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過年平均增0.5公斤 掌握吃巧5撇步

過年平均增0.5公斤 掌握吃巧5撇步#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過年是全家團聚的重要時刻,除了圍爐大餐,更會準備許多零食一同享用,但許多年節零食、糖果、含糖飲料等暗藏著高油、高糖、高鹽、高熱量低營養價值的危機,6天下來體重就會增加0.5公斤以上。年節吃得巧不致胖年節零食如能吃得營養、吃得巧,不僅能增健康,春節過後也不用為了增加的體重影響健康。因此,基隆市衛生局提供年節零食的「吃巧5撇步」,讓你健康少負擔:1)適量堅果增健康/建議每日食用1份堅果種子類,1份約為開心果15粒、或原味腰果7粒、或花生18顆。2)水果取代零食/以時令應景水果作為餐間點心,因為水果含有維生素和各種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以促進健康、增強免疫力。3)無糖茶飲取代甜飲/建議不要購買含糖飲料,選擇白開水或無糖茶等取代,對身體才不會造成負擔。4)多比較熱量標示/大部份的零食皆有熱量標示,民眾可以選擇熱量低的零食來食用。5)適量購買酌量享用/一次不購買太多的份量,且桌上不要一次端上所有的糖果零食盒。衛生局表示,過年請別忘了「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健康生活方式,注意熱量的攝取,天天量體重,並與親友相約外出走春,隨時增加身體活動,也別忘多喝白開水,幫助身體正常代謝功能。

過年民眾平均發胖2公斤 醫:想不胖都難!

過年民眾平均發胖2公斤 醫:想不胖都難!#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再過沒多久,總是令人歡喜的農曆年節就要到來,民眾除了準備年夜菜、伴手禮、紅包、春聯之外,但你準備好「發胖」了嗎?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指出,民眾在過完年之後,平均會胖個2~3公斤,對此,台灣肥胖醫學會方銀漢醫師也坦言,農曆年節只要維持體重不發胖就已經很厲害了,所以農曆年節民眾並不是要注重「怎麼減重」,反而是「怎麼不發胖」才是最重要的課題。過年不發胖4要點 應注意為什麼農曆年節會容易發胖呢?方銀漢醫師說,因為春節期間民眾接觸到的食物,幾乎都是所謂的高熱量食物,像是,年糕光一百公克(4小塊)熱量就要280大卡、開心果一百克560大卡、牛軋糖一百克460大卡,另外,蛋捲一天最好不要吃超過兩根、肉乾也一片就該停止。對此,方銀漢醫師建議,要避免過年肥,可以遵守以下原則:1)不要熬夜/因為熬夜會影響內分泌系統、讓人新陳代謝變慢;再加上熬夜時人體所分泌的「瘦素」會降低,食慾就會變好,導致人們吃消夜的慾望會大大增加。2)不要喝酒/酒類熱量其實比一般人想像中來的更高,雖然曾有報告指出適量紅酒可以保護心血管,但是其他酒類並沒類似效果,過量飲用不只變胖還會影響肝臟功能。3)要多喝水/體內水分足夠可以幫助脂肪燃燒,而且也可以輔助控制食欲、減少便秘,可說是一舉數得,建議以溫或是微熱的開水或是無糖茶類為首選,另外,民眾在吃年夜菜時,時常會搭配酒或飲料下肚,建議能換成無糖綠茶,則可減少多餘熱量的攝取。4)要出門走走/過年發胖的最主要原因是,吃東西完全不節制,活動量又比平日來的少,當然會很容易變胖,而出門走走曬曬太陽,則可增加鈣質與維他命B的吸收,能夠減少發胖的風險。營養師蘇慈敏也提醒,春節除了應景年菜之外,零食小點心也要注意,像是開心果、腰果以及花生皆屬於油脂含量高的食物,而年糕屬於澱粉類食物,如果用油煎、油炸等烹調方式,熱量鐵定破表,建議把客廳的零食能全部收起來,才不會過年應酬、吃完年夜飯,還再度吃下熱量極高的零食,恐怕真的過年後同事都要認不出樣子了!

過年平均肥2公斤 4原則身材不走樣

過年平均肥2公斤 4原則身材不走樣#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年菜豐盛又美味、餐餐美食佳餚,民眾難免大吃大喝,一個年假下來恐變胖!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12年「國人春節期間體重控制調查」發現,約4成5民眾過年期間體重會增加,平均胖1.7公斤左右。對此,台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4個飲食小撇步,讓你過年期間聰明吃,身材不走樣。台北市政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林莉茹處長表示,在過年闔家團圓與探訪親友的歡樂氣氛下,很難抵抗佳餚誘惑,容易因而增加體重。對此,張斯蘭營養師建議市民在準備年菜時,可掌握以下4原則,減少發胖的機率:1)清蒸水煮最健康/多採用蒸、煮、少油的烹調方式,減少油炸物。2)天然食材最美味/多吃蔬果和高纖的天然食材,減少醃製品和加工品(香腸、臘肉)等高油脂、高熱量的食物;此外,可改選低脂類的食材,如去皮魚肉、雞肉或豆製品(豆腐)來取代。年節期間的團圓火鍋,建議以蔬菜為湯底,若是外購的佛跳牆、火鍋等年菜,可自行增加蔬菜量。3)無糖飲料最好、零食餅乾少碰/瓜子、開心果、糕點等高油脂、高熱量的點心建議少吃,可選擇無糖飲品,如白開水、茶或低糖點心取代。4)把酒言歡宜適量/過量飲酒易傷身,且增加肝臟負擔,同時酒精熱量也高,喝多易胖,建議適量就好。

恐怖「年終肥」 恐埋下罹癌地雷!

恐怖「年終肥」 恐埋下罹癌地雷!#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在過幾日2月4日的世界癌症日即將到來,大約也就是落在我國農曆年節的前後,而年節民眾最常做的事情就是進行一系列的「飲食馬拉松」,若再加上久坐不動,根據國健署的統計,每年民眾過完年後體重平均增加2公斤,對此,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賴怡君指出,過年期間千萬不要輕忽「年終肥」,因為肥胖終年累積下來,恐增加慢性疾病的風險,更增加罹患癌症的危機。春酒、圍爐一波波 肥胖癌症恐牽手來營養師賴怡君指出,由於年節聚餐馬拉松,尾牙、春酒、元宵一波接一波,許多人開心領到年終獎金的同時,此時更放鬆心情,食慾也跟著放假、不受控制,連續假期吃下來,往往成了「大腹翁」或 「大腹婆」,無形中讓熱量上身,終年累積下來,恐增加慢性疾病的風險,更增加罹患癌症的危機。賴怡君更強調,這一個月的聚餐馬拉松一直延續到過年的不忌口飲食,很容易就讓習慣養成,國健署每年「國人春節期間體重控制電話訪問調查」結果顯示,過年期間民眾平均體重皆增加了逾2公斤。春節增胖原因,不外乎是飲食不忌口與缺乏運動,貪吃高熱量食物,卻獨獨減少蔬果的膳食纖維量,研究顯示,體重若超過個人理想體重的40%,男性罹癌率會增加33%,女性增加55%的罹癌風險。所以,維持健康的體重有助於降低癌症的發生,體重維持必須控制在BMI=18.5~24之間。此外,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些「大腹翁」或 「大腹婆」以為自己只有肚子圓不算胖,但腹圍過大,男性>90公分、女生> 80公分,可能代表身體有潛藏的代謝症候群,不能不注意。

芭樂、番茄助腸胃蠕動 過年不卡油

芭樂、番茄助腸胃蠕動 過年不卡油#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春節不忌口,恐成大腹翁、大腹婆!據調查,過年期間約37.9%的民眾體重增加,平均胖1.94公斤!對此,國民健康署表示,傳統年菜常有糖醋魚、東坡肉、羹類等佳餚,因大多屬於高油脂、裹粉油炸、勾芡或多醬汁的食物,恐一不小心熱量就超標,因此建議大家過年千萬別大吃大喝,可掌握「4少2多」原則-少油、少鹽、少糖、少熱量、多天然、多蔬果,讓年菜吃得健康又豐盛。水果幫助腸胃健康!國民健康署表示,國人過年常大魚大肉、零食等都不忌口,甚至疏忽水果的補充,喝果汁、飲料的機會也隨之增加,導致一個年假下來,體重增加不少,因此建議以水果代替零食、果汁,多攝取蔬菜、避免高油脂、高熱量的海鮮與肉類,如此一來,過年免發胖、還能幫助腸胃健康。國民健康署說明,年節除了採購健康年菜以外,也應多購買新鮮水果,千萬不要以果汁替代,建議大家每天都應攝取2~4份的水果,特別推薦富含維生素C的芭樂、和富含維生素A的聖女番茄,兩者可幫助腸胃蠕動、增強免疫力和抗氧化力;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新鮮水果,不僅解油膩、更促進健康。

靠吃發洩壓力 吃成胖子恐更憂鬱

靠吃發洩壓力 吃成胖子恐更憂鬱#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壓力大時,你會如何紓發壓力?大部分地人會用透過美食來消除,因此大吃大喝、暴飲暴食,但靠吃發洩,小心肥胖上身,讓心情更憂鬱!高雄就有一名少婦婚後因婆媳相處、孩子教養等問題,壓力暴增,每次情緒一來就靠狂吃發洩,5年來每年增加10公斤,體重直線上升,身材走樣後心情就更差,變差後又繼續吃,陷入惡性循環。義大醫院精神科顏永杰醫師表示,因憂鬱、焦慮引發的肥胖比例不低,其中以暴食症最為典型,這類病患常因心情不好就不想動,只靠吃東西解壓,食量是常人的2至3倍,就算不餓也找一堆東西來吃,但狂吃後有罪惡感,心情更壞,情緒差又繼續吃,變成惡性循環。暴食症患者需先作好情緒控管 解決情緒後才能有效減重顏永杰醫師說,此名少婦就是最明顯的例子,她只要與丈夫、公婆發生衝突後,食量就大增,不只每餐份量加倍、還不停吃零食,日復一日身材就逐漸走樣,期間她也曾嘗試各種減重方法想讓自己瘦下來,但始終沒效;醫師表示,這類暴食症患者就算動減重手術,未控制食慾也無法治本,因此需多管齊下,才能有效控制體重。顏永杰醫師建議,暴食症肥胖病患應先做好情緒控制,透過藥物和心理雙管齊下治療讓生活恢復常軌,再配合外科手術,才能有效解決肥胖困擾。

健康過年不卡油 飲食把握4要點

健康過年不卡油 飲食把握4要點#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人生活忙碌,外購年菜成為民眾的另一種選擇,從主食、主菜、湯品至甜點,種類繁多,但外購年菜大多以高油、高糖、高鹽烹調方式,對於民眾而言,吃了一餐下來,熱量、鹽份攝取過量,但是纖維的攝取量卻少之又少。過年除夕少不了圍爐,但一桌豐盛的美味佳餚,可能讓你不自覺中吃入過多熱量及鹽分,但纖維的攝取卻不足;因此,奇美醫學中心營養科劉彩如組長,建議民眾過年品嚐美味佳餚時,也需注意以下4原則:1)加入蔬菜烹調,不僅增加色澤也增加營養價值2)主食以全穀類食物代替白米飯,也是增加纖維質攝取的不二選擇3)湯品類建議可加水稀釋烹調,以減少鹽份的攝取4)甜點類大多為主食類,如年糕、發糕等,這雖是應景食品,建議淺嚐即可,或是用新鮮水果代替,以避免便秘、同時也可增加維生素、纖維質的攝取過年甩油 多吃高纖食物+多運動劉彩如營養師也提醒,在歡度新春佳節的同時,應多吃高纖食物和少吃高鹽、高油食物,飲食除了控制份量之外,也要記得多多運動,以消耗攝取過多的熱量,而慢性病患也應注意不能吃的東西還是要忌口,並按時服藥,才能歡喜健康迎新年。 

樂閱讀/下班運動好? 小心反致肥胖與老化

樂閱讀/下班運動好? 小心反致肥胖與老化#肥胖

真相:注意運動時間,晚上運動容易招來代謝症候群。有心想要解決運動不足,是非常好的行為,問題出在利用下班後的時間。晚上運動會誘發代謝症候群、老化,讓身體走向不健康。晚上運動,「促進」肥胖和老化的原因在一天之中,三大能量各有各的優勢時段。早上十點至下午二點是火能量;下午二點至下午六點是風能量;下午六點至晚上十點是水能量會增加的時段。中午的消化能力最高,就是因為火能量在這個時段擁有優勢的緣故。下午二點到六點這段時間,是風能量取得優勢,所以身心比較容易失衡、不穩定。此時如果有點心時間,就可以稍微放鬆。下午六點至晚上十點,取得優勢的是水能量。如果在這個時段運動,也會一併增加風能量。這麼一來,不但消化力會轉弱,就連肥胖、慢性病也會找上門。而且風能量具有乾的特質,會奪走肌膚的水嫩柔細,加快人體老化速度。下午六點至晚上十點,原本就是為了夜裡好眠,而必須讓風能量平靜下來的時段。因此,如果在這個時段攪亂風能量,就會引起各種睡眠障礙,如失眠、淺眠等。換句話說,晚上運動的結果,就是愈運動離健康愈遠,如果原本就是風型體質的人,情況會更糟糕。因此,最好避免在晚上運動。如果真的只有晚上的時間,就在晚餐後散散步,或者做一點可以放輕鬆的簡易運動。這麼做,不但可以促進消化,還可以幫助入眠。做運動? 早起30分鐘最佳最適合運動的時段是早上。從一早醒來的六點到早上十點,都是為中午的活動做準備的時段。如果早上過得很充實,一整天都可以活力旺盛。所以,請利用早上的時間,用50%的體力,做做瑜伽、散散步,做到微微冒汗,或者用鼻子呼吸會有些困難、有點上氣不接下氣的程度。人的身體布滿了血管、淋巴管、消化管(消化系統由消化管和消化腺兩部分組成,消化管為: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直腸和肛門)等各種輸管。如果這些輸管能夠正常運作、循環,就表示這個人是健康的。但是這些輸管會根據時段開啟和閉合,晚上睡眠時段會閉合到最緊,中午活躍時段會開啟到最大,早上則是朝著中午慢慢、一點點開啟的時段。因此,早上做一些輕鬆的運動,不但可以讓輸管開啟得更順暢,還有助於提高全身的生理機能。也就是說,早上運動可以讓人抽離水能量所擁有的愛睏、怠惰狀態,並獲得火能量所擁有的清晰理解力、判斷力、熱情及行動力。請早起30分鐘做做簡單的運動、提前一站下車走路到公司,或是上班之前做一些簡單的伸展操吧!早上做些簡單運動,都比晚上拚命運動來得有效。早上是為活動而喚醒身體的時段,而晚上則是為睡覺而放鬆身體的時段,因此晚上請盡量早點睡。(本文作者/蓮村 誠)(摘自/電視醫師教你的健康好習慣,害你生病/大是文化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