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搔癢

愛吃肉容易被蚊子叮?食藥署揭真相:皮膚上有「它」才是叮咬關鍵

愛吃肉容易被蚊子叮?食藥署揭真相:皮膚上有「它」才是叮咬關鍵#皮膚搔癢

夏日炎炎氣溫回升,蚊子也跟著肆虐,不少民眾出門最怕被蚊子叮咬,全身越抓越癢到不行!有說法流傳「愛吃肉容易被蚊子叮」是真的嗎?萬一不小心被蚊子叮,到底該如何正確止癢?食藥署就闢謠,揭密真正容易被蚊子叮咬的6大原因,更指出止癢藥主要成份,提醒民眾用藥安全。

夏天愛漂亮「亂除毛」?小心「毛囊炎」發作腋下、鼠蹊部通通遭殃

夏天愛漂亮「亂除毛」?小心「毛囊炎」發作腋下、鼠蹊部通通遭殃#皮膚搔癢

隨著天氣漸熱,越來越多人往海邊跑。日前,25歲范小姐和朋友約好放假時去海邊玩水,為了穿上漂亮的泳衣自行於鼠蹊部位、雙腿及腋下進行除毛,沒想到除毛處產生紅腫膿皰,合併搔癢疼痛等症狀,經皮膚科醫師診斷為「毛囊炎」,不僅需要擦藥治療,去海邊的計畫也被迫取消⋯

冬季皮膚常乾癢、脫屑⋯中醫食補多吃「黑色食物」養血潤膚

冬季皮膚常乾癢、脫屑⋯中醫食補多吃「黑色食物」養血潤膚#皮膚搔癢

12歲的小祥平時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控制良好,然而一到了冬天便惡化,搔癢難耐,中醫師診察後發現,病患的皮膚偏乾、脫屑,且有不少抓痕,喜歡泡熱水澡與吃當歸鴨,因此開立了養陰清熱、止癢的科學中藥與外用紫雲膏,並囑咐小祥於洗完澡後,將凡士林與不含香精的乳液混和來保濕,以輕拍方式代替指甲抓癢,經過2週治療後,其皮膚症狀才穩定下來。

年後食慾差 恐為肝癌前兆!

年後食慾差 恐為肝癌前兆!#皮膚搔癢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年節大魚大肉,年後食慾突然變差,恐為肝癌前兆!80歲的黃先生近來覺得上腹部悶痛不舒服,到院就診後經超音波檢查發現患者的肝臟有一個約5公分腫瘤,後來黃先生接受了部分肝臟切除手術,術後恢復良好,體力改善不少,醫師提醒民眾,小病也能導致大問題,切勿輕忽身體所帶來的警訊,並且呼籲定期健康檢查、癌症篩檢的重要性。酗酒、肝硬化是引發肝癌的危險因子南投醫院院長、肝膽腸胃科專科醫師洪弘昌表示,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沈默的器官,它主要有代謝、解毒、熱量儲存、分泌等功能。肝臟能自行修復損傷,即使只餘下一小部份能夠工作,仍然能夠正常地運作。肝臟功能複雜且重要,如果遭受侵害,生命也將會受到嚴重威脅。南投醫院外科主任李博彰表示,肝臟的良性腫瘤通常不需要特別處理,肝惡性腫瘤就需要更積極的治療,長期酗酒、B型肝炎病毒和C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感染及肝硬化、血色素沉著症、黃曲霉毒素、某些避孕藥、潰瘍性結腸炎、膽管反覆發炎及結石等皆是引發肝癌或膽管細胞癌的的危險因子。體重下降、食慾降低、腹脹恐為前兆李博彰主任提醒,肝癌並無明顯症狀,民眾如果發現體重下降,食慾降低,腹脹,噁心或嘔吐,發燒,觸摸到腫大的肝臟,觸摸到腫大的脾臟,腹部或靠近右肩胛骨部位感覺疼痛,腹水,皮膚瘙癢,應該儘快就醫。洪弘昌院長表示,對於有肝癌高危風險而有肝硬化的病患,大部分都會建議每6個月到12個月做甲胎蛋白檢測(Alpha-fetoprotein /AFP)和超音波查,預防肝癌最有效的措施便是改善不良的生活習慣並遠離誘發因子。

男子身體長霉? 竟是皮屑芽孢菌作怪

男子身體長霉? 竟是皮屑芽孢菌作怪#皮膚搔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醫生,我的胸口及背部出現一粒粒小紅疹,癢得我睡不著,是不是長了痱子啊?」一位男性年輕患者最近至成功大學醫院求診,因為胸口及背部出現群聚成圓頂狀紅色丘疹與表淺之膿疱,經成醫皮膚部陳怡安醫生診斷,原來是皮屑芽孢菌作怪,才會造成患者身體患部搔癢。陳怡安醫師表示,皮屑芽孢菌屬於表淺之黴菌感染,通常於悶熱潮濕的環境中引發,患者本身如有使用口服抗生素、類固醇或避孕藥也容易引發,其他還有油性皮膚、肥胖、懷孕、壓力、疲勞、免疫缺失、糖尿病等患者本身因素亦為好發者。一般發生年齡以年輕人居多,且紅疹長在上半身(上胸部、肩膀或上背部),偶發於頸部、臉和上臂。範圍較小者,可早晚擦拭抗黴菌藥膏;而患部範圍較大者則建議口服抗黴菌藥及外用藥一起使用。陳怡安醫師提醒民眾,由於台灣夏季悶熱潮濕,皮屑芽孢菌性毛囊炎的復發機率很高,因此建議皮屑芽孢菌性毛囊炎患者於氣候變熱前,可以先使用含低濃度抗黴菌沐浴乳洗澡或口服抗黴菌藥以預防復發。平時盡量保持身體乾燥、避免流汗或是穿著寬鬆吸汗且透氣的棉質衣服,洗完澡及流汗後也要趕快把身體擦乾,才能向惱人的皮屑芽孢菌說掰掰!

怎麼預防冬季癢? 專家告訴你

怎麼預防冬季癢? 專家告訴你#皮膚搔癢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皮膚科蕭毓良醫師表示,冬季濕疹屬於慢性濕疹,因為氣候乾燥而引起的皮膚變化,可能會有皮膚紅、脫皮,甚至皮膚變厚、苔蘚化等症狀,又稱之為、「冬季癢」,或「缺脂性皮膚炎」。蕭毓良醫師說,臨床上可以見到的症狀就是皮膚乾燥,合併大量的脫屑。因為極癢難忍,所以往往抓得遍體鱗傷,更嚴重的情況會乾裂流血。四肢是人體最容易乾燥的部位,小腿往往是最早出現冬季濕疹的地方,其他像大腿前面、前臂外側也都是好發部位。預防冬季濕疹,最重要的就是避免皮膚的乾燥,包括1.乾燥的季節,洗澡應少用肥皂或是清潔劑;2.不要用太熱的水持續沖洗容易乾燥的部位; 3.早晚擦適量的乳液或凡士林來補充皮膚的油脂;4.避免直接穿著毛料或麻的衣褲;裡面最好先穿一件純棉的衣服。

冬天這也癢,那也癢?!吃中藥比塗乳液有效

冬天這也癢,那也癢?!吃中藥比塗乳液有效#皮膚搔癢

一位常往來國內外的竹科人來院求診,患者表示近2-3週全身嚴重搔癢,讓他整天坐立難安,尤其兩側大腿內側及小腿外側,已經被他抓到流膿出血。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中醫科黃雪雅醫師表示,患者表示近年因為常常往返國外天氣乾冷的地帶,因此這幾年冬季癢幾乎年年來報到,整天東抓西抓,實在令他相當尷尬困擾,因而尋求中醫治療。黃雪雅醫師診察後發現這位患者面色偏白,舌質淡紅,舌苔薄白稍乾,有血虛的現象。全身皮膚偏乾,並出現水分分布不均的現象,像是頸部、小腿部位、大腿內側,甚至手臂到手肘部位都偏乾燥。於是選用治療血虛型的方劑「當歸飲子」為主方,加減些許單味藥。治療第一周即有明顯療效,第二、三週又連續按時服藥,患部紅疹搔癢已經消失。患者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中藥治療冬季癢這麼有效,因為他試過多塗乳液,洗澡時不洗太熱,並且少用清潔劑,卻都無法改善症狀,還是經常抓不停。黃雪雅醫師表示,從中醫的理論來說,這位患者的體質為「血虛生風」,而「癢」多屬風症,辨明病因再給予「養血驅風」的藥物,像是當歸、白芍、川芎、生地黃、白蒺藜、防風、荊芥、何首烏、黃耆、甘草等來養血驅風潤燥。患者在連續服用1-2個月之後,皮膚乾燥缺血、缺水的情況得到改善,皮膚自然就不再搔癢了。黃雪雅醫師指出,皮膚搔癢症是臨床常見的皮膚病。現代醫學認為,皮膚老化、皮脂腺萎縮分泌減少或清洗過度,會導致表皮角質層中所含的水分減少,引起搔癢的症狀,所以臨床上老年病患較為常見。中醫認為,其病因多為風邪,而老年性皮膚搔癢症多為肝腎精虧、氣血兩虛、血不榮膚所致。故在治療皮膚搔癢時,應重視養血祛風。當歸飲子中何首烏、生地黃補腎填精;當歸、黃耆補氣血、潤肌膚,而黃芪又能固表;當歸、川芎、白芍養血活血;白鮮皮祛風止癢。此外,洗澡仍應避免水溫過熱,或使用鹼性肥皂;飲食方面則忌食辛辣重口味的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醫信箱》腳部長水泡愈抓愈癢?

《醫信箱》腳部長水泡愈抓愈癢?#皮膚搔癢

Q:本人自好幾年前腳部就常長水泡,且將水泡弄破之後會奇癢無比,愈抓愈癢。但在幾個月前,腳指之間也很會長水泡,且整個腳指頭出現脫皮,一直持續不斷,雖然也換了一雙較舒適的鞋子,但也沒改善多少。聽說於患部塗上麻油會好,可是我不敢嘗試,請問腳部問題該怎麼治療?藥房中比較好的藥是什麼?而塗上麻油真的有效嗎?A:足部的巨癢性水泡大部分都是由香港腳的黴菌感染所引起的,但少數是皮膚發汗時所形成的「汗皰疹」平常應注意保持足部的乾燥,選擇透氣的棉襪子,而且應避免浸泡熱水或藥水,以免造成糜爛及細菌感染。對於細小的水泡,皮膚科醫師一般會用藥水給患者自行塗抹,合併治療用的軟膏,使得小水泡快速乾燥而脫皮。然而對大型的水泡就得小心照料,免得傷口發炎,一般是消毒過後再行穿刺抽出水分,並且配合使用吸收水分的軟膏,待水泡乾燥後再更換藥物治療根本的原因。若是原本就有黴菌感染﹝香港腳﹞的話,更應長期抹藥,以免一再復發,造成更多的問題。曾經看過不少病患自行浸泡熱水或亂擦偏方,結果,造成腳皮膚潰爛,有的甚至併發蜂窩組織炎﹝細菌感染所造成﹞,嚴重的要住院治療,實在是自找麻煩。(臺安醫院皮膚科 沈兆煇醫師解答,uho編輯部整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