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以為染髮劑在頭髮的停留時間愈久,髮色就能維持更久,但皮膚科醫師表示,務必依照說明書上的建議時間,不可讓染髮膏在頭上留置過久,否則容易引發過敏,造成刺激性皮膚炎。《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染髮的注意事項,一定要看清楚產品使用方式,並注意染髮後的皮膚狀況。
過了9天的農曆假期,大家都充好電了嗎?放假生活作息肯定會顛倒不規律,飲食上也肯定是較為放縱的吃好吃滿,過了9天體重上有沒有甚麼變化呢?緊接著要收心上班,不僅心態調整、生活作息也要控制。《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中醫教你用2款「喝茶食譜」就能去油解膩,加碼穴位按摩幫助代謝。
立春是24節氣之首,一般落在每年2月3~5日之間,標誌著一年以及春天的開始。中醫師指出,《黃帝內經》中記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意指隨著春天白晝時間增長、陽氣升發、氣溫漸暖,萬物轉為欣欣向榮、生機盎然,因此立春代表萬物復甦的起點,人體也隨之進入新的生理週期,需預防常見不適症狀,並利用養生茶飲來調理。
新冠確診者能不能出門參加11月投票?縮短居家照護隔離天數似乎是唯一解方。對此,衛福部今日最新宣布,自11月14日起放寬居家照護天數,確診者從原本需隔離7天最新縮短成5天,後續仍須進行自主健康管理,但期間若有快篩陰性者,可提早解除自主健康管理。
天氣轉涼進入心血管疾病好發期,一名27歲患有甲狀腺亢進的OL,常在睡覺時感覺胸悶、心悸、甚至被痛醒,常常晚上都睡不好,經核子醫學掃瞄發現有心肌缺氧,經檢查診斷出是「心血管痙攣」,服藥後夜間不適症狀才終於緩解。
秋冬進補愛吃薑母鴨、羊肉爐,還有冬至一定要吃的鹹湯圓,怎麼能少了最對味的青菜——茼蒿!茼蒿的特殊風味與口感令人回味無窮,更富含高營養價值,可促進腸胃蠕動、低熱量。但茼蒿要如何挑選才新鮮?吃茼蒿有哪些好處和禁忌?《優活健康網》為您整理美味茼蒿「9大QA」一篇看懂!
現代人健康意識抬頭,對內臟脂肪會帶來的健康影響也都了解,但除了一般常聽到的「脂肪肝」外,其實還有「脂肪胰」的問題也不能輕忽。脂肪胰是近幾年醫學界關注的焦點,與代謝症候群與產生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都有高度相關,民眾要特別留意。
一名50幾歲身體硬朗的男性主管,曾做過心臟繞道手術,並且身體恢復良好,感染流感以為是小感冒不以為意,後來竟轉變為發燒、呼吸急促,就醫治療並未好轉,最後因肺炎造成呼吸窘迫症,使用呼吸器維持三周後,仍然因敗血性休克不幸過世。 政府從11月開始實施50歲以上第二階段施打公費流感疫苗,目的就是減輕流感的危險性。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任勗龍醫師表示,今年因為新冠疫情升溫,常規性的流感疫苗施打反而容易被忽...
范先生一家4口今年年初時,承租一間30年以上的老舊公寓,但在居住後常感到頭暈、頭痛等不適感,卻不覺有異且未進一步就醫。前日晚間,范太太於就寢前突然倒地且意識不清,經救護車送至醫院,急診醫師安排抽血檢查後,診斷為一氧化碳中毒。
糖尿病是複雜的慢性代謝性疾病,長年久居台灣十大死亡原因之一。依據台灣糖尿病年鑑2019第二型糖尿病資料顯示,台灣目前每年糖尿病發生率約16萬人,超越新生兒人數,盛行率2045年也預估將成長至近17%1,由於糖尿病初期並沒有明顯症狀,多數人常等到出現多吃、多喝、多尿或體重減輕時,才發現已經罹病;也因沒有及時發現、控制血糖,導致多種器官,如心、腎合併症的發生,糖尿病照護已是當前刻不容緩的重要議題。國民...
梨泰院踩踏事件是南韓新冠疫情解封後最嚴重的意外,壓抑許久的10萬人潮蜂蛹上街,卻不幸發生155人死亡的人群踐踏悲劇。但很多人疑惑,人潮在開放空間,不是密閉空間,氧氣源源不絕,踩踏事件如何會造成集體窒息?醫師解釋,主要原因就是壓迫性窒息。
你是螞蟻人嗎?甜食是許多人的療癒聖品,雖然都知道吃太多糖很容易橫向發展或熱量過高,但有時就是想吃點甜的!營養師提醒,除了變胖之外,糖其實還是有許多危害,過量會對健康造成影響,不可不慎。
一名牙科醫師平時用眼需求高,不僅工作上得專注視物,沒看診時也需要閱讀大量醫學文獻,結果不到40歲就出現老花問題,當時雖然有接受雷射手術,但隨著視力退化,老花又再度找上門,身上總得攜帶老花眼鏡以因應不同場合,經常需要切換兩副不同度數的眼鏡,讓她感到非常地不方便也不雅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