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氣血暢通防病 鍛鍊經絡3方法

氣血暢通防病 鍛鍊經絡3方法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經絡是人體傳遞能量的管道,亦是人體最高層次的綜合系統。經絡控制人體的一切功能,能決生死,調虛實,處百病。而經絡又細分為「經脈」與「絡脈」。「經脈」是垂直身體的能量運送主幹道,共計12 條經絡連結的環狀系統。「絡脈」則是身體橫向的支幹,與主幹道上12 條縱向經脈相互連結。經絡脈連繫 運送能量「氣+血+津液」循環經脈與絡脈彼此相互聯繫,形成運送能量「氣+血+津液」循環的網路。由此可見,經絡不同於西醫所指血管系統傳遞血液、淋巴系統傳遞淋巴液、神經系統傳遞神經物質等傳遞單一物質的「單一系統」,而是集結神經系統、血液系統、淋巴系統、內分泌系統、筋膜系統等的「綜合系統」,其以「能量」運行全身上下,並聯絡著我們的身體、外表、四肢與五臟六腑等器官,維持身體正常的生理功能。鍛鍊經絡 即能打通全身氣血「能量」就好比電能,而「經絡系統」就好比電力系統,傳遞電能。台灣這座寶島就好比我們人體,必須仰賴電力系統,將電能傳遞到各縣市、各家庭。各縣市就像是我們的五臟、六腑;各家庭就像是我們的細胞。家庭停電,所有的電器都不能啟動(細胞受損發炎);停電太久,家庭電器全部壞了,家庭生活長久無法正常運作,就如同廢棄屋(細胞壞死);各縣市公家機關、行政單位長期停電(五臟六腑功能性降低),久而久之,市政無法進行,長期停擺,社會秩序就會大亂(造成全身痠痛、出現各種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等)。反之,由於能量由「氣」、「血」和「津液」組成,因此,只要氣血、津液運行無礙,全身的能量就能順暢地行走在經絡之中,身體自然健康。但是,現代人生活壓力大,飲食、作息不正常,導致這股「能量」運送的管道阻塞或打結;當能量無法順利運送至全身時,我們自然會感到疲勞不適,甚至生病。因此,「鍛鍊經絡」正是確保氣血運行暢通的最佳方法,而鍛鍊經絡可細分為以下 3 種:1)運動/如登山、跑步、騎車、快走、散步、深蹲等,每天至少運動半小時,都可以讓身體的氣血運行順暢,尤其以深蹲的效果最好。2)按摩、敲打、刺激經絡上的穴位。3)按摩、敲打全身經絡,包括: 手三陰(手內側):心經、心包經、肺經。 手三陽(手外側):小腸經、三焦經、大腸經。 足三陰(足內側):腎經、脾經、肝經。 足三陽(足外側):膀胱經、胃經、膽經。再加上任脈(前胸中央縱線)和督脈(後背脊椎線)。其中,又以按摩敲打經絡的方式最佳,因為經絡當中又與陰陽五行的原理結合。換言之,按摩敲打經絡不單可以讓氣血暢通,也能同時調養五臟六腑的陰陽平衡,達到更完善的身體保健功效。(本文摘自/敲療-經絡對位敲打法/采實文化)

開筋活脈通氣血 輕鬆做6瑜珈伸展法

開筋活脈通氣血 輕鬆做6瑜珈伸展法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筋縮,是萬病之源。俗語說:「筋長一寸,壽延十年。」瑜伽,可以成為每日持續性「開筋活脈」的習慣。不合適的拉伸難度,很容易造成肌肉拉傷等問題,選擇自己做得來的動作,並逐步加強,才能建立起身體經脈的彈性基礎,培養身體自發氣的能力,讓到通暢經脈和氣血的目的。以下分享6種日常瑜伽伸展法: 膽經伸展左右轉身、側身拉伸,可以通膽經。雙手平舉,左右來回旋轉,先熱身將脊椎骨放鬆,慢慢來回20次,雙腳與肩同寬,平舉雙手,側身拉伸,左手舉過頭,從頭部、手部、腰,漸次往右延伸,可讓上身膽經得到良好的伸展,待左邊做完後,再換邊進行,左右各3到5次。側身拉伸後,身體前彎,再往左右腳靠近,做更深層的拉伸,進而拉動下半身的膽經經絡。尤其是拉動臀部上方的肌肉束,也就是環跳部位,延伸膽經性。 膀胱經伸展雙腿微張,身體向上後,維持上身平直,腰部前彎,再往下伸展,可以充分拉伸後背肌、大腿及小腿的部位。維持呼吸,吸氣使身體上升,吐氣時再次放鬆,將身體放到最低,反覆做5個吸吐循環,可讓膀胱經得到最佳伸展。 肝經拉伸將身體平坐於地上,雙腿張開大於120度,或個人可張開的最大程度,身體向上拉伸後,前彎往前放下,此動作可感受到雙腿內側的拉伸壓力,內側的肌肉束就是肝經所在,往前放持續在自己可以忍受的強度內,維持1到2分鐘。 心包、肺經的手臂伸展雙腿微張,雙手平舉與肩同高,吸氣身體向上後仰,手臂往後水平拉伸,運動到肱二頭肌群及肱橈肌,也就拉伸心包及肺經的經脈。 三焦經的伸展手臂平舉,雙手互握,吐氣後,將胸椎、頸椎往後頭部內縮,使後背肌、肩頸部位有充足的拉伸,想要進一步加強的話,再將頭部左右延伸,至可拉展到三焦經背後的肌肉,進而調和內分泌系統。 腎經的伸展進行適度的側壓腿,同時拉伸肝脾腎三條經絡,做腎經脈的伸展。除了以上6種日常瑜珈伸展外,每日執行20至50回合的深蹲,可以通脾健胃,維持消化道的健康,也有助女生縮臀緊腹,可說一舉數得。(本文摘自/拍毒聖經:破解五大族群健康困擾的拍打排毒/博思智庫)

加班晚吃傷胃 試試餐間4小時吃堅果

加班晚吃傷胃 試試餐間4小時吃堅果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外食族如何簡單兼顧三餐?關於理想的早餐,是回到古老祖先的習慣,以米粥或飯搭配青菜和魚類,開啟一日早晨,但是對於現代人來說,應該有些難以辦到。並不建議吃麵包,因為多數人對小麥過敏而不自知,主要是農作物的基因受到改造,現今的小麥基因結構跟老祖先所吃的小麥已經完全不一樣了。下班較晚 把握餐間4小時進食基因改造的小麥裡面有一種容易造成過敏反應的成份,使身體產生發炎狀態,而發炎正是許多慢性疾病的元凶。如果真的想吃麵包,可以建議選購用歐洲和日本原生種小麥製成的麵包,沒有經過基因改造,只是我們很難探究店家的麵粉來源。此外,現在的上班族工時長,下班經常較晚,這時只要把握住餐與餐之間的間隔四小時,是最理想的狀況,例如說十二點吃完午餐,可以在下午四點吃一些小食(建議以堅果類為主,大約八到十顆的量,不過也要留意是否對堅果有過敏現象),到了晚上八點再吃晚餐,大致上就沒有問題(但仍建議三餐飲食時間正常)。腸胃功能不佳 多喝富含膠質的大骨湯或煲湯聽到有人在說常喝熱湯,容易傷害腸胃道和黏膜?常常吃冰的東西,也會把腸胃道凍傷?其實是不會影響的,因為當食物進入身體的時候,身體會有自我調節溫度的功能,可以調整到適當的溫度再往下走,喝冰水亦然。當然以中醫的理論來講,會認為喝冰水對身體不好,但西醫觀點會認為不管是喝冰水或喝熱湯,身體都會自動調整成可以適應的溫度。另外,腸胃功能不佳的人,可以多喝一些富含膠質的大骨湯或煲湯,有助修復腸胃道黏膜。(本文摘自/血糖代謝自癒力:不生病的營養健康療方/博思智庫)

改善肌肉緊繃 常做3招筋膜伸展操

改善肌肉緊繃 常做3招筋膜伸展操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筋膜舒展操可以緩和緊繃僵硬或疼痛等各種症狀。做了舒展操,糾結的筋膜會恢復原位,改善血流不順的情況。而且,筋膜恢復原本的狀態後,日常生活的活動也會變輕鬆,進而改善身體的歪斜、提升活動力。扭挫傷或跌撞傷等急性症狀 仍須接受診斷出現輕微的疼痛或不舒服,就算只是稍感身體不適,請養成做筋膜舒展操的習慣。不過,筋膜舒展操並非萬能,無法治療關節變形或椎間盤突出等身體構造的變化、扭挫傷或跌撞傷等急性症狀。請接受診斷,遵從專家的指示,進行適當的治療。筋膜舒展操的好處 緩和痠痛僵硬的症狀 舒緩各部位的疼痛 改善血液循環 調整姿勢 提升活動力 排除老廢物質 消除水腫 促進內臟功能 提高柔軟度筋膜舒展操無法解決的情況 變形關節的治療 (有時能緩和症狀) 椎間盤突出的治療 (有時能緩和症狀) 骨折的治療 (可當作治癒後的復健) 跌撞傷的治療 (可當作治癒後的復健)有傷口或扭挫傷、跌撞傷、骨折 勿進行舒展操一般按摩的動作是揉推、按壓、敲打。但是,那些動作無法充分舒展筋膜。要讓筋膜恢復至正常狀態,必須緩慢移動。把手貼在皮膚上輕輕滑推。如此一來,不但能消除筋膜沾黏,也可緩和疼痛等症狀。有傷口或扭挫傷、跌撞傷、骨折等症狀未癒的部位,請勿進行舒展操。發燒或飲酒後也請避免做舒展操。筋膜舒展操的做法 以雙手舒展筋膜把手放在需要舒展的部位,從各種方向滑推皮膚。滑推皮膚時,不要出力,輕推即可。只是把手放在皮膚上,移動手臂滑推皮膚。盡可能把手直接放在皮膚上。藉由滑推皮膚的動作,連帶舒展皮下的筋膜。筋膜被舒展後,可以逐漸感受到舒坦的刺激感。舒展不是摩擦,而是稍微拉推、鬆開皮膚的感覺 彎身舒展筋膜滑推皮膚的同時,慢慢地曲伸身體,舒展筋膜。不要猛然彎曲身體。筋膜被舒展後,除了會感受到舒坦的刺激感,也能緩和身體的緊繃僵硬或疼痛等症狀,使身體變輕鬆。 肌肉出力,進行簡單的運動,舒展筋膜 邊出力邊活動身體,舒展沾黏的筋膜。舒展筋膜時會逐漸感受到舒坦的刺激感。筋膜與疼痛的關係筋膜就像是包覆全身的連身衣,與身體的各部位相互連繫。當某一處筋膜發生沾黏或糾結,異常狀態就會擴大,造成身體各部位的不適。舉例來說,引發頭痛的點有時不在頭部,而是在頸部周圍。也就是說,引發疼痛的真正原因,其實距離疼痛的部位很遠。痛因的部位稱為激痛點,引發的疼痛稱為轉移痛。若想消除痠痛或疼痛,必須充分舒展痛因的部位。 (本文摘自/筋膜舒展操/健行文化)

生活過度忙碌 「暫停練習」找回節奏

生活過度忙碌 「暫停練習」找回節奏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想要更快達成你的目標,可以試試以下三件事:首先,繼續埋頭苦幹,直到倒下為止;或是,馬上放棄,這也算是聰明的決定;又或是,按下內心的暫停鍵──這肯定是十分理智的作法。生活變得庸庸碌碌 試試「暫停練習」讓不停運轉的自己停下來,放下所有的事情。深呼吸幾口氣,冷靜下來想想,自己是不是忽略了某些本質上的事情。這個方法叫做「給初學者的暫停練習」。在日常生活忙碌至極、或是生活感覺變得庸庸碌碌時,請試試以下的練習。你可以採站姿、坐姿或者臥姿,也可以張開或閉上眼睛。暫停手邊的事 觀察身體的狀態.停止你的活動。你可以在當下暫停手邊的事,跟自己的內心說「停下來」。.現在,專注在你的身體上,簡短確認你的狀態:現在的姿勢如何?覺得哪個部位放鬆了?哪裡還緊繃著,或是仍覺得疼痛?.你的呼吸如何?或快或慢?或深或淺?平穩或是急躁?.你剛剛在想什麼?你感受到了什麼?現在又在思考著哪些事?心情如何?停止內心對話 全神貫注在眼前練習不必花太長的時間記錄,因為我們的目的不在於改變什麼,也無需評判自己「好」或「不好」。只要稍微留意自己當下的感受─就是這麼簡單,也不需要別的。你的心會知道,你現在做的是有益身心的事。因此,只要做一件事:停止內心裡的小小對話,全神貫注在眼前的練習。(本文摘自/喚醒心中的白狼/大好書屋)

日常正確姿勢4要點 就能鍛鍊肌肉!

日常正確姿勢4要點 就能鍛鍊肌肉!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雖然,每個宗派的修行方法都不盡相同,但禪的基本思想是「調身‧調息‧調心」。也就是調整好全身的姿勢(身)與呼吸(息),精神(心)便會隨之端正。稱為「身息心」原則。姿勢、呼吸、心 依序調整請記住「姿勢→呼吸→心」這個順序。不只是坐禪,在日常生活中,想要重振精神或穩定心緒時,這三步驟是很重要的。在千日回峰行當中也是,當感覺「今天有點吃力」的時候,暫時停下腳步,端正姿勢,調勻呼吸,重新來過。漸漸地,心也會跟著穩定下來。在山上,如果只注意到路途的崎嶇,就會緊盯著地面,走路彎腰駝背,呼吸變得急促,心情跟著沉重起來。但當我覺察到自己這樣走路時,只要調勻呼吸,很神奇地,視野就會變開闊,可以清楚看見前方五至十公尺的景物。這就是心神穩定、高度專注的「禪定」境界。不只是在山中修行,日常生活中,一樣會發生同樣的狀況。陷在眼前的負面事物時,姿勢會歪斜,視線下垂,呼吸變淺。這種時候,首先端正姿勢(身),接著調整好呼吸(息),就可以讓心煥然一新。先學習正確的站姿在進入步行禪之前,首先要學習正確的站姿(姿勢)。也就是「用體幹正確地站立」。體幹就是全身的軸心,也就是軀體。想像你的身體是一棵樹,軀體就相當於樹幹,手腳是從樹幹延伸出去的樹枝。稍微打開雙腳,想像軀體筆直站立的模樣。如果可以,最好站在全身鏡前,從正面與側面檢查站姿是否正確。其實,如果要求「筆直站立」,真的沒幾個人的姿勢是正確的。許多人不是重心偏一邊,就是駝背,或過度挺腰,導致肚子突出,即使自以為站得很直,其實仍然不夠標準。正確站立的訣竅,在於確實地使用體幹的肌肉。人體的體幹以背脊為軸心,維持正確姿勢的重要肌肉都聚集在這。維持姿勢的腹肌與背部的肌肉群(腹部的腹直肌、背部的背闊肌、肩胛骨周圍的斜方肌等),以及抵抗重力的臀部肌肉(臀大肌與臀中肌)必須發揮功能,體幹才能維持平衡。並不需要個別地鍛鍊這些肌肉,只要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識下面4點,就可以鍛鍊到體幹。不管是站著還是坐著,要注意的地方都一樣,因此只要想到,隨時都可以去實踐。1)腹肌稍微使勁,收小腹。2)左右肩胛骨自然收攏,挺起胸膛。3)腰背不要駝起或挺出,維持筆直。4)重心均勻分布在左右兩腳(站立時,避免重心歪一邊;坐姿時不要蹺腳)。遵守以上要點,身體不要過於緊繃,就是「體幹筆直不歪曲」的狀態,也就是正確的站姿。(本文摘自/步行禪:用走路靜心、紓壓,5分鐘心靈.生活整理術/三采文化)

走路膝蓋痛、小腿腫 當心5種NG習慣

走路膝蓋痛、小腿腫 當心5種NG習慣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正確的走路方式,關鍵在於「體幹」。善用體幹走路,也就是運用背部的肩胛骨、腹部的腹肌、腰部至臀部的骨盆,就可以提升運動效果,舒適無壓地一路走下去。常聽說有人開始想要健走,卻出現膝蓋痛、小腿腫脹等問題。5種錯誤走路方式 駝背、挺肚、外八、傾斜、屈膝其實這些問題的原因,都是因為走路方式錯誤。當然,身體老化造成肌力衰退,以及關節的退化也可能是原因,但愈是這樣的人,愈需要知道正確的步行方式。在此我整理了多數人易犯的錯誤走路方式。請檢查自己平時的走路姿勢,看看是否也犯了同樣的毛病。錯誤駝背行走成天伏案工作,以及長時間使用手機或電腦,走起路來很容易彎腰駝背。駝背不只是背部蜷曲,肩膀和頭部也會往前突出。這樣的走路方式,容易造成肩頸僵硬、腰痛、大腿肌肉痠痛等問題。改善方法》背脊挺直,肩胛骨往中央收攏,挺胸,手臂大幅度擺動,敏捷地行走。錯誤挺肚行走多數女性會犯的錯誤姿勢,乍看之下很像抬頭挺胸,但其實是挺著肚子走路。過度強調「姿勢正確」的人、腹肌沒力的人,都容易有這樣的毛病。長期以這樣的姿勢走路,不僅腰痛,還會壓迫到膝關節,容易引發慢性膝蓋疼痛。如果重心再偏掉,受壓迫的一邊膝蓋遲早會出問題。改善方法》「正確的站姿」,掌握挺胸不挺肚的感覺。同時留意強化腹肌等體幹的肌肉。錯誤外八行走這是左右膝蓋向外彎曲的走路方式。如果不嚴重很難察覺,不過鞋跟總是磨損的人,就有可能走路外八。據說練過柔道等格鬥技的人,很多也會外八走路。女性似乎是骨盆外擴,從大腿根部整個向外打開,才會變成這樣的走路方式。男性也是一樣,如果坐的時候,膝蓋會在無意識間打開(坐的時候無法併攏)就要小心。如果持續外八走路,會對膝蓋和髖關節造成負擔。改善方法》走路時,腳尖保持朝正前方。因為重心有時會不平衡,行走時要注意體幹平衡,整個腳板確實踩在地面。錯誤傾斜行走這是重心偏一邊的走路方式。每個人有慣用手和慣用腳,或多或少都會往左右傾斜,但如果情況太誇張,就會影響到走路方式。這個壞毛病自己也很難察覺,但可以從鞋跟磨損的程度看出來。如果鞋子的某一隻磨損得特別快,表示重心總是壓在該側。以這樣的狀態長時間行走,可能會讓承受負擔那一側的膝蓋和腳踝疼痛,必須在日常生活中想辦法矯正。習慣蹺二郎腿的人,想想自己是否都把同一條腿疊在上面?為了維持身體平衡,最好不要蹺腿,但無論如何就是想翹腳時,最好要左右輪流。改善方法》站在全身鏡前,掌握筆直站立的感覺。走路時,體重要平均分配在左右兩腳。背包包時,不要總是用同一隻手拿或揹,必須左右輪流,分散重量。錯誤曲膝行走非常多穿高跟鞋的女性會曲膝行走。因為高跟鞋無法讓體重平均分散在腳底,重心很容易集中在腳尖,就無法使用整個腳底和腿部順暢走路。曲膝行走,不僅走路難受,膝蓋的負擔也非常大。當鞋跟愈高時,為了身體維持平衡,膝蓋承受的負擔也就愈大。經常穿高跟鞋,養成曲膝走路的習慣後,就會出現因為膝蓋軟骨磨損而引發關節炎、小腿腫脹、腰痛等毛病。建議最好穿上運動鞋或平底鞋,需要時再換高跟鞋。這種曲膝走路方式,也是運動不足的人和肌力不足的長輩常見的走路方式。只要學會正確的走路方式,就可以強化體幹,提升肌力,也能預防老化。改善方法》有曲膝走路習慣的人,走路時應該都是膝蓋先動。請注意不是膝蓋往前,而是整個大腿往前抬,從腳跟著地,體重壓在整個腳底。若得步行好一段路時,一定要換成低跟鞋。(本文摘自/步行禪:用走路靜心、紓壓,5分鐘心靈.生活整理術/三采文化)

講座/糖尿病健康吃

講座/糖尿病健康吃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容易因不當的血糖控制而造成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及視網膜病變,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可避免或延緩併發症發生,其中營養醫療是血糖控制治療計劃中重要的一環,但大部分病友常不知哪些食物可吃,而無適當的飲食控制。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4月18日(三)舉辦營養講座,由營養師賴玉釧主講「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課程中幫助病友認識均衡飲食及飲食份量代換,使病友飲食更具多樣性!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時間:107年4月18日(三)下午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講座/冠心症正確用藥

講座/冠心症正確用藥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心臟疾病中發病率最高者。隨著現代化腳步,生活壓力日益增加,再加上肥胖缺乏運動、抽煙及偏好高熱量飲食,都提升心臟病的好發率,發作年齡也有愈來愈年輕的傾向,預防心臟病日益迫切且重要。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4/19(四)舉辦用藥安全講座,由藥師張凱越主講「正確用藥觀念宣導-冠心症病人」。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冠心症病友們及關心正確用藥須知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正確用藥觀念宣導-冠心症病人時間:107年4月19日(四)下午14:30-15: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一樓門診藥局候藥區前洽詢:02-2249-0088

遲鈍未必是壞事 不順利也能樂觀度日

遲鈍未必是壞事 不順利也能樂觀度日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一般人認為,遲鈍這兩個字會給人負面的印象。但是我認為因人而異,有時遲鈍未必就是壞事。尤其是現在社會,步調這麼快速、忙碌,到處都充斥著無形的壓力,如果能夠遲鈍一點,人們應該會更加幸福、有活力。心思比較細膩、容易敏感的人,只要有小小的失敗、或是人際關係上有一點點的麻煩,就會煩惱不已、愁眉不展。敏感是天賦 不該愛用就用如果因此無法尋得契機,重新站起,還會承受不住壓力、影響身體,甚至會因此罹患憂鬱症等心理疾病。越是敏感的人,越容易勉強自己承受壓力。因此與其為一點小事就神經兮兮,不如活得遲鈍一點才是上策。我所指的遲鈍,並不是對任何事情的感受或思考方式表現拙劣。遲鈍未必是指腦袋魯鈍,從好的一面來說,其實是豁達生存的方法之一。也就是說,遲鈍不會使你因為無關緊要的事情而窮擔心,反而讓你精神飽滿、健康快樂的生活。鈍悟:敏感的人擔心多,所以行動少。敏感者說不出「總會有辦法的」 樂觀的人常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工作、人際關係、戀愛、金錢,能夠盡如人意的事,真的是少之又少。但是,滿腦子想著不順心、不順利的事情,心情只會更煩悶。因此,只有樂觀的告訴自己「總會有辦法」,才能夠順利的活下去。如果整天都在煩惱什麼不順利、什麼不順心,就無法提起精神好好過日子。成天意志消沉,就會失去繼續努力的鬥志。縱使人生盡是不順利,還是要抱著愉快的心情向前看。重要的是,擁有樂觀的思維,並跟自己說:「只要繼續努力,總會有辦法。」可是越敏感的人,就越是悲觀。「我已經不行了!」、「我的忍耐已經到達極限了!」、「我已經無法招架了!」等,從這個角度來看,神經大條一點還比較聰明。只要稍微遲鈍一點,就不會因為一點無謂的小事耿耿於懷,甚至意志消沉;而碰到不順心、不順利的事情時,藉由鈍感力就能夠樂觀以對,無須過度煩惱。換言之,就算人生充斥著不如意事,遲鈍也能使你幸福的活下去。鈍悟:樂觀的人不敏感。(本文摘自/鈍感力:為那些一點小事就耿耿於懷的人,找到救贖/大是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