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台灣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全台公認的整形外科權威,也是台灣整形界的先驅。其夫為台灣著名心臟外科醫師林芳郁。

明明精神好,卻看起來像沒睡飽⋯竟是「眼瞼下垂」惹禍

明明精神好,卻看起來像沒睡飽⋯竟是「眼瞼下垂」惹禍

文/林靜芸 42歲的李哥經營一家服飾公司,因大環境不好,生意難作,他壓力很大。年輕時候的李哥,長得很正,每個人都說他帥,現在的他眼窩凹陷、眼皮塌下來,常被人問:「是不是沒睡飽?或是生病不舒服。」李哥明明精神很好,想認真談生意,被人多問了幾次之後,逐漸失去自信,李嫂看了很不忍,陪李哥來求診,要求剪掉過長的眼皮。 眼皮太長與眼瞼下垂不同 所謂「眼皮太長」,指的其實是年紀大或是其它原因,因皮膚鬆弛,造成眼皮垂墜、泡腫、皺紋。眼皮太長如果張開眼睛的肌肉(提眼肌)正常,眼睛睜開時,不會遮住眼珠(正常眼皮睜開時應該遮蓋黑眼珠小於1毫米);「眼瞼下垂」指的是提眼肌無力,眼皮睜開時遮住黑眼珠超過1mm,睜眼時無法露出眼珠,給人愛睏疲累的印象。   (眼瞼下垂嚴重的人可能完全睜不開眼睛,輕度的眼瞼下垂常被誤以為是眼皮太長。圖/林靜芸提供) 臨床上使用「眼皮完全睜開到眼皮閉合的距離」來描述提眼肌的功能,又以「眼皮完全睜開瞳孔到上睫毛的距離」記錄眼瞼下垂的嚴重度。 眼瞼下垂嚴重的人可能完全睜不開眼睛,只得靠額頭的力量提高眉毛視物,而輕度的眼瞼下垂外觀也許只是小眼睛的單眼皮。太寬的雙眼皮或是五線譜的眼皮,則常被誤以為是眼皮太長。 後天眼瞼下垂恐是重大疾病徵兆 眼瞼下垂分為先天及後天,先天性眼瞼下垂最好在視力發育期之前矯正,否則眼皮遮住瞳孔,可能變成弱視;後天性眼瞼下垂最常見的原因是老化,提眼肌鬆弛或肌肉退化,其他原因尚有外傷性或是疾病,例如:重症肌無力、甲狀腺機能亢進、腦神經病變或是糖尿病⋯等。 眼瞼下垂的整形主要是處理提眼肌,可以縮短也可以打摺,只有非常嚴重的下垂才作前額肌懸吊。手術後眼睛露出增加,而且暫時或永久的眨眼障礙以及眼皮無法完全閉合,除了作好術後護理以外,術前需先評估眼睛健康、淚液功能、眼睛自我保護功能等等,才能避免後遺症,擁有明亮的眼睛。 (作者為台灣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全台公認的整形外科權威。現為聯合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撫平細紋又抗衰老⋯名醫揭:今年最夯醫美話題是「它」

撫平細紋又抗衰老⋯名醫揭:今年最夯醫美話題是「它」

文/林靜芸 許多動物有再生能力,尤其是有尾的二棲類。當動物遭到掠食者攻擊時,最有可能被襲擊的就是尾部。但壁虎不必擔心這個問題,它會斷裂尾巴使自己擁有充足時間逃離。紅斑蠑螈更厲害,它能夠重生尾部、眼睛,甚至完整的四肢。當蠑螈損失肢體時,創傷處的細胞退行發育為幹細胞,生長出新的肢體。 人類許多狀況需要再生醫學,例如困難的傷口癒合、癌症治療、抗衰老等等。傳統的傷口癒合,只能清創、控制感染,等待傷口恢復。但是慢性傷口的病人,可能自我癒合能力較差,全身系統疾病導致傷口無法癒合,或是創傷導致傷口狀況不良。如果治療時提供幹細胞,不但局部血液循環及細胞營養能夠改善,還能活化及取代受損的細胞,促進傷口癒合。又如癌症治療,癌細胞滅絕之後需要幹細胞促進再生。至於抗衰老,現在所謂的肉毒桿菌、玻尿酸,多半只是治標,幹細胞治療才能讓人回春。 之前自體脂肪移植被廣泛運用於填補凹陷,例如老化造成的臉頰消風,或是增加體積例如隆乳。近幾年蓬勃發展的幹細胞療法,是將抽脂得到的脂肪經過離心萃取出基質血管部份,其中含有許多幹細胞,這種幹細胞可以促進血管生成、增加自體脂肪存活率、填平淺層皮膚凹陷、撫平細紋。而由於基質血管部份是自體組織,含有間質幹細胞,比任何填充物更能滿足人體的需求,與其它填充物相比,較少發炎反應或是異物反應,是最理想的填充物。   (自體脂肪可填平淺層的皮膚凹陷、撫平細紋。圖/林靜芸提供) 除了幹細胞運用,自體脂肪還能製成奈米脂肪,填平下眼皮皺紋以及頸部脖紋,甚至作成乳霜,用在雷射後的傷口或是老化皮膚的保養。 讀到這裡,聰明的您應該瞭解2022年自體脂肪為什麼最夯了吧!   (自體脂肪含有幹細胞用途廣泛,是2022年最夯話題。圖/林靜芸提供) (作者為台灣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全台公認的整形外科權威。現為聯合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年過65想保有年輕大腦,名醫曝「1習慣」須趁早養成

年過65想保有年輕大腦,名醫曝「1習慣」須趁早養成

文/林靜芸 根據2020年12月體育署的資料,台灣規律運動人口只約33%,也就是說台灣大部分的人沒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尤其忙著賺錢生活的年輕人。 37歲沒運動,月經亂、心悸失眠、自律神經失調 小莉就是典型沒運動的病人。她37歲,被公司派到大陸,抛夫棄子工作了三年。期間她月經變亂,該來的時候不來,來了就停不住。接著發生心悸、失眠、腸燥、憂鬱、蕁蔴疹、肥胖等等困擾。小莉不得不請求調回台灣。她遍尋名醫,得到自律神經失調的診斷。最大的痛苦是晚上睡不著,早上爬不起來。這天她覺得鏡中的自己面容憔悴而來找我,我問了病史,經過小莉同意替她作了臉部拉提的微整,並要求她日行一萬步,以及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6個月後小莉回診,看起來氣色很好,她說剛開始運動很痛苦,習慣之後就上癮了,她現在認為運動比吃飯重要。她睡眠變好了,月經正常,其他的症狀也改善了。 我的門診有很多類似的病人,都是來要美容的。有的血糖高,有的血壓高,有的失眠,或是皮膚過敏。我除了作整形,也會勸病人運動。但得到的回答多是「沒時間」、「很累」,接下來會說「等退休才能運動」。 運動對人體健康有許多好處,如果說運動能治百病也不誇張。運動已知能維護心臟、肺臟、肝臟、腎臟、胰臟的功能,幫助睡眠,提高免疫,降低高血壓、糖尿病的風險。最近的研究顯示運動還能免於失智。 一般人對於體育優秀的學生保送升學(體保生)常懷著質疑的眼光,其實生理學的角度,體保生的頭腦是有天分的。我們身上肌肉共約600條,每條都有運動神經,大腦經由脊髓傳達指令,使肌纖維活動。大腦-脊髓-運動神經-肌纖維,稱為行動單位,人類每一個動作需要數個行動單位合作才能完成。年輕人行動單位敏捷,年長者運動神經變鈍,肌肉可能衰弱或死亡。不運動的老人肌肉萎縮,走路較慢,無法爬樓梯,容易跌倒,可能失智,甚至無法獨立生活,需要長照。 規律運動,年過65歲的肌肉與大腦竟比30歲年輕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教授包爾研究發現,80歲的世界級職業選手肌肉的數量比同齡不運動者多了30%,肌力大了25%。為了瞭解一般人規律運動是否也有相同的效果,他找了一群30歲開始規律運動的老人(都年過65歲),研究他們的肌肉與大腦影像,發現他們的肌肉比同齡不作運動的人年輕,而且更驚人的是比30歲的人還年輕。 30歲就開始規律運動的長者,擁有年輕的肌肉以及運動神經,他們顯然也擁有年輕的大腦。腦影像顯示,不同區域的神經迴路傳輸靈敏,數個神經迴路能夠同步亮燈,包括主管記憶與思考的海馬迴。相反的沒有運動習慣的老人,肌肉較少,肌力較小,大腦神經迴路會塞車,不同區域協調不佳,甚至無法同步。大腦的神經傳輸尤其海馬迴區域決定一個人的專注、決策及執行力。沒有規律運動的長者,失智及需要長照的風險較大。 運動除了鍛練肌肉,還能強健大腦。我的建議是,愈年輕養成運動習慣愈好。 (作者台灣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是全台公認的整形外科權威。現為聯合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眼皮上小粉刺竟是心血管徵兆?醫警告:小心「血太油」

眼皮上小粉刺竟是心血管徵兆?醫警告:小心「血太油」

文/林靜芸   黃斑瘤是黃色或黃橘色的皮膚表面扁平凸起,原因是真皮層內的巨大細胞吞噬了大量膽固醇。黃斑瘤可以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最常見的是上眼皮,尤其內眥(眼頭),對側眼皮或下眼皮以及外側也可能發生。黃斑瘤剛開始是一小點,病人常以為只是粉刺,它不痛不癢。在數個月內逐漸擴大。如果放任不處理,黃斑瘤可以長滿整片眼皮,甚至上下眼皮的黃斑瘤連結成一圈,包圍眼睛。 黃斑瘤的原因是血脂肪代謝異常,與家族性高血脂,第二型高脂蛋白有關。雖然膽固醇局部堆積是主要原因,也有黃斑瘤的病人血脂正常。 最常見發生在50歲以上女性 眼瞼黃斑瘤青少年到老年人都可能發生,之前最常見的是50歲以後的老年人。近年來以40歲左右的中壯年人最多,男女都有,但是女性居多。 以往黃斑瘤以50歲以後的老人為主。(照片提供/林靜芸) 黃斑瘤年齡下降與現代人緊張的生活方式有關。眼皮沒有皮下脂肪,眼輪匝肌直接附著於眼皮。眼瞼部位眼輪匝肌負責眨眼,中隔部位眼輪匝肌負責閉眼,眼眶部位眼輪匝肌負責瞇眼,內眥(眼頭)是眼輪匝肌的營運中心。現代人頻繁使用3C產品,應是黃斑瘤年齡下降的原因。 手術切除效果好,但復發率仍有4成 如果發現自己長了黃斑瘤,須檢查血脂及心血管。黃斑瘤主要是外觀問題,儘早處理比較簡單,黃斑瘤的病灶在真皮層;雷射、冷凍治療、局部注射等等容易留疤,效果不佳,手術切除的結果最好。 黃斑瘤的復發率高達4成,治療之後仍需注意生活方式,控制血脂,才能保住效果。 (作者為台灣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全台公認的整形外科權威。現為聯合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肌膚保養非越多道越好,醫美權威:太多人搞錯重點

肌膚保養非越多道越好,醫美權威:太多人搞錯重點

文/林靜芸 保養越多越好嗎?其實不一定。韓式保養近年大行其道,許多網紅推薦「韓式8道」甚至「韓式10道」保養方法,擁有許多粉絲,保養品賣得很好。然而,許多皮膚專家卻是提倡完全相反的作法。 在去年疫情之後,27歲的王小姐由於整天戴口罩、不必化妝,她便把多出來的預算用來買保養品,化妝台上堆滿網紅介紹的第2層洗潔劑、肌底液、爽膚水、去角質果酸、玻尿酸面霜、左旋C精華液、A酸及B3潤濕劑、眼皮精華液、面霜、睡眠面膜等等。 8道保養程序,肌膚卻愈來愈多症狀 她原本只有清潔及保濕的保養程序,如今膨脹成8道,短時間內皮膚雖然光亮到無瑕,但一陣子後,肌膚卻開始出現敏感、泛紅、脫屑等症狀。她不得不忍痛丟棄新買的保養品,並在醫師的指示下,建立自己的流程。現在的她只用1種清潔劑、1種精華液及1種保濕,能簡即簡。 有些消費者認為,自己需要使用許多保養品,希望能同時解決抗痘、除斑、防皺、抗老。她們買了所有名牌,但是皮膚卻處於「問題」狀況,很多人有類似王小姐的經驗,往往搞錯保養重點,使用愈多保養品,卻邀來愈多問題。 種種的案例促使皮膚護理趨向單純,很多皮膚科醫師提醒,每晚花費30分鐘、8至10道的複雜護膚步驟,只是增加風險,對皮膚沒有明確好處。美國某著名品牌,於1968年推出3道護膚包括洗潔劑、收斂水及黃色乳液,從上櫃至今一直高居暢銷排行榜,就是最好的例子。 多道步驟只會刺激皮膚 英語有一句話說:「單純是通往成功最好的途徑,複雜常引來失敗。」(Simplicity is the best way to success, Complexity invites failure.)對於皮膚護理來說,也是如此。今年的保養品市場強調單純,品牌創立者伽吉羅小姐(Ms April Gargiulo)認為,多道步驟只會刺激皮膚,使皮膚老化而且無法達到護膚的目的。 我的建議是,以「清潔保濕」為基礎,尋找可靠產品。簡約,永遠是最新的流行。 (作者為台灣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是全台公認的整形外科權威。現為聯合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想消除臉上的痣,雷射、電燒、手術⋯哪個比較好?

想消除臉上的痣,雷射、電燒、手術⋯哪個比較好?

文/林靜芸 人體原本就有黑色素細胞,良性的黑色表細胞聚集增生形成痣。大顆的痣長在臉上,會變成個人標記,容易被取綽號「黑點」或甚至「大痣」。臉上有痣可以點掉,所謂點痣,指的是使用腐蝕劑、電燒或雷射破壞痣細胞。至於臉上的大痣,一般想像須手術。其實以尺寸來決定痣的治療方法並不正確。 大痣不一定就須要切除縫合,關鍵是看「痣的深度」。痣分為3種,第1種是接合痣(Junctional nevus)長在皮膚組織中的表皮層與真皮層接合處,色澤分佈均勻,通常扁平或輕微凸起,跟周遭皮膚有明確的界線。第2種是真皮痣(Intradermal nevus),皮膚表面有明顯突起, 有時可能長毛(毛囊在真皮層)。第3種是複合痣(Compound nevus),痣細胞在表皮層及真皮層,兼具結合痣及真皮痣的特色。 只有真皮網狀層上的痣才不必切除縫合 很多人會想將臉上的痣點掉,大家總以為點痣類似橡皮擦,擦掉之後就能見到正常的皮膚。實際上,點痣運用的原理是將痣細胞去除,但皮膚能夠再生,皮膚組織的真皮層又分為上層的乳頭層及下層的網狀層,只要網狀層還在,皮膚就有修復能力(如果真皮層全部犧牲就會長疤)。只有長在真皮網狀層上面的痣,才能用點痣的原理,只消除痣,不必切除縫合。 大痣的處理原則,須瞭解痣的深度及位置的特色,才能在最小的傷害狀況達成最圓滿的效果。例如唇周、鼻翼的大痣,切割縫合可能變形或是留疤,建議採取雷射或手術削除,而腐蝕劑無法控制深度,並不適用。 如果一次無法除去,可以分次完成。其他部分的大痣例如眼皮、臉頰不容易留疤,可以選擇切除縫合。如果痣的尺寸過大,無法直接縫合,還可以做局部皮瓣救援。若想解決臉部的大痣,只要術前仔細規劃,還是能得到滿意的外觀改善。 (作者為台灣第一位女性外科醫師,全台公認的整形外科權威。現為聯合整形外科診所院長) (唇周以及鼻翼建議削除,才不會造成變形。圖/林靜芸提供)   (眼周以及臉頰建議切除縫合。圖/林靜芸提供)   (痣的尺寸過大,無法直接縫合,可以做局部皮瓣救援。圖/林靜芸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