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

他放棄晚上開車 竟是黃斑部病變導致

他放棄晚上開車 竟是黃斑部病變導致#視力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開計程車為業的張先生服藥控制糖尿病十多年,去年底他開車發現燈號都從圓形變成橢圓,綠燈讀秒的數字也扭曲變形,最讓他擔心的是車距抓不準,夜間視力明顯變差,這讓他也放棄了晚上開車。張先生原本以為這是糖尿病造成視力惡化,只能順其自然,後來利用帶家人看眼科的機會也順便做了檢查,才知道這種糖尿病造成的黃斑部水腫可以注射新生血管抑制劑治療。  愛盲協會致力於救盲和提倡視力保健的重要性,尤其對於家境清寒的中低收入戶眼疾患者,針對其治療無法獲得健保給付的部分提供醫療補助,補助範圍包括眼角膜移植、視網膜黃斑部病變的新生血管抑制劑注射治療和光動力療法等。 「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早期發現黃斑部病變 三總眼科視網膜科專科主治醫師張雲翔表示,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否有視網膜黃斑部病變,可以利用簡便的「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每次以單眼注視格線,如果方正的格線有扭曲現象,就是黃斑部病變的警訊,必須盡快尋求眼科醫師的協助治療,以免惡化導致失明。

孕媽咪視力漸模糊 小心孕期營養透支

孕媽咪視力漸模糊 小心孕期營養透支#視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孕媽咪在懷孕期間需要大量的營養,除了母體本身需要外,也必須供給胎兒成長所需,因此,越接近生產期身體則越感不適、容易出現背痛、疲勞,甚至記憶力減退和視力模糊等症狀。趙順榮藥師提醒孕媽咪在懷孕期間,需額外補充熱量、蛋白質、維生素跟礦物質等營養素,以應付母體本身代謝與胎兒成長所需,同時也應注意飲食、生活作息的規律。懷孕三個月後的常見症狀:視力模糊、眼睛疲勞近期醫學研究證實,存在於眼睛黃斑部的葉黃素與Omega-3,會在懷孕三個月後,透過血液運輸至胎盤,六個月後進入胎兒肝臟,九個月時傳送至胎兒眼部,意味著胎兒發育所需的營養補給需求增加,將導致母體腦部及眼睛的葉黃素與Omega-3快速消耗。趙藥師表示,若母體缺乏葉黃素與Omega-3時,則可能產生記憶力減退、視力模糊和眼睛酸澀等症狀,以及增加眼睛黃斑部病變的機率,同時也無法提供胎兒成長所需的完整營養。眼科醫師呂俊憲表示,會出現記憶力減退、視力模糊和眼睛酸澀等症狀是因為懷孕後荷爾蒙發生改變,導致角膜與視網膜水腫而產生的正常變化,嚴重程度則會隨至懷孕的中後期而加劇。提醒孕媽咪,當視力出現變化時,切勿再過度使用3C產品,也應避免攝取高糖分及高油脂等加重眼睛不適的飲食方式,同時,注意生活作息的規律,才能保護眼睛避免發生病變的機會。攝取適量葉黃素、玉米黃素補充孕期所需營養此外,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進行「與老化相關之眼疾臨床研究(AREDS II)」證實,眼睛黃斑色素濃度的組成即為葉黃素10mg搭配玉米黃素2mg(黃金比例10:2)的形式存在,為幫助眼睛減緩氧化的物質,觀察補充葉黃素前後的變化,發現體內葉黃素與玉米黃素在血液中濃度明顯提升,顯示適量補充葉黃素、玉米黃素在眼睛保健上的正面功效。趙藥師進一步說明,由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葉黃素,除了多食用黃綠色蔬果之外,建議也可從營養補充品額外攝取。在選擇葉黃素產品時,趙順榮藥師建議可注意三個重點:其一,配方成份的劑量比例;其二,若添加Omega-3(DHA+EPA),更能舒緩乾眼症所造成的酸澀不適症狀,進而達到預防視網膜黃斑病變;其三,服用高劑量的β-胡蘿蔔素對吸煙者罹患肺癌的風險較高,因此,應選擇不添加β-胡蘿蔔素的葉黃素配方,才能確保其安全性與功效。呂俊憲醫師也提醒孕媽咪,除了適量補充對眼睛有益的營養素外,也應注意飲食均衡並適時讓眼睛休息及維持規律作息,此外,懷孕後除了產檢外,也應定期視力檢查,若有任何視力變化一定要找出發生原因,不可忽略孕期對眼睛的影響。

緊盯螢幕 當心惡「視」力入侵!

緊盯螢幕 當心惡「視」力入侵!#視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人手機、電腦、平板等3C產品不離手,長期下來當心用眼過度可能會有失明危機!眼科醫師表示,電子產品中的藍光,除了會對眼睛形成乾澀、易流淚及飛蚊症外,還可能造成視網膜黃斑部病變和白內障,嚴重甚至會失明。提醒民眾,除了應讓眼睛適度休息外,也可補充如蝦紅素或葉黃素、玉米黃素等對眼睛有益的營養素,同時也應避免過多的藍光傷害,才能保護眼睛不受傷。拜科技產品發達之賜,現代人無不人手一台3C產品。彰化基督教醫院眼科醫師周介仁指出,眼睛恐因螢幕小、字體小或光線不足等問題,而出現乾燥疲勞、學齡前幼童近視比例提升或孩童近視度數暴增等狀況。他進一步說明,常聽說「眼睛也要防曬」,而可見光中的紫外線也是容易造成眼睛病變的光線,建議民眾平日可配戴太陽眼鏡避免眼睛直接接觸光線的傷害,也可適時補充能到達眼睛黃斑部的抗氧化營養素(如蝦紅素),來對抗惡「視」力!適度補充蝦紅素改善眼睛痠痛、疲勞感然而,在眾多的營養素中到底該如何選擇對眼睛有益的營養素呢?對此,周醫師表示,常見對眼睛有益的營養素包含蝦紅素、葉黃素及玉米黃素,其中,蝦紅素是目前眾多抗氧化營養素中,抗氧化力較為明顯的營養素。事實上,人體會隨著年紀愈大,視力也會愈來愈差,因而產生白內障或黃斑部病變等問題,這些問題大多與自由基有關。對此,周醫師解釋,蝦紅素能減少自由基的傷害,有助於改善眼睛的調節功能,同時促進眼部的血液循環,防止白內障或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及青光眼。營養師余靜芳也表示,根據國外研究顯示,每天6毫克蝦紅素連續補充4週,能減少眼睛痠痛、乾澀、疲勞和視力模糊;另一研究則將40位受試者分成安慰劑組和治療組,治療組服用6毫克蝦紅素連續4週,顯著改善視力參數(黃斑色素濃度、波前相差、光散射及對比敏銳度評估等),顯示蝦紅素在眼睛保健上的正面影響。正常作息搭配抗氧化營養素保護靈魂之窗周醫師表示,由於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蝦紅素,只能從食物中去攝取,而蝦紅素主要來自於雨生紅球藻(每1公斤乾重量含30公克蝦紅素)、紅酵母、甲殼類、鮭魚(1公斤平均含5毫克蝦紅素),不容易做到從飲食中補充到健康改善劑量。對此,營養師余靜芳建議民眾,可選擇來源為雨生紅球藻萃取並採用超臨界二氧化碳技術萃取的天然蝦紅素,以避免有機溶劑殘留於產品的風險。提醒民眾,蝦紅素每日建議量最好為4~12毫克,同時呼籲,除了補充對眼睛有益的營養素外,也應每日補充足夠的蔬菜水果,並適時讓眼睛休息及維持正常作息,才是保護靈魂之窗的根本之道。

視力變差無感覺? 醫:可交替遮眼檢測

視力變差無感覺? 醫:可交替遮眼檢測#視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69歲陳姓女子因眼睛紅癢而就醫,經檢查竟發現不僅罹患結膜炎,右眼視力0.7,左眼視力只見眼前20公分,左眼白內障非常成熟,眼底視網膜也不可見。但問診發現,患者對於左眼視力很差完全不自知!幸好,左眼經施行白內障小切口超音波乳化術治療後,視力可達0.7,眼底視網膜檢查正常。為何視力變差而完全沒有感覺?眼科醫師吳仁斌表示,上了年紀的老年人,當單眼視力逐漸變差,尤其是白內障所引起的,雖然立體感會較差,但時間一久對日常生活環境也會逐漸適應。吳仁斌解釋,一般人只要有一眼視力好 ,便足以應付大部份日常生活所需,因此若不刻意「交替遮眼自我檢查」測試眼睛有無異樣,常常不會發覺有一眼視力變差。吳仁斌說,交替遮眼自我檢查可應用於三種情形。一、瞭解學齡前兒童兩眼是否不等視(兩眼度數差異>200度),提早治療,以避免弱視;二、若患有飛蚊症者,可以用來確定哪一隻眼有飛蚊或閃光增加,在就醫時可提醒醫師注意;三、自我測試是否單眼視力惡化,或眼前有陰影遮擋,或是影像變形扭曲,因為這些狀況可能是因疾病(如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所引起的。如何進行交替遮眼自我檢查?吳仁斌指出,先將手洗乾淨,用單手來輪流遮住左右眼,遮眼時要特別注意不要壓到眼球,以免影響測試結果或是受傷。輪流遮住左右眼,看相同一物體,比較單獨使用左右眼觀看有無不同,畫面的清晰度及影像是否有變形扭曲。

近視族選配錯誤泳鏡 當心水中藏危機!

近視族選配錯誤泳鏡 當心水中藏危機!#視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炎炎夏日,即將要進入暑假期間,不管是大小朋友們,都喜歡做游泳、戶外戲水等活動,不過,近視游泳族要小心囉!泳鏡若選擇不當,當心視力模糊引發游泳安全危機。調查就顯示,高達7成6近視游泳族錯誤選配泳鏡,近2成選配錯誤泳鏡者曾有不適症狀發生。三軍總醫院眼科部主任醫師呂大文表示,泳鏡鏡面的選擇最好使用絕對平面,因球面或弧面的鏡片易造成「視疲勞」,發生頭暈、眼睛疲勞、視力模糊等症狀。呂大文解釋,由於水和空氣的光學原理不同,當人進入水中由於折射率的改變,易使眼睛無法聚焦。若泳鏡選擇球面鏡片,水下影像會縮小,度數會增加;而弧面鏡片水下影響則是會扭曲變形,更會造成高度散光。建議民眾盡量選擇平面泳鏡,不論水上或水下,光線都直接進入透鏡,使眼鏡在水上水下的度數不變。另外,呂大文也提醒,戴隱形眼鏡游泳,可能會造成急性結膜炎或潛在危機。若要下水游泳的民眾,呼籲選擇與陸地眼鏡度數相同、鏡面絕對平面的泳鏡,避免壓迫眼球。錯誤的泳鏡,當心因視力模糊產生意外事故威脅,應慎選泳鏡,才能保護眼睛健康。(圖片來源/記者劉麥文攝影)

樂閱讀/攝取對視力健康有益的飲食

樂閱讀/攝取對視力健康有益的飲食#視力

飲食上,富於精緻糖類的麵包與飲料,容易增加血中胰島素快速增加而刺激眼軸拉長,因此高纖膳食是較好的來源,對身體健康也好。特殊營養素的補充並沒有證據顯示能抑制近視,然對於點用散瞳劑的小朋友而言,由於他們的眼睛容易接觸到過多紫外線,因此近來市面上有許多營養品(例如:葉黃素),雖對改善近視並無直接幫助,但就補充保護視網膜上的抗氧化成分的功能來看,我認為可以彌補小朋友防晒工作的不足。葉黃素普遍存在於深綠色、深黃色蔬果中,例如:菠菜、甘藍、玉米、南瓜、芒果、金盞花等。除葉黃素外,其他相關的抗氧化營養素非常多,例如玉米黃質素、β胡蘿蔔素、花青素、藻紅素等,可以說是族繁不及備載,因此最好還是請教你的眼科醫師是否需要補充相關營養素。若父母中有一位近視,則小朋友近視的可能程度增加2倍;父母雙方都有近視,則小朋友近視的可能增加了8倍。因此若讀者像我一樣,夫妻雙方都有近視,且有一方還是高度近視者,最好盡量減少對小朋友眼睛的健康提款,也就是減少學齡前不必要的認字、寫字與大量閱讀。尋找幼稚園時,應專找沒有電腦課、常出戶外活動1~2小時,以活動為主題的教學,由觀察日常生活學起,而非潛能開發。假日不要待在家中,盡量在戶外跑跑跳跳,手機、平板電腦只能偶爾使用,讓小朋友做個原始的摩登小孩,才不會太早將眼睛健康存款提領完了。(本文作者/梁智凱)(摘自/救救孩子的惡視力/時報出版)

洗腎患者鼻竇炎 眼球爆凸險失明

洗腎患者鼻竇炎 眼球爆凸險失明#視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一名57歲患有腎病的盧姓病患,因右眼輕微紅腫,到附近診所看病,診所醫師診斷為右眼隔膜前蜂窩性組織炎,給予病人口服抗生素及眼藥水使用;隔天盧姓病患到醫院進行例行性洗腎時,洗腎中感覺右眼越來越腫,眼球有向前凸出的感覺,醫護人員緊急停止洗腎,立即轉至眼科就診。經檢查後,發現盧姓病患的右眼窩紅腫、眼球凸出、無瞳孔反射、眼球無法轉動,疑為鼻竇炎所引起的眼窩內蜂窩性組織炎,斷層掃描後確診為鼻竇炎,且眼窩內也有膿瘍物質。童綜合醫院眼科醫師陳沛仁指出,研判是因洗腎造成的眼窩內自發性出血,將血塊清除乾淨後,手術順利完成;雖然患者的眼部外觀、眼球轉動都已恢復正常,但視神經已傷害嚴重,視力已無法救回。陳沛仁表示,盧姓病人是洗腎患者,洗腎時用來防止的人工腎臟凝固的抗凝血劑,會增加出血的風險,所以當鼻竇炎細菌侵入眼窩引起眼窩內蜂窩性組織炎時,除出現膿瘍外,很可能也導致眼窩內血管自發性出血,這種個案非常少見。醫師呼籲,鼻竇炎感染到眼窩的情況很少,但抵抗力差者,不能輕忽鼻竇炎、感冒等症狀,尤其冬天容易罹患感冒,如長達兩周仍不痊癒者,就要儘快到醫院就醫,避免病情惡化,嚴重除失明外,恐還會致命。(圖片來源:童綜合醫院提供)

視網膜病變當老花 六旬男險失明

視網膜病變當老花 六旬男險失明#視力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61歲的張爸爸以計程車為業,已服藥控制糖尿病十多年時間。女兒因為糖尿病,一眼已看不見,她一個禮拜洗腎三次,無法工作,女兒及孫女都需要張爸爸的收入以維持開銷。但近半年來,張爸爸發現自己視力越來越模糊,開車時發現紅綠燈圓形變成了橢圓形,看號誌燈甚至前方車牌號碼時,數字都拉長,晚上視力模糊、退步,很怕找錯錢給乘客,張爸爸為此感到相當困擾,也漸漸不敢在夜間開車。原先張爸爸以為只是老花眼,一次偶然機會至眼科檢查,這才發現原來雙眼皆已發生視網膜病變,有了黃斑部水腫的問題。這讓張爸爸開始擔心,如果有一天視力消失,自己的女兒、孫女該由誰來照顧。經由醫師建議,張爸爸接受新生血管抑制劑治療,病情才有了改善,張爸爸不用再瞇著眼睛看東西,視野也變亮了,從眼底攝影的追蹤結果,黃斑部水腫也已有明顯消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眼科部醫師林人傑表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導致視力下降的原因之一,視網膜上的血管產生病變會引起血液滲出,造成黃斑部水腫,組織缺血缺氧,促使新生血管形成,甚而破裂造成眼球內出血,嚴重更會失明。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杜思德也指出,台灣失明的民眾中,有3成是糖尿病所引起。張爸爸表示,過去他以為眼睛不好只是糖尿病的後遺症,透過醫師的檢查及說明才知道,這是可能會導致失明的嚴重併發症。他呼籲其他糖尿病友一定要做定期檢查,若眼睛有任何異狀也要馬上就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千萬不能小看糖尿病所引起的視力問題。(圖:醫療機構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