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藥救3病!健保擴大「糖尿病用藥」給付3月上路:近20萬名病友受惠
石崇良表示,台灣1年約有9萬洗腎病人,洗腎率高居全球第1有「洗腎王國」之稱,在正式步入超高齡化社會後,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等慢性病的發生率都可能增加,健保署希望將藥物資源擴大運用,宣布自2025年3月1日起,將原本用於治療糖尿病的健保口服降血糖藥SGLT2抑制劑,開放慢性腎病、心衰竭病友使用。
延伸閱讀:
糖尿病友適合做什麼運動?醫建議「3種組合」每週運動●●分鐘就好
慢性腎病恐在15年內面臨洗腎
台灣腎臟醫學會監事、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醫院內科部部長邱怡文表示,慢性腎臟病將在2024年躍升全球第5大死因,全台約有273萬名慢性腎臟病人,換算每8人就有1人患有慢性腎臟病,超過8成沒有接受治療。早期慢性腎臟病往往無明顯症狀,近6成患者已是第3期,恐因腎功能持續惡化,面臨15年內進入透析(洗腎)的危機。
邱怡文說明,一般人在40歲後,每年腎功能會以每分鐘1毫升的速度下降 ,加上亞洲人本身就比較容易罹患慢性腎臟病,且合併白蛋白尿的比例較高 ,若沒有及早發現接受藥物治療,腎功能下降的速度將是一般人的5倍,更增洗腎的風險。
邱怡文解釋,過往藥物對於延緩腎功能下降之效果有限,但近年研究證實,用於治療糖尿病的SGLT2抑制劑,若能在第3期腎病及早介入治療,可望延後26.6年進入末期腎臟病洗腎階段的時間。他提醒,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才能避免因腎功能下降,導致面臨慢性腎臟病,甚至洗腎危機。
延伸閱讀:
尿尿「有泡泡」表示腎臟出問題?不一定!教你「3招」判斷正不正常
心衰竭併腎病洗腎風險飆2.4倍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林口長庚醫院心臟內科系主任謝宜璋表示,慢性腎臟病常見的共病還有心衰竭,心衰竭併發慢性腎臟病的機率為一般人的5倍,同時會增加2倍心血管死亡風險,洗腎風險更是一般人的2.4倍。台灣約有56萬名心衰竭患者,但僅有26萬人接受治療,約半數病人未能及時就醫。
謝宜璋說,心衰竭的常見症狀如疲倦、呼吸困難和水腫,容易與其他疾病混淆,延誤治療時機。「每3位心衰竭患者中,就有1人在急性發作住院後的第1年內面臨死亡風險 ,甚至有50%的病人在5年內可能會失去生命 。」
健保擴大糖尿病用藥延緩洗腎
石崇良說明,SGLT2抑制劑可抑制腎臟吸收葡萄糖,增加葡萄糖由尿液的排泄量,以達到控制血糖作用,可延緩進入洗腎階段,同時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臨床實驗發現,SGLT2抑制劑不僅能控制血糖、心衰竭治療方面有療效,最多還能延緩4倍的腎功能衰退,幫助心衰竭常見的慢性腎臟病共病照護更為完善。
石崇良指出,SGLT2抑制劑擴增健保給付標準如下:
- 慢性腎臟病:腎絲球過濾率(eGFR)介於25~60%就可以使用, 但若低於15%以下嚴重腎衰竭需要洗腎者不適用。
- 慢性收縮心衰竭:評估心臟衰竭的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介於41~49%之間可使用。
石崇良進一步解釋,此次擴增給付預估有15.3萬名慢性腎臟病友及1.6萬名慢性心衰竭病友適用,共將近20萬人可受惠,新增挹注年藥費共約16億元,期望提供糖、心、腎全方位治療資源,讓共病照護更為完善。
歡慶好友破5,000人!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填問卷抽獎送5,000元禮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