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冷吃鍋胃痛不適,竟是幽門桿菌感染,還可能傳染他人!30多歲陳小姐,有胃癌家族史,多年前曾經接受幽門桿菌根除治療,當時治療後幽門桿菌檢驗呈陰性。最近常常胃痛不舒服,接受胃鏡檢查發現有胃炎,幽門桿菌檢查陽性,讓她大為驚訝,覺得已經滅菌了為何還會呈陽性。
基於宗教因素、環保、道德或健康考量,茹素在現今社會越發盛行。素食者通常不食用任何動物類食品,也有些純素者是不吃乳製品和蛋類。但是,我們常吃的膠囊藥品,到底是葷還是素?《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食藥署介紹素食者服用膠囊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許多爸媽會逼孩子唸書,其實教育孩子最重要的心態。擔任國小教師超過20年、教師河楡丁於《小學生正向習慣養成書》一書中,將實證研究結合家庭教育方法,提供一套實用的系統化方案,更讓父母用具體技巧協助孩子,藉由生活中的練習,為孩子建立面對未來的最強軟實力。以下為原書摘文:
台灣《特管辦法》再生醫學「逆轉」關節退化!國內籃球名將、暱稱「漂亮寶貝」、「錢姊」的中華女籃隊教練錢薇娟,競技女籃30多年,飽受運動傷害的關節疼痛之苦,更被診斷為嚴重退化性關節炎。她自嘲痛感有「11分痛」,甚至無法親身示範上籃動作,所幸透過自體脂肪幹細胞治療,讓幾乎磨盡的雙膝關節軟骨重獲新生,目前只剩「2分痛」,動作也恢復跑跳自如。
日前,一名國中生的繪畫作品《帝王條款》獲全國美術大賽特優,部分網友認為是在嘲諷路人用路權,更有網紅質疑該作品疑似歧視、醜化台灣行人,後來學校出面道歉,比賽主辦方亦遭民眾砲轟。《優活健康網》特摘中山女高美術老師傅斌暉所撰此文,分享「指導老師該怎麼做」他認為藝術教育重點,是引導學生如何決定自己的作品內容,而不是由老師來幫他決定。
根據國發會數據顯示,2025年台灣每5人將有1人超過65歲,台灣正邁入超高齡社會。對此,總統大選3黨陣營代表於14日齊聚論壇,提出未來執政時「醫療健保施政方針」,並有醫藥領域專家提出4項建言,包括增加健康投資、拓展多元財源、提高公部門預算配比等,提供日後政策參考。
當月經已經連續1年沒有來,又沒有其他的病理因素時,就等於正式進入停經期,這同時也宣告著老年生活已然來臨,妳做好準備迎接第2個青春期了嗎?《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中醫師提醒,更年期身體失去了女性荷爾蒙的保護,除了記憶力減退、心悸等不適症狀之外,還會帶來糖尿病、高血壓、乳癌等疾病風險,先調適好心理準備,才不怕更年期來攪局!
氣溫驟降,很多人開始出現呼吸道症狀如咳嗽現象,醫師提醒,如果已經咳二週以上,伴隨喘、哮鳴聲的症狀,甚至有點呼吸困難,就可能是氣喘!氣喘是呼吸道處於發炎狀態,長期忽略不僅可能轉為嚴重氣喘,甚至還有致命危險。 台灣呼吸健康促進照護協會秘書長、亞東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鄭世隆醫師表示,氣喘的原因很多,第一種是非典型刺激物像是空污、抽菸等後天因素造成,比較常發生在年紀比較大的族群;第二種則與第二型發炎...
「日式、美式、義式?米食、漢堡、披薩,今晚你要選擇哪一道?」不同的飲食習慣和食物喜好來自每個人從小習慣、慢慢潛移默化累積而來,「吃」這件看似簡單又日常的事,卻讓許多伴侶在交往階段邁入婚姻過程中成為彼此衝突的來源,怎麼會這樣呢?
如果突然感覺胸悶、易喘不適,小心是心臟病發作!除了要緊急叫救護車,當下該如何急救才能延長搶救時間,等待救護車來到?《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心血管專家告訴你心臟病發關鍵自救法,建議要趕快用力地「原地踏步」,可以讓血液從下往上迴流,讓血壓上升,能多撐一段時間。
長期服用類固醇控制疾病,年紀輕輕骨鬆找上身!1名40多歲女性,因體質長年受到異位性皮膚炎所苦,一直使用類固醇控制病況,某日雨天騎車,輪胎壓到路面標線突然一滑,直覺用左腳撐地穩住車身,馬上覺得腿部疼痛,就醫檢查確認脛骨骨折,手術後檢測骨密度,竟然年紀輕輕就罹患骨質疏鬆症。 骨鬆不是年長者專利 長期服用類固醇也要定期檢測骨密度 臺北榮總骨科部脊椎外科主治醫師姚又誠表示,停經後女性、65歲以...
民眾對異位性皮膚炎並不陌生,但只有當事人才知道病症的痛苦,異位性皮膚炎的搔癢程度有如上萬隻螞蟻在皮膚上爬,有些病患更因為搔抓造成破皮流湯甚至細菌感染,就有病患從青少年罹患一直到大學都無法有效改善,甚至皮膚也因為長期搔抓造成外觀不佳而自卑,最後連找工作都受到影響。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皮膚科楊翔宇主治醫師表示,門診在看異位性皮膚炎第一名的困擾就是搔癢,當癢起來的時候如果沒有藥物處理,更是越抓越癢;...
每個人都有咳嗽的經驗,坊間止咳偏方百百種,對症下藥才能藥到病除,究竟要怎麼正確止咳呢?擁有近40年的豐富臨床經驗、Dr.Nice中醫醫療網總院長陳潮宗於《你一輩子信以為真的醫學誤解》一書中,分享常見的醫學迷思,只要搞懂正確觀念就能活得更健康!以下為原書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