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細菌

抗生素抗藥性已成全球健康威脅!台大醫院啟動衛教展覽,期盼透過創新教學宣導提升健康觀念

抗生素抗藥性已成全球健康威脅!台大醫院啟動衛教展覽,期盼透過創新教學宣導提升健康觀念#超級細菌

世界衛生組織已在2019年將抗生素抗藥性列為全球10大健康威脅之一,更將每年11月18~24日訂定為世界「抗生素抗藥性宣導週」。面對抗藥性所帶來的健康隱患,民眾該如何面對?台大醫院呼應國際衛教提倡,推出抗生素抗藥性宣導展覽,讓民眾透過淺顯易懂的衛教展覽,認識常見的抗藥性細菌與其抗藥性議題,達到衛教目的。 抗生素是人類用以對抗細菌的藥物,但由於不當使用,可導致原本想對抗的細菌產生抗藥性,而難以殺滅。台大醫院吳明賢院長表示,從青黴素的發現成為人類的救命仙丹,到因為不當使用而產生「超級細菌」問題,濫用抗生素已成為全球的重大醫療威脅。台大醫院除了提供民眾高品質的醫療服務,同時也肩負著民眾衛教的責任;臺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一直以來持續落實對抗生素的合理監控,也期望透過這次活動,帶給民眾更多的知識,讓抗生素的正確使用觀念能傳播更深遠。 3大原因讓細菌成為超級強敵!不當使用將陷入惡性循環 台大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王振泰醫師分享細菌產生抗藥性的主要原因,他提到,細菌大概可以經由3種方式產生抗藥性:一是環境中本就存在著相當多不同、複雜的菌種,有些菌種天生就對某些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當以抗生素治療其中某些特定細菌時,環境中其他具抗藥性的細菌在治療的同時反而被保留,等於是以人為因素介入導致其他細菌的生存優勢;第2種則是細菌長期在繁衍的同時,因基因突變而自行產生抗藥性;第3種則是從別的細菌身上獲得產生抗藥性的機轉。 當民眾不當使用或者是過度使用抗生素,王振泰醫師說明,便容易產生第1種與第3種類型的細菌抗藥性;而劑量不足、自行停藥導致療程過短,或者是過度使用,則是讓細菌逐步產生突變的催化劑。王振泰醫師強調,當細菌產生抗藥性時,最大的影響就是原來很好對付的細菌,會變得用藥無效,必須再使用別的抗生素;如果再持續使用不當,便陷入惡性循環到最後無藥可用。 沒有強不強,只有適當不適當!醫籲:精準用藥、正確使用才是最好的治療 民眾往往也有迷思,就是「強一點」的抗生素是否比較有效?王振泰醫師說明,抗生素沒有哪一種最強,只有適當不適當!當醫師給藥時就會評估治療疾病的適當性,哪一種藥物在抗菌譜(抗生素能滅菌或抑制微生物的範圍)上較為精準,用對藥才是對民眾最好的治療。 面對秋冬來臨有更多如新冠肺炎、流感、呼吸道細胞融合病毒(RSV)等呼吸道感染,不少民眾也有不少用藥疑問。王振泰醫師解釋,其實多數都是不需要抗生素,而是以症狀緩解或抗病毒藥物即可;而透過施打疫苗來降低這些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發生率,自然也就能大幅減少因這些呼吸道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續發性細菌感染,也就能因此減少需多抗生素的使用,減緩抗生素抗藥性的增加。 這次展覽中也能看到很多可愛的細菌立牌,幫助民眾更了解更多有關肺炎鏈球菌、大腸桿菌等知識;在認識細菌的同時,王振泰醫師也建議要落實日常生活良好的習慣,如用餐前、如廁後洗手等;如果自己有感染症狀,外出也一定要戴上口罩;搭配充足的睡眠與均衡飲食,透過疾病預防才是增進健康的真正方法。

每3秒將有1人因超級細菌死亡!三軍總醫院啟動衛教巴士呼籲全民上車迎擊抗藥性危機

每3秒將有1人因超級細菌死亡!三軍總醫院啟動衛教巴士呼籲全民上車迎擊抗藥性危機 #超級細菌

「抗生素抗藥性是沉默的全球疫情。」為幫助大眾深入了解正確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三軍總醫院與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醫療品質策進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及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共同舉辦「抗生素衛教巴士」展覽,三軍總醫院院長洪乙仁更表示抗藥性細菌的防範沒人能置身事外,期望透過本次活動提升全民對抗生素正確使用的認知與警覺。 根據數據統計,2035年全球平均壽命將因抗藥性縮短1.8年,2050年每3秒將有1人死於抗藥性細菌感染,抗生素濫用導致全球面臨無藥可用的危機。三軍總醫院院長洪乙仁表示,抗藥性細菌的防範,從醫護人員到民眾都必須建立起正確認知,濫用抗生素的後果讓不少民眾死於感染症,沒人能置身事外,為此更會深入加強三軍總醫院抗生素的監控與管制,為病人提供更完善的醫療服務。 抗藥性已成為「全球性醫療緊急危機」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署長莊人祥提到,世界衛生組織已將抗藥性列為「全球性的醫療緊急危機」,抗藥性細菌的蔓延將導致2050年每3秒有1人因感染超級細菌死亡,造成的不僅是民眾住院天數的增加,更是社會經濟的損失。醫療品質策進會張上淳董事長更表示,台灣每年因抗藥性問題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3千億元,不僅是巨大的財政負擔,也是公共健康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張峰義理事長也強調,抗生素抗藥性已是沉默的全球疫情,今年健保署已啟動健保補助計畫,透過對醫療機構的獎勵機制,改善抗生素使用和感染控制,期望降低抗藥性細菌的比例。 三軍總醫院感染管制中心主任邱俊翔醫師表示,臨床上仍可見民眾有錯誤迷思,包含以為抗生素就是消炎藥,主動要求抗生素導致不當使用進而產生抗藥性,到最後恐會導致簡單的感染也無藥可用的情況。邱俊翔醫師解釋,民眾平時面對的流感、新冠肺炎主要是病毒感染,多數是不需用到抗生素的。 提早停藥或者過度使用都會帶來不好影響 三軍總醫院感染及熱帶醫學科主任林德宇醫師也提到,抗藥性就是細菌在抗生素的壓力之下自然演化出的物競天擇狀態,民眾不論是沒有吃足或者是過度使用都會帶來不好的後果;提早停藥會讓抗生素濃度不足使細菌演化導致最後殺不死,濫用過多抗生素也會破壞腸道好菌傷害生理機制,因此遵守醫囑才是最正確的作法。 因此,邱俊翔醫師也呼籲民眾,服用抗生素除了從生活中落實「4不1要」原則:「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自己買抗生素吃、「不」吃他人的抗生素、「不」隨便停藥,「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也鼓勵民眾在診間多做3個詢問:「有沒有抗生素?」、「吃多久」、「注意什麼?」來為健康把關。 邱俊翔醫師補充,過去民眾都會認為抗藥性離自己很遠,但其實抗藥性不只是會發生在院內或多重感染的病患,連畜牧業在動物身上使用抗生素都有可能在環境內篩選出抗藥性細菌,與民眾息息相關,這次透過的抗生素衛教巴士概念,就像是邀請民眾上車一樣,期望透過共同了解抗藥性的重要一起帶動觀念提升。邱俊翔醫師強調,微生物的抗藥性一直在發展,除了透過民眾認知的傳達,也呼籲醫護人員對抗生素能更多樣性使用,讓抗生素的使用更具效益。 三軍總醫院對於提供民眾健康照護一直持續不斷努力,在去年三軍總醫院所參與的感染管制與抗生素管理卓越計畫更獲得政府認證,未來透過與基層醫療診所共同努力,相信也會繼續提供更優質的醫療照護。

不只抗藥危機,濫用抗生素恐讓壽命縮短!北醫附醫響應WHO抗生素認知議題,邀民眾互動體驗一起了解細菌

不只抗藥危機,濫用抗生素恐讓壽命縮短!北醫附醫響應WHO抗生素認知議題,邀民眾互動體驗一起了解細菌#超級細菌

抗生素不當使用所造成的多重抗藥性以及超級細菌的問題,已成為全球10大健康威脅之一,更可能導致人類壽命在2035年平均縮短1.8年!11月是「世界抗生素認知週」,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攜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及台灣感染管制學會,共同舉辦「抗生素衛教巴士」展覽,響應全球抗生素不當使用的公共危機,並提倡正確使用觀念。 根據全球最新研究,每年有數百萬人因抗藥性細菌而喪命,這不僅為全球醫療系統帶來壓力,也被WHO列為重大公衛危機。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署長莊人祥指出,從WHO到政府單位都相當重視抗生素濫用問題,抗生素濫用帶來的不僅是病患的生命威脅,還有社會資源的損失,期盼透過這次與醫療院所的合作,共同推動這個重要的公衛議題。 臺北醫學大學洪冠予副校長表示,抗藥性細菌問題沒有人能置身事外,北醫附醫2023年參與了「疫後新威脅抗生素缺藥解方專家會議」,也積極透過產官學合作共同研擬解決之道,希望透過教育宣導,讓民眾更能保護自己家人的健康。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施俊明院長也提到,北醫附醫在傳遞病人正確抗生素使用觀念之餘,更推動臨床抗生素監測,嚴格審核抗生素處方,確保每一個抗生素處方都是必須且有效的。 抗藥性一直發展,小疾病也可能發展為致命性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控制室主任劉欣怡醫師說明,抗藥性一直發展下去,將會連簡單的疾病都變成致命性而難以治療。劉欣怡醫師解釋,當開始使用抗生素就會有抗藥性的機會,不論是沒有吃完整療程,或者是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卻濫用,都會產生抗藥性。不僅如此,除藥品外,在畜牧業中將抗生素不當使用於動物,也會使得抗藥性菌株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類,促進抗藥性細菌發展和傳播。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陳必立主任補充,病菌都是透過鼻腔黏膜,飲食或傷口等途徑進入人體,像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常存於皮膚、毛髮、鼻腔及咽喉等黏膜及糞便中,更容易透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除了不濫用抗生素,保持手部清潔與不接觸口鼻的習慣也相當重要。 落實「診間三問」:是否需要吃?吃多久?要注意什麼? 陳必立主任也解釋,有些民眾分不清消炎藥物與抗生素,消炎藥主要用於減輕炎症和疼痛,抗生素主要用於治療細菌感染,兩者完全不同,若民眾有必要服用抗生素,建議可以多做「診間三問」動作,也就是詢問醫師藥物是否有抗生素、吃多久、要注意什麼,讓療程更有效順暢。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教授、台灣感染管制學會理事長王復德也提到,抗生素為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死細菌的藥物,與消炎藥完全不同,因此絕不能使用他人藥物或自行購買使用,使用時必須遵守醫囑服用抗生素,不當使用不僅影響健康,甚至也會使環境生態產生抗藥性細菌造成永久性的破壞。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科主任莊涵琄醫師表示,各大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抗藥性細菌的比例持續攀升,最高已經增加至3倍,而如果抗藥性危機持續未能得到有效遏制,到了2050每年可能超過3.3萬人因抗藥性感染而死亡。 「不」主動要求、「不」亂買、「不」吃他人的藥、「不」隨便停 莊涵琄醫師也提到,近期不管台灣或是日本,感染黴漿菌者相當多,近20多年黴漿菌抗藥性因巨環黴素的濫用逐年上升,且可能反覆感染因而也造成較高的抗藥性機會,不少人甚至都必須用到四環黴素或氟奎諾酮等第二線藥物。面對嚴峻的抗藥性危機,她也建議一定要落實「四不一要」,也就是「不」主動要求抗生素、「不」自己買抗生素吃、「不」吃他人的抗生素、「不」隨便停藥,「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 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張峰義理事長也強調,抗生素是救命仙丹研發不易,但濫用抗生素最後更可能產生抗藥性問題,期望民眾都能遵守「四不一要」原則正確使用抗生素,並落實勤洗手、打疫苗等衛教,共同為自己與家人的健康把關。 2024世界抗生素認知週活動是以「對抗抗藥性,你我有責,快上車!」為展覽主題,透過衛教展版、互動小遊戲與影片播放,提升大眾對抗藥性的認識與警覺,全台將有11家院所分別舉行衛教巴士巡迴展呼應WHO「世界抗生素週」,期盼透過讓民眾了解更多知識,共同維護抗生素多樣性。 觀看短影音:https://www.facebook.com/share/r/enr6WoHVG4wBXufe/ 

抗生素快失效了?「這類抗生素」抗藥比升至2成!醫:6種人該緊張了

抗生素快失效了?「這類抗生素」抗藥比升至2成!醫:6種人該緊張了#超級細菌

一名45歲患者長期臥床,被驗出「抗藥性綠膿桿菌」,但收治醫院已無可治療的抗生素藥物,只能轉送台中慈濟醫院接受新抗生素治療並改善症狀。對此,醫師強調:「這是超級細菌時代來臨的嚴重警訊!」呼籲社會大眾或醫療院所都要正視抗藥性細菌的嚴重性,濫用抗生素最終將導致無藥可用。

上萬人死於超級細菌 全因濫用抗生素

上萬人死於超級細菌 全因濫用抗生素#超級細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人類從沒有不受微生物感染的時刻。即使是打獵採集的小群遊牧人口,依然會遭腸道的寄生蟲寄生,或是受環境中微生物的感染。不過約自一萬年前農業開始,人類安定下來,馴服動物,這些動物就能輕易把傳染病傳給我們。農業也造成城市興起,足夠的人類群聚,光憑人對人的傳染就讓微生物持續生存。20世紀中葉出現細菌理論 改善衛生時間快轉千年,到二十世紀中業,細菌理論使得人類開始接種疫苗,改善衛生。第一場國際衛生會議於一八五一年在巴黎舉行,討論的焦點是對霍亂檢疫措施之必要。接著大家又發現了區分汙水和飲水的重要,以及用氯為飲水消毒,不但可以消滅傷寒和霍亂,也讓飲水的味道更好!可是我們減少已開發世界傳染病的底線,新興的疾病卻愈來愈多。除了流感病毒基因會漂變甚至移轉,我們也看到微生物—細菌、病毒、黴菌和寄生蟲對抗生素和其他第一線藥物的強烈抵抗。這樣的抗拒造成困難梭狀桿菌這種致命的結腸感染、抗碳青黴烯類抗藥性腸道菌的血液感染、常見花柳病淋病、肺結核,和其他許多病菌的抗藥性。抗藥性細菌產生 肇因於人類不當使用抗生素每年美國至少有兩百萬人感染有抗藥性的細菌,至少兩萬三千人因這個直接因素而死亡。這些感染有很多都肇因於為了要讓牲畜長得快而大量施打的抗生素,導致微生物產生抗藥性,傳染給人類。但更大部分的原因則是來自人類不當使用抗生素,接著微生物由人傳染給人。在這個突變和傳播的過程中,微生物不斷晉級到下一級,直到它們擁有強力的新武器,使它們所向無敵。如果這個趨勢持續下去,遲早我們會來到一個後抗生素時代,我們在醫療進展方面將退回一世紀以上。其實人人都可以盡一己之力,減緩這樣的趨勢,只要在罹患支氣管炎、一般感冒、非鏈球菌咽喉炎的喉嚨痛,或者只是流鼻涕時,不要用抗生素,還有在醫師開抗生素給你要「殺死」而非「傷害」病菌時,要服藥到療程完畢。貧窮及社會不公 造成公共衛生低下、增傳染病風險不過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宏觀因素,會增加我們面臨新興傳染病的風險。這些因素中,最有影響力的並非科學,而是政治。政治造成貧窮和社會不公,使某些人較容易遭感染,而某些人相對則否。政治促使戰爭和飢荒、脆弱的公共衛生系統,以及生物、化學和輻射物質恐怖主義。非洲和中東的政治紛擾,使得人民流離失所,冒著傳染病的危險大舉移居,社會失望和不公使沒有公民權的個人和團體犯下生物恐怖主義的罪行。(本文摘自/對決病毒最前線/時報出版)

城市微生物傳布更快 芽菜致51人死

城市微生物傳布更快 芽菜致51人死#超級細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在政治和經濟壓力下,愈來愈多的人遷到市區,創造出連紐約和倫敦都自嘆不如的大都會區,也使毗鄰都會的地區產生了人畜雜居的貧民窟。現有三十多個這種都會區中,最大的是東京橫濱都會圈,人口總數達三千八百萬。依附動物、人類遷移的微生物 干擾生態系統當我們考量這麼巨大的人群聚落所面對的公衛風險時,千萬別忘了美國北部還有另一個被稱暱為波華走廊(從波士頓到華盛頓)的地域人口更多。此外,人口成長以及人類如何利用土地,破壞了開闊的空間,干擾了生態系統,增加了人類與野生動物和昆蟲的接觸。許多動物都是因為氣候變化,棲地遭毀,而新遷到某些地區。如今人們也較常旅行,以先前難以想見的速度更快到達更遠的距離,對於維持全球經濟繁榮的動物和商品,以及依附其上的微生物也是如此。微生物移到人口稠密的大都市 更加速散布因此在二○一一年,德國一家有機農場的一批芽菜受微生物感染,結果造成十六國三千九百五十人嚴重下痢,五十一人死亡,這樣的情況也就不足為奇。微生物由隔絕和過度擁擠的地方移到人口稠密的大片地域,讓它們肆無忌憚地繁殖,這些微生物包括由食物傳播、在醫療環境中散布,和實驗室意外的產物。實驗室產生的這類微生物則包括不負責任的實驗創造出超級病菌,或者是單純的意外,比如二○○七年英國薩里佩布賴特實驗室造成附近農場的牛群爆發口蹄疫。要避免再發生大流行病,我們必須在微生物的重心之外,採取全方位的作法,了解我們自己在創造新「瘴氣」的這些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本文摘自/對決病毒最前線/時報出版)

新殺菌技術 有效對抗「超級惡菌」!

新殺菌技術 有效對抗「超級惡菌」!#超級細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金黃色常常造成皮膚傷口感染、敗血症、蜂窩性組織炎。根據統計,2016年全球約70萬人死於抗藥性細菌。預估到2050年,1年至少會有上千萬人死於抗藥性相關的感染疾病。而超級惡菌又能抵抗抗生素的治療,要發展出可臨床應用的新型抗生素,至少需耗時10年以上,在新藥開發完成前的空檔,將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與生命。超級細菌在80年代流行率達60%成大醫院皮膚部皮膚光療科主任王德華醫師表示,由於抗生素濫用及細菌演化的進步,台灣在1980年代開始出現被形容為「超級惡菌」抗藥性金黃色葡萄球菌,在台灣醫院中流行率已達60%。王德華醫師與銘傳大學生科系梁致遠老師組成生技研究團隊,近期研發出以紫光殺菌的技術,可以成功殺死醫院中具多重抗藥性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提供了一種非抗生素治療的「紫光動力殺菌法」,避免細菌發展出更厲害的抗藥性超級惡菌。維他命B2及其衍生物經過光照可破壞細菌DNA王德華醫師指出,光動力療法結合光刺激來活化感光劑,對抗致病性微生物、消滅癌細胞、降解抗生素殘留等。研究團隊發現,維他命B2及其衍生物經過光照,可產生各種不同型態的化合物及自由基,竟能破壞細菌的DNA,導致細菌的死亡。研究團隊發現以30微莫耳濃度的維他命B2衍生物,放入含有細菌的培養液中,以紫光照射30分鐘,照射1次即可殺死97%的超級惡菌。新殺菌技術的產物完全無毒王德華醫師指出,維他命B2為人類必需的維生素,存在於肉類、深綠色蔬菜、乳製品及蛋類食品中,其降解產物完全無毒,經過光照又能殺死抗藥性細菌,使「紫光動力殺菌」成為簡單、安全、具應用潛力的殺菌技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