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連假把握時間追劇,開工上班又長時間盯著電腦、手機,現代人總是離不開3C產品,每當看著小小螢幕,脖子容易固定姿勢前傾或後仰,長時間下來造成肩頸痠痛。中醫師提醒,長期肩頸痠痛若不治療,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後遺症,建議居家3招伸展運動可幫助放鬆肌肉,做好肩頸保健才不會影響生活品質。
我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你想先聽哪一個?企業家、社會運動家雅各.布拉克(Jacob Burak)於《如何在黑暗房間找一隻黑貓》一書中,將複雜的心理學原理與人生哲理,以幽默文字呈現,帶領讀者克服自己的恐懼、偏見、自戀等負面因素,幫助讀者建立秩序,活出更具意義的人生。以下為原書摘文:
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即將到來,此時氣溫與濕度高,使濕邪、熱邪交互作用,可能導致消化不良、肌肉痠痛、水腫,天氣忽冷忽熱,容易進一步誘發皮膚敏反應、呼吸道疾病等。中醫師建議,不防自製藥膳湯與茶飲,及按壓位於下肢的「豐隆穴」、「三陰交穴」、「太衝穴」,幫助去除濕氣,增進健康。
阿才,四十歲,目前與妻子同住,已婚五年。每每心情低落與工作不順遂就會藉酒消愁,沒喝到醉是不會罷休的,常因酒後騎車出車禍、意識不清與人打架,前前後後不知進了多少回警察局,到最後工作也保不住。失業後的阿才,整日待在家中,隨手一瓶酒喝到空、喝到醉,酒後常對妻子惡言相向,甚至對其拳打腳踢,妻子不僅常常以淚洗面且感到手足無措,幾次曾有離婚打算,但常因阿才酒醒後的懺悔與挽留而心軟,內心仍期待先生會有重新...
有鑑於飲食治療是糖尿病患者在所有治療計劃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環節;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糖尿病人保健推廣中心於13日中午,邀集了近20位的糖尿病友,舉辦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健康餐會,希望藉由專業營養師的指導與從旁協助,讓糖尿病患者更輕鬆的達到飲食的有效控制。聖馬爾定醫院營養室組長陳幸慧表示,糖尿病的控制主要為飲食、藥物即運動,其中又以飲食控制最為重要,也最容易被病患所忽略,而沒有良好的飲食控制,將使所有...
老年失智最常見的類型是阿茲海默症,一種因腦神經病變造成嚴重神經壞死、持續變化與生功能惡化的疾病。由於它會影響罹病者的智能與行為表現,因此家人在認知與照護上有很大的挑戰,也需要配合病程的變化而調整照顧模式。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老年專科江維鏞醫師指出,罹患阿茲海默症經診斷後之預估生命期約為3-8年,對於早期的病患,照顧之首要工作是評估病人的獨立程度-包括自我照顧(ADL)與生活機能(IADL)...
近年來,由於營養的改善,冠狀動脈疾病有逐漸增加及年輕化的趨勢。人類的動脈硬化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全身性的慢性血管壁粥樣病變。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也受遺傳及環境因素的影響,硬化的速度因人及生活形態而異,冠狀動脈血管的硬化狹窄是造成突發且毫無預警的急性心肌梗塞的原因。冠狀動脈的功能在於供應心臟血流、提供心臟本身所需的氧氣及營養。當發生阻塞時,因心肌缺血,病患會有心絞痛的情形發生,嚴重時會導致心臟衰竭、...
深部靜脈栓塞不僅會引發血栓後症候群,還有可能合併肺動脈栓塞而致死。醫學的進步,讓深部靜脈栓塞已算是可以預防又有藥物可治療的疾病,俗稱的「經濟艙症候群」就是一種深部靜脈栓塞,它是由於在擁擠的空間長時間久坐所引起。高齡、長時間處於靜態、接受大手術、遭逢外傷、罹患癌症或血液疾病、懷孕及接受口服避孕藥、賀爾蒙治療的婦女與遺傳都是深部靜脈栓塞的危險因子。深部靜脈栓塞係由於靜脈血液鬱積 80%,沒有明顯...
外觀看起來浮浮腫腫的「浮肉」,其實是一種身體不結實的肌肉組織。身體的脂肪可以分為皮下脂肪及內臟脂肪兩種,組成浮肉的脂肪會依浮肉出現在身體的部位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浮肉最常出現就是在上臂、腹部、臀部及大腿的部位。其中在上臂、臀部及大腿出現的浮肉主要是由皮下脂肪構成的;而腹部跑出來的浮肉,就同時包含了皮下脂肪及內臟脂肪。這些浮肉是如何形成的?其實最主要還是由於不正確的飲食習慣與缺乏運動所造成的...
68歲的張先生,長期以來都有小便解不乾淨的困擾。站在小便池前總要等個兩分鐘才能尿出來,不但排尿的速度慢,尿完了還會滴滴答答的。他總是不以為意,直到有天幾杯黃湯下肚後,竟然解不出尿了,才發現事態的嚴重。經泌尿科醫師檢查後發現,原來張先生罹患了許多中老年男性常見的攝護腺肥大。在接受手術治療後,現在解小便再也沒有困難了。羅東博愛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文榮表示,攝護腺肥大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男性疾病。根據...
造成性功能失常的病因中,屬於心因性的患者佔有七、八成比例,而器官病理層面的病因性則僅有二、三成,如糖尿病、高血壓、神經系統疾病與癌症等重大疾病等,一般而言,心因性性功能障礙容易治療。病因性性功能障礙與原發性疾病息息相關,單純從泌尿科著手治療性功能障礙,成功率較低。不能在適當時候勃起,不論致病因素是心因性或病因性,關鍵點都在「執行單位」,陰莖的海綿體無法順利充血膨脹,在不尋找任何病因,如果能夠...
隨著老年人口的增加及生活型態的改變,腦血管疾病近幾年一直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的前三名,其中以缺血性腦中風所佔的比例最高。目前有許多內、外科不同的治療方式應運而生,其目的就是想有效地改善疾病的嚴重度和所帶來的社會及家庭負擔。高壓氧治療是否可以是缺血性腦中風的另一項選擇?長久以來一直是國內外醫界想要探討的問題。本文將從神經醫學及高壓氧醫學的觀點,來評估高壓氧治療的可行性。新店耕莘醫院 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