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

保養眼睛吃葉黃素有效嗎?醫師教你正確吃法+護眼時機

保養眼睛吃葉黃素有效嗎?醫師教你正確吃法+護眼時機#視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台灣民眾使用3C產品時間增加,日用眼時數逾10.7小時,醫師建議應養成日夜護眼習慣,以保持視力健康。對於葉黃素等營養素的補充,也要留意避免傾向單一化,忽略均衡營養素對眼睛的重要性,醫師提醒,切勿一次性大量食用營養素,正確方式應為穩定補充、並攝取各種均衡營養,才可見效。眼疾初期難辨症狀,恐視神經損傷青光眼是全球致盲率第2大主因,而在台灣失能狀況調查結果中也指出,失明正是台灣民眾最擔心可能會導致失能的疾病之一。聚英視光眼科診所副院長胡自得表示,青光眼罹病造成的視神經損傷無法恢復,病情惡化更會導致失明。胡自得解釋,由於多數慢性青光眼初期症狀不明確或沒有症狀,患者易誤認為其他疾病,建議若本身有家族病史、高度近視、經常熬夜或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的高危險群,應定期至眼科追蹤預防;高度近視的民眾,更建議每1年就需一次眼底檢查。提醒民眾日常應注意眼部保健習慣養成、積極預防,以免發現時已難以治療,影響生活品質。不只避陽光!晚上也要建立護眼習慣過去民眾只知避免日曬強光、工作用眼過度,卻忽略雙眼時時刻刻皆受生活與環境影響。胡自得指出,不僅白天出門要注重護眼習慣,夜晚使用3C產品的藍光傷害,對眼睛的傷害更容易被忽視。因此想要預防疾病上門,除了日間保養外,也要注意晚間弱光影響。吃營養素補視力?醫籲:穩定攝取才有效現代人因無法避免使用3C產品,經常選擇購買葉黃素、花青素、原花青素等保健品來保養視力,但不少民眾疑惑該怎麼吃、吃多少。胡自得回應,選擇合適的營養品輔助眼睛護養,確實對眼部保護有益,但過度食用不會對健康帶來好處,還可能增加肝負擔,正確方式應為長期穩定攝取,才能確實幫助視力保健,可先與醫師討論後使用,加強護眼習慣外的健康補充。至於日常民眾熟悉的葉黃素、原花青素和花青素與維生素A等營養素,是否真有效用?胡自得解釋,經證實對眼部保健的益處包括: 游離型葉黃素:小分子易吸收,適合腸胃狀態不佳的民眾選擇攝取,並有助於預防黃斑部病變。 花青素:可增加眼部血液循環、抗氧化。 原花青素:強化血管壁健康。 維生素A:有助於夜間視力防護。此外,自由基對於眼睛傷害亦不容小覷,胡自得建議,每日要補充足夠抗氧化營養素,如:維生素C和E,或是礦物硒、鋅、銅等。民眾可評估自身需求,與醫師討論選擇合適的營養素,幫助養成日夜護眼保健,遠離眼部疾病、常保視力健康。

為愛美戴隱形眼鏡,小心「忘做這件事」恐沾黏眼角膜

為愛美戴隱形眼鏡,小心「忘做這件事」恐沾黏眼角膜#視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很多人會趁著連假期間毋須上班上課盡情玩樂,通宵打牌、熬夜追劇、徹夜打電玩,狂歡之餘常常過度使用眼睛,造成眼睛乾澀、充血脹痛,或引發更嚴重的眼疾問題;尤其是隱形眼鏡族,往往因超時配戴導致角膜缺氧、水腫,甚至演變為角膜潰瘍。為愛美戴「隱眼」,沒定時替換恐角膜潰傷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部醫師吳淑雅表示,台灣近視人口比例高,考量方便性及美觀問題,許多人選擇佩戴隱形眼鏡;然而,年節活動多,隱形眼鏡經常一戴就是8小時起跳,甚或有時候玩累了,未摘除隱形眼鏡就直接入睡,待查覺時,隱形眼鏡已緊緊吸附眼球表面,伴隨紅腫劇痛。吳淑雅指出:「角膜本身沒有血管,僅靠淚水溶氧維持新陳代謝,而覆蓋在角膜之上的隱形眼鏡會隔絕淚水影響透氧,當角膜缺氧會發生水腫,產生眼睛脹痛、紅腫畏光、視線模糊等症狀;此外,夜晚基礎性淚水分泌相對減少,缺乏淚水的滋潤隱形眼鏡容易與角膜沾黏,若逕自強行摘除,恐造成角膜損傷,若又加上清潔不當,引發細菌感染、角膜潰瘍更時有所聞。」休息、飲食、運動,在生活中也能輕鬆護眼無論有沒有配戴隱形眼鏡,不正確的用眼方式都會造成眼睛傷害。吳淑雅說明,眼睛聚焦時睫狀肌會持續用力,時間一久便會導致肌肉緊繃酸澀疲勞,若感覺眼睛脹痛不適,可以透過熱毛巾輕敷於眼部,舒緩眼周肌肉。也分享以下護眼祕訣,呼籲民眾歡慶佳節的同時,亦須注意眼睛保健。1. 適度休息保持距離:掌握用眼每30分鐘休息10分鐘的原則,且維持40公分距離、充足的光線及良好坐姿。2. 正確使用隱形眼鏡:配戴隱形眼鏡須以8~10小時為限,隨身攜帶傳統眼鏡以利更換,並確實做好隱形眼鏡清潔及保養。3. 維持正常作息飲食:熬夜、過度油膩的飲食,不只影響身體健康,還會增加霰粒腫、眼中風的發生機率,開心過節的同時也不應過度放縱。4. 多補充護眼營養素:深綠色蔬菜、南瓜、玉米、胡蘿蔔、奇異果等蔬果富含葉黃素、玉米黃素與維生素,對眼睛保健有益處。5. 增加戶外活動時間:每日從事2~3小時的戶外活動,減少使用3C產品的時間,可以太陽眼鏡、遮陽帽進行眼睛防曬,避免陽光直射眼睛。眼睛健康出問題,不只會破壞過節興致,嚴重甚至會連帶影響連假後的工作與生活,不可不謹慎。吳淑雅提醒民眾,若發生眼睛刺痛、畏光、視力模糊等症狀,須提高警覺,立即就醫尋求專業診療,以免耽誤治療時機,造成不可逆之視力損害。

常看見漂浮蜘蛛網?醫警告:眼球破洞出血恐視網膜剝離

常看見漂浮蜘蛛網?醫警告:眼球破洞出血恐視網膜剝離#視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現代人工作、滑手機,因長時間用眼、未好好保養「靈魂之窗」,導致視線中出現點狀、線狀、蜘蛛網狀、浮游生物狀,要小心罹患飛蚊症,嚴重恐導致視網膜剝離! 55歲趙先生是名電腦工程師,因工作需長時間緊盯電腦,近幾天察覺右眼在暗處側邊有白光閃過,經過休息症狀仍不見好轉,眼前更出現蜘蛛網狀的漂浮物,伸手揮趕怎麼也趕不走。到附近診所經散瞳檢查後發現,右眼的視網膜上方竟出現裂孔。 轉診醫院經眼科部醫師詳細檢查,發現趙先生不僅右眼視網膜上方有一馬蹄形裂孔,且合併有些許玻璃體出血,緊急安排視網膜雷射治療。所幸及時就醫,尚未發生視網膜剝離,成功拯救了趙先生的眼睛,持續追蹤術後復原情形,以成功遏阻進展至視網膜剝離的嚴重後果。 什麼是飛蚊症?病因分2種新竹台大分院眼科部醫師林暄婕表示,眼球中間有一團澄清透明如蛋清的膠狀物質,稱作玻璃體,佔據眼球2/3的體積。若玻璃體內出現懸浮物,影子投射到視網膜上,視線中就會出現許多點狀、線狀、蜘蛛網狀、浮游生物狀等不規則的影像,尤其在光線充足或背景為白色的情況下更為明顯,就是俗稱的「飛蚊症」。 約有9成的飛蚊症屬於生理性或退化性,包括自然老化或因近視、手術、受傷等因素,導致較早出現玻璃體液化的現象;若因眼內出血、發炎、視網膜裂孔或剝離等病症而產生症狀,則屬於「病理性」飛蚊症。 視網膜裂孔,雷射治療是最佳途徑林暄婕解釋,有些患者除了飛蚊症以外,還會感受到暗處出現閃電般的亮光,這是因為玻璃體退化過程中,會與後方的視網膜分離,若在過程中造成視網膜的拉扯,便會出現閃電症狀。假使不幸扯出破洞,便可能進展成視網膜剝離,影響視力。 若裂孔型態為馬蹄狀,又合併有玻璃體出血,更是視網膜剝離的高危險族群,及時就醫使用視網膜雷射治療將裂孔封鎖,便能防止視網膜剝離的產生。 林暄婕提醒,雖然飛蚊症大多數都是良性,但有少數仍暗藏危機,民眾出現症狀時務必盡快至眼科檢查,尤其當飛蚊數量突然增加、合併閃電閃光、視野一角被布幕遮住或視力下降等危險警訊,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右眼視力只剩0.05!老婦險失明全因「鼻竇炎」

右眼視力只剩0.05!老婦險失明全因「鼻竇炎」#視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75歲患有慢性鼻竇炎的張奶奶,日前午覺醒來竟發現右眼視力模糊,嚴重到無法看清家中擺設。就醫後經眼科醫師檢查,發現張奶奶右眼視力從原本的0.5掉到僅存0.05,辨色力異常、視野缺損,且瞳孔放大無法正常收縮,緊急安排腦部視神經的核磁共振檢查。最後發現右側副鼻竇有一顆3公分的黏液囊腫,壓迫到視神經,因此導致視神經病變。視神經是第2對腦神經!病變恐致不可逆視力缺損台北慈濟醫院眼科部醫師詹立瑋表示,視神經為連接眼球與腦部的第2對腦神經,可將視覺訊號傳送至腦部視覺皮質。當視神經從眼球最末端進入腦部前,若因外傷或疾病,導致出現視力下降、辨色力異常、對光反射遲緩等症狀時,即稱為「視神經病變」。詹立瑋指出,視神經病變可分為典型及非典型。典型病變好發於平均年齡32歲的女性,多與自體免疫疾病、多發性硬化症有關。至於55歲以上的患者,多屬非典型視神經病變,可能發生原因包括缺血性、發炎性、壓迫性、外傷性、營養素缺乏,或是暴露在毒性物質下等;其中最常見為血管阻塞所引起的缺血性視神經病變。若是腫瘤壓迫所導致的視神經病變,未及時治療將引起視神經纖維受損,造成不可逆的視力缺損。鼻竇囊腫壓迫視神經 緊急引流重拾光明詹立瑋解釋,一般視神經病變外顯症狀為突發性視力模糊,醫師會先做矯正視力、測量眼壓、瞳孔光反射及裂隙燈、眼底鏡等眼科基本檢查;視需要安排辨色力、視野檢測,初步評估可能發生病變的構造。再依照個案情況,輔以抽血、影像檢查,進一步評估病灶及病因,並依致病原因給予個別治療。「以該病患為例,視力下降、瞳孔反射及辨色力皆異常,顯示病灶為視神經。」詹立瑋進一步說明,且依病患年紀來看,屬於非典型視神經病變。透過腦部核磁共振掃描檢查病因後,確認病患是因右側副鼻竇黏液囊腫,壓迫到右側視神經;因此緊急照會耳鼻喉科醫師,安排囊腫引流手術,解除可能失明的危機。術後病患重拾視力達0.6,回歸正常生活。詹立瑋補充,視神經病變有可能是漸進式變化,且病變時間可長達數月之久,導致患者不易察覺視力缺損,因此錯過有效治療期。當視神經病變時間越久,造成神經纖維損傷及不可逆視力損害的風險提高,嚴重恐演變成失明。也提醒民眾若發現視力異常,可以用手遮住單眼,來對比用雙眼觀看物品,檢測兩者視力有無差別;當察覺單眼視線模糊不清時,應盡早至眼科門診接受進一步的檢查與診斷,以免延誤治療。

視力模糊、晚上看不見⋯醫揭「3大致盲前兆」

視力模糊、晚上看不見⋯醫揭「3大致盲前兆」#視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你能體會從小眼睛就看不清楚、到了晚上什麼都看不見、或視線可以看到遠方卻看不見腳下的恐懼嗎?在台灣,約有400名患者因罹患罕見的早發性眼病——基因性視網膜退化疾病(IRD),造成視力、視野受損,嚴重恐一生都會失明。中華民國視網膜醫學會理事長楊長豪表示,基因性視網膜退化疾病(IRD)為基因變異所致,是一種致盲性的眼睛疾病。由於患者視網膜中的感光細胞(桿狀細胞先受到影響)或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出現異常或死亡,無法正確或根本無法製造蛋白質,若未早治療將會持續惡化,導致失去視力。早發性致盲眼病——基因性視網膜退化3大症狀楊長豪說明,病患從嬰幼兒時期開始,就會出現視力逐漸衰退的特徵,在昏暗或黑暗的環境中很難看清、無法校正的中央視野、及強光適應困難等;另外有些基因變異,也可能同時引起與視力無關的其他器官病症,包括聽力喪失和神經系統異常等,值得注意。以下為基因性視網膜退化疾病「3大症狀」表現:1. 視力問題:許多患者的眼睛從外觀上完全看不出異常,但是卻會因為視力問題而引起生活上諸多不方便,或因為看不見容易形成「故意不理人」的誤會。2. 夜盲症狀:白天時行動自如,與一般人沒有什麼不同;但到了晚上卻會陷入一片黑暗,無法辨認周圍是否有障礙物,動不動就撞到東西。3. 管狀視野:管狀視野指的是視野範圍縮小,如同從管狀物(例如吸管)中看出去一般。因此,患者也許能閱讀書籍、看得到路牌標示,但卻看不見臨近身體周圍的障礙物、或別人遞給他的東西。「萊伯氏先天性黑矇症」終獲罕病認列 為病患爭取更多治療權益楊長豪分享,在基因性視網膜退化疾病的大家族中,最早發生、疾病也最為嚴重之一的萊伯氏先天性黑矇症(LCA),先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藥物最多只能延緩病程速度,或是攝取抗氧化劑、葉黃素等保健品,輔助延緩病情。在萊伯氏先天性黑矇症(LCA)尚未被列入罕病保護之前,基因性視網膜退化疾病的病患難以改善治療品質,不僅造成龐大的生活壓力,治療上也須承受沉重的經濟負擔。所幸,在醫界及民間團體的努力下,此症終於在今年獲國際罕病認列,讓更多病患受到政策保護,擁有更多的治療權益,有助減輕病患的壓力與經濟負擔。「如今,醫界已可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技術,讓病友在病情惡化前,能及早治療罕見疾病。」基金會創辦人陳莉茵也呼籲,期望透過民眾富有更多同理心的對待,將可以帶給這些病患支持與幫助、改善日常生活品質的力量。今年中華民國視網膜醫學會也成立了「基因性視網膜退化疾病」衛教網站,提供基因性視網膜退化的相關衛教內容與新知。希望能夠帶給民眾正確的科學資訊,共同守護罕病病友,重拾彩色人生。延伸閱讀:《夾菜夾不到、走路就撞到!視網膜基因病變恐全盲》

疫情另類受災戶 宅在家「惡」視力恐增加

疫情另類受災戶 宅在家「惡」視力恐增加#視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國內新冠疫情疫情自5月中旬升溫後,全國實施三級警戒近兩個月,許多上班族居家工作視訊會議開不停,緊盯電腦螢幕時數長;各級學校、補習班透過線上直播或視訊教學,老師及學生整天與平板、電腦為伍,長期下來,對視力都是一種傷害。避免「惡視力」增加,成為疫情下的另類受災戶,國泰健康管理團隊提供護眼七招,提醒四大族群定期進行眼睛檢查,精確揪出病灶,拯救靈魂之窗。 預防眼睛提早老化 7招護眼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曾發布全民護眼趨勢調查顯示,國人每天3C(電視、電腦、智慧型手機)用眼的總平均使用時數長達10.7小時,換言之,扣除睡眠時間,一天當中幾乎有2/3的時間都在看3C;調查也顯示,10~19歲青少年乾眼症的比例也大為提高至71.5%。疫情期間,使用線上教學、上課以及居家工作時間大增,相信對於上班族與學生族的眼力更是吃不消,眼睛恐提早老化。國泰健檢眼科醫師鄧友迪表示,若是眼睛出現看不清楚、眼球周圍脹痛、感覺酸澀、分泌物黏稠,怕吹風、畏懼強光、看燈光周圍會有彩虹圈(光暈)等症狀,就是警訊。國泰健康管理護理師郭麗芬提供護眼七招: 1.減少藍光及眩光:透過調整窗簾或螢幕位置盡量減少眩光。出外避免強光直接照射眼睛,可戴太陽眼鏡。藍光會影響睡眠品質,建議睡前2小時停止使用3C產品。2.眼睛要休息:看電腦20分鐘,就眨眼20秒、視線離開螢幕20秒並注視6公尺外景物。3.正常生活型態:睡眠充足、不熬夜;多喝水、不抽菸。4.飲食:均衡飲食、不偏食,多吃含維他命A、C、E蔬菜及水果,例如花椰菜、奇異果等深綠色蔬果,少吃油炸食物、咖啡因勿攝取過量。5.洗臉時注意眼瞼及睫毛清潔,用熱毛巾熱敷可以減輕疲勞及增加淚液分泌。6.40歲以上民眾,每年定期一至二次檢查視力,至少做一次眼底檢查,眼部如發現病變要立即治療。7.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一次詳細檢查眼底、視網膜,以發現病變儘早治療。 四大危險族群看過來 眼底斷層檢查揪病灶鄧友迪指出,除了平時視力保養外,保護靈魂之窗最重要的進行定期眼科檢查,包括視力檢查、電腦自動驗光機、眼壓測定、眼底、細隙燈檢查等。尤其透過「OCT眼底斷層掃描」可以準確地看出黃斑部、視網膜、視神經的高度解析掃描切面,提供更精確的診斷,長期使用3C、三高族群、吸菸族以及高度近視、視網膜及黃斑部疾病史這四大族群是罹患眼疾的高危險族群,建議定期進行檢查。

少婦抗拒治青光眼 2年後失明悔「不能工作了」

少婦抗拒治青光眼 2年後失明悔「不能工作了」#視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延燒,許多患者因害怕上醫院而未回診,醫師提醒,小心青光眼悄悄偷走你的視力!在眼科診療路上,常見患者輕忽疾病早期徵兆,錯失黃金治療時間,讓醫師格外惋惜,青光眼就是一個常見卻很容易錯失最佳治療時間的疾病,因此被稱為「視力小偷」。振興醫院眼科部醫師許粹剛分享,一名清秀的少婦20年前做過近視雷射手術,術前近視度數約800度,術後視力恢復很好,但最近一、二年覺得看遠看近都不清楚,後來嚴重到去配眼鏡改善視力,但最糟的是,配了眼鏡後,還是看不清楚。長期看診經驗判斷,這不只是單純的老花眼。視力1.0也可能青光眼 做過雷射手術測量眼壓需校正回歸許粹剛為患者安排驗光、眼壓檢查,結果顯示,患者雙眼最佳矯正視力都能驗到1.0,左右眼眼壓分別是20、21mmhg,雙眼眼壓都落在正常範圍。乍看之下,是好到不能再好的檢查結果,但一個很容易被忽略卻重要的警訊是,患者曾接受過雷射近視矯正手術,所量得的眼壓其實是小於真實的眼壓值。做過近視雷射手術後,角膜厚度會比一般人薄,眼壓測量數值會比實際的低,將患者眼壓做角膜厚度重新校正後,實際眼壓值可能落在25-26mmhg,長期維持這樣的眼壓會對視神經造成很大的傷害。然而對日常生活作息沒有太大影響,患者抱著能拖就拖的心態造成了嚴重的視野缺損。立刻檢查她的視神經狀況,發現視神經盤凹陷將近90%,周邊視神經細胞所剩寥寥無幾,進一步安排視野檢查,結果視野只剩下中間小島般的範圍有光感。「妳視力缺損非常嚴重,主要是青光眼造成!」青光眼患者的眼壓可能很高,眼睛後方的視神經在長期被壓迫的情況下,會造成視神經盤凹陷變大,導致視神經細胞缺損,臨床表現上就是視野缺損,看東西的範圍變窄變小,最後只剩下中間一點點的視野,有句成語「以管窺天」,就是這樣的感覺。疫情期間怕上醫院 也要提防「視力小偷」點藥水控制眼壓只是第一步,還需要患者配合定期每個月追踪視力及眼壓,約3-6個月觀察視野的變化,如果眼藥水控制效果不好,可能要做雷射甚至手術方式讓眼壓降到可以接受的範圍。有時看醫師講緣份,治療病患也是講緣份,後來患者並沒有回診,心想也許找了其他名醫為她診療,也在心中為她祈福著能維持著這僅存的中央視野,繼續過著我的看診人生,在忙碌的步調中,倏然時間過去了兩年。某日下午,這名患者又回到我的診間,由她的姊姊攙扶著,拿著一個助行拐扙及一份A4本子,但這次她必須用摸的,才能找到診間的坐椅,她嘆了口氣,眼角緩緩流下兩行淚,「許醫生,我早該聽你的話,我現在什麼都看不到,也不能工作了!」萬般無奈下,只能默默接下她手中的本子,開立了殘障診斷書。青光眼患者如果沒有定期檢查,等到有症狀才來求診,大概就是視野缺損到幾乎看不見的時候。青光眼是不可逆的疾病,能做的就是降低其惡化的速度,如果有家族史、高眼壓、年紀大於65歲、高度近視、眼球曾有外傷或接受過眼球手術、血壓過低過高、或長期服用類固醇等患者,都建議定期到眼科門診檢查。提醒民眾,一旦輕忽青光眼的傷害,雖然防得了新冠肺炎,卻無法提防青光眼這個「視力小偷」正悄悄地一點一滴把你的視力偷個精光,不可不慎。

10天緊盯線上教學 近視暴增200度

10天緊盯線上教學 近視暴增200度#視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一名國二的學生原本兩眼近視約150度,近來眼睛痠麻腫痛,視力模糊,甚至無法對焦,家長非常憂心,求診後發現近視竟暴增至350度,假性近視高達200度,家長表示,孩子因為疫情改成在家線上教學,整天盯著電腦螢幕。陳瑩山表示,睫狀肌檢查後,學生睫狀肌過度使用肌肉充血僵硬,經過睡前肌肉放鬆藥水點用,目前眼睛不再痠痛。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表示,學生一整天近距離,盯著電腦螢幕線上教學,造成睫狀肌肌肉長期用力,導致充血,產生眼睛痠腫痛,眼睛疲勞。因此提出三大建議:第一: 線上教學30分鐘,中間休息10分鐘學校或補教業規劃線上課程,儘量上課30分鐘後,休息10分鐘。學生在休息時間可以站起來離開座位,閉眼、眼球動一動,頭也動一動。手插腰、伸懶腰,自然擺動約5分鐘,在家走動約5分鐘,讓眼睛休息,保護眼睛。第二:休息時間是要讓眼睛真的休息休息時間是真的讓眼睛休息,不要趁機又拿手機出來打電玩,以為不用電腦就是休息,手機的螢幕更小,更容易傷眼。第三:均衡飲食,每天一顆蛋陳瑩山建議,這段期間一定要均衡飲食,儘量不要吃油炸食物,部分植物油經高溫油炸,可能會產生反式脂肪,增加血管硬化的風險,對眼睛也不好。建議每日五蔬果、適量蛋白質和一顆蛋。以葉黃素來說,建議一日至少需要6至10毫克,約一碗炒菠菜即可達到建議量;每天吃一顆「蛋」對眼睛也是有極大助益的,因為蛋黃本身含葉黃素、玉米黃素及鋅,吃下的營養素更能有效進入人體。葉黃素為脂溶性的類胡蘿蔔素之一,以適量油脂炒過後比水煮更好吸收。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