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胃不舒服吃顆胃藥就沒事?小心消化性潰瘍反覆發作,恐讓腸胃破洞!《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藥劑師提醒,除了胃酸分泌過量、幽門螺旋菌感染,不當用藥如阿斯匹靈、類固醇等也可能引發胃潰瘍。此外,胃藥吃過量也要小心恐有反效果,呼籲服用胃藥前,應牢記5大注意事項。
腸胃不舒服吃顆胃藥就沒事?小心消化性潰瘍反覆發作,恐讓腸胃破洞!《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藥劑師提醒,除了胃酸分泌過量、幽門螺旋菌感染,不當用藥如阿斯匹靈、類固醇等也可能引發胃潰瘍。此外,胃藥吃過量也要小心恐有反效果,呼籲服用胃藥前,應牢記5大注意事項。
不少人在冬天更容易出現胃痛、嘔酸水等不舒服的感覺,根據醫學研究指出,冬季更容易發生「消化性潰瘍」。醫師提醒,消化性潰瘍不算罕見,若長期忽略,可能導致潰瘍出血、胃或十二指腸穿孔或阻塞,透過檢查與調整生活習慣「雙管齊下」,方能預防消化性潰瘍上身。
40歲林先生平常生活忙碌、壓力大,三餐常常不定時不定量,又常喝咖啡、飲酒,甚至有抽菸習慣,因過去並無潰瘍病史,故從沒想過改變自己的生活型態。然而某天卻突然感覺上腹不舒服,也沒什麼胃口,經過一段時間症狀都沒減輕,安排到診所全身健康檢查後,才發現他有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並合併幽門桿菌感染。
若是晚餐吃太少或太早吃,睡前就容易又肚子餓,但不吃宵夜餓到睡不著,想吃消夜又怕累積熱量、變胖或對身體不健康。這時候胃腸肝膽科醫師提醒,若常常睡前肚子餓,要小心可能有胃發炎或潰瘍疾病;但如果偶爾真的想吃消夜,其實吃一點鹹食,比選甜食吃,對身體的負擔會少一點。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阿傑到醫院診緊張地詢問:「醫師,我這幾天常覺得上腹部悶痛,甚至還有解黑便的情形,上完廁所快暈倒,趕緊來醫院,該不會是罹患胃癌了吧?」烏日林新醫院胃腸肝膽科趙俊欽醫師為阿傑進行完腹部超音波及胃鏡檢查後,確診為「消化性潰瘍」。趙俊欽醫師表示,早期胃癌的上腹痛、解黑便症狀,幾乎和胃潰瘍一模一樣,很多人會自行買胃藥服用,看似症狀減緩但卻延誤了就醫時機!罹患消化性潰瘍若未接受治療,病況嚴重者甚至會有吐血的現象,持續惡化恐怕會有腸道出血、穿孔、阻塞等併發症,造成生命危險。如果是幽門螺旋桿菌所引起的消化性潰瘍,長期反覆發作也可能會演變成胃癌。造成消化性潰瘍的原因 幽門螺旋桿菌 抽菸 喝酒 服用止痛藥消化性潰瘍的五大症狀1.上腹疼痛典型症狀為常在吃飯時會產生上腹痛,而十二指腸潰瘍常在飯後2至5小時或夜間發作。2.腹脹感消化不良,長期十二指腸潰瘍所導致腸道萎縮,讓胃排空變慢。於是食物無法順利流入腸道,產生腹脹感。3.噁心嘔吐食物無法順利從胃裡流入十二指腸,超過胃部所能負擔的容量,食物較易逆流回口腔。4.火燒心過年暴飲暴食容易引起胃食道逆流,典型症狀包含火燒心,此外也會引起胃潰瘍。5.解黑便如果最近未食用豬血糕、鴨血或鐵劑的話,同時有持續不明原因的腹部不適,這些都有可能是慢性消化道出血。春節期間團圓菜上桌難免會大吃大喝,造成飲食過量、熱量超標及消化不良的問題,小心這時容易導致胃酸大量分泌,讓消化性潰瘍復發。在台灣,消化性潰瘍是極常見的疾病,約10%的人口患有消化性潰瘍,尤其是十二指腸潰瘍。就年齡層來說,十二指腸潰瘍的年齡層較年輕,約在20歲~40歲左右;胃潰瘍的年齡層則較年長,約在40歲~60歲,不過幾乎所有的年齡層都有可能發生。趙俊欽醫師建議如果有上述相關症狀,盡快至胃腸肝膽科門診接受檢查,以利醫師評估與診斷。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緊張壓力大,您曾有過工作一忙,忘了吃東西,出現上腹部疼痛的經驗嗎?當心消化性潰瘍找上身!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12/12(三)舉辦藥學癌症講座,由蔡旻軒藥師主講「消化性潰瘍用藥指導」,課程裡藥師將帶您認識消化性潰瘍,了解疾病治療方式與預防保健之道,相關訊息可電洽亞東醫院藥學部(02)89667000轉分機2123,歡迎踴躍報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消化性潰瘍用藥指導時間:107年12月12日 星期(三)下午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2123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引起消化性潰瘍的因素大只可區分為3類,如胃酸過多導致黏膜受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或服用消炎止痛劑引起的潰瘍等,一般發生在胃、12指腸近端,常見的症狀是上腹疼痛。此外,15~20%的消化性潰瘍患者會有出血的情形,是因為潰瘍穿破大血管導致的,此時患者會吐血、解黑便,同時有昏眩、頭暈甚至呼吸困難等情形,應及早治療,以免發生憾事。更嚴重的是,消化性潰瘍痊癒後仍有復發的可能,所以除了根除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和避免服用會引起潰瘍的藥物外,病患還需依照醫師指示服用藥物、戒菸,且調整飲食習慣和注意身體保養。柯素綾護理長建議可遵守以下6項建議,讓消化性潰瘍不再反覆發作:● 三餐定時定量。● 進食時盡量放鬆,細嚼慢嚥,飯後略作休息在開始工作。● 禁止或限制菸、酒、可樂、咖啡且避免任何刺激性食物。● 生活有秩序、不要熬夜,保持心情愉快。● 每餐最好都含有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如蛋、肉、魚、豆製品,不要純吃澱粉類食物。● 飲食選擇無刺激性、易消化且足夠營養的食物:1)無刺激性性/選擇不會促使胃液分泌或讓胃黏膜組織受到損傷的食物。2)易消化/纖維質、一些動物的筋和膠都不易消化,並留意烹調方法,蒸、煮、燉、糊泥狀食物比較容易消化,煎、烤、炸則不易。3)足夠營養/雖因疾病關係,飲食上有所調整,但攝取仍要以6大類為主,廣泛選擇各種食物,以獲得各類營養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台灣消化系醫學會、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台灣肝癌醫學會等十大醫學會共同舉辦「2013台灣消化醫學週」,自10/4日起在台北舉辦一連3天的醫學研討活動,邀請2000位來自消化各領域的醫師參與盛會,聆聽專家們發表精闢的醫學突破和具有明顯臨床意義的重要發現,更針對在消化性潰瘍的議題上,希望藉由專家會議達成共識,用來作為未來診斷及治療的指引,能更有效改善消化性潰瘍病患的不適之症。台灣消化性潰瘍盛行率 是歐美國家的3倍消化性潰瘍是一種腸胃道的慢性疾病,且台灣的消化性潰瘍出血盛行率是歐美國家的3倍以上,約有1成的國人飽受此病困擾,如何有效地治療消化性潰瘍出血,以減少其相關的併發症及死亡,是一個重要的臨床議題;因此台灣消化醫學週特別針對此議題,邀請各專家討論、凝聚治療方向與共識,以利未來消化性潰瘍病患之治療;消化性潰瘍主要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腸之黏膜,受到胃液侵蝕,進而深入黏膜組織,形成消化道壁破損,其中以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最為常見。台中榮總胃腸肝膽科吳俊穎醫師表示,消化性潰瘍常見的併發症為潰瘍出血,約有25% 的患者會發生出血,嚴重時可能口吐鮮血或吐出類似咖啡樣的東西,也會解出帶血的黑色糞便,嚴重時恐有生命危險;目前主要的治療方式包括內視鏡止血和使用制酸劑,對於發病期出血性潰瘍病患而言,內視鏡手術合併藥物是最理想、有效的治療選擇。台灣與歐美國家生活型態迥異 消化性潰瘍治療應有自己的準則歐美國家在胃潰瘍出血的治療上早有共識,鑒於歐美與亞洲病患在生理、生活型態、飲食上差異甚大,台灣消化系專家認為有必要針對國內病患制定專屬的治療準則,以達到更妥善、理想的治療效果。此次討論出的共識包含4大部分: 內視鏡術前準備、內視鏡手術進行流程、內視鏡術後照護和台灣本土健保資料庫研究成果,共35項共識內容,其中包含了容易發生消化性潰瘍出血的危險族群、內視鏡最佳的止血方法、潰瘍藥物的使用、原來使用阿斯匹靈的患者什麼時候應該重新使用阿斯匹靈、對於無法內視鏡止血的潰瘍是否應該進行手術或者栓塞治療等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