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染燙護髮

染頭髮要注意什麼?可順便燙頭髮嗎?必看「5大注意事項」護頭皮

染頭髮要注意什麼?可順便燙頭髮嗎?必看「5大注意事項」護頭皮

許多人以為染髮劑在頭髮的停留時間愈久,髮色就能維持更久,但皮膚科醫師表示,務必依照說明書上的建議時間,不可讓染髮膏在頭上留置過久,否則容易引發過敏,造成刺激性皮膚炎。《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染髮的注意事項,一定要看清楚產品使用方式,並注意染髮後的皮膚狀況。

特別企劃:居家清潔

筷子選哪種?如何清潔保養?專家教「正確清洗筷子法」:多1步驟防菌

筷子選哪種?如何清潔保養?專家教「正確清洗筷子法」:多1步驟防菌

市面上常見的筷子材質包括木筷、竹筷、塑膠筷、不鏽鋼筷、玻璃纖維筷和鈦金屬筷,但你知道不同材質的筷子,該如何正確清潔保養嗎?《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專家提醒,為避免黴菌滋生或細菌危害,應正確清潔筷子,定期檢查是否有裂痕或磨損,並保持筷子乾燥通風,才能延長筷子的使用壽命,並建議定期更換筷子以確保衛生安全。

有食譜》過年吃太好,肥胖債怎麼還?5分鐘自製「消脂茶飲」去油解膩

有食譜》過年吃太好,肥胖債怎麼還?5分鐘自製「消脂茶飲」去油解膩

過了9天的農曆假期,大家都充好電了嗎?放假生活作息肯定會顛倒不規律,飲食上也肯定是較為放縱的吃好吃滿,過了9天體重上有沒有甚麼變化呢?緊接著要收心上班,不僅心態調整、生活作息也要控制。《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中醫教你用2款「喝茶食譜」就能去油解膩,加碼穴位按摩幫助代謝。

有食譜》2025立春養生吃什麼?過敏感冒、易倦睏⋯中醫教喝3款護肝茶

有食譜》2025立春養生吃什麼?過敏感冒、易倦睏⋯中醫教喝3款護肝茶

立春是24節氣之首,一般落在每年2月3~5日之間,標誌著一年以及春天的開始。中醫師指出,《黃帝內經》中記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意指隨著春天白晝時間增長、陽氣升發、氣溫漸暖,萬物轉為欣欣向榮、生機盎然,因此立春代表萬物復甦的起點,人體也隨之進入新的生理週期,需預防常見不適症狀,並利用養生茶飲來調理。

免疫細胞治療合併傳統治療癌症控制率達九成,肝癌患者死亡風險降近七成

免疫細胞治療合併傳統治療癌症控制率達九成,肝癌患者死亡風險降近七成

癌症蟬聯國人十大死因第一名已長達40年,每年奪走約5萬條人命。陶聲洋防癌基金會陳光耀董事長指出,癌症標準化治療發展至今,仍缺乏兼具精準、副作用低且控制率佳的治療選擇。而將人體相容性高的免疫細胞應用在癌症治療上,近年來已被認為是癌症控制的新契機。記憶型T細胞的免疫細胞治療已取得美國FDA肝癌孤兒藥資格審查,更於今年在台灣獲得臨床研究資格,接軌美國在台對肝癌患者進行收案,目前已有6家院所簽約完成,並有...

後疫情時代全民肺健康意識抬頭 胸重學會訂11月為肺功能檢測月

後疫情時代全民肺健康意識抬頭 胸重學會訂11月為肺功能檢測月

自新冠疫情流行以來,國人對於自身肺部健康關注度逐步提升,近期更有不少確診康復者面臨長新冠的困擾,除了疲倦、胸悶、咳嗽、喘之外,也擔心「肺功能是否大不如前」,然而,肺阻塞(COPD)典型症狀「咳、痰、喘」與長新冠或感冒症狀頗為相似,這也使得民眾初期容易輕忽,導致面臨急性惡化風險不自知!為持續提升民眾對肺阻塞的疾病病識感,衛福部國民健康署與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一同呼籲國人及早戒菸、遠離菸害,更提醒民...

一北一南攜手醫學人才培育 提供雲嘉優質醫療服務

一北一南攜手醫學人才培育 提供雲嘉優質醫療服務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與大林慈濟醫院簽訂建教合作MOU,一北一南攜手醫學人才培育、學術交流與研究,期盼促成人才回鄉貢獻並發展造福雲嘉民眾的方案,共創社區、醫院及大學三營的成果。在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見證下,陽明交通大學林奇宏校長、大林慈濟醫院院長賴寧生教授二人9日簽署合作協議。 國內首屈一指的教學研究型大學,擁有豐沛研究量能,培育出無數優異人才與菁英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則因...

糖友5成不知腎病變風險 醫:控制風險因子,及早介入能有效改善

糖友5成不知腎病變風險 醫:控制風險因子,及早介入能有效改善

一名49歲男性X先生,罹患糖尿病已有9年病史,也伴隨體重過重、高血壓、高血脂與抽菸習慣問題,來門診時,腎臟已經有病變徵兆,不僅腎絲球過濾率(eGFR)已經在45~59ml/min/1.73m2 屬於洗腎高風險階段(CKD stage 3a),也有蛋白尿的問題,若沒有採取行動,很快會走上洗腎的命運。 曾良達診所院長曾良達說明,肥胖、三高、抽菸、家族病史等,都是慢性病的風險因...

兩個月內發生三次骨折 骨鬆及早積極治療 以免反覆骨折生憾事

兩個月內發生三次骨折 骨鬆及早積極治療 以免反覆骨折生憾事

「台灣已步入高齡化社會,估計2025年70歲以上人口數將達300萬人,這群人都有可能是骨質疏鬆症的高風險族群!」臺中榮民總醫院骨科部主治醫師石承民指出,骨鬆是老年疾病,初期幾乎沒有症狀,容易令人失去警覺,往往都是在不小心跌倒或搬重物時出現低創傷性骨折,才知道骨鬆情況已經很嚴重。 七旬阿嬤反覆骨折,根本問題為骨鬆!  骨鬆性骨折最常發生在脊椎、髖關節及手腕的橈骨部位,一旦發生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