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吃鍋胃痛不適,竟是幽門桿菌感染,還可能傳染他人!30多歲陳小姐,有胃癌家族史,多年前曾經接受幽門桿菌根除治療,當時治療後幽門桿菌檢驗呈陰性。最近常常胃痛不舒服,接受胃鏡檢查發現有胃炎,幽門桿菌檢查陽性,讓她大為驚訝,覺得已經滅菌了為何還會呈陽性。
28歲黃女士在懷孕22週時,因產檢發現胎兒肺部腫瘤,轉診至台北榮總,經高層次超音波檢查發現,胎兒右肺有3公分的先天性肺部呼吸道畸形(CPAM)並擠壓心臟。醫師指出,CPAM大部分可在產檢時發現,但不同病人的病灶表現及病情差異大,嚴重可能須手術治療,由於該名胎兒未發現其他器官異常情形,經與醫療團隊討論後,黃女士決定繼續懷孕。
日前,藝人徐熙媛(大S)與家人赴日旅遊時,因不幸感染流感併發肺炎離世,死訊震撼各界之餘,也引發民眾爭先接種流感疫苗。衛生福利部部長邱泰源說,截至4日上午,公費流感疫苗仍有約16萬劑,盼讓年長等高危險族群優先接種,抗流感藥物備有200多萬份,所有醫療院所跟藥物準備妥當充足。
2020-04-06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 84歲的俞先生,5年前面臨缺牙問題,原本配戴活動假牙,但卻因此面臨種種困擾。俞先生說,以前使用假牙,邊緣因為很銳利,會使嘴巴痛、不舒服,而且睡醒容易忘記戴,也不能吃太硬的食物。喜歡吃肉的他,因為戴假牙的關係,常常咀嚼不完全,造成腸胃問題,每天都要吃胃散。 憂顏面塌陷 全口速定植牙改善困擾 活動假牙的...
2020-04-06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佳慧報導 彰化一名李先生,出國至越南度假時不慎摔落至山坡底下,右側斷了六根肋骨,在當地的醫院治療一周後仍不見起色,期間也因劇烈的疼痛以致於無法任意活動,經家屬討論後決定搭乘醫療專機返台治療,並於抵台後接受肋骨骨折復位固定手術,經治療後竟已可下床活動,疼痛也大幅降低許多。 肋骨骨折護胸腔臟器 嚴重損傷恐致死 收治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職業倦怠」一詞最早出現於20世紀70年代的西方國家,這是一種因工作而導致的心理問題。「職業倦怠症」大致會表現在生理和心理兩個方面。生理上的表現為,注意力分散、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行動遲緩、吃不好睡不飽、精神恍惚等。心理上的表現則為逐漸失去工作樂趣、缺乏熱情、對辦公場所有強烈排斥感、恐懼感;對工作產生厭倦感、工作過程中極易產生疲憊感、對工作中的新奇事物敏感度降低等。...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2020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擴散造成人心惶惶,除了外在環境勤加清潔消毒之外,從網路熱搜中也發現,民眾開始注意到提升內在自我防護力的保健素材,如益生菌、雞精、維生素、藻類、蜂膠和多醣體等,而在琳瑯滿目的產品選擇中,有經過「認證」的產品,更是讓民眾較有安全感的優先選擇。 SNQ國家認證 消費者有保障 「SNQ國家品質標章」是國內營養保健食品重要的品質安全把關...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68歲蕭媽媽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近來感覺倦怠無力、胃口不佳,某天突然意識不清,被家人送醫急救,檢查發現有發燒、肺部膿瘍發炎、血糖過高及輕微腦萎縮情形。住院治療7天後,所有病症皆已控制穩定,蕭媽媽卻陷入昏迷,醫師進行腦部磁振造影檢查,竟發現她腦部滿是一種名為「豬囊尾蚴」的寄生蟲!「豬囊尾蚴」可寄生人腦或脊髓兩天後蕭媽媽恢復意識,表示自己半年前曾在東南亞旅遊...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60歲張媽媽患有B肝,聽聞喝坊間宮廟調配的草藥,能有效預防新冠肺炎,沒想到連續喝三周後,陸續出現黃疸、腹水等症狀,赴醫緊急透過保肝劑治療後,才撿回一命,醫師提醒,防疫期間勿聽信來路不明的偏方,以免使身體受到不可逆的傷害。 肝臟發炎壞死 罹癌機率大增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肝膽胃腸科主治醫師張家熙表示,因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不斷升溫,全球人人自危,最近門診來了一名婦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日本喜劇天王志村健感染新冠肺炎過世,享壽70歲,成為日本演藝圈確診新冠肺炎並死亡的第一人。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周百謙認為,志村健從發病到過世僅一周,但可能早已感染卻未診斷,因病毒量大而加重病情死亡。長期菸酒不離手 新冠高危險群日本媒體報導,志村健的哥哥接受《週刊文春》採訪,提到志村健過去菸酒不離手,導致肺炎、胃潰瘍等病痛接連不斷。目前已知新冠肺炎侵襲年長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每個月好朋友來時,妳是不是常常打滾到沒辦法上課或上班呢? 70~80%的女性曾有過經痛的經驗,經痛雖然不會有生命危險的問題,但痛起來實在是要人命! 經痛的類別可分原發性及續發性兩種。原發性經痛,主要是因為生理期時子宮內膜發炎相關激素,如前列腺素(PGF2α)濃度較高,造成子宮肌肉強烈收縮而導致。續發性經痛則是婦科疾病誘發的發炎反應,簡單來說經痛其...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看過公視推出的器官捐贈職人劇《生死接線員》的劇迷,對劇裡經典台詞「他都已經死了,你們還要摘走他的器官?我不會讓你們碰他的!」應該不陌生,這句話深刻描繪了器捐者家屬最直接且不捨的情緒。擔任該劇專業顧問、台北榮民總醫院移植外科主任龍藉泉表示,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不少捐贈者家屬,在面對親人死亡之際,可能因宗教因素「不願逝者被打擾」、或者「擔心違背逝者的意願」等因素,拒絕讓親人...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老化,從三十歲前後就開始了。人體一旦面臨三十歲大關,「骨骼力量」就會開始衰退。從手腳的骨骼、腰骨、背骨到顏面骨……我們的身體完全由骨骼支撐,如果骨骼的力量變弱了,身體就會出現各式各樣的問題。最明顯的症狀,就是外表的變化。女性會出現「臉部老化」,男性則會出現腹部突出的「中年發福」。骨骼力量的衰退,主要是骨質流失造成骨量不足所引起的。如果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