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起床就狂流鼻水、打噴嚏?中醫提「6解」治鼻子過敏

起床就狂流鼻水、打噴嚏?中醫提「6解」治鼻子過敏#中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一位65歲女性,晨起及夜間躺下睡眠時常打噴嚏、鼻塞、流鼻水,嚴重影響睡眠,且有鼻涕倒流症狀,時常覺得喉嚨有異物感,甚至疼痛,後至中醫求診以過敏性鼻炎治療後,鼻塞、鼻水、鼻涕倒流狀況才明顯改善,解決多年過敏問題,咽喉不再不適,終於能提升睡眠品質安然入睡,白天也不再昏昏欲睡,身心輕快許多。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蔡佩怡表示,台灣地處亞熱帶濕熱氣候,是過敏原塵蟎容易滋生的氣候環境,且因空氣汙染嚴重,門診常見的過敏性鼻炎病患日趨增加。健保署統計,約每5人就有1人有過敏問題,過敏雖非重症,卻會大幅影響日常生活,無法好好入眠,影響作息及生活品質。蔡佩怡建議,過敏性鼻炎6大預防保健如下:鼻水癢癢流不停?過敏性鼻炎6大預防保健1. 注意居家清潔寢具如床單、被套等須勤加清洗,可以在家中使用除濕機降低濕氣,減少過敏原塵孳生。2. 天冷時注意保暖勿過食生冷冰涼食物,以免寒氣入侵體內。3. 少吃食品添加物零食、甜食等容易致敏食物,生冷食物、冰冰涼涼的飲料、冰淇淋等應避免;熱性體質則避免辛辣油炸類等食物。4. 適當的運動增進血液循環利用排汗方法將邪氣由體內排出,運動亦可增強免疫力,抵禦過敏原。5. 穴位保健可按摩迎香、印堂、足三里穴,每天每穴按摩20~30下;亦可晨起及睡前使用溫熱毛巾溫敷迎香、印堂5分鐘,可宣通鼻竅,改善鼻塞及鼻水等不適。6. 保健藥膳——山藥排骨湯材料:山藥200~300克、大棗10枚、排骨數根做法:排骨先燙過去除血水,再將山藥、大棗、排骨一同放入鍋中加水燉煮至山藥已軟,可加少許蔥、姜及鹽巴。適應症:山藥、大棗性味溫和,可健脾補肺,增強免疫力,適合各種體質食用。中醫治療過敏性鼻炎,以養肺、健脾為重過敏性鼻炎西醫治療主要以抗組織胺藥、鼻黏膜收縮劑等藥物症狀治療,一旦停藥仍會復發。從中醫上來說,過敏性鼻炎為風邪或寒邪侵入人體並長期潛伏於體內,因此遇冷風或進出冷氣房易發作,中醫治療為「驅邪扶正」,先以解表藥將風寒邪氣趕出體外,再加以補益藥扶養正氣,提升免疫力,減少過敏再發。蔡佩怡指出,因肺開竅於鼻,故治療過敏性鼻炎首先由「肺」著手,初起使用祛風解表、疏風宣肺的藥物,如:桂枝湯、葛根湯等。其症久則易影響「脾」,造成脾胃功能受損,使腸胃吸收不好、食慾差、易拉肚子、或者怎麼吃都不長肉也長不高;故要治療腸胃問題,可使用參苓白朮散、香砂六君子湯等健脾益氣、和胃滲濕,再依個人虛實寒熱體質隨證加減方藥,拔除病根。另外,蔡佩怡補充,中醫治療上有夏季「三伏貼」及冬季「三九貼」穴位敷貼,為選用具有減敏、平喘及化痰止咳效果的溫性藥材如:白芥子、延胡索、細辛等,並於人體膀胱經及督脈的相關穴位如:大椎、風門、肺俞等進行敷貼,可溫煦陽氣、驅散內伏寒邪、化痰平喘;對於冬季常見的氣喘、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慢性咳嗽等好發疾病來說,可提升身體的免疫力,預防及減少感冒及過敏,還可以治療虛寒性胃痛、腰痛、慢性腹痛等,有助加強日常的身體調理及保養。

冬日進補「吃對了」嗎?中醫教你「4大類體質」怎麼補

冬日進補「吃對了」嗎?中醫教你「4大類體質」怎麼補#中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冬至甫過,一般民眾依照習俗補冬,總想喝上一碗暖暖的甜湯、吃些帶有辛香料的料理,或者進補點藥膳;這樣的飲食,不僅是種儀式感,更是對身體的一種保養。然而,中藥食補注重體質,若親朋好友想一同養生進補,卻因年齡、性別、平時習慣不同,而造成體質不一,該怎麼吃是才是最好的保養呢?高雄醫學大學中醫部婦兒科主任董懿容表示,有人怕冷、有人怕熱,有人容易口乾、有人常睡不好,這些人是否能用藥膳來改善老毛病?冬天應該要吃溫熱、烈性的食物才能真正補到身體;還是要判斷哪些才是適合自己的藥膳,幫助身體達到強健又有精神的狀態?這需要專業的介入。進補應考量體質、生活型態,醫提供「這4族群」參考藥方董懿容指出,若本來腸胃就弱、身體濕氣較重的人,常有腹瀉、水腫、四肢冰冷、關節不舒服等症狀,應特別注意健脾胃祛濕氣,在秋冬可食用一些幫助健脾胃、化濕氣、補腎氣的食物,有利於提補腎氣、疏理肝氣。並請醫師開立合適的藥材,跟食物一同燉煮,更能幫助身體適應冬季。平常比較容易感到疲倦、工作生活較為壓抑或者較容易生悶氣的人,更要注意這個季節容易出現睡不好、頭痛、排便不暢等小毛病,可請中醫師協助調理身體狀態,再用合適的藥膳或食物來保養身體。2022年即將到來,在日常生活中若想避免脾胃不適、消化不良等相關疾病,董懿容也提醒,在進補上可避開過於滋膩或燥熱的食物、藥材,才能夠補得剛剛好。亦針對4個族群提供以下養生建議:1. 給想保養腸胃的養生族群:黨參、炒白朮、茯苓、山藥、蓮子、芡實、生薑等藥材,藥性平和,具健脾胃、化濕氣療效,搭配易消化的食材一同燉煮,請家庭中醫師來開立,更能好吃又適合自己。2. 給想呷百二的銀髮族:熟地黃、何首烏、當歸、枸杞子、菟絲子、山藥、茯苓等藥材,有補氣血、補腎氣效果,適合手腳冰冷、容易疲倦的族群,可與排骨或雞肉一同燉煮;茹素的人也可搭配豆皮、菇類一起煮食。3. 給壓力大的上班族:麥芽、山楂、紅棗、黃耆、少許玫瑰花,用電鍋煮20分鐘,作為茶飲,起鍋即可放入保溫杯帶出門飲用,方便又養生。4. 給想長高的學生們:熟地黃、炒白芍、川芎、當歸、黃耆、黑棗、茯苓、炒白朮、黨參、炙甘草等藥材,可與雞腿、排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一起煮。要特別注意的是,小孩子在食用藥膳前要先諮詢中醫師,才能夠針對體質、年紀給予最好的調理,不建議自行到藥房抓藥。董懿容表示,吃得多不如補得巧,雖說冬令進補是華人的飲食文化傳統,但真正要調補,一年四季都要好好吃、正確補;春夏要注意火氣問題,平補涼補兼補陽氣,秋冬注意氣管與關節問題,溫補但要記得滋養陰血。身體的不舒服常是長久累積的小毛病,自然調養也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平時可關心自己身體發出的訊息,請中醫師訂做客製化的藥方搭配食材,幫自己制定一套可長久又輕鬆的保養計畫,春夏秋冬都能補!

1月憂鬱、2月懶洋洋?快用「節氣養生法」平衡自律神經

1月憂鬱、2月懶洋洋?快用「節氣養生法」平衡自律神經#中醫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你是否有過工作不順就食慾不振的經驗?或是週一早上下雨心情就變差、身體變得沉重呢?這些都是因為身心對所處環境產生反應所造成的。本書將按照「時、地、人」這3大要因,為身體不適的原因做出符合現代的分類,解說引發身體不適的理由。「時、地、人」3大要因會影響身心除了人際關係造成的壓力(社會環境)外,從風土、居住環境、天候到季節等形形色色的環境因素,都會一點一滴地影響我們的身心。如果是暫時性的環境變化,過段時間就恢復的話倒還沒問題,但是長久持續則會造成身心的不適。東洋醫學(中醫)在治療時,會將「時、地、人」這3大要因,視為造成人體不適的重要因素。這是實行自我保養等養生工作時非常重要的條件,簡單來說就是「時間、地點、自我條件」。世界上沒有人的身心狀況完全相同,就算是同樣一個人,昨天的狀態也不會與今天一樣。舉例來說,去年腰痛的原因與今年就不見得相同。身心失衡的原因包括自然環境、職場或家庭環境、個人特質或體質等各式各樣的狀況。以下配合《24節氣調理手冊》,整理出東洋醫學中,不同月份常見的病痛及調理方式。舉即將到來的1月、2月為例:1月新年到,蠟燭兩頭燒, 燒出了冬季憂鬱節氣小寒 5日左右大寒 20日左右當季特徵新年、慎防嚴冬、收假回歸職場、返鄉、家庭活動整體傾向運動量不足、體重增加、輕忽健康、傳染病努力撐過年底的繁忙期後,迎來了年假,這樣的1月往往是身體最疲勞,且生活規律徹底亂掉的時期。暴飲暴食、運動量不足、返鄉遭遇與日常不同的人際關係壓力、苦於生活不規律等,如此狀況當然會使內臟功能變差,不僅胃痛、腹痛是固定班底,很多人因此身體表面緊繃或維持不良姿勢,進而衍生出腰痛症狀。從氣候方面來看,有小寒與大寒的1月氣溫驟降,身心本來就容易失衡了,傳染病等的感染風險也毫不留情地提升。收假重返職場後要重整生活規律也是苦差事一件。寒冷氣候與懶散生活擾亂了自律神經,因此有些人在這個時期會陷入「冬季憂鬱」,呈現嚴重的消沉狀態。正因為年關將至,就更應該避免生活規律嚴重亂掉,而這也可以說是預防1月身體不適的最有效方法吧。1月常見的病痛與不適憂鬱、沒精神整天懶洋洋且缺乏起伏的生活,容易造成自律神經失衡,失去活力。胃痛、腹痛暴飲暴食增加了腸胃負擔,導致功能變差。精神方面的壓力,同樣催化了腸胃的不適。腰痛不僅寒冷會造成的肌肉緊繃,消化系統出狀況時,腰部周邊與下肢肌肉同樣容易緊繃。而懶散生活中的不良姿勢,同樣是一大要因。改善身心不適的生活建議:整頓生活規律!整個年假都只顧著補眠的話,收假後恢復正常生活時對身心造成的負擔就特別大。因此年假期間也應盡量維持規律的飲食與生活,並且適度活動身體,自然可以避免自律神經失衡。2月外頭還是冬天,身體卻到了春天,全身提不起勁節氣節分 3日左右立春 4日左右雨水 19日左右當季特徵第一道春風、花粉症、入學考、大雪、白色情人節整體傾向自律神經與荷爾蒙失衡、過敏、傳染病天氣還很寒冷的2月,在日曆上卻已經是春天了。事實上在這氣候嚴寒的時期,身體也逐漸轉變成春天模式,導致氣候與身體之間產生了落差。冬季是「腎臟」的季節,春天則是「肝臟」的季節。因為體內環境會隨著冒出新芽的春天產生變化,導致以肝臟為主的自律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負擔加重。身體開始將冬天累積的廢物、毒素排出體外,因此容易出現皮膚症狀、過敏反應或荷爾蒙失衡等,而負責這一塊工作的肝臟,與自律神經息息相關。此外氣壓變化也會反映在身心狀態上,這個時期呼吸會變快、身體也容易緊繃。很多人在這段期間會出現頭痛、眩暈等症狀,其中耳朵堵塞感等與三半規管有關的症狀也逐漸增加。這些症狀使人感到煩躁,且不適的壓力也有可能發展成腰痛、肩膀僵硬等症狀。為了預防肝臟功能低下,確實整頓1月時亂掉的生活習慣,多加留意養生是相當重要的。2月常見的病痛與不適煩躁造成的腰痛等東洋醫學認為「肝臟」攸關憤怒的情緒,因此交感神經過度運作時,也會強化腰部或肩膀的疼痛。皮膚粗糙春季是排毒期,長期持續疲勞、心理壓力或飲食不規律,就會增加肝臟的負擔,容易出現皮膚症狀與過敏反應。頭痛、眩暈氣壓變化會影響內耳,進而擾亂自律神經平衡,出現頭痛、眩暈、耳朵堵塞感或耳鳴等症狀。改善身心不適的生活建議:自我觀察身心健康!「氣候與身體模式的落差, 會引發以自律神經為主的身體內部失衡。」這段知識對於身心健康是相當重要的,而氣壓變化也可能在無意識之間導致身心出問題,所以日常請養成觀察自我身心的習慣,趁程度尚輕時儘早處置。(本文摘自/身體情緒疼痛地圖X24節氣調理手冊【二合一身心修復套組】/采實文化)

老煙槍罹肺氣腫「吸不到氣」,醫補肺健脾腎化痰平喘

老煙槍罹肺氣腫「吸不到氣」,醫補肺健脾腎化痰平喘#中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70歲老先生患有肺氣腫,在生活中長期有呼吸困難問題,其女兒表示父親是老菸槍,雖現在已經戒菸,仍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氣腫困擾許久,且都有固定至大醫院拿藥,但肺部功能仍持續變差。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肺氣腫(Emphysema)和慢性支氣管炎都是屬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之一,都會造成呼吸道的氣流阻塞。慢性支氣管炎為支氣管內壁腫大、黏液分泌物增多、咳嗽、容易感染肺病。而肺氣腫則是肺泡破裂形成大的氣囊、肺的彈性減低、吐氣困難、咳嗽不多。肺氣腫、肺發炎致「肺泡異常膨脹」 抽菸是主因肺氣腫由於因為肺部的發炎反應,造成終末細支氣管、肺泡管、肺泡囊和肺泡異常膨脹,肺泡壁受到破壞,肺泡失去彈性後,呼吸時過度充氣無法縮回原有體積,多個擴張的肺泡又會融合成較大的囊腔。蔡易昌解釋,引起肺部發炎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抽菸,其他因素還有呼吸道反覆感染、空氣汙染、吸入有毒氣體、或者長期吸入二氧化矽、石綿、煤灰等。肺氣腫患者大多在50歲以後才會出現症狀,出現症狀時,肺功能已低於正常值的一半。肺氣腫症狀包括呼吸困難、喘鳴、呼氣延長、全身乏力、胸腔疼痛、體重減輕與容易氣促疲倦,患者經常伴有慢性支氣管炎、咳嗽、反覆性的呼吸道感染、氣喘,甚至會罹患心臟病,導致肺積水、肺動脈高壓與右心擴大等心臟功能病變。目前治療僅限於症狀處理,甚至很難治療。肺脹咳喘、肺虛氣短 為肺氣腫主要病機蔡易昌進一步說明,肺氣腫屬於中醫「肺脹」範疇,最早在《黃帝內經》就已經出現,在《靈樞・脹論》提到:「肺脹者,虛滿而喘咳。」在《靈樞・經脈》則形容肺脹的臨床表現為「肺脹滿膨膨而咳喘」,因此後世多把肺脹納入咳喘症中。醫聖張仲景在東漢的名著《金匱要略・痰飲咳嗽病》篇中「支飲」的表現:「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行如腫。」描述近似肺脹,並提出功補兼施的木防己湯來治療,得以認識到該病,應與正氣虧虛有關。《諸病源候論・咳逆短氣候》中亦表示,「肺虛為微寒所傷則咳嗽,嗽則氣還於肺間則肺脹,肺脹則氣逆。而肺本虛,氣為不足,復為邪所乘,壅痞不能宣暢,故咳逆短氣也。」強調肺虛而脹的病機。補肺健脾腎可改善肺纖維化、恢復呼吸順暢到了金元四大家的著名醫家朱震亨,則提倡:「陽常有餘,陰常不足。」在《丹溪心法・喘》則補充脾腎虧虛而喘之病機。指出此病屬於本虛標實,本虛主要是肺脾腎虛,標實主要是痰濁、水飲、瘀血。肺虛不能化津,脾虛不能轉輸,腎虛不能蒸化,所以在治療上必須「以氣論治」,補肺氣以固表,健脾氣以化痰,納腎氣以平喘。此外,蔡易昌補充,若是久病出現氣逆、氣滯的表現,其實肺氣腫的肺功能低下、肺纖維化的階段,這時就要加上《景岳全書》的肝鬱氣逆而喘的論點,也就是清代名醫尤在涇所說:「乾咳無痰,久久不癒,非肺本病,乃肝木撞肺也。」加上疏肝理氣,平肝抑木,清肺降火,可以達到改善肺纖維化的效果,提升肺功能。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後,老先生回診時喘促呼吸困難的情形明顯好轉,呼吸亦更加順暢,不會再發生吸不到氣的情況,生活品質已大幅改善。(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過敏兒冬天好苦,中醫教你用「溫敷穴位」改善症狀

過敏兒冬天好苦,中醫教你用「溫敷穴位」改善症狀#中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許多民眾會利用冬天進補,保養身體,增強體質。除了食補之外,有過敏困擾的民眾也可以考慮「冬九貼」,就像冬令進補般,冬九貼是利用溫灸貼敷穴位的治療方法,提升抗寒能力,減少呼吸道疾病及過敏症狀。冬九貼是什麼?怎麼貼才有效?冬九貼是配合中醫節氣「三九天」,施行溫灸貼敷穴位的治療方法,又稱「三九貼」。傳統中醫依照節氣,從冬至後的9天稱為「一九」,依此類推,每隔9天為一個階段,第二段的9天稱為「二九」,第三段稱「三九」,3次療程共27日,稱之為三九天。今年「冬至」為12月21日,因此,而冬季三九貼時間為本月22日到下月22日,共3次療程,間隔7至9天。 初九天:2021/12/30(週四) 二九天:2022/01/08(週六) 三九天:2022/01/17(週一)南投醫院中醫科顏素美主任指出,三九天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時候,此時人們常感到身體的能量不足,血液循環不良,皮膚乾燥,毛孔緊縮,活動力下降,身體處於一種低代謝狀態,也是過敏性鼻炎、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的好發的時候,若在此時配合天氣施行溫灸貼敷穴位的治療方法,又稱為「冬九貼」治療。顏素美說明,灸貼用藥是以具有辛散溫通作用的藥物為主,通過對特定穴位的溫熱刺激,補充身體陽氣、提高身體能量,以祛除肺中寒飲伏邪、解痙平喘來達到防治呼吸道疾病發作的目的。現代醫學發現,三九貼療法可以促進大腦皮層-下丘腦-垂體的調節反應,降低血中嗜酸性白血球,對肥大細胞有保護作用,提高身體的免疫機能。顏素美提醒民眾,並不是非得在三九日進行敷貼才有效果,有需求的民眾可以在「三九天」期間,選擇能配合的時段,至醫院中醫科向醫師進行諮詢及評估,改善過敏體質。

最新研究》慢性腎臟病不惡化!中醫治療可有效延緩

最新研究》慢性腎臟病不惡化!中醫治療可有效延緩#中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高血壓、糖尿病若控制不佳,長期服用止痛藥或來源不明的草藥,可能造成慢性腎臟病!62歲溫女士多年來患有糖尿病與慢性腎臟病第4期,身體始終虛弱,常因腎臟病引發的疲憊、失眠、腰酸背痛等各種尿毒症症狀而就醫。直到中醫師開立不影響肝腎功能的內服科學中藥調理,搭配非侵入性的艾灸促進血液循環,溫女士身體的不舒服才大幅緩解,恢復體力和精神。 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呂秉勳表示,當腎臟功能衰退,人體無法維持正常代謝時,體內廢物便無法從尿液中完全排出,導致尿毒素囤積在身體裡造成各種不適與併發症,要是進展到末期,就必須以洗腎治療。 尿毒症影響全身,末期罹搔癢症苦不堪言尿毒素的影響是全身性的,除了會危害心血管功能、造血功能,造成血管鈣化疾病與骨病變,末期的尿毒搔癢症更會令患者苦不堪言,因此不管中西醫的治療,都是以及早控制、減少尿毒素為方向。 呂秉勳指出,由於每位患者病程的進展速度依生活、飲食習慣不同而異,且過去多數人認為中藥的鉀離子含量高,對腎臟有傷害性,所以少有西醫輔以中醫治療的經驗;往往是病人在西醫治療的藥物用罄,希望以其他治療方式緩解不適時,才會求助中醫問診。 事實上,不是所有中藥都會提高電解質,影響肝腎功能,並若中醫能及早介入治療,對延緩腎臟病惡化亦有助益。呂秉勳說明:「尿毒素累積,在中醫觀點是熱毒、血虛、風燥所致,可藉由中藥互性競爭以吸附毒素、促進毒素代謝。」而非侵入性的艾灸活絡血液循環,可幫助尿毒素排出體內,減少毒素累積,已具實證能改善腎功能。針對病人其他不適症狀,也能透過穴位針灸治療。 中醫及早介入,「艾灸」可延緩腎病惡化呂秉勳分享,考量溫女士為慢性腎臟病患者,以不影響肝腎功能的內服科學中藥調理,可抗氧化促進血循與提升免疫力,再搭配非侵入性的艾灸,在特定穴位配合中西醫合療跟針灸,促進血液循環、改善代謝。調理2年多下來,溫女士病情未再惡化,不但恢復體力與精神,甚至血液循環比以往更佳。 呂秉勳提醒,執行艾灸需經中醫師專業評估,不建議患者自行艾灸。另外,臨床統計發現,腎臟病患者以中醫及早介入治療,病況惡化情形較未介入者更為趨緩,5年存活率亦較高。而針對部分尿毒素引起搔癢症的患者,可透過服用中藥、藥浴、藥膏抑制發炎情形,減緩不適。雖然腎臟病無法根治,仍可藉中西醫合療來延緩病情惡化,提高生活品質。 

乾燥症亂免疫致不孕?中年婦「這5點」調理順利生子

乾燥症亂免疫致不孕?中年婦「這5點」調理順利生子#中醫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一名40歲婦人8年前有2次流產,做過多次婦產科檢查,懷疑是免疫系統出問題,1年後於醫院免疫科檢查,確診罹患乾燥症,後續多年以奎寧控制病情,並在婦產科建議下做了人工受孕和試管嬰兒,配合使用阿斯匹靈、肝素,卻一直沒有成功懷孕。乾燥症全球1%盛行 女性發病機率為男性9倍杏儒中醫診所院長中西醫師蔡易昌表示,乾燥症是常見的自體免疫疾病之一,正式學名是休葛蘭氏症候群(Sjögren's syndrome)。全世界約有1%的盛行率,女性較易發病,機率大約是男性的9倍,好發於40~50歲的女性,也容易與其他的自體免疫疾病同時出現,像是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硬皮症等等。乾燥症雖然是以攻擊腺體及黏膜為主的疾病,所以像眼乾、嘴乾是最常見的症狀,嚴重的會進一步變成牙齦炎、蛀牙、角膜潰瘍,甚至攻擊其他器官,像是胃食道逆流、慢性咳嗽、咽喉痛、鼻竇炎、流鼻血、反覆的支氣管炎、肺炎、肺纖維化、胰臟炎、關節炎、血管炎、陰道乾澀、肢體末梢麻痛、皮膚乾燥、肝功能異常、膽管硬化、淋巴瘤等。備孕媽媽擔心用藥副作用影響受孕由於乾燥症是自體免疫疾病,其免疫混亂情形也會影響到懷孕,造成不易受孕或是反覆流產,通常都是用奎寧、阿斯匹靈為主要治療,病情嚴重的則可能另外加肝素、免疫抑制劑。但是,許多準媽媽會害怕奎寧的副作用,而心生疑慮或不敢使用。2021年4月份的美國婦產科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有一項研究發現,奎寧會增加胎兒畸形的風險,若懷孕中每天服用奎寧超過400毫克,有可能會增加26%新生兒畸形機率。尤其是脣顎裂、呼吸和泌尿系統的缺陷,這更容易讓正服用奎寧又在備孕的媽媽們不知該如何是好。以中醫躁症5點調理 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以中醫角度來說,乾燥症屬於「燥症」、「臟毒」、「燥毒」範疇,若乾燥症合併關節症狀者,則稱為「燥痺」、「燥毒痺」。由於先天稟賦不足(遺傳性),陰陽失調(自體免疫失調)為發病的基礎,和肺、脾、腎3個臟腑失調有關,臟腑積熱,內蘊燥毒,臟腑失潤,復外感毒邪,致熱毒灼津煉液,化燥阻絡,燥瘀互結,臟腑失潤所致。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素問‧陰陽應像大論》中所說的「燥勝則乾」,是對燥邪致病的概括。但是,治療上並不是簡單的只用「燥者潤之」能處理。中醫「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名醫李東垣,則在「六氣皆從火化」的基礎上,創立脾胃內傷學說並自成補土一派,認為氣可生津,津可載氣,津液內注五臟六腑,能保持脾臟的功能,氣亦為陽,慢可溫熙脾臟,鼓動津液。治療上除了基本的滋陰潤燥之外,另外也要考量不同疾病演進、不同病機變化、不同體質加以個別調理:因火致燥,治以甘寒:燥是其現象,本質是內火,選用甘寒藥物,養其陰、潤其燥、清其熱。這類藥物能促進唾液腺、淚腺、腸胃腺體分泌加強,達到生津、養胃、潤燥的功效。因虛致燥,治以甘溫:甘溫藥物能益氣生津,津液充足陰精自能濡潤諸竅,達到陰液豐、諸竅通的功效。因燥致瘀,治以活血:燥則血澀而氣液為之凝滯,潤則血旺而氣液為之流通。養血活血化瘀,散結通絡,瘀化痰散,津液自復,諸病自除。因瘀致燥,治以活絡通竅:氣為血阻,不得上升,水津因不得隨氣上升。此類藥物既能活血化瘀又能化毒解毒,達到散瘀毒、通諸竅的效果。因毒致痺,治以清熱解毒:本病痺痛非風寒濕三氣之痺症,而是燥盛陰傷,筋骨不榮則痛,痰瘀毒阻致不通則痛,此類藥物能清熱解毒,通絡止痛。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婦人的乾燥症病情穩定,卵巢老化的情形也逐漸改善,婦產科醫師同意把奎寧藥物的劑量降低。不久後婦人也順利懷孕,整體孕程順利都沒有出現問題,生下了可愛的小男孩。(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火燒心、胸悶想吐!中醫用「這藥方」治胃食道逆流

火燒心、胸悶想吐!中醫用「這藥方」治胃食道逆流#中醫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節奏快,若常感到胃緊緊、胸悶、吃飯吃到一半就反胃,要小心恐是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的前兆!50歲的吳先生3年多來常感口腔泛酸,空腹或飯後更伴隨明顯胸口灼熱與疼痛感,造成他早餐幾乎吃不下、空腹時想嘔吐、緊張時又容易腹痛等生活困擾。雖經西醫診斷為胃食道逆流、慢性消化性潰瘍、腸躁症合併自律神經失調,但吳先生服用西藥後仍反覆發作;直到透過中醫調理身體1個多月,胸口灼熱感、頻繁腹痛等外顯症狀才減緩許多。生活壓力致胃酸逆流「吃不下、吐不出」陷惡性循環胃食道逆流俗稱火燒心,是指當胃的內容物(胃酸、食物、膽汁等),進入並延伸到食道、喉嚨、口腔,且伴隨胸口有灼熱疼痛的感覺,就是最常見的胃食道逆流典型症狀。會造成反胃不適、嘔吐感、食慾降低、口腔泛酸等;嚴重則會產生分泌物過多導致咳嗽或喉嚨沙啞,更可能誘發氣喘。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劉家蓁表示,中醫認為會引起胃食道逆流,一般是因肝火內鬱、胃氣不合或脾胃虛寒,造成消化功能不好。尤其若飲食習慣不佳,如3餐不正常、暴飲暴食,或喝太多冷飲、吃過量生食以及壓力太大等,皆容易損傷脾胃。中醫依體質調冶胃食道逆流 籲飲食勿過量刺激吳先生透露平時輪班壓力大、作息不正常導致3餐也不定時,且常愛喝冷飲。劉家蓁診斷吳先生體質屬熱症,使用黃芩、黃連清除濕熱,治療約1月餘已無胃食道逆流與無胸口灼熱感,早餐逐漸有食慾、也無嘔吐感,腹痛頻率亦大為減少。劉家蓁補充,中醫調理會根據患者體質屬偏寒或偏熱來調配用藥,若為寒症,則使用吳茱萸、生薑暖脾胃;再搭配柴胡、香附疏肝理氣調暢情緒,黨參補養中氣。「糖果、甜甜圈、柳丁、橘子、柚子、檸檬、鳳梨......等,都不能吃過量!」劉家蓁提醒,除了服藥調理,最根本的做法是調整飲食習慣和生活作息。盡量少碰太冰太燙、辛辣、甜食、碳酸飲料、酒類、含咖啡因飲品等食物;烤肉、炸物、三層肉、五花肉等高油、高脂肪食物更要避免。並建議吃飯時應細嚼慢嚥、忌飯後馬上躺下,避免胃食道逆流再度找上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