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規律運動健康體態 拒子宮內膜癌威脅

規律運動健康體態 拒子宮內膜癌威脅#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編譯)最新研究指出,每天持續運動半小時,可以減少將近5成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其中更指出喝咖啡也能幫助女性保護子宮,但還需再進一步證實。英國研究指出,每日維持38分鐘的規律運動和保持健康體重可減少約44%的子宮內膜癌病例發生;子宮內膜癌好發於60歲以上婦女,為英國女性第4大癌症。美國羅格斯大學癌症研究所流行病學副教授艾莉莎‧班德拉(Elisa Bandera)表示,子宮內膜癌是女性常見的疾病,有許多研究已顯示保持健康體重和規律運動能有效預防此疾病的發生。脂肪和癌症有關聯 健康體重、規律運動保健康科學家相信脂肪和癌症間有正向關係,因為脂肪細胞會釋放荷爾蒙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因此規律的運動能讓荷爾蒙濃度維持在健康的狀態,並提升防疫力和消化作用,讓身體更健康,自然遠離癌症威脅。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執行長卡倫‧薩德勒(Karen Sadler)表示,為了減少罹患子宮內膜癌和其他癌症的風險,本基金會提倡每天應進行至少30分鐘的運動和維持健康體重,並切勿過瘦或過胖。咖啡保護子宮? 專家說尚待釐清該研究也透露出,咖啡或許能減少罹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但咖啡的保護力仍就需進一步研究才能得知確切結果,薩德勒表示關於咖啡保護子宮的論述相當有趣,但還有許多環節需釐清。

我國孩童越來越胖!爸媽胖小孩跟著胖的風險增八成

我國孩童越來越胖!爸媽胖小孩跟著胖的風險增八成#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小孩子胖不是胖?過去,小孩子如果長得胖,綽號可能會是小胖、阿肥等,但因為長輩傳統的觀念,認為小孩子就是要會吃,會吃才會長的高,因此演變成我國的許多學童,都有過胖的危機,又加上孩子對於炸雞與零食沒有抵抗力,家長又不控制這些食物進入孩童的嘴裡,導致我國未來的主人翁,其健康情況令人擔憂!小胖小胖!越來越多小胖出現阮綜合醫院小兒科蔡金燕醫師指出,在飲食西化與速食文化影響下,台灣有愈來愈多父母因為沒時間煮飯,小朋友面對路邊炸雞攤、飲料店的誘惑,幾乎沒有抵抗力。長久下來,高脂、多糖、重鹽的飲食習慣,再加上長時間黏在電視、電腦前,活動量明顯不足,「小胖」這個綽號已成為菜市場外號,幾乎小學校園內,每個班級都有好幾個「小胖」。事實上,體重過重和肥胖問題日益嚴重,已成為全球性的流行病。世界衛生組織調查,全球兒童及青少年過重及肥胖人數,近年來增幅驚人。爸媽胖 孩子跟著胖的機率很高蔡金燕進一步表示,兒童肥胖也是造成成人肥胖的主因。造成兒童肥胖的原因有很多,包含遺傳基因、環境因素及飲食生活習慣。如爸媽都胖,那子女肥胖機率高達七、八成,其中只有一人肥胖,則孩童肥胖機率也有四、五成。胖小孩在整個兒童期身心都會受苦,而且青春期肥胖的青少年,進入成年時,大部份會依舊肥胖,並繼續受病痛折磨,因肥胖所產生的疾病包括有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及某些癌症,如今更發現小至三及四歲的過重兒,已經顯現血壓及膽固醇升高的徵候。如何做,才能讓小朋友變瘦呢?蔡金燕呼籲,少吃高熱量食物與多運動,是控制體重的不二法門,胖嘟嘟兒童想要減重,並不適合使用減肥藥,以免未蒙其利卻受藥物作用之害。 他建議,首先全家一定要一起配合才行。包括,少吃,戒除喝飲料及吃消夜的習慣,少吃油膩及含糖量高的飲料及甜食。其次是多運動,限制每天看電視及坐在電腦桌前的時間,多增加親子間互動的時間。第三要設定目標,並且定期門診追蹤檢查。相信藉由以上的努力,小朋友一定會更健康,更快樂。

英國小胖子 5成不愛動、久坐

英國小胖子 5成不愛動、久坐#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編譯)小胖子不愛動!英國最新的研究指出,約有5成以上的7歲兒童一天超過7個小時,讓他們小屁屁黏在椅子上,相當於清醒活動中有一半的時間,都消磨在椅子上,運動量明顯不足。兒童久坐不愛運動 增肥胖風險英國倫敦、布里斯托和劍橋的研究人員在2008年5月至2009年8月期間,針對英國7000名學齡兒童從早上七點起床後,將近15個小時清醒時間,確實紀錄他們身體活動所得到的結果;研究員利用孩童們腰上綁著紀錄儀器(需隨身攜帶、只能在睡覺和洗澡期間脫掉),如實監測孩子們的日常身體活動。結果指出,超過一半的兒童每天久坐超過7小時以上,且5成的孩童沒有達到每日預設的運動目標;研究人員希望小朋友能保有適當且活力十足的身體活動,因此訂了一套標準、希望小孩能每天至少運動、快走或跑步一個小時,如此一來就能減少坐著的時間,但效果顯然不彰。女孩懶得動 比男孩嚴重進一步揭露,女孩們久坐的比例比男孩高,且進行較少的身體活動,僅有三分之一的女孩達到運動目標,但有三分之二的男孩成功完成每日運動,因此專家們認為提倡女孩多運動更顯得重要和刻不容緩;久坐的原因可能是造成英國小孩肥胖速度比其他國家快、且小胖子比例驚人的結果,久坐的風險也大大危害孩子們的健康。

肥胖問題多 臨床2例手術減重甩病

肥胖問題多 臨床2例手術減重甩病#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肥胖也會有睡眠問題?更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臨床有2個病例,王先生體重105.5公斤、BMI值37.8,因晚上睡眠品質不佳、工作又需長時間開車,怕精神不濟而發生交通問題,為了安全前往醫院就醫,成功減重後精神不好的問題消失了;郭先生則有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睡覺需戴呼吸器,也有胸悶的問題,手術後成功減重,呼吸中止症也獲得改善。肥胖引發的代謝疾病 健康、生活受影響雙和醫院減重美容塑身中心蘇彥豪醫師表示,肥胖對健康和生活品質可能產生極大的影響,BMI值若超過32恐產生肥胖相關代謝疾病,而BMI值若超過37可以考慮進行手術減重,避免肥胖對健康造成影響;39歲的王先生,體重105.5公斤、BMI值37.8,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長期睡眠品質不佳導致開車時想睡覺,為了怕交通事故影響安全,經過醫師的診斷和建議後,進行胃袖狀切除手術(縮胃手術),成功減輕25公斤,連睡眠品質不佳的情況也改善。而62歲的郭先生則是有嚴重的睡眠呼吸中止症,還經常胸悶和心臟不舒服,睡覺時更是必戴正壓呼吸器(CPAP),在經過手術一個月後體重從125降到98公斤,瘦下來後胸悶情況改善、睡覺也不必戴呼吸器;他開心地表示,減重不只找回健康、還改善了睡眠呼吸中止症,讓他覺得賺到。過重患者聆聽專業建議 才能正確甩油蘇彥豪醫師表示,少吃多動可以瘦,但對於BMI值超過32,且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睡眠呼吸中止症、或肥胖相關代謝性疾病的患者而言,少吃效果不好,且運動對身體負擔過大、可能會疼痛甚至發生危險,所以最好就醫治療、傾聽專業意見,以免拖延造成持續肥胖或不當減重而危害健康。

健康飲食、規律運動 遠離肥胖好簡單

健康飲食、規律運動 遠離肥胖好簡單#肥胖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肥胖不但會引發高血壓、高血脂、中風、心臟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肝硬化、腎臟病等慢性疾病發生,還會增加惡性腫瘤之發生及影響心理情緒。現代人肥胖原因,大多以「吃得過多」及「運動量過少」造成營養過剩所致,但可藉由飲食控制及規律運動而改善。而日常飲食中少油、少鹽、少糖、少零食,增加蔬果攝取量,每天至少累積運動30分鐘,且天天量體重及作紀錄,即可有效控制體重。 新竹市衛生局結合國泰新竹醫院、國軍新竹地區醫院、元培科技大學於8~10月間,各開辦1班為期8週之減重班,每週安排有營養及運動課程,冀望過重或肥胖者共同來學習「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且持之以恆控制體重。 凡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24者,請逕向下列單位報名,詳細課程內容請上衛生局網頁查詢,本課程全程免收任何費用,限收名額30人。為免向隅,請有意願且符合規定者盡速報名,不但可免費參加課程,減重有成者(減1公斤以上)還可參加本年度摸彩活動,另有萬元獎金等你拿!   

相當一妙齡女 9學員共瘦46公斤

相當一妙齡女 9學員共瘦46公斤#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隨著飲食越來越精緻,肥胖的比率也居高不下,且肥胖乃萬病之源、不少疾病都因體重過重而起,因此減重成了全民運動,想好好享受人生,就要先有健康的身體,大林慈濟醫院為了全民的健康開辦「健康享瘦體重控制班」,9週的時間9名學員一共減下46.6公斤,其中減重成績最好的林姓學員平均1週瘦1公斤。瘦得健康 飲食、運動不可少 大林慈濟醫院開辦「健康享瘦體重控制班」,共有9名學員報名參加,學員們在9週的課程中,學習如何健康飲食、運動等正確的減重觀念,總計減掉46.6公斤,相當一個妙齡女子的體重;其中一位林姓學員,9週少了9.1公斤,BMI值少掉3.48,成為減重班成績最好的學員,他分享自己的減重經驗,表示主要是靠肌肉訓練、利用運動來提高新陳代謝率,因為自己忙起工作來、常會三餐不正常,因此覺得運動相當重要,參加減重班期間至少走了50公里路,他說瘦下來的感覺真好,明年還打算報名參加。肥胖除了讓人缺乏自信心,還會讓健康亮起紅燈,因此為了幫助肥胖眾找回健康,特別舉辦「健康享瘦體重控制班」,透過醫師和專家的幫助,如家醫科、復健科、物理治療師、營養師和有氧運動老師們提供營養衛教、飲食控制、有氧運動、體適能等方式,讓民眾瘦得健康無負擔;營養治療科技術主任黃金環表示,減重者的飲食原則,除了三餐正常、避免消夜,高油、高糖、高鹽、高熱量等食物該減少外,還需要多攝取高纖維食物和多喝水,飲食控制和適當運動才是健康減重的不二法門。貫徹正確飲食習慣 復胖不再來營養師也呼籲,減重班的學員們不僅落實營養師提醒的飲食原則,更要遵守專為個人設計的飲食份量,並將它養成日常飲食的習慣,不能因課程結束就恢復之前的飲食行為,而增加復胖的機會。

「減肥」吃對時間 事半功倍

「減肥」吃對時間 事半功倍#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編譯)俗話說早餐要吃的好、中午吃的飽、晚餐盡量吃的少,這才是比較健康的飲食方式,對於減重者來說,為了減少熱量的攝取,他們也有一套對於飲食的標準:如早餐可以吃得像國王、午餐只能像公主,晚餐就要吃得像乞丐,現在科學家也驗證了這個準則,透過飲食時間的差異,減重效果大不同。對照實驗 早餐吃越多越瘦以色列台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的研究指出,首先針對93位肥胖女性隨機分為兩組,分別是早餐組和晚餐組,食物總熱量一天不超過1400卡,進行12週的觀察,早餐組飲食方式:早餐攝入700卡、午餐500卡、晚餐200卡;而晚餐組則是相反,早餐200卡、午餐500卡、晚餐700卡,且早晚餐是供給相同的食物,來做對照實驗。結果發現,早餐組產生的生長素和誘發食慾的荷爾蒙有明顯減少的傾向,科學家解釋,這不只是所攝入食物的影響,也和我們何時吃下食物有重大的關係,這將對我們的健康產生影響;結果的差異是因為人體新陳代謝-生理周期的影響,肥胖期刊(journal Obesity)指出,適當的飲食時間能有效控制體重和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相同食物不同時間吃 瘦身成效不同台拉維夫大學教授丹尼拉‧傑庫包維茲(Daniela Jakubowicz)表示,一天所食的食物和在何時飲食都會影響身體消化、處理食物的方式,因此早餐組的成員在實驗結束後體重平均減少17.8磅、腰圍少了3吋,而對照組(晚餐組)僅減少7.3磅、腰圍小1.4吋,顯示出就算每天攝入的食物相同,不同時間吃下這些食物,影響身體的結果也不一樣。飲食的時間正確連帶影響調節飢餓的荷爾蒙,早餐組(相對晚餐組)有明顯較低的甜點欲望,且胰島素、葡萄糖和三酸甘油脂的指數也較低,減少了罹患心臟病、糖尿病、高血壓、高膽固醇的風險。

不想當胖爸爸 就別放任你的腰圍!

不想當胖爸爸 就別放任你的腰圍!#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明日就是父親節了,但現在大環境不景氣,父親為家中經濟支柱、需要負責家庭的開銷費用,為了工作常常三餐不正常、熬夜加班、喝酒應酬等等,這樣長期下來慢慢地體重增加了、褲子也穿不下了,這其實是一種慢性的健康傷害。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布的101年男性十大主要死因分別為:(1)惡性腫瘤 (2)心臟疾病(高血壓性疾病除外) (3)腦血管疾病 (4)肺炎 (5)事故傷害 (6)慢性下呼吸道疾病 (7)糖尿病 (8)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9)高血壓性疾病  (10)自殺。這十項中至少有六項是因為「肥胖」直接或是間接造成的,尤其是近年來快速增加的結、直腸和肛門癌更是與飲食和肥胖息息相關;另外腰圍過粗引起的代謝症候群也會直接造成高血壓、糖尿病和多項心血管疾病,肥胖真的不能小覷!台灣肥胖醫學會醫師方銀漢指出,跟女性比起來,其實男性患者是比較不在乎體重上升或是腰圍增加的,通常他們會來看減重門診大多是因為身體健康出現了警訊:像是健檢報告有異常、走路爬樓梯會喘、骨頭關節負荷不了產生疼痛、甚至是性功能障礙等等,而到了這種程度,其實或多或少地對身體健康已經產生了不良影響!所以奉勸各位男性朋友們,在辛苦打拼之餘,也要多注意自己的體重和腰圍,保持BMI不要超過24、腰圍不要超過90公分(35.5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