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臟病初期無明顯症狀,發現時多已晚期,且常合併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共病。為降低慢性病與失能風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自2025年起,將30歲民眾納入5年1次免費的腎功能篩檢,預計將有320萬人受惠;健保署也於3月1日將慢性腎病新藥納入健保給付,並結合腎臟病照護計畫,有效提升慢性腎臟病病友照護品質。
慢性腎臟病初期無明顯症狀,發現時多已晚期,且常合併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共病。為降低慢性病與失能風險,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自2025年起,將30歲民眾納入5年1次免費的腎功能篩檢,預計將有320萬人受惠;健保署也於3月1日將慢性腎病新藥納入健保給付,並結合腎臟病照護計畫,有效提升慢性腎臟病病友照護品質。
糖尿病人常合併高血壓、腎臟病等多重慢性病,若同時有糖尿病或高血壓,也會加速慢性腎臟病的惡化,最後有可能走向洗腎之路。為此,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表示,希望將這些疾病共病同加入照護計畫,自2025年3月起,原本用於治療糖尿病的SGLT2抑制劑,將提供慢性腎臟病健保給付,預計造福15萬人以上。
胃癌長年名列國人癌症10大死因,更是前3大存活率最低的癌症。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每年約2,000人死於胃癌,且年增逾4,000名新發生個案。醫師指出,近來台灣罹患胃癌的人數逐年上升,但是能早期發現的病例數僅佔約3成,而晚期確診後即使接受治療,也常讓醫師束手無策,因此胃癌成為最難治癒的癌症之一,如何早期診斷成為最大挑戰。
創歷史新高!衛生福利部9日公布,2025年全民健康保險總額預算核定新台幣9286.248億元,成長率5.5%、低推估3.521%,即使採取高推估,較8802.17億元基期增加484.078億元,是歷年成長金額最高的一年。對此,醫界表示,健保總額成長金額創新高,有望扭轉新藥納入健保速度慢與醫療人員出走問題。
藍白立委提案《老人福利法》修法,65歲以上長者免繳健保費,原本31日要再度在立法院闖關,但因連日引起諸多爭議,國民黨立院黨團決定再協商,確定暫緩推動。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長石崇良表示,這次暫緩意義不僅是避免財務受嚴重影響,更大的重點是守住量能互惠健保精神。
《老人福利法》修正草案明天再議,原本最寬鬆版本為65歲以上長者,國民黨立院黨團提出再修正動議條文,將綜所稅率未達20%下修為5%。對此,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署長石崇良30日再表態堅決反對以年齡區分,應按照能力付費,每一個人對健保都要有貢獻。
《老人福利法》修正草案主張65歲以上、所得稅率級距未達20%的長輩不用繳健保費,改由中央政府全額補助,預計27日要在立法院完成三讀。對此,5大醫事團體聯合聲明認為,將加劇世代不公平,更損害健保永續,拖垮財務,呼籲政府與立法機構正視世代正義及健保永續的重要性。
長期待在海外的民眾注意了!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宣布,健保停復保規定從23日起正式走入歷史,旅外民眾生病才回台灣用健保已行不通,未來符合納保資格均應加保,即使在海外待超過半年以上同樣要繼續繳費,預估至少影響21萬人,建議居住國外民眾可優先選擇「轉帳代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