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有嬰幼兒的家長要注意了!近日「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正席捲台灣,典型症狀包括咳嗽、流鼻涕、發燒,但若出現痰多及喘鳴,一定要馬上就醫;小兒科醫師表示,面對接下來的過年假期,盡量不要將家中孩童帶到人多的地方,家長也要注意多戴口罩,回家後要馬上清潔雙手,避免將病毒帶入家門。
家裡有嬰幼兒的家長要注意了!近日「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正席捲台灣,典型症狀包括咳嗽、流鼻涕、發燒,但若出現痰多及喘鳴,一定要馬上就醫;小兒科醫師表示,面對接下來的過年假期,盡量不要將家中孩童帶到人多的地方,家長也要注意多戴口罩,回家後要馬上清潔雙手,避免將病毒帶入家門。
秋冬到來,家長最怕的就是孩子感冒、生病,由於近期從新冠肺炎、黴漿菌、流感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互相夾擊,很多都是造成兒童呼吸道症狀的元兇,除了施打疫苗、做好防護,平時也能透過提升保護力來因應。
RSV是一種「呼吸道融合病毒」,主要是透過飛沫或者接觸傳染,平均1個人可傳給4個人,傳染性強。馬偕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紀鑫說明,9月入秋後門診因為RSV就診的病患就達四分之一多。 「呼吸道融合病毒」是當病毒感染到上皮細胞時,會使得細胞脫落融合導致發炎,因此會發生相關症狀。紀鑫表示,RSV好發族群為2歲以下嬰幼兒,症狀會有像發燒、流鼻涕、咳嗽、有痰,最主要的指標就是會發出咻咻的「喘鳴聲」,類似像是氣喘的狀態。 呼吸急促有痰的哮喘聲需高度警覺 RSV最需要注意的部分就是常一下子轉惡化,如果本來只是輕微咳嗽突然轉為喘跟痰多且食慾不振就要特別注意,尤其是年紀較小、早產兒、先天性心臟病、慢性肺病、免疫缺乏的孩童,更是高危險族群。 上呼吸道疾病比較: 一般感冒 症狀:咳嗽、流鼻涕、發燒(不一定發生) 病程:2~3天 危險性:視感冒病毒而定 RSV 症狀:咳嗽(有時會到要吐的程度)、流鼻涕、發燒(不太高燒)、有咻咻的「喘鳴聲」,容易轉惡化至下呼吸道感染導致喘、呼吸急促、食慾不振 病程:4~14天 危險性:有細菌感染導致肺炎的可能,年紀越小越危險 新冠肺炎 症狀:咳嗽、喉嚨痛、發燒(較高)、易吐、因聲帶發炎而有明顯「哮吼」式咳嗽 病程:3~10天 危險性:要注意併發症,但較不會有細菌感染 疫苗推動協會理事長黃玉成也說明,根據2009~2011調查資料,RSV就佔孩童感染的42~43%,幾乎將近一半。2歲以下的嬰幼兒如果感染RSV,更要注意咻咻的「喘鳴聲」,就是轉嚴重的跡象。 RSV長效單株抗體獲歐盟通過 值得慶幸的是,歐盟委員會日前已核准由賽諾菲與阿斯特捷利康共同開發第一個適用所有嬰幼兒的RSV長效單株抗體Beyfortus(nirsevimab)。 紀鑫說明,這是一種人類基因重組的抗體,可作用在呼吸道病毒上抑制其進入細胞,以往也有單株抗體,但主要用於像是早產兒等特殊族群,但現在新的疫苗已經可用於所有嬰幼兒,且只要施打一劑即具有約5個月的保護力,並降低下呼吸道70%的感染率。 不過紀鑫提醒民眾,除了打疫苗,少去人多的地方、勤洗手仍舊是預防上呼吸道感染的最佳方式。黃玉成也強調,上呼吸道感染較難馬上分辨是哪一種病症,且孩童又是發病後相當容易惡化的族群,建議大人如果有上呼吸道症狀,在家也要戴口罩、勤洗手,是保護孩子的最佳方法。
進入秋冬季節,家中有孩子的爸媽不但要慎防新冠、流感,近期呼吸道融合病毒(RSV)也正處於高峰期,讓爸媽們忙得焦頭爛額。美國公衛專家就提醒,2歲以下幼兒若罹患RSV病毒,嚴重恐會出現呼吸困難症狀,此時家長可觀察胸腔是否出現「倒V型」來判斷,並提供後續4種感染RSV的照護方法。
進入秋冬,最近引發大流行的呼吸道病毒如:呼吸道融合病毒(RSV)、 流感等,搞得家中有小孩的爸媽們人心惶惶,深怕一人感染全家都逃不過。不過有醫師示警,最近呼吸道病毒大增,除了要當心共同感染之外,更有最新研究指出,RSV病毒竟會與A型流感病毒「異種雜交」,恐造成更嚴重症狀。
秋冬發燒、咳嗽卻不是新冠肺炎?小兒科醫師提醒,目前有3種病毒正在流行,包括A型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和腺病毒,但都可能會引發咳嗽發燒、流鼻水等呼吸道症狀,到底該怎麼分辨?提供以下「症狀比較、好發族群、預防方法」完整資訊。
進入秋冬後,呼吸道感染疾病大增,近來門診擠爆咳嗽、呼吸困難、吞嚥困難的病童,且年紀越小的孩子,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的危險性越高。到底跟流感、新冠肺炎哪裡不同?有哪些症狀?有疫苗可打嗎?《優活健康網》整理以下「RSV病毒7大QA」,由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親自解答。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在媽媽肚子裡只待了32週就出生的早產男嬰,出院返家才不過一個月,就出現咳嗽及流鼻水,類似感冒症狀,沒想到時隔一天,病情急遽惡化,出現發燒、食慾不振、喘不過氣,還因缺氧而臉部發黑,幸好家人緊急將他送到急診室插管搶救,在加護病房治療兩個多禮拜,總算從鬼門關前搶救回來。新生兒染呼吸道融合病毒 兒科醫師也皺眉「新生兒一旦感染到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可不只是一般感冒,可能會出大事!」林口長庚第一新生兒加護病房徐任甫主任談到上述病例,神色難掩沈重。他表示,「有些早產寶寶出生後,好不容易才養大,但因為不小心感染RSV,讓原本發育未成熟的呼吸道受到嚴重傷害,導致須住院治療、甚至可能因此喪命。」他感嘆RSV感染率高,病情進展又快,對孩子的威脅防不勝防,呼籲家長千萬不可輕忽。嬰幼兒RSV病情恐急速惡化 長大後增氣喘風險近年來,嬰幼兒RSV群聚感染事件時有所聞,讓家長們膽戰心驚,事實上,RSV是可預防的。徐任甫醫師解釋,感染RSV對大人來說,雖然症狀像一般感冒,但對嬰幼兒而言,卻是一種導致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但隨後病情可能急速惡化,容易演變成細支氣管炎、肺炎,嚴重時恐出現呼吸困難、呼吸衰竭;此外,多項研究指出,幼兒感染RSV可能種下孩子長大後的氣喘病根。要拒成為氣喘兒要先從預防RSV感染做起。徐任甫醫師指出,一般來說,兩歲以下早產兒、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及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都是感染RSV導致重症的風險族群,須格外留意,其中研究顯示,早產寶寶出生六個月內,是感染RSV導致住院的高危險期,因感染RSV而住院的風險,更是足月兒的四倍。特別是在月子中心或托嬰中心照護或家中有兄弟姐妹者,更會提高感染RSV的風險,更需特別小心注意。目前RSV感染並無有效治療藥物,一般多以支持療法來改善症狀,且就跟感冒一樣,RSV感染痊癒後,還是會重複感染。RSV疫苗可預防 醫籲「防毒洗戴動」徐任甫醫師提醒,RSV對嬰幼兒威脅無所不在,值得注意的是,台灣一年四季都是RSV流行季節,使得積極預防顯得尤其重要。目前健保針對一歲以下且出生時懷孕週數未滿31週、或懷孕週數未滿36週合併有慢性肺疾病之早產兒,或一歲內有血液動力學異常的先天性心臟病的嬰幼兒,給付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的疫苗;他特別提醒家長,不管嬰幼兒是否符合給付施打呼吸道融合病毒疫苗,日常生活務必記得預防RSV五字訣「防毒洗戴動」,包含要定期打預「防」針、減少二手菸造成對孩子呼吸道的「毒」害、勤「洗」手、「戴」口罩、且盡量少帶孩子到人多的場所活「動」,以減少RSV對嬰幼兒的致命威脅。(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