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有食譜》開學季遭疫情、流感夾擊!中醫教喝「防疫雞湯」

有食譜》開學季遭疫情、流感夾擊!中醫教喝「防疫雞湯」#中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轉眼間校園開學已1個多月的時間,但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加劇,沒有疫苗接種的學童們除了做好防疫,如何調節家中學童的免疫力,不受病毒侵襲是父母最在意的事。中醫師提醒,除了最重要的飲食均衡、生活作息規律正常、勤洗手清潔、睡得好及適當運動可以提高保護力減少孩子染疫的風險外,家長們可以透過食療方式,幫家中孩子們調節免疫力。手東摸西摸又共食!易互相傳染細菌、病毒芊瓏中醫診所中醫師賴韋圳指出,近期季節變化及日夜溫差大,容易引起過敏及感冒而引起的乾咳與喉嚨不適,家中孩子返校上課,再加上在校共同用餐,彷彿帶著自己的「交換禮物」到學校相互交叉傳染病菌,面臨流感、疫情雙雙夾攻,一不小心便健康失衡。賴韋圳表示,季節交替時期,最常見的小兒疾病為: 腸病毒 腸胃型感冒 小感冒 換季過敏此時更應注意元氣的滋養,並嚴格督促家中小孩維持正常且規律的生活。想要保持身體健康,除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若想調養或食補,都應該循序漸進,一點一點地給身體滋養,達成淺移默化的作用。無論是成人或孩童,皆應遵守此原則。 食療滋補循序漸進,孩童體質虛寒可飲蔘雞湯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人出生後,所有生命活動都仰賴於後天脾胃攝入的營養物質。賴韋圳建議調養身體的中醫療程,每次應持續進行3個月左右,休息1個月再進入下一個療程為佳,以調節身體的健康。針對兒童補充元氣、調節免疫力,應先讓氣血順暢,氣達到平衡後,滋養才補得進來。更建議身體虛寒的孩童可考慮少量食用高麗蔘,其中含有30多種人蔘皂苷,被珍視為適應原的代表植物,除了能調節身體機能以維持體內的平衡,還能穩定身體防禦系統,使其較不易引發感冒。賴韋圳提供1養氣食譜,對於有助於7~12歲孩童提升免疫調節、調養元氣。【養胃高麗蔘堅果雞湯】材料:高麗蔘1~1.5錢(為成人的減半配方)柏子仁1錢栗子適量松子適量全雞1隻可依個人喜好加入五穀雜糧及良性油脂的堅果適合年齡:7歲-12歲之學童食用時機:建議一早起床食用雞湯,每週1次功效:高麗蔘屬味甘、性溫,能大補元氣、改善體虛柏子仁可養心安神、潤腸通便五穀雜糧及堅果類可替代易使脹氣的糯米,促進心血管及腸道健康

有食譜》春天養生首重養肝,2道藥膳食補「保養陽氣」

有食譜》春天養生首重養肝,2道藥膳食補「保養陽氣」#中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古時人們從測量太陽日晷推定出24個節氣,一年四時陰陽的變化,是萬物生命的根基,在春夏養陽氣以適應生長的需要,秋冬養陰氣以適應收藏的需要;人順從了生長的基本規律就跟萬物一樣,在生長收藏的的生命過程中發展。中醫提養生時令:春屬木,肝亦屬木春天的3個月份裡,從陽曆2到4月共有6個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及穀雨;節氣名稱反映季節和氣候變化。在古書《黃帝內經.素問》之「四氣調神大論」裡寫道:「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就是在形容春天是個生命萌發的季節,萬物也顯得欣欣向榮。古書中更提及「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所以順應春季的時令,保養身體生發之氣的方法,除了保持心情愉快之外,還需要注意春屬木,而五臟之中肝也屬木;如果違逆了春生之氣,便會損傷肝臟,使提供給夏長之氣不足,到夏天時就容易因寒氣而產生病變。紅棗、木耳、枸杞,皆春季養肝食材春天該如何吃才能養肝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劑科藥師陳龍文提供食材藥膳方:1. 紅棗雙耳粥食材:黑木耳30克、白木耳30克、紅棗5顆、米適量。做法:把食材洗淨,放入鍋煮成粥,再加適量冰糖或少許枸杞調味。功效:滋陰養肝、保養脾胃。黑木耳能活血化瘀,白木耳潤肺,紅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2. 玫瑰養生枸杞茶食材:玫瑰花蕾10克、枸杞20克、紅棗8顆。做法:把枸杞、紅棗洗淨和玫瑰花蕾一起放入瓶子中,加入適量熱開水沖泡20分鐘即可服用。功效:美容養顏、補中益氣、養肝明目。玫瑰花涼血養顏助消化,紅棗補氣養血,枸杞補腎益精。陳龍文提醒,春天除了平時放寬心情勿發怒影響肝氣之外,還可以多食用青綠色食物,少吃酸性食物及油炸物,多做伸展運動開闊心胸,食材藥膳方需適量且不宜天天服用,如有相關病情症狀,仍需要經過醫師判斷病情之後對症下藥診治為佳。

老是口乾舌燥,猛喝水仍好渴?醫警告恐是「這問題」

老是口乾舌燥,猛喝水仍好渴?醫警告恐是「這問題」#中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台中30歲上班族小戴老是覺得口乾,一天喝了超過5公升的水,還是解不了渴,甚至嘗試青草茶、養肝茶等,但沒有效果,每天還得不停跑廁所,經中醫師詳細診察,給予溫腎助陽、健脾益氣的藥物後,飲水量才逐漸恢復正常。常常口乾舌燥?醫曝常見3大原因亞洲大學附屬醫院中醫科醫師陳書怡表示,口乾是一個主觀的症狀,患者就診時常主訴:「喝水後馬上又覺得口乾」或「老是覺得舌頭很粗糙、沒什麼口水」等等,一般若排除腹瀉、嘔吐、運動後大量水分流失、水分補充不夠等情況後,中醫會將口乾的原因歸納為外因、不內外因、內因等3個面向。 外因:常見於急性或慢性感染像是感冒症狀發作的前一天,就會覺得特別口乾,一直想要灌水;或者是慢性胃潰瘍的患者,容易有口乾、口臭的症狀;另外癌症患者接受放射線治療,在中醫的觀點視為熱毒,會導致黏膜或是神經受損,無法產生足夠的口水分泌,也會導致患者口乾舌燥,甚至還會有鼻腔或口腔出血的可能。不內外因:常見藥物或重口味飲食引起如鎮靜安眠藥、利尿劑、過敏患者使用的抗組織胺藥物,甚至是賀爾蒙藥物等,都必須列入考量。此外,油膩、香甜、味道濃郁、酒精等食物,屬於濕熱之品,也會讓體內處在慢性發炎的狀態,例如糖尿病就是口乾的常見原因。內因:免疫力以及內分泌系統紊亂陳書怡解釋,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受到自身體內狀況影響,當情緒起伏大,容易誘發身體內的免疫力以及內分泌系統的紊亂,例如:甲狀腺亢進、尿崩症或是自律神經系統失調,讓交感神經處於亢奮的狀態,使代謝後的產熱增加,也會容易出現口乾舌燥的情況。其中,乾燥症(修格蘭氏症)會造成口舌乾燥到無法正常說話,除了風濕免疫科定期的檢查及治療外,配合中醫清熱化瘀、滋陰潤燥,更能幫助穩定病情。陳書怡提醒,現代醫學在水份的攝取以及排出方面,有非常明確的計算方式,民眾在感覺到口乾舌燥之時,應尋求專業合格的醫師診治,千萬不可自行服用不明的藥草汁,以免延誤病情,平時也應適度的運動與正常的作息,避免身體過度耗損、機能退化,才能維持好的身體狀態。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一定會痛!醫揭「1症狀」更常出現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一定會痛!醫揭「1症狀」更常出現#中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對姐妹偕同來看診時表示,姐姐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患,已發病多年且手指明顯變形,當初剛發病時不知道是這個疾病,也因為症狀不是很明顯,因此不斷在各診所、醫院看診都無法診斷出來,直到5、6年後關節都變形了,才確定是類風濕性關節炎。由於近期妹妹開始出現有如當時的徵兆,也做了很多檢查,一樣是無法確診,服用免疫科的藥物僅有稍微改善,因此希望透過中醫來調理身體,將免疫系統調理穩定。「類風濕性關節炎」女性患者為男性3倍杏儒中醫診所院長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自體免疫相關的疾病,簡單說就是體內免疫失調而造成「自己人殺自己人」的情形,這種情況比較常發生在女性朋友身上,女性患者約為男性的3倍!失控的免疫系統,最常侵犯的部位是四肢小關節的滑膜,滑膜的功用在於產生關節的潤滑液,增加關節的活動度。被攻擊的滑膜會反覆發炎、變得越來越厚,到後來會逐步破壞關節附近的軟骨與硬骨,使關節喪失原有的形狀及功能。雖然醫師與病患都希望能早期治療,但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早期徵狀並不明顯,而抽血檢驗類風濕因子,大約有6至7成患者會呈陽性,容易錯過診斷的時機。不一定會關節痛!「晨僵」才是最主要症狀此外蔡易昌提醒,很多人以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就一定會關節痛,其實這是錯的。在疾病初期,最常見的症狀是「晨僵」,是指早上關節無端僵硬、無法握拳或握拳非常費力,感覺好像雙手手指沾滿膠水,一般維持1至2小時,甚至一整天。其次才是關節的腫痛,這時要注意受影響的關節位置,以及關節以外的其他組織有否受影響,例如血管炎或乾燥症引起的眼乾及口乾等。很多人就是只著重在關節疼痛或是抽血指數,而錯失了早期的發病徵象,導致確診時已經關節變形、甚至留下後遺症了。類風濕性關節炎,在中醫是屬於「痺症」的範疇,「痺」就是凝滯不通之意。蔡易昌說明,其內因為脾胃肝腎氣血陰陽不足,衛外不固,而外因為風寒濕熱之邪侵襲人體,以致氣血運行受阻,經絡氣血痺阻,臨床上常呈現虛實相兼,寒熱錯雜,痰瘀互結的情形。中醫最常見4種「痺症」顯示不同病程階段在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素問.痺論》指出:「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痺也。」為痺症開啟了各種論述,後來以此延伸出各種痺症的名稱,例如最常見的行痺、痛痺、著痺、熱痺區分法,其實也代表了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不同症狀及不同病程階段。蔡易昌表示,初期類風濕性關節炎,大多以出現「晨僵」為主要表現,清代名醫林驪琴所著的《類證治裁》提到:「諸痺,良由陽氣先虛。腠理不密,風寒濕乘虛內襲,正氣為邪所阻,不能宣行,因而留滯,氣血凝滯,久而成痺。」因為陽氣虛,外邪阻滯氣血,所以會出現緊繃僵硬感,就像是《素問.痹論》所說:「風氣勝者為行痹,寒氣勝者為痛痹,濕氣勝者為著痹也。」中醫認為,濕邪重濁,故外感濕邪後多有身重倦困,頭重如裹等症状,又因濕邪粘滯,病損往往著而難易,若其侵犯肌膚筋骨,每每既重且酸,固定一處,故有「著痹」之稱。明朝著名醫書《症因脈治.卷三》提到:「濕痹之證,或一處麻痹不仁,或四肢手足不舉,或半身不能轉側,或濕變為熱,熱變為燥,收引拘攣作痛,蜷縮難伸,名曰著痹,此濕痹之證也。」這就是晨僵的變化。早期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醫治療,是十分靈活的,蔡易昌建議,除了可以依照常用的辨證論治,按照每個人不同體質及證型,加以不同的調理,另外也會配合晨僵、關節凝滯給予特定的調理,除濕通絡、祛風散寒,可以改善症狀,也可以雙向調節免疫,讓失控的免疫系統慢慢回歸正常,讓他們能夠有正確的判斷,做出正確的反應。一段時間之後,原本紊亂後的免疫系統就不會再失控攻擊,不必用消炎止痛、不必用免疫抑制,透過身體平衡就能解決問題。(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誤信密醫止痛藥、偏方消水腫⋯醫驚:救腎不成反洗腎

誤信密醫止痛藥、偏方消水腫⋯醫驚:救腎不成反洗腎#中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台灣洗腎病患發生率與盛行率高居世界第一,成為繼肝病之後的新國病。但醫師指出,會造成這種結果,原因除了多數人愛亂服止痛藥、血壓和血糖控制不良,造成腎臟功能變差進而洗腎等,其中還有一項,就是亂吃偏方草藥造成腎功能變差。秘製中藥粉、煮桑葚水⋯保養不成反傷腎33歲陳小姐患有12年糖尿病病史,過去她身體不舒服及頭痛時,都就近找密醫看診吃藥,由於秘製的「中藥粉」很有效,吃了就不痛,讓陳小姐的用藥劑量越吃越重,直到今年1月因很喘及下肢水腫就醫住院,檢查才發現腎絲球過濾率(eGFR)只剩4%,是末期腎臟病變,已被醫師要求洗腎。另一位患有糖尿病及慢性腎臟病的劉老太太,先前自覺腳水腫,聽信偏方後採桑葚葉煮水喝,希望可以利尿消腫,以為喝草藥頂多沒效,對身體不會造成負擔,沒想到後來門診追蹤發現,已從中度慢性腎功能障礙變成重度慢性腎衰竭,經醫師勸告停喝之後,才慢慢恢復。衛福部立彰化醫院腎臟內科醫師陳殷正表示,台灣人愛吃藥,許多民眾更因求方便而找密醫治療,亂服偏方草藥及止痛藥,造成腎臟病甚至洗腎,發現病情惡化後恐得不償失。他指出,許多誇大療效的食品或是來源不明的藥物,透過各種網路資訊及銷售管道大行其道,成為戕害腎臟的殺手。藥物來源不明被誆信,恐傷害腎功能不可逆況且腎臟病在初期往往沒有症狀,民眾對腎臟病的病識感不高,不少人等到腎功能幾近喪失才發現,不得不洗腎,不但人財兩失,更會對代謝器官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性。陳殷正建議民眾,在面對無法求證的資訊來源時,應小心提防。彰化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張煒東也補充,桑葚葉雖是很好的性寒平和中藥材,常用來治風熱感冒,但須經由醫師看診開立配方,不能食用過量。尤其許多腎臟病者,誤信偏方認為桑葚葉煮水喝有利於消水腫、解清熱,但其實多吃恐會傷腎、造成腎功能加速惡化。提醒民眾若有腎臟相關疾病,應先至醫院看診,與醫師討論最適合自身病況的治療方式,才能避免洗腎淪為唯一的選擇。

發燒、盜汗、體重減輕⋯淋巴癌現5症狀因「體內積痰」

發燒、盜汗、體重減輕⋯淋巴癌現5症狀因「體內積痰」#中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病患來求診時看起來臉色蒼白、滿臉倦容,並表示自己在今年初時身體沒有不舒服,但卻在頸部摸到有一顆小硬塊,至耳鼻喉科檢查為淋巴瘤,之後轉到大醫院不斷地做化療、電療,療程真的很不舒服,因此希望可以透過中醫調理身體。什麼是淋巴瘤?杏儒中醫診所院長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身體裡有許多地方充滿著淋巴組織,例如小腸、扁桃腺及皮膚、眼窩、鼻咽腔、甲狀腺等等,而這些淋巴系統與組織內的淋巴球細胞,當它自幹細胞分化及成熟的過程中,某一個時期若發生惡性變化而增生,就會形成所謂的淋巴瘤,是屬於惡性腫瘤的一種。男性罹淋巴癌機率為女性2倍淋巴瘤佔台灣癌症死因的第9位,每10萬人口死亡人數約4人。淋巴瘤是急性的疾病,分為何杰金氏症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前者好發於15~40歲青年,在台灣較少見;後者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好發於中老年人,男性發生機率為女性的2倍,台灣則是以此型較為常見。淋巴瘤的早期症狀很不明顯,只有少數會出現一些非特異性的症狀,例如: 發燒 夜間盜汗 體重減輕 疲倦 食慾不佳所以,蔡易昌提醒,如果有摸到不明的硬塊,就要即早就醫檢查。在治療上則是以化療、干擾素、放療、免疫療法為主,嚴重的則需要骨髓移植或周邊血幹細胞移植。以台灣常見的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惡性淋巴瘤為例,病人若不接受治療,一般而言平均存活期不超過1到2年。但接受適當的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者,達成完全緩解的機率約佔6到7成。淋巴瘤病因主要為臟腑功能失調蔡易昌表示,淋巴瘤在中醫是屬於「惡核」、「瘰癧」、「石疽」、「失榮」的範疇。瘰癧之名,最早見於中醫古籍《內經.靈樞.寒熱篇》:「寒熱瘰癧在於頸腋者。」是指發生在頭側耳後皮裡膜外,累累如串珠的結核,大者屬瘰,小者屬癧,後期往往延及頜下、缺盆、腋下等處。東晉著名的醫學家葛洪,在其著作《肘後方》中提到「表現為肉中生核,小如豆粒,大如梅、李,推之能移,且患處疼痛,還可伴有惡寒發熱等症。其病因為風熱毒邪搏於氣血,復為風寒乘襲所致。」描述了詳細的症狀,到了清朝著名醫家王德維的《外科全生集》則說:「大者惡核,小者痰核」,區分了不同的名稱。中醫認為,淋巴瘤主要的發病成因是臟腑功能失調,導致氣虛血瘀,寒痰凝聚,或因肺腎陰虛,肝氣久郁,虛火內灼,煉液為痰,或受風火邪毒侵擾,痰火結郁而成。中醫治療淋巴瘤,分為4種證型明代著名醫家薛己所著的《立齋外科發揮》提到:「腫脈沉數者,邪氣實也,宜泄之。腫痛,增寒發熱,或拘急者,邪在表也,宜發散。因怒弱者,補氣為主。腫硬不潰者,補氣血為主。抑鬱所致者,解鬱結調氣血。潰後不斂者,屬氣血俱虛,宜大補。虛勞所致者,補之。因有核而不斂者,腐而補之。脈實而不斂,或不消者,下之。」將各種不同病因集不同表現的瘰癧,作出不同的治療指引。蔡易昌說明,延伸到後來,治療上多以不同證型加以不同調理,臨床常見的分型有4類: 寒痰凝滯 氣鬱痰結 痰瘀互結 肝腎虧虛另外會搭配專病專用的藥物,來作針對性的治療,也可以配合西醫的化療、放療、免疫療法來作適當的輔助,促進療效並降低副作用。在經過幾次調理後,病患的臉色明顯改善,且表示至醫院回診時,腫瘤科醫師也說目前身體狀況不錯,腫瘤也清得差不多了,再好好配合身體調養即可。(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中老年易骨折、身高變矮⋯中醫揭「骨鬆」恐因腎氣不足

中老年易骨折、身高變矮⋯中醫揭「骨鬆」恐因腎氣不足#中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老太太由兒子推著輪椅來看診,表示上個月跌倒導致右腳的股骨頸骨折,雖已經由手術處理好,但骨科醫師告知有嚴重的骨質疏鬆症,檢測報告顯示各個部位的骨質密度幾乎都是-2.5、-2.7,甚至有到-3的程度。其實幾年前就已發現老太太有骨質疏鬆,也有定期到骨科打骨質疏鬆症針、補充鈣片和維他命D3,但骨質密度進步成效並不好。因此這次骨折之後,才希望可透過中醫調理來幫助骨質的生長。杏儒中醫診所院長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人體的骨量大約在20~30歲會達到最高峰,之後會隨著年紀會逐漸減少,持續性的骨密度減少,造成骨頭越來越脆弱,容易造成骨折,這就是骨質疏鬆症。在美國,每年大約有2,000萬人受到骨質疏鬆症的影響,其中有130萬人造成骨折。而在台灣,根據統計顯示,超過55歲以上的人發生骨折,大部分都和骨質疏鬆整有關。有一項統計更顯示,台灣65歲以上的婦女,發生脊椎壓迫性骨折率大約有20%,男生則為12.5%,如果以骨質密度狀況推估,停經後婦女骨質疏鬆症的盛行率約為30%。哪些人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呢?1. 停經後的婦女、或是60歲以上的男性。2. 相關疾病,例如:副甲狀腺亢進、甲狀腺亢進、生殖腺官能不足、糖尿病等內分泌疾病;慢性腎衰竭、肝病、吸收不良症候群、慢性阻塞性肺病、風濕性關節炎、惡性腫瘤等等。3. 使用藥物,例如:類固醇、巴比妥酸鹽、肝素等等。4. 生活習慣,例如:抽菸、喝酒、愛吃重口味食物、不愛運動、過度防曬。蔡易昌說明,在古代中醫並沒有「骨質疏鬆症」這個病名,其依症狀及部位不同,分屬於「骨痿」、「骨痺」、「骨枯」、「骨極」、「骨縮」等範疇,在中醫上與肝脾腎的臟氣虛衰相關。在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素問.痿論》提到:「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提示熱邪腎虛是相關的病因。而《素問.痺論》提到:「骨痹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腎痹者,善脹,尻以代踵,脊以代頭。」描述了骨痺的相關症狀。隋朝太醫博士巢元方所著的《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候》則說:「骨極,令人酸削,齒苦痛,手足煩疼,不可以立,不欲行動。」說明利用辨證治療應區別虛寒、實熱體質。又指出「虛寒者,證見為腰背痛,無法久立,屈伸不利,面腫而垢黑,發墮齒槁,或四肢常冷等。實熱者,證見為牙痛腦痛,耳鳴面黑,手足疼痛,大小便不通等。」到了宋朝的著名醫書《扁鵲心書》則提到:「諸骨皆枯,漸至縮短。」也就是現代人所知道的年紀大的人骨質流失造成身高變矮的變化。骨頭的發育、生長、強度,與腎氣強弱有密切關係蔡易昌表示,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骨頭的發育、生長、強度,都和腎氣的強弱有密切的關係。飲食的水穀精微均依賴脾臟的運化與輸佈,若脾臟功能不好,氣血生化不足,則筋骨與肌肉因無法獲得滋養而容易導致衰痿。此外,肝有藏血功能,若肝血不足,則筋肉容易拘孿、不利於關節屈伸活動,也會因為氣血不足而影響骨質的生成。蔡易昌強調,中醫裡骨質疏鬆症即應調理肝、脾、腎三臟的臟氣,其中又以腎氣調理最為重要。臨床上會依照體質不同加以不同治療,常見者如肝腎虧損型、脾腎陽虛型、氣滯血瘀型、氣血不足型、脾胃氣虛型、腎陰不足型等。此外,也會以專病專用為原則,加上促進骨質生長的藥物,配合引經帶路不同的藥引,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經過半年的中醫調理,老太太於回診時所提供的最新骨質密度檢測表顯示,原本骨密度-3部位已經改善到-2.1、-2.5部位已經進步到-1.9,也一併改善了老太太的精神及體力。(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手腳冰冷怎麼辦?天氣好冷快用「足穴道按摩法」暖全身

手腳冰冷怎麼辦?天氣好冷快用「足穴道按摩法」暖全身#中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近日全台遇強烈寒流侵襲,夜晚低溫下探不到10度,連白天都要包緊緊、戴暖暖包才能出門上班,但有許多民眾平常在辦公室裡久坐,遇到天冷降溫更不想動,腳怕冷連穿襪子也暖不起來,怎麼做才能讓身體暖呼呼呢?按摩足部3穴位,中醫:可搭配熱敷、泡腳中醫師王心眉在臉書專頁表示,若是腳底容易怕冷,簡單3招「足穴道按摩法」可幫助促進體內氣血循環,讓你輕鬆從腳底暖到心頭。1. 足三里穴位置:膝蓋外側下方的凹陷處,稱為膝眼,穴道位於此點下4指隆起處。為足陽明胃經,是改善腸胃健康的重要穴道,能改善身體的陽氣,使身體的循環順暢,自然能改善手腳冰冷的情況。2. 湧泉穴位置:第2、3趾沿線,腳底板前1/3 凹陷處。足少陰腎經中的「井穴」,為匯聚身體氣血,反應內分泌、生殖系統健康狀況之穴位。 腳底正好就是血液堆積的地方,透過按摩,可以幫助推動淤積的血液、讓血流回心臟,自然就恢復腳底溫熱。3. 三陰交穴位置:內側腳踝骨尖最高點往上4指,脛骨後緣凹陷處。肝脾腎三經交會之處,有健脾利濕、補肝益腎、調和營血,調治泌尿生殖系統疾病、帶下、月經不調、經痛不孕、下肢冰冷無力。以上穴位也可用按摩搭配熱敷或泡腳的方式進行,可改善血液循環,同時紓解壓力及放鬆肌肉。此外,王心眉更提醒手腳經常冰涼的民眾,飲食上應盡量避免寒涼食性食物,建議可適度的吃些溫性、熱性食材,例如薑、蒜、熱湯、羊肉、肉桂、栗子等,生活上也要避免過勞及睡眠不足,才能讓身體維持良好的保溫功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