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媽媽有沒有這種經驗,剛生完第1胎沒多久又立刻懷第2胎?假如身邊有神隊友,那麼生第2胎絕對不成問題!近日一名女網友在爆料公社分享,剛生完1胎還在坐月子時,婆婆來訪,許久未見,原來婆婆是想跟她說⋯⋯《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生1胎VS第2胎」差在哪?
「多發性骨髓瘤」與白血病、淋巴瘤並列為3大血液惡性疾病,卻是最不為人熟知的一種。高雄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林世哲主治醫師指出,這是一種源自骨髓中「漿細胞」的癌症,屬於造血系統惡性腫瘤;由於患者多為60歲以上,常被誤以為是骨頭退化或年老貧血,直到症狀明顯才確診。 林世哲醫師說明,多發性骨髓瘤的症狀常以「CRAB」四字來判別:高血鈣(C)、腎功能病變(R)、貧血(A)、骨骼破壞(B);病人可能因為...
「唱歌不只是娛樂,更是口腔運動!」門諾醫院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葉梓賢提醒長輩,常開口說話、唱歌、咀嚼,都在鍛鍊嘴巴的肌肉。」他指出,許多愛唱歌、愛聊天的長輩,口腔肌力較佳,咬合力強、口乾與牙周問題也少,這些看似微小的習慣,其實是維持健康與生活品質的關鍵。
台灣自1995年實施全民健康保險制度,至今已有近30年歷史,但是隨著少子化、高齡化等狀況,健保財務的問題也迫在眉睫。衛福部長石崇良17日表示,相關單位正持續討論各種可能方案,包括取消補充保費上限等措施,最關鍵的仍是跨部會溝通,健保改革沒有固定時程表,會持續推動下去。
現代人生育率低,每個孩子都是家中最珍貴的寶貝。父母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地長大,不過,在替寶貝換尿布時,千萬別忽略髖關節附近出現輕微「咔嗒」聲響,這很可能是髖關節脫臼的徵兆。如果能儘早發現及治療,就不必面臨到手術治療,甚至造成終生跛行的遺憾,別讓小朋友輸在起跑點上。
64歲何先生近日發現右眼視力明顯退化,看直線時竟出現彎曲、影像扭曲的情況。起初他以為只是用眼過度,休息幾天就會恢復,然而症狀遲遲未改善,便前往新竹台大分院眼科部求診。經醫師詳細檢查後,確診為右眼視網膜上增生膜,俗稱「黃斑部皺褶」,屬於一種常見卻常被忽略的視網膜病變。
當同事或主管突然問「要不要去喝杯咖啡?」這句話看似輕鬆寫意,背後卻可能暗藏玄機,學會判讀這句話背後的潛台詞並從容應對,將是在職場上站穩腳步的關鍵。本文將解析來自主管、同事、客戶等咖啡邀約背後可能隱含的訊號,帶大家一次讀懂這門職場必修的「讀心術」。
乾癬並不只是皮膚病,而是一種全身性慢性發炎疾病。奇美醫療財團法人柳營奇美醫院皮膚科主任林旻憲醫師指出,乾癬的核心問題來自免疫系統失衡,體內發炎反應導致皮膚細胞過度增生,產生紅斑、脫屑與搔癢等症狀。若發炎波及關節,可能有3成患者引發乾癬性關節炎,造成關節紅腫、僵硬與變形,一旦結構受損往往無法逆轉,影響行動力與生活品質;臨床上就有患者誤以為只是關節痛或痛風而延誤治療時機。 臨床中有一名20多歲、...
聽說維他命C要早上吃,吸收效率比較好?《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專家指出,其實維生素C可以在一天中的任何時間服用,沒有證據表明晚上吃會影響吸收,但適量吃即可,因維生素C是水溶性的,吸收相對較快,過量的維生素C都會透過尿液排出;不過建議在飯後吃維生素C比較不刺激胃。
懷孕或備孕期間,是否常常煩惱有缺少哪些胎兒需要的關鍵營養?其實碘就是很容易被忽略卻又與胎兒生長發育息息相關的關鍵營養。根據國民營養調查,4成育齡女性面臨缺碘情形。若飲食中缺乏碘,恐影響胎兒腦部健康,而選擇碘鹽是最推薦的補充方法。《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營養師分享,碘鹽不僅是懷孕時要吃,孕齡女性更是在「懷孕前」就該積極補充。
邁入熟男階段後,有些人看起來愈活愈年輕,但更多男性卻逐漸顯得疲憊、狀態下滑,當心元凶可能是男性荷爾蒙──「睪固酮」。初日診所新陳代謝暨減重專科醫師周建安指出,想維持精神與活力,關鍵就在於穩定睪固酮,而良好的飲食與規律運動正是逆齡保養的不二法門,建議透過3招維持男性整體代謝與健康。
台灣成年人每年有約7,000多人死於肝癌,約5,000多人死於肝硬化,定期肝病篩檢是預防肝病的最佳方法。醫師指出,B型肝炎在所有肝炎中帶原人數最多,目前推估約有200萬人,早期B型肝炎幾乎沒有明顯症狀,呼籲民眾若為帶原者或是高風險族群,應穩定追蹤與及時治療。
台灣於2019年通過同性婚姻的規定,在這項婚姻平權通過之前,不少人不敢說出原生的性向,而同性伴侶也沒辦法享有婚姻的權利。《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指出,性向是與生俱來的,為了不傷害另一半,有些人選擇向伴侶出櫃坦承性向,但有些人是不論同性異性,發現自己遇到了更適合當伴侶的對象而選擇出軌,兩種情形下,哪一個更不能接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