患者解說道。經過了再三的解釋,患者才稍微滿意的離開診間。在皮膚科的門診中,有時會碰到懷疑自己得到性病的患者來求診,在這些病患中,陰莖珍珠狀丘疹大概是最常見的一種情況了,有不少的患者都是懷疑自己得了菜花,因此前來求診。依據國際皮膚科雜誌2004年3月的一篇文章指出,陰莖珍珠狀丘疹的發生率報告,依據對青少年及大學生的調查發生率為15.2%,新加坡的一家性病診所的統計為14.3%,英國劍橋一家泌尿科診所的統計甚至高達48%,從以上的統計可見發生率不低,更是有許多人因為擔心是性病而求診。陰莖珍珠狀丘疹發生的年齡從11歲至52歲,好發於青少年及年輕男性。在人種方面,黑人較常見,未割包皮的人也較常見。陰莖珍珠狀丘疹的顏色可以是粉紅色、白色、黃色,透明的則較少見。大小通常為1~2毫米寬,1~4毫米長,圓球狀的小丘疹,以單排或是雙排的,分布在陰莖的冠狀溝上。通常沒有症狀,大多數為患者偶然發現的。在病理檢查及病因學方面,陰莖珍珠狀丘疹呈現肢端血管纖維瘤,常在青春期後發生,隨著年紀增長而發生率降低。陰莖珍珠狀丘疹的存在似乎沒有特別的功能,目前也認為和性行為無關,可視為一種人類從動物祖先進化所殘留的構造,也有學者認為是一種正常的變異型。(就像有的人長的高,有些人較矮一樣。)利用PCR技術發現,病灶中並沒有人類乳突狀病毒的DNA存在。(人類乳突狀病毒是造成病毒疣、菜花的元兇。)在鑑別診斷上,需和病毒感染引起的菜花及傳染性軟疣作區別,還需跟光澤苔癬、異位性的皮脂腺作鑑別診斷。如果病灶大小一致,沒有像花菜樣不規則表面,病灶數目沒有在短期內增加,大多數就可以排除菜花的可能性,如果有疑問的話可以找皮膚專科醫師求診。在治療上,通常只需要詳細的解說,不需要積極的治療。如果患者堅持要治療,可以使用液態氮冷凍治療,或是雷射治療。使用電燒、刮除或是手術切除也是可選擇的治療方式,但是可能會造成疤痕。

腹腰部與肚臍整形

腹腰部與肚臍整形

男女腹部形狀略有差異:女性腹部較凸,上腹部延伸自乳房,所以較肥禿;下腹部比例較長; 肚臍也較深。肚臍(umbilicus) 的形狀而言,豐滿者多成圓形,瘦削者則呈縫狀,這也是目前藝術領域裡最偏好的形狀,以性心理學論,的確有其根據。電影<<愛你九週半>>經典的鏡頭: 冰塊隨著腹部優美的幅度,從胸肋骨的高原,下滑至肚臍的凹陷處,將人類原始之美赤裸刻劃。德州大學教授 Devendra Singh則根據研究得到一個結論: 女性腰圍與臀圍比越細,看起來就越性感。整形的目的絕對不是要把您變成健美先生或小姐,因為有方法也要有毅力。況且即使是男性,腹部也並不一定要有個"王字"的腹肌。最好著眼於健康美麗自信的體態: 標準的平坦小腹可以看見[骨頭]: 肋骨和ASIS骨盆骨。 肋骨(淡藍色箭頭所指) ASIS骨盆骨(紅色箭頭所指)腹部的社會人文意義更是複雜小時候,睡覺露出肚臍,媽媽總是會說: [會感冒喔!!棉被蓋好],中國人認定它既然是孕育供給生命的輸口, 想當然爾,就會與腹內器官功能有神秘的相關,所以更進一步發展出像"薰臍療法"的傳統醫術,或者氣功理論裏,運氣的"丹田",亦是將氣的中心歸宗於下腹部。佛教的沉思通常以肚臍為中心,象徵宇宙與小我的關聯性,冥想的焦點;現代舞蹈則大量運用腹部的波動性,最著名的就是"肚皮舞",它的三個基本動作: 頂、扭、抖,皆需要發達的腹部肌肉與協調性,當然優美的身材更是舞者的特色;日本人因為過去將肚子認定為生命的中心,所以切腹自殺遂成為重要的死亡儀式。撇步大公開從小避免小腹的方法,尤其是為人父母者要仔細看。身為一個整形外科醫師的最高境界就是"預防"各位來整形!! 脊椎實在太重要了,請保持腰椎前彎,也就是從今以後,[坐站姿都要正],如此小腹的解剖學位置就會被迫往上移,不再腹便便--- 非常簡單的道理,但是大家都不容易做到。整形科醫師的具體建議是什麼?這必須回到問題的本身,[大肚腩]的解剖學上,出現了什麼問題?a-脂肪過多這是一般人的認知裡面,大肚子的主因。喜歡捏抓出腹部的一層"三斬肉"來象徵油過多的現象嗎? 這就是油脂。處理邏輯簡單明瞭--- 抽脂掉即可!!b-筋膜鬆弛這是腹部內的東西,如腸子與臟器,懷孕的小baby,老化,腹內疾病等,往前ㄍ一ㄥ開所造成的腹部最強防線崩潰。處理方式--- 縫補緊一點!! 也就是下面提到的[腹部整形術]中的一個步驟。c-皮膚鬆弛過多過多過突的東西撐大久了,皮膚就鬆囉! 更糟糕的是在肚皮上留下難看的證據: 肥胖紋,或是產婦懷孕後的姙娠紋,這就像裂傷後產生的疤痕一樣,不是抽脂,或打個雷射就能消除。處理方法--- 切掉。沒錯,一定要切掉!! 也就是下面提到的[腹部整形術]中的一個步驟。d-腸子與臟器太肥大胖是不挑地方胖的,所以請想一下,肚子裡的所有臟器都會"卡"一層油脂。處理方法--- 減肥療程!! 女人無時無刻不在減的功課。有問題,就有相對應的解決方案(1) 抽脂(Liposuction)適合腹腰部皮膚彈性還不錯的族群。女性固然佔大宗,男人也不少,畢竟事業有成,應酬多的人通常都有啤酒肚,鮪魚肚。如果您屬於年輕未懷孕女性,恭喜您,幾乎都適合這種方法。因為腹部抽脂是最不痛的抽脂手術,傷口又隱藏在肚臍內+ 腹股溝(抽脂一般沒有人會在意傷口,因為您的紅豆冰可能都比它還明顯),恢復期較短,不用請假,手術後只要穿塑腹帶1至3個月即可。手術結果一個半月後即可逐漸看到!!(2) 腹腰部整形術 + 肚臍整形術最早是Kelly於西元1899年所發明,後來Pitanguy在西元1967年將之應用推廣到美容用途。腹部整形手術在美國已成為非常普遍的手術,在六年內接受此種手術的人成長177% (1992至1998年) 。適合下列族群(Indications):a-有大片妊娠紋者,尤其已經有剖腹產傷口(Pfannenstiel scars) 者更加適合。(妊娠紋是一種疤痕!! 一旦形成就不會消失,這是殘酷的事實。畢竟撐大後的肌膚斷裂,無法藉由塗抹或雷射消除,還是省點錢比較好。外科醫師能幫助您的,就是直接的邏輯: 切除-- 也就是藉由腹部整形來改善妊娠紋面積過大的問題。)b-腹部皮膚拉起來超過2公分者。c-肚臍變形,上緣皮膚下垂者。d-即使腹部皮膚捏起來,肚子仍舊前突(代表腹部筋膜與肌肉鬆弛,醫學術語稱為rectus diastasis)。e-腹部老化者 (皮膚變薄、鬆垮、小腹前突,甚至連上腹都鼓出) -- 此手術又稱為truncal rejuvenation 軀幹年輕化療程。腹部整形手術過程與原理>原理像所有的拉皮手術一樣,將多餘的皮膚與脂肪移除,再重新縫合起來,就像床單拉平一樣。當然沒那麼簡單的地方就是: 同時處理 a,腰部脂肪過多;b, 筋膜鬆弛 兩大問題。>傷口類似剖腹產的下腹部位置,又稱為比基尼線(bikini line),可以隱藏在內褲裏。>手術時間2.5小時左右。>麻醉全身麻醉。>恢復期4天恢復正常作息,10天拆線。 (#左圖產後腹部皮膚鬆弛,妊娠紋佔據小腹,肚臍呈下垂狀。站長為其施行"腹部拉皮",將多餘的贅肉贅油切除掉,並重塑腰身,手術後可見右圖腹部內凹的魔鬼身材!)

褥瘡重建

褥瘡重建

討論褥瘡(Pressure Sore)怎麼治療,還不如討論正視如何預防(prevention)褥瘡比較實際, 而且重要許多!!褥瘡顧名思義乃由於壓力持續集中在身體某處, 超過耐受點後, 造成組織的缺血性壞死。 生活上我們常見半身不遂癱瘓, 中風, 脊椎受傷, 嚴重疾病臥床者,都會看到這種隨著慢性疾病的煎熬, 導致照顧品質與身體條件惡化所產生的問題。 正常人做久一點(如廁時), 如果不動, 屁股會痛以外, 當您起身的時候, 往往腳都會麻掉,這就是壓迫過久的生活經驗。 可以想像,如果身體不能移動去平衡壓力, 分擔負擔, 就會毀掉身體重心所集中摧毀的地方。也就是在身體上挖出個洞, 而且是越來越大, 越來越深。問題是褥瘡為了減輕壓力,所以必須睡氣墊床, 勤加翻身, "說的簡單, 做起來難如上青天",這是很磨人累人的差事。 一開始家屬還可以撐一陣子, 但是[久病無孝子], 真正的難題就是照顧品質堅持的下去嗎? 可以維持多久? 因此故事一再上演,褥瘡幾乎是每個久病+長期臥床, 坐輪椅者一定會產生的慢性傷口, 沒有例外。 接下來轉移戰場, 找長期看護照顧, 或者將患者轉住到安養中心等地方, 只不過傷口依然存在, 甚至不減反增。這就像台灣的道路一樣, 各個施工單位拼命挖的結果, [補]永遠來不及, 也使得路況越來越糟! 更容易受損!所以站長看這種患者的門診, 不先看患者, 先看照顧他/她的人的心態與態度。 畢竟醫師花許多心血治療病人的傷口, 照顧不佳的情況下, 可以在兩小時內將褥瘡重建區域徹底毀掉, [沒彩工],功虧一匱! 除了增加照顧團隊的困擾, 病患的傷口惡化外,更是政府健保醫療的長期負擔,而且是惡性循環+夢靥, 揮之不去。褥瘡的嚴重性與深度有密切的關係, 和燒燙傷的分級很類似。 NPUAP將它分成第一級(Stage I): 也就是淺層傷口, 屬於表皮位置;第二級(Stage II): 屬於中淺層傷口, 深度觸及真皮層;第三級(Stage III): 屬於深度傷口, 深度已經到達皮下脂肪層;第四級(Stage IV)則為最差的一級,已經突破人體的防線:筋膜層, 到達肌肉甚至見骨的程度。 治療方法(1) Conservative Tx: 換藥(2) Flaps(3) Skin grafts

臉雕塑---下巴整形

臉雕塑---下巴整形

下巴略尖與朝上的俏模樣, 隨著甜姐兒的燦爛笑容, 開懷呈現。這是現代美女黃金倒三角,輕易流露嬌俏的女性特質。 瓜子臉的最尖端, 美麗的萃取精隨輸出點,儼然美的"好望角"。下巴在中國命理領域稱做[地閣],象徵[子息]、[屬下]、[晚年]、[做事的持續力], 有其一定的重要性。下巴(Chin)其是現代智人的特徵,尼安德塔人都只有未發育成熟的下巴,於13萬年前才開始出現在解剖考古學的發現,有的研究則認為它是鼻口部的殘餘。 下巴的平均大小在過去兩百代期間一直在成長,所以進化的下巴似乎不能短小。男女對於下巴的意義有不同的偏好: 現代男性逐漸喜愛"續鬍",傳達野性強勢的男性訊號,也是意圖延長與扭轉柔弱下巴意像的企圖(Muscarella F. 1996);阿拉斯加原住民婦女進入青春期後,便在下巴刺青: 一至五條垂直線,表示她們已經到了結婚生育年齡。下巴其實大多數人在語意上指的是下頷骨(mandible)的中間部分,它的血液主要由內側供應,前方兩個小洞(mental foramen)發出mental nerve支配下唇的感覺, 它的骨頭部分則提供了下排牙齒穩當的基座,與部分舌頭,顏面肌肉的附著點,形成口腔底部。下頷骨正中間的骨質密度(bone density)亦是最高,所以要骨折真的需要極大的撞擊力道,所以呢,當然不可能如坊間謠傳的敲敲打打就可以改善臉的弧度。拜託一下!!=下巴的理想科學測量=下巴的理想長度其實這幾年似乎審美觀逐漸在改變中。(1) "八度音"(1:2)比例-- 鼻子下方(subnasal)和兩唇中點(stomion)的長度(sl), 是兩唇中點到下巴最下緣(menton)長度(lc)的一半: sl/lc <=1/2 <原來的數據是符合phi: 黃金比例, 現在則接近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的弦切1:2成為"八度音"比例>,即現在好像喜歡更長,略翹的下巴。(2) 下巴頸部角度(cervicomental angle)必須< 120度,贅油不能讓臉和頸子的交界分不清楚, 更不能像青蛙還是雞or鶴"ㄌ一ㄠˊ ㄌ一ㄠˊ"的脖子,不油不鬆不垮,才是俐落清瘦的臉型。(3) 額頭與眼睛的距離/眼睛和下巴的距離符合>黃金比例(Phi) =1/1.618 to 1/2(4) 其他如同過去學生時代的經驗,做個"好人好事"熱心公益,出個公差, 成績加個幾分;下巴整形真的是"錦上添花",[加分]的整形類別,和隆鼻動則戲劇性變臉效果,大相逕庭。下巴整形(Genioplasty)其實遠比一般人所想的複雜!方法包括(1) 人工下巴植入物  --- 最適合下巴後縮的患者簡而言之,適合小下巴(microgenia))的人,也是最常見的手術族群, 暴牙的人不在少數。下巴後縮的人一閉嘴,整個下巴側面呈現一直線,毫無弧度。下巴整形可以讓下巴的橫向凹陷,也就是古代所謂的[承漿],明顯一點。如果我講[有點短又不會太短],肯定太白癡 + 白目,所以正確的科學說法也就是: a、 sl/lc >1:1.5者,置入人工下巴較自然,滿意度高和未來併發症較少。根據Gonzalez-Ulloa(1968)對下巴後縮的分類系統,下巴植入物比較適合。b、輕度的後縮, 也就是第一級(First-degree retraction: pogonion at < 10 mm behind the 0° meridian)。手術流程a、麻醉: 局部神經麻醉b、手術時間: 15 分鐘c、傷口: 在嘴巴內,下牙齦處(buccogingival incision)d、可以馬上回家, 不用住院e、材質: 依照您的比例挑選適合的專業合法的人工下巴f、術後照顧:    1, 冰敷三天,改成溫敷    2, 按時吃藥    3, 手術後醫師會幫您貼紙膠布(taping)消腫兩天,可自行移除。    4, 每天必須至少早、 中、晚用漱口水保持口腔衛生    5, 飲食為前五天吃流質食物,如粥等,後來可依情況恢復正常飲食    6, 第七天回診檢查口腔內是否有未掉之線頭    7, 盡量不要有扥下巴的動作手術要避開 mental foramen (位於 pupil, infraorbital foramen 和 second bicuspid tooth的垂直線), 以免傷到神經。 <不適合做墊下巴的族群>(1) 牙齒長,下頷骨短的人(long teeth with a short mandibular height)這類人只做墊下巴手術的話,會常有頂到下牙齦的感覺怪怪的,所以比較建議做下巴骨延長手術。(2) 下巴骨最下方有往上的突起 ( 向上坡一樣 ) 人工下巴會卡在中間,下不去! 除非消費者願意用其他材質或從皮膚外切口進入。(3) 未來考慮做矯正與正顎手術的人非常不建議,因為可能會妨礙未來的計畫。有些醫師來者不拒,其實是不正確的作法。建議充分溝通之後,最好跟矯正科醫師談過,再做決定也不遲。=下巴骨整形術=適合1、下巴骨太短2、下巴骨太後縮---- 第二級以上下巴後縮者3、下巴骨歪斜4、下巴骨太突(厚斗)手術流程a, 麻醉: 全身麻醉b, 手術時間: 一個半小時c, 傷口: 在嘴巴內,下牙齦處(buccogingival incision)d, 可以回家,不用住院e, 方法: 依照您的比例,將下巴骨踞開(osteotomy),重新固定在完美的位置 。f, 術後照顧:    1, 冰敷三天,改成溫敷    2, 按時吃藥    3, 手術後醫師會幫您貼紙膠布(taping)消腫兩天,可自行移除    4, 每天必須至少早、中、晚用漱口水保持口腔衛生    5, 飲食為前五天吃流質食物,如粥等,後來可依情況恢復正常飲食    6, 第七天回診檢查口腔內是否有未掉之線頭    7, 十天左右即可消腫到不太明顯的地步,約三週左右徹底消腫    8, 手術後半年為骨頭癒合期, 必須遵照醫師指示維護之。 盡量不要        有扥下巴的動作。=抽脂術=適合1、下巴骨邊緣被脂肪淹沒者,也就是局部下巴2、嘴角和周圍頸部肥胖者,這在老化的人很常見.

隆乳手術獨門奧義

隆乳手術獨門奧義

自然的胸部因為乃是從小逐漸變大長大的,重量重心會集中在下部,所以會呈現[水滴狀],也就是不會有上方突出的感覺;乳房也輕微外擴,乳溝不會因為穿胸罩而擠出直線的陰影--- 這是可以觀察許多八卦雜誌繪聲繪影隆乳疑雲的幾項重點。坊間一再宣稱[不錯]、[最棒],到底根據在哪裏?? 總不能憑空想像,還是一句話:[變大] 或者像小朋友唸英文字母(A, B, C, ...) 又或者拿平面照片好像很好看,但是沒有彈性,又不柔軟,"中看不中用"+"只可遠觀",如此含糊就呼攏過去!【女性象徵應該是 形狀漂亮 + 觸感柔軟有彈性】(1) 手術技術 + 手術後藥物時代已經進到了21世紀,不是日據時代之後的"一脈相承","左手換右手"學徒制的傳統臨床醫療。事情就因為"內視鏡"一招就會如此簡單,就一定會很軟嗎? 答案當然不是,別太天真了,實際一點。醫師無法調控身體內傷口癒合過程裡的 Fibrosis 過程,那是極其複雜的機轉。因此醫師有無力感,畢竟面對只要置入人工異物皆無可避免會被像" 蠶寶寶"一般被包覆,這是人體正常的保護機制,隆乳 /隆鼻 /墊下巴等等皆是如此, 只不過因為隆乳需要柔軟, 所以才會被特別注意到纖維化, 莢膜化變硬的過程。在整形領域不樂見--- 包得越緊,就會摸起來硬梆梆的。也就是說毎位醫師會很努力開刀,很認真、 很善良,但是對於硬與軟很難調控,只能順其自然!! 您大概不知道這有多可怕,一件事只能眼睜睜讓其發生,完全使不上力。醫師過去只能用技術將隆乳的空間剥離完整,夠大;爭吵傷口從哪裡進去最棒,放在哪一層最好?? 再充其量用內視鏡止血,減少血的黏稠,就這樣。藥物部分,醫師通常給予 Accolate、Vit E、抗生素,再多一點,那就拼命的按摩,再按摩+ 再束胸 + 再趴睡......能幫忙的實在不多。就算大部份醫師號稱的抗莢膜攣縮藥 Accolate,真的那麼神奇嗎? 一樣,別想得太簡單。因為現在每家診所都給患者這類藥物,那不就通通都軟到不行了嗎? 怎麼還會有硬的呢? Answer 又是 No。醫療是科學,可不是商業行為, 也不是名醫說了算,別太天真。身體是連妳自己都不聽的學生,軟不軟的最後決定權還在妳自己身體裡頭的分子生物機轉!!所以許多醫療院所一再強調按摩的重要性,希望藉由強力的按摩讓空間持續維持----這是一廂情願的作法。(2) 外表靜態變化1、罩杯升級至於可以大多少罩杯呢? 端視您胸部組織的覆蓋與延展性而定,一般做到 C+ 以上沒有問題,再往上,就得視您的先天條件而決。通常(1) 產後萎縮(2)肥胖 (3) 皮膚較女性化(4) 原來胸部是B罩杯者, 皮膚延展性極佳,可以增加更多的義乳體積潛力。過於勉強的話,必定未來摸得到人工義乳的機會大增,因為除了義乳上方沒有東西遮掩以外, 隨著時間一久,越大的壓力施加於胸部, 往內被肋骨抵住,壓力要宣洩的情況下, 只好往外壓迫乳房, 讓它有變薄的可能。所以醫師必須好好拿捏,與您充分溝通。2、乳上線 往上; 乳下線(IMF) 往下人工義乳會充滿於胸闊, "本尊"會因為地心引力,安靜的沿著新剝離的乳下線(IMF),躺在人工剝離的空間中。加上因為搭帳篷的原理,會有額外的撐大空間,使得上方的"屋頂"飽滿度從鎖骨(Clavicle)延伸下來,不再有上方塌陷感。3、 兩乳間距縮小 當正確的剝離胸骨內側的胸大肌附著處, 人工的空間會均勻的往內延伸,人工義乳有機會"幽遊"於內側,因此乳房會往內,往中央飽滿。4、乳外側線往外,往下為了模仿自然,天然的大胸部,醫師剝離空間時, 除了必須剝離開胸大肌(胸闊的中內下部),人為製造撐開乳房外側的空間也是必須的,方便人工義乳住得更寬敞舒適。5、 乳房中軸線垂直胸闊本來和胸肋骨"三貼"的乳房組織, 因此可以順著胸闊變大。6、修飾淡化胸肋骨明顯的陰影 平胸的人當然地表的凹凸不平總是非常明顯7、 乳頭乳暈較飽滿"元氣感"是美麗胸部的要件。貧乳,小乳沒有鼓漲的支撐,所以隆乳可以彌補乳暈乳頭下方地基掏空的缺陷。(3) 外表動態變化1、 乳房可以往中間擠壓互相碰觸隆乳手術後, 除了水滴狀乖乖的安置"供奉"在胸部外,應該可以馬上擠出乳溝,穿低胸禮服+胸罩可以顯露出"外雙C" , 方是模仿自然的胸部,身體功能密碼的十字符號。即使是上圖如此平坦的胸部, 隆乳後皆可以,也應該做到此結果。 "每個人都使得"!! 許多內衣廣告都強調的震動、晃動--- [波濤洶湧]感!2、走路跑歩可以有輕微跳動感穿上低胸衣服會有美麗動人的微振晃動感!!隆乳有優點,就一定有缺點(Disadvantages), 它包括哪些呢?(1) 深捏,深掐感較差。(2) 靠近"地表"胸部皮膚處, 較易摸到人工義乳的邊緣與皺折。

腹直肌皮瓣重建乳房---隆乳篇

腹直肌皮瓣重建乳房---隆乳篇

隆乳用人工鹽水袋彷彿都可以搞定,但是根據墨非定律,真實世界往往不那麼完美,總是有人會不適合放置人工植入物。那麼到底是哪些人不適合人工義乳,必須另謀它法,另闢蹊徑,才能一圓豐胸美夢呢??如下適應症(indications):人工義乳隆乳後, 反覆or嚴重筴膜攣縮(repeated capsule contracture)。 乳房組織因為手術破壞,導致覆蓋不夠者。矽膠或膠狀人工義乳滲露,導致異物反應與病變者。想[一兼二顧],同時改善腹部鬆弛與產後乳房萎縮下垂, 卻排斥人工義乳,又可以接受腹部無力等副作用者。合併上述兩項以上者。 不能放人工的異物(foreign body),邏輯思考的最直接重建補救辦法: 放自己的東西(autologous tissue)。其中最方便的就是腹直肌皮瓣(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 flaps, TRAM flaps)。蝦米是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 m.)? 它是仰臥起坐所使用的肌肉,猛男的驕傲,綜藝節目主持人常調侃:[八塊練成一塊,一坨,一團]的地方,格鬥技的訓練罩門。整形外科醫師就是利用它擁有靠近乳房,而且可以攜帶附贈腹部的皮膚脂肪組織,"乾坤大挪移"至胸部,達到挖東牆補西牆的效果。解剖學上這塊肌肉的起源為恥骨(crest of pubis),垂直往上連接到第五到第七肋骨的軟骨和胸骨突(xiphoid process),神經供應來自第7至12肋間神經。血液循環有兩套,上面是superior epigastric artery,下面是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莖皮瓣(pedicled flaps)的原理就是截斷其中一套,在僅靠另一套血管的情況下,將組織安全的轉移動。腹直肌皮瓣手術來重建乳房,可以追溯到Holmstrom(1979),當時還是自由皮瓣,也就是必須接血管的方式, 想當年作者稱呼它為free abdominoplasty flap。不過Hartrampf(1982)將之改為莖皮瓣(pedicled flaps),不用接血管的顯微手術,即可用於乳房重建,遂成為風行數十年的重建用皮瓣。當您的乳房經過破壞或是組織覆蓋不夠時,人工義乳容易現出原形,再怎麼技術高超,醫師也難以達到自然柔軟的境界。 所以解決方法是利用腹部的自體柔軟組織,填入乳房中, 同時"一兼二顧",完成腹部 + 肚臍整形(abdominoplasty + umbilicoplasty),將鬆弛討厭的腹部肥油,"人棄我取",將它移植到乳房裏。由於是自己的組織,所以不必擔心排斥的問題,當然也夠軟,彈性觸感絕對接近真實。一次解決問題!! Solutions: 利用腹部的腹直肌皮瓣(bilateral de-epithelialized pedicled TRAM flaps)填充至兩側中空的乳房,但是消費者仍需了解,它可能發生的副作用或併發症:腹部無力這是絕對會發生的。因為您的兩側腹直肌都被轉移到乳房去了,當然會有此現象,不過這是可以逐漸適應的。腹部疝氣腹直肌皮瓣取下後, 腹部筋膜便會缺損,醫師會利用人工筋膜(marlex)彌補之,不過凡是都有萬一,有可能未來會導致疝氣(hernia),但是機率不高。肋骨下緣突起因為皮瓣轉上去的時候,會有轉折點, 所以看起來會稍微鼓鼓的,於胸骨下方兩側,但會逐漸改善。下腹部傷口癒合不佳發生率低,範圍不大,通常位於腹部傷口張力最大處。漿液堆積(seroma)只要開刀都會蓄積分泌物, 因為您的腹部皮膚被掀起來,所以這個空間會被分泌物(serous discharge)佔滿,只要照顧得宜,發炎機率很低。"人工美"畢竟也是科技進步的展現,[相信並擁抱科技]是必要的現代人生活觀。

跳蚤叮咬

跳蚤叮咬

<案例>「醫師,這到底是什麼症頭?爲什麼越生越多,每天都抓個不停?」帶著孫子來看的阿公,指著患者的小腿向我詢問道。 五六歲的小男孩小腿上,有許多紅色的丘疹,或聚或散,有的排列成三角形或是一直線,以足踝附近的病灶最多,有些疹子已經被抓破了,有些疹子中央有小小的水泡。 「這是丘疹樣蕁麻疹,應該是跳蚤叮咬造成的,家裡有養貓或狗嗎?」我一面解釋一面問道。 「有養狗啦,可是爲什麼我們家的狗很乾淨,不會有跳蚤的。而且全家只有他會這樣,難道只有他被咬嗎?」阿公質疑的問道。 「有時候跳蚤特別喜歡叮咬家中的某一個人,而且小孩子被叮咬後的免疫反應特別強,所以會起許多紅紅的疹子,並且癢的要命!家中寵物的跳蚤,常常是被外面的流浪貓狗所傳染。」我繼續的解釋。也一面開了止癢藥膏及口服抗組織胺藥物給患者服用,並且叮嚀注意家中環境和寵物的消毒。 阿公有些疑惑的帶著孫子走了。 後續追蹤的結果,小孩子的父親也有被咬的疹子,只是疹子較少罷了。在幾次的治療及環境的消毒後,患者們得到痊癒。 在蚊蟲叮咬的反應中,小孩因為免疫反應的關係,叮到後起的包特別大、特別癢,甚至沒有叮到的地方也會有類似的疹子,這就是所謂的丘疹樣蕁麻疹。兒童被叮咬後,也特別容易因為抓破而細菌感染。跳蚤 跳蚤是無翅的小昆蟲,大小約零點一至零點八公分,肉眼可見。據統計,世界上約有2500種之多,成蟲以吸血為食。依照主要寄生宿主的不同,又可分為人蚤、貓蚤、鼠蚤、狗蚤、鳥蚤等五大類。臨床上以貓蚤、狗蚤叮咬最常見,鼠蚤及鳥蚤叮咬也偶可見到。流浪貓、狗常是跳蚤的宿主(來源),戶外草地、地下室、儲藏室、空屋等,則是常見被跳蚤叮咬的場所。 跳蚤跳躍的高度可達十八公分,所以叮咬的範圍以小腿為主,尤其是腳踝附近最常被叮咬。如果身上也有被跳蚤叮咬的疹子,則需考慮跳蚤被帶到家中,躲藏在沙發及床鋪上。 在治療上,給予口服抗組織胺以及塗抹局部強效類固醇來止癢,且可使疹子較快速消失,嚴重的患者可以短期使用口服類固醇。如有續發細菌感染,則給予口服抗生素治療。此外,所有的寵物及居家環境都要消毒,以殺死所有可能的跳蚤,如此可以達到戲劇性的根治。此外在跳蚤多的地方,穿著長褲、長襪,甚至把長褲的褲管包在襪子中(類似軍中打綁腿的方法),以及噴上驅蟲液,可以大幅的減少被叮咬。當然常會有跳蚤的地方最好還是少去為宜。

口腔癌的重建

口腔癌的重建

口腔癌的治療基本上是團隊治療(team work),必須腫瘤外科醫師,放射腫瘤科與重建整形外科醫師共同合作,方能提供完整全面的口腔癌治療。就像雙打一樣,成員的任何一位都非常重要。口腔癌被切除後(tumor excision / ablation),通常對顏面造成巨大的破壞,但是對於癌症是不能手軟的,因為往往對敵人的一念之慈,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 (如癌症再發),這個道理不管是清創,還是腫瘤切除,就像垃圾不能留一樣,"留來留去留成仇"。對於口腔癌的重建有下列的基本原則盡量恢復患者的外觀減少重建所付出的代價與併發症盡量不影響患者的功能將重建的手術變成穩定、快速、公式化的反射動作在台灣,頰癌(buccal cancer)的比率高,患者都拖到不看醫師不行的地步,因此腫瘤切除通常範圍都極大,往往包括口腔黏膜,肌肉,脂肪,皮膚,骨頭等組織,對外觀的影響巨大。一般最常見的缺損, 難度也較高,重建費時的皮瓣手術就屬於composite defect。大多需要兩塊皮瓣(double flaps),包括含骨頭的free fibular osteocutaneous perforator flap+ 重建臉頰組織的free anterolateral thigh flap。有趣的是骨頭的重建大都利用人體較不重要的腓骨(fibula),它位於小腿的外側,靠脛骨(tibia)的外邊(lateral side),就算拿掉,對腿的功能影響較小。根據記載,腓骨還是人類最早用來紀錄算數,南非史瓦濟蘭挖掘到的,西元前35000年的狒狒腓骨,其上刻有29個清晰的凹槽,很像至今在那米比亞仍在使用的[日曆棒]。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