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

高血糖視力剩0.1 長效類固醇救視力

高血糖視力剩0.1 長效類固醇救視力#視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年近六十的小吃店老闆娘,因血糖控制不佳,導致雙眼黃斑部水腫,單眼視力僅剩0.1,由於小吃店的工作經常需要切菜,黃斑部水腫引起的視力模糊也讓她時常切到手。起初她施打5次新生血管因子抑制劑,但其中一眼的水腫狀況毫無改善,所幸今年健保通過給付,得以申請新型眼內注射長效型類固醇轉換使用,施打一次後,兩眼的水腫明顯改善,視力也進步到0.4,目前又能恢復正常工作。血糖失控恐失明 黃斑部水腫應優先治療高血糖與隨之而來的糖尿病,是民眾最熟悉的慢性病之一,高雄榮總眼科部醫師陳世洲指出,據國民健康署資料顯示,台灣共有200多萬名糖尿病患者,每年又以新增2萬5000例的速度增加,算是台灣的國民病之一,此外,因血糖控制不佳,恐導致從頭到腳不同的併發症,像是神經病變、中風、心血管疾病、腎病變等,但最常被患者忽略的共病是糖尿病造成的眼睛視網膜病變,其中對視力造成最大影響的是黃斑部水腫。許多糖尿病患者因沒妥善控制血糖,造成眼睛不正常發炎及血管新生因子生成,導致血管增生,其滲漏的水分累積在黃斑部,形成黃斑部水腫,進而導致視力模糊、視野扭曲等問題,若遲遲未就醫治療恐產生失明危機。此外,多數的糖尿病患者皆可能同時患有黃斑部水腫與白內障等共病,建議應以治療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為優先,待黃斑部水腫改善後再進一步做白內障手術。健保給付 新型藥物助擺脫黃斑水腫之苦陳世洲醫師指出,目前針對糖尿病黃斑部水腫的治療有兩種眼內注射方式,透過施打新生血管因子抑制劑,阻止不正常的新生血管增生,減少微血管的滲漏,但無法抑制其他發炎因子,且部分的患者未能明顯改善水腫狀況,今年健保已通過給付,患者可依據病況申請轉換使用新型眼內注射長效型類固醇,其能抑制新生血管因子外,更能阻斷眼內發炎因子,且注射一次可提供3至6個月的治療效果,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療順從性。縱使部分患者對類固醇治療仍有既定的高副作用印象,陳世洲醫師呼籲,配合醫師治療計劃,妥善使用藥物,類固醇會改善疾病,此外,糖尿病患者平時應妥善控制血糖,定期回診,每周應自我檢測視力狀況,一旦有出現視力模糊、扭曲等狀況,應及早就醫檢查治療,才不會錯過治療黃金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糖友孕媽咪注意!血糖未控制恐傷視力

糖友孕媽咪注意!血糖未控制恐傷視力#視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27歲的年輕媽媽,生了寶寶後不到3個月,開始覺得視力模糊、看出去有灰布遮住視線的感覺,而且越來越嚴重。經台北榮總眼科部林泰祺醫師問診後發現,她是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已有10年病史,平時血糖控制不甚理想,又因懷孕期間體重增加、飲食及體內荷爾蒙的變化,加上伴隨血壓也升高讓她在短短的時間內,雙眼視力急速下降,最後確診俗稱「眼中風」的中央視網膜靜脈阻塞。眼中風猶如水管堵塞 嚴重恐失明林泰祺醫師解釋,患者因視網膜靜脈阻塞血液循環受阻,造成視網膜組織缺血及視網膜血管發炎問題,原理如同水管堵住後,水管壁就會爆掉,若眼部血管阻塞,會使得視網膜水腫缺血。臨床上常會以突發、無痛的視力模糊或視野被遮蔽等症狀表現。眼中風的患者,約有8成會因黃斑部水腫導致視力減退,甚至失明,提醒患者應把握發病3個月黃金期內治療,透過積極治療,患者的視力有很高機會能恢復。過去傳統治療眼中風的方式,主要保守給予患者抗凝血與促進血液循環藥物,若出現黃斑部水腫或新生血管會加以雷射治療避免視力惡化,但無法改善視力。目前以抗血管內皮因子新生抑制劑及新型眼內注射長效型類固醇為主要治療方式,注射抗血管新生抑制劑,能夠抑制血管增生、改善水腫,但林醫師補充,若發現效果不彰,現在健保有條件給付轉換使用不同機轉藥物治療,新型眼內注射長效型類固醇對抗發炎反應效果顯著,且效能可維持4到6個月,提高患者生活品質。懷孕前做眼底檢查 確認有無視網膜病變林泰祺醫師提醒正準備受孕的糖尿病患者,應在懷孕前或確認懷孕後先進行眼底檢查,確認是否有視網膜病變可能,懷孕期間也要積極控制血糖及血壓,避免因體重、荷爾蒙與飲食改變的影響而出現視力損傷的風險。(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預防耳背視茫茫 保養這樣做

預防耳背視茫茫 保養這樣做#視力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經常發現自己常說「啥?」或者視力不像以前那樣好,看遠看近都模糊不清,甚至走路都開始不穩,本體感覺隨著年齡而變得矛盾。老年醫學專家Ronan Factora表示,人變老後,視力、聽力和本體感覺自然會下降,他提供以下建議來確保長輩正常生活。聽力衰退怎麼辦?戒酒、防噪音Ronan Factora指出,某些生活習慣可能會導致聽力下降,例如酗酒、暴露於嘈雜噪音的環境和吸菸都是危險因子。他建議,男性每天喝酒不超過兩杯,女性每天喝酒不超過一杯。並盡可能避免噪音,如果難以避免,可以使用耳塞等保護器具;吸菸者可尋求醫生幫助來戒菸。另外,某些藥物會導致聽力下降,例如過量使用阿斯匹靈、布洛芬止痛藥以及一些抗生素,醫師指出,「確實告知醫師您正在服用的任何藥物,無論是處方藥還是非處方藥,以利後續處置。」視力退化難防止 正確診斷預防潛在疾病隨著年齡增長,很難減緩視力退化。但最好由眼科醫生進行定期檢查,確保視力退化與年齡有關,並非其他潛在疾病。Ronan Factora提醒,40歲以後每一到兩年應檢查一次眼睛,排除是否是青光眼、白內障、糖尿病眼睛併發症或黃斑部病變等眼疾。他強調,突然的視力改變不是衰老的正常現象,需要立即處置。本體感受衰退 可以延緩如果你發現自己平衡困難或腳步不穩,請就醫檢查。Ronan Factora指出,「不要誤以為這只是正常老化,有一些疾病也會影響本體感覺,例如維生素B12缺乏或周圍神經病變,這些疾病都可以治療而改善。」衰老退化時 仍要享受生活當許多人開始退化,因為看不清楚、聽不見別人說話,他們習慣與外界隔絕。但別讓這種情況發生,Ronan Factora說,正常的感官退化下降不應影響生活功能,透過醫生協助,應可以幫助患者找到調整的方法,仍然過著充實的生活。(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你是眼睛病變高危險群?6招顧好視力

你是眼睛病變高危險群?6招顧好視力#視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眼睛是靈魂之窗,保養眼睛不可或缺。隨著增加3C產品使用的,青光眼、白內障、乾眼、黃斑部病變等常見眼部疾病,分布年齡已有下修趨勢,保養眼睛上面更應及早開始。近視是一種疾病,兒童常發生近視、遠視及散光等眼睛疾病,年紀越小越容易高度近視,當近視一旦發生,度數的增加就像溜滑梯一樣很難控制(國小、國中每年增100度;高中每年增50度;大學每年增25度)。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會造成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黃斑出血、黃斑剝裂、後眼球後凸及黃斑退化等眼球併發症,所有併發症將導致失明,且治療效果有限。近視成因與遺傳有關 但多為後天環境造成衛福部新營醫院眼科洪國磯主任表示,近視的成因少數與遺傳有關,大多為後天環境造成。如戶外活動不足、長時間近距離工作。當發生近視時,需尋求眼科醫師協助,透過睫狀肌鬆弛劑(長效型散瞳劑)、角膜塑形術、改變生活習慣、戴眼鏡矯正及雷射屈光手術等方式進行控制與治療。預防近視方法1.每日戶外活動2至3小時。2.用眼30分鐘休息5至10分鐘,未滿2歲避免看螢幕,2歲以上每日不超過1小時。3.保持姿勢端正,看書距離35公分、看電視距離至少3公尺。4.每半年定期檢查視力,由眼科醫師做散瞳檢查度數變化。5.適量補充葉黃素,另外像是胡蘿蔔、藍莓、枸杞、山桑子都是對護眼有益的食物攝取來源。6.多食深綠、黃、紫色蔬果,護眼的食物以含有「抗氧化劑」及「高量聚集黃色素」最佳,可有效的降低生活中藍光對眼睛的傷害。護眼按摩 促進血液循環眼睛疲勞時,頸部肌肉會僵硬,眼睛四週的血液循環也會變差,所以會引起黑眼圈、假性近視、肩頸酸痛、頭痛等症狀。透過一些簡單的指壓與按摩,不但可以放鬆眼部肌肉、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眼睛疲勞,更可以預防視力減退及老化。按摩之前,必須先洗淨臉部及雙手,之後可用熱毛巾熱敷5-10分鐘促進血液循環,再擦上適當的保養品或眼霜幫助潤滑。其次,若是身體不舒服或眼睛有發炎症狀,就不要進行按摩。再者,要注意力道: 輕按至稍微有點痠麻的感覺即可,並不是用力按到痛才有效,也要小心不可以按到眼球。3種簡單又實用的護眼按摩法1.輕閉雙眼,雙手握拳,以食指的近端關節,輕按穴位,以順時針方向由睛明穴開始,各穴位按壓5秒,重複3-5次。亦可用雙手食指指腹進行上述動作。2.輕閉雙眼,雙手握拳,以食指的近端關節,由眼角沿著上眼框輕向外推至眼尾。之後再由眼角沿著下眼眶輕向外推至眼尾,重複3-5次。3.輕閉雙眼,雙手手掌互相摩擦搓熱後,將手掌拱起,以掌心對著眼球(以避免壓迫眼球),覆蓋1分鐘。接著,再將雙手搓熱後,手掌覆於眼上,分別以順時針及逆時針方向各輕轉10圈。最後,同樣地將雙手搓熱後,手掌由眼窩輕推至太陽穴,並停留在太陽穴上,以順時針方向輕轉10圈。

護眼2妙招! 教你遠離惡視力

護眼2妙招! 教你遠離惡視力#視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隨著3C產品普及,學童近視問題日益嚴重,臺灣小學生近視的比例,為全世界第2高。為搶救學童視力健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童每年1次專業視力檢查,幫助家長學童養成定期檢查習慣,及時掌握視力度數。透過多元化生活型態衛教,強化學童及家長視力保健觀念,將正確的預防保健深植學童日常生活習慣。護眼關鍵第一步:用眼距離至少35公分近視學童的用眼習慣較差,尤其以「近距離用眼時,眼睛與物體的距離」、「讀書、寫功課、用電腦的坐姿」、「近距離用眼30分鐘,是否有休息10分鐘」等方面最為明顯。其中以「近距離用眼」為影響學童近視度數變化之最主要關鍵因素。國立陽明大學劉影梅教授表示,學童每日平均有8小時在學校學習與閱讀,於校園中教導學童以正確執筆姿勢及建立閱讀標準坐姿是重要的!藉著愛眼元氣操、彈力球運動可增加學童核心肌群力量,更能讓學童保持良好姿勢與距離,衛生局也發展設計35公分之勞作護眼尺,協助學童隨身掌握好拒絕惡視力的好距離。護眼必要第二招:多參加戶外活動戶外活動已證實有助於降低近視發生率及延緩近視度數增加速度,研究報告也指出:「兒童每週待在戶外的時間每增加1小時,可降低2%罹患近視的風險」,意即戶外活動時間越長者,近視發生的情形越低。除了鼓勵學童下課時間走出教室之外,同時也鼓勵家長可親子一起走出戶外,有助於視力健康及提升親子間的情感溫度。定期視檢好習慣 及早矯治晶彩現衛生局再次呼籲家長協助孩子維持「正確閱讀要35」及增加「戶外活動每日2」,於生活中落實正確用眼行為,讓我們成為孩子eye眼守護者。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鼓勵家長踴躍帶國小一至六年級孩子接受專業視力檢查及追蹤矯治,以延緩近視的發生及近視度數惡化。

看見隧道般黑影?青光眼初期要警覺

看見隧道般黑影?青光眼初期要警覺#視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青光眼是世界第二大致盲原因,研究報告顯示隨著人口老化,2020年全球的青光眼患者可能達8千萬人。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青光眼患者已超過34萬人,平均每天增加50名患者,預估2020年將突破45萬人。近年研究更重視青光眼病人生活品質,發現最常見的日常困擾是閱讀問題,4成以上病人曾發現閱讀時會漏字、擔心跌倒受傷、夜間開車不便、到陌生環境行動困難、到超市購物時找不到物品等,都是容易被忽略的警訊。青光眼初期症狀較不明顯 視力模糊要當心青光眼病人看到的世界到底是如何?近年研究為了解青光眼病人對現實生活的實際感受,進行病人症狀統計。早期或中度青光眼患者,最常見症狀是「需要更多光線才看得清楚」和有點模糊的視力;晚期青光眼患者感到像通過不乾淨的眼鏡看東西,或看不到某一側的物體,及分辨不出顏色。確診兩眼青光眼合併中度視野缺損的病人中,有1/4回覆沒有任何自覺症狀。青光眼是一個病人缺少自覺症狀的慢性病,需要民眾更多自覺及社會更多關注,慶幸的是不同以往,目前已發展出可以融合雙眼視野的檢查方法,以期更能反應病人的真實生活狀態。隧道般黑影 即可能為青光眼症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蕭雅娟表示,門診曾遇到明明檢查結果病情惡化的年輕青光眼病人,卻因沒有感覺到自己視野中有「隧道般的黑影」而不願意接受進一步手術或雷射積極治療,經多次溝通才知道再不治療會對視力健康造成無可挽回的傷害。以前所描述青光眼會「視野縮小」的宣導,過度簡化病人的自覺症狀。青光眼患者的視力,並不像傳統報告中「周邊視野喪失」那樣簡單,所以若身為高危險群或年長者有類似症狀出現,不能再以眼鏡度數不足為由自我安慰,拖延病情,建議要考慮是否可能是青光眼,並就醫詳細檢查。青光眼病人應固定點眼藥水控制病情蕭雅娟醫師表示,青光眼在你不注意時,安安靜靜的損壞你珍貴的視神經,因為病人幾乎沒有症狀,使早期診斷率相當的低,而就算被診斷出青光眼,病人也很少察覺到自己視野的變化,甚至晚期才會出現視力下降,使依照醫囑按時點眼藥執行相當困難。蕭雅娟醫師鼓勵青光眼病人應防微杜漸保視力。細心注意生活中視覺相關的小改變;遵守規則用藥,定期追蹤,盡量安排將點用藥物的時間與日常生活作息連結,如起床、用餐時間和就寢時間。透過這種融入生活的給藥方式,點用眼藥水就會成為每天生活中的一部分,自然也就能持續治療,常保健康。

連假瘋手遊、狂追劇?5招擊退惡視力

連假瘋手遊、狂追劇?5招擊退惡視力#視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白筱婕/綜合報導)3C不離手的現代人,遇上難得長達9天的連假,必定把握時間大玩電動手遊、或是緊盯螢幕狂追劇,不知不覺就造成用眼過度,輕則眼睛疲勞、視力下降,重則恐導致失明,得不償失!其實,過年期間也是啟動日常良好保健習慣的好時機。優活健康網今年起推出全新單元,邀請專家「物理治療師-JJ林炳騰」,傳授五招簡易護眼操,讓您保護眼睛健康。讓J個炳騰,幫你解個病疼!護眼之道 從新春養成畢業於台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的JJ林炳騰,曾通過台灣國家物理治療師高考。JJ林炳騰物理治療師坦言,自身在學期間常熬夜K書,後來也曾因用眼時間過長,而常感到眼睛酸澀,為了改善自身視力,他發展出簡易護眼操。平時就透過這套簡易的護眼操,舒緩、放鬆眼球周圍肌肉,改善眼睛疲勞帶來的不適感,維持日常視力清晰。不藏私!台大物理治療師護眼撇步「3C護眼操」1.「看」上下左右x5回眼睛看往上下左右四周,頭可以稍微跟著擺動,但視線一定要看到最底部。2.「閉」眼七秒鐘 x2回緊閉雙眼持續7秒鐘。3.「搓熱」 雙手搓熱雙手手心,輔助眼睛穴道按摩與放鬆。4.從「晴明穴」開始按壓眼周x10回以眼睛內緣的「晴明穴」為起點,由內往外進行眼周按摩。5.「按摩」耳後及風池穴 x15秒按壓耳後及頭部後頸兩側凹窩的「風池穴」。完成以上5招,即能輕鬆恢復視力,讓你看得更遠更清楚,保持炯炯有神的迷人電眼!以上完整版「3C護眼操」都在「J個炳騰,解個病疼」頻道中:https://youtu.be/ke_QKrIkLbo歡迎大家點閱,一起跟著練習!優活健康網將陸續推出全新影音內容,包含「J個炳騰,解個病疼」推廣預防醫學的居家物理治療、「育兒DNA」幫助新手爸媽了解孩子特質、「葆哥咖學堂」讓你一天一咖啡醫生遠離我,還有「與哥同武」教你跟著24節氣的養生與食療。如此多元豐富的內容,敬請鎖定優活健康網!

家有幼童注意!假性近視應把握治療

家有幼童注意!假性近視應把握治療#視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3C產品的普遍、課業繁重壓力,讓學童近視越來越普遍,幾乎每個人小小年紀就患有近視,日後走上配鏡一途。一般人對近視的認知,是遠的看不清,要走近一點或瞇瞇眼才看得清楚。然而,眼睛其實像相機一樣,近視就是最遠距離的物體成像,落在視網膜之前。幼童原是遠視眼 經成長而改變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眼科主治醫師薛維禎說明,眼睛的調焦功能是由眼內的睫狀肌及附屬的懸韌帶、水晶體共同或協同動作達成。理論上眼內肌肉全放鬆時,眼睛可以看得最遠。當看近物時,眼內肌肉收縮,合併水晶體的形變,讓整體的屈光度增加,如同眼內多了具放大鏡,讓光線可聚焦在視網膜上,而得清楚的成像。幼童的眼睛其實是遠視眼,隨著年紀增長,這些生理結構會慢慢趨近成人,眼球增大、角膜變平、水晶體整體的屈光度下降,這些結構變動及睫狀肌都會影響驗光值,近看能看得清楚。看近過久睫狀肌疲乏 造成近視為了讓小兒生理性遠視能夠看清楚近物,睫狀肌出了很大的力。持續看近、肌肉施力過久會造成肌肉的疲乏或僵直,讓眼睛在這段時間內反而看不到完全放鬆時能看到的遠物,而只能看到近物,造成近視。假性近視一旦經過足夠休息或施點睫狀肌麻痺劑,強迫肌肉放鬆後,眼睛就又能看到遠處。薛維禎醫師提醒,治療假性近視,關鍵是肌肉放輕鬆。看近時的肌肉持續緊繃是造成假性近視的原因,在不用藥的前提下,儘量看遠方或多從事戶外活動,同時減少近距離用眼時間以減少肌肉負擔。如果不想讓幼童近視「弄假成真」,建議和眼科醫師好好討論,為孩子的視力健康努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