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健康357! 預防肥胖上身有秘招

健康357! 預防肥胖上身有秘招#肥胖

愛孩子,就從健康357開始!國民健康局表示,由於兒童飲食西化、精緻化,含糖飲料及油炸食物攝取多,不知不覺中吃下過多熱量,加上看電視、上網等靜態生活,身體活動量不足,我國每4個兒童及有1名屬於過重或肥胖,肥胖兒童有2分之1的機率會變成肥胖成人,肥胖青少年的機率變成肥胖成人的機率更高,約3分之2。健康局表示,正常攝取3餐、天天5份蔬果、每週運動7天(每天30分鐘)從小培養孩子聰明吃、快樂動,培養健康生活型態,預防肥胖上身。國民健康局依2009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國小學童完訪樣本數2179人)及2008年「國中生健康行為調查」結果(國中學生完訪樣本數4856人),發現國小學童及國中生日常飲食中喝含糖飲料及吃油炸食品的情形嚴重,7成4的國小學童在調查日前1天喝了含糖飲料,約9成3的國中生在過去30天內,一週內至少有1天喝含糖飲料;約有5成6的國小學童每天的食物中有一半以上為油煎或油炸,國中生在過去30天內,一週內有1天以上吃油炸食品的情形約為8成5;國小學童平日看電視及打電腦的時間平均約2小時,假日面對螢幕超過4小時。健康局說,若兒童能減少含糖飲料及油炸食物的攝取,增加身體活動量,可有效防治肥胖,保障孩子的健康,家長除了可以讓孩子養成健康357的良好生活習慣外,同時也提供10項健康生活小秘訣,讓親子間共同擁有親密關係與健康身心:1. 家長與孩子「一」起走路上學,聯絡感情共享早晨時光。2. 看電視、打電腦、玩電動每天不超過「2」小時。3. 每天吃「三」餐,天然食物營養均衡滿分。4. 「四」不一沒有:不喝含糖飲料、不吃油炸食物、不吃太鹹的食物、不吃宵夜,遠離肥胖沒煩惱。5. 天天「五」蔬果,水果蔬菜我最愛。6. 「六」類食物均衡吃,健康長大不煩惱。7. 每週「七」天要運動,放假全家去郊遊,戶外活動好體力。8. 每天睡滿「8」小時,頭腦清醒身體好。9. 飯後散步不「久」坐,天天談心讓親子更貼心。10. 健康生活「時時」多喝水,少喝含糖飲料,體內環保最健康。

減重就是不吃東西?營養師籲:錯誤觀念!

減重就是不吃東西?營養師籲:錯誤觀念!#肥胖

隨著經濟發展,生活形態改變,物質條件提昇,民眾愈吃愈好,體重也跟著直線上昇。體重向來是健康的隱形殺手,過胖的體重不止讓身體負擔過重,同時容易成為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根據國民健康局數據顯示,BMI值大於24即算是過重,而我國成人過重或肥胖比率達44.1%,其中男性比率更高達50.8%,可見得體重過重及肥胖問題已成為國人不可輕忽的隱形健康殺手。北醫附設醫院李飛鵬院長指出,過重及肥胖雖不似一般急重症有立即的病癥,但卻是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高風險因子,是影響健康的隱形殺手。因此,北醫附設醫院要扮演好社區民眾健康守護者的角色,從預防醫學的角度,來呼籲民眾維持適當體重、保持健康,除了全院員工並結合社區民眾宣誓減掉5公噸體重。北醫附設醫院營養室蘇秀悅主任表示,一般人肥胖的成因,不外就是運動量不足及飲食不正常或不正確,因此減重關鍵就是聰明吃、健康動。蘇秀悅主任認為,很多民眾以為減重就是不吃東西,其實是不正確的觀念,減重不是不吃,而是要懂得正確的飲食並配合運動,才能減掉體重而不是減掉健康。有鑑於此,營養室推出「健康350減重餐」要教民眾聰明且正確的飲食,「健康350減重餐」共有6種選擇包括:鄉村餐、水果餐、蔬食養生粥、綠豆薏仁粥、生菜總匯沙拉及雞腿雜糧飯,每份平均熱量約350大卡,相較市售便當750~850大卡熱量而言,午餐選擇「健康350減重餐」,二週就能輕鬆減掉1公斤,若再配合適度運動效果會更顯著。蘇秀悅主任指出,一個成年人一天所需熱量為每公斤30大卡,以65公斤重的男性為例,一天約需1,950大卡,而市售便當熱量約850大卡,就幾乎佔了一天所需熱量的一半,若再加上喝飲料、零食等,以及缺乏運動,長久下來不胖也難。以五榖根莖、蔬菜及適量蛋白質食物為主的「健康350減重餐」,熱量降低,但營養素不減反增。營養師說,此餐設計比一個排骨便當的熱量少了400~500大卡的熱量。市售便當份量多且油膩,有些民眾常因吃不完丟棄造成浪費,以節能減碳的觀念,北醫附醫提供適量的減重餐可讓民眾健康、減少浪費。延伸閱讀「健康350減重餐」: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0406

熱量標示上路  健康飲食的指標

熱量標示上路 健康飲食的指標#肥胖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自去(99)年起,為了臺北市市民朋友的健康權益著想,邀請速食連鎖業者在點餐卡或其他民眾看得到的地方標示產品的熱量,方便市民朋友選購前就得知產品熱量資訊,以便做出健康選擇。今年配合全國肥胖防治政策,將更全面性的輔導各類食品業者進行熱量標示,協助市民輕鬆落實健康飲食生活。該局目前正逐步輔導各類食品業進行熱量標示。以大賣場業者為例,除了原先已經有營養標示的包裝食品之外,在衛生局的輔導下,已有業者優先響應,即日起開始對於現場新鮮製作販售的烘焙產品及熟食食品標示熱量,該局也將持續輔導各大賣場業者,於4月底前完成烘焙及熟食食品之熱量標示。另大賣場內附設之美食街,也是衛生局未來逐步輔導實施熱量標示的對象。而其中有部分餐飲業者非常重視市民選購餐點時的營養與健康訴求,均已於旗下的各餐飲品牌的菜單上標示熱量供民眾參考與選購。隨著民眾對健康議題的重視,健康飲食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食品業者提供充足的營養資訊、市民朋友關心自己選購餐點的熱量與營養、衛生局除輔導業者亦教育消費者,期打造一個全民的健康消費環境。市民如有相關問題可撥打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

肥胖兒童的血壓、血糖、血脂異常比率是正常兒童的2倍!

肥胖兒童的血壓、血糖、血脂異常比率是正常兒童的2倍!#肥胖

自懷抱著寶貝幼小身軀的瞬間,您便決定一生守護那純真美好的笑容,於是盡心力為寶貝規劃未來,快樂地享受甜蜜的負擔,只因他(她)是您的親親寶貝。然而,「三高」可能已悄悄地攻破您嚴密的防線!根據研究顯示,體重過重及肥胖兒童,其血壓、血糖、血脂異常比率幾乎為正常體重兒童者的2倍,未來將提早當上各種慢性疾病的候選人。國民健康局於98年委託辦理「兒童肥胖之家庭因素研究」,以立意取樣選取小學8所及幼稚園16所,研究對象為幼稚園大班及小學二、四、五及六年級全部學童,實際參加理學檢查人數共計6,480位,接受血液檢測人數為713位。結果顯示,過重及肥胖兒童血壓異常比率為20.0%,體重正常兒童則為12.7%,此外,過重及肥胖兒童血脂異常比率為23.5%、血糖異常比率為13.6%,皆比體重正常兒童的14.4%及7.7%高出許多。研究指出,良好的體重控制可有效改善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謝症候群及心血管疾病,同時也大幅度降低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各位家長可參照「行政院衛生署兒童及青少年肥胖定義」,依性別及年齡,得知寶貝的體重是否在正常範圍內。脂肪不是一天所養成的,肥胖的形成與飲食習慣及運動等生活習慣有密切關連,高熱量低營養的飲食內容及缺乏運動的靜態生活,是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路上三步一間的炸雞攤、飲料店是孩子擋不住的誘惑;放學後轉往安親班、補習班或是在電視、電腦前消磨至就寢,造成身體活動量相當不足,這樣高油、高糖、高鹽的飲食再加上靜態生活,肥胖很容易在孩子身上種下病根。為了國家未來主人翁的健康,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邱局長淑媞呼籲,父母該以身作則,陪伴孩子養成健康生活型態,透過聰明吃、快樂動,教導小孩學習選擇健康飲食,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身體活動量,讓寶貝能快樂成長。國民健康局提供您「親親寶貝健康小秘訣」,一起與孩子創造美好健康的未來:每天「一」抱抱,親親不可少,維持與寶貝的親密關係。看電視、打電腦、玩電動每天不超過「2」小時。每天累積運動「3」0分,動態生活好happy。「四」不一沒有:不喝含糖飲料、不吃油炸食物、不吃太鹹的食物、不吃宵夜,就沒有肥胖帶來的煩惱。天天「五」蔬果,疾病不找我。「六」類食物均衡吃,健康長大不煩惱。放假全家郊遊「去」,戶外活動好體力。每天睡滿「8」小時,頭腦清醒身體好。避免「久」坐,晚飯後與孩子散步談心,家人更貼心。健康生活創造「十」全「十」美的未來。國民健康局推動「健康100 臺灣動起來」健康體重管理計畫,號召全國民眾一起揪團,學習正確的減重方式及維持健康體重,遠離三高及慢性疾病。歡迎家長與孩子一同參加,共同學習如何「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選擇健康的食物,養成動態生活習慣,為國家未來主人翁預約一個健康的未來。延伸閱讀「兒童及青少年肥胖定義對照表」: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178

「心因性猝死」突然意識喪失到死亡一小時內

「心因性猝死」突然意識喪失到死亡一小時內#肥胖

據上月媒體報導,新竹縣東元醫院34歲男護士,於開車途中身體不適猝死駕駛座,坐在身旁的女友立刻打119,並為男友做CPR,再送往醫院急救,可惜最後仍救不回一條年輕生命。在法醫相驗遺體後,確認死亡原因可能與死者身材較肥胖、心室顫動有關。心臟科醫師說,去年至今發生多起職場過勞死事件,亦可能為心因性猝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中行解釋,「心因性猝死」是指在沒有其他明顯原因下,因心臟血管系統問題,突然意識喪失並在一小時內非預期性的死亡。統計上,三份之二的非外傷性猝死(Sudden non-traumatic death)是心因性的。林中行指出,心因性猝死約八成是冠狀動脈心臟病,大部分是因為2條以上的心臟冠狀動脈阻塞,造成心肌梗塞。心因性猝死中,75~80%的心律一開始是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林中行說,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因子主要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抽煙、老化、男性、遺傳等。根據去年10月份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一篇關於男性心因性猝死的論文指出,抽菸長達十年以上,會增加心因性猝死症27%的風險。家族中有冠心症病史者,會增加62%的風險,第二型糖尿病會增加75%的風險。高血壓患者之收縮壓每上升10毫米汞柱,會增加13%的風險。接受心肺功能體適能量檢測,每增加一個新陳代謝等值量(MET),會降低心因性猝死症22%的風險。林中行提醒民眾,平常如有容易喘氣、半夜需端坐呼吸、疲倦、雙腳沉重、胸痛、胸悶、心悸、暫時性失去意識、水腫,就要小心是不是有心臟問題。有些病患在死亡前,會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昏厥等徵兆,但是有些病人沒有任何徵兆,所以需做好平時預防。林中行表示,一般預防主要是針對前述的危險因子,要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戒菸、增加活動量、攝取少量酒精、減肥等…。對於一般大眾而言,控制危險因子、培養健康生活習慣是預防猝死的第一步。林中行提醒民眾,冠心症是心因性猝死的主因,因此好好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並避免抽菸,可有效減少心肌梗塞發生。在生活習慣上,抽菸及肥胖都會增加猝死機率,情緒上的壓力也與猝死發生有所關連。延伸閱讀「心因性猝死」: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156

喝酒還是喝油脂?1CC酒精的熱量是7大卡

喝酒還是喝油脂?1CC酒精的熱量是7大卡#肥胖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最新調查指出,成人過重及肥胖比率最高的縣市是台東縣,肥胖比率逼近50%。台東基督教醫院營師彭莉玲指出,油脂、酒精、含糖飲料攝取過多,是台東縣常見的飲食問題。如果體內攝取的熱量大於需要量,每當體內累積到7,700卡時,體重就會上升一公斤,若長期「供大於需」,攝取熱量大於體內所需,又加上缺乏活動量,肥胖就自然產生。彭莉玲營養師進一步說明,肥胖是依照衛生署所公佈的定義做依據,當BMI≧27為肥胖,介於24及27之間為過重。BMI就是「身體質量指數」,計算方式=體重(公斤)÷身高(公尺)÷身高(公尺),單位kg/㎡。以台東縣常見的喝酒習慣來說,酒量的建議攝取量為男性一天至多兩杯360CC的啤酒,女性則為一杯。但是彭莉玲營養師卻發現,每天喝過量啤酒的台東民眾不在少數。啤酒不只是單純的飲料,一CC的酒精有七大卡,酒精進到人體的代謝途徑與脂肪相似,換句話說,喝酒精和喝油脂是相似的。如果民眾正常吃三餐,加上喝酒,以及高熱量、高脂肪的下酒菜(如:花生米、炸雞翅等),體重想不上升都難。黃湯下肚後,身體是如何代謝的呢?彭莉玲營養師表示,酒精(化學名是乙醇)進到人體後,主要在肝臟中進行代謝,民眾若大量飲酒,超過肝臟的解毒極限就容易引起酒精中毒。現代人因工作忙碌而運動量不足,若長期過度飲酒加上攝取飲食大過體內所需,易導致過多熱量轉化成脂肪囤積在體內,使得酒精性脂肪肝提早出現,如持續飲酒,則可導致「肝纖維化」或「酒精性肝炎」,甚至發展為「肝硬化」。還有另一個造成肥胖的問題就是500CC的現調飲料。很多上班族在下午時分,都會團購飲料來打打牙祭,殊不知每一杯都暗藏著肥胖的元凶:高熱量的果糖及額外的澱粉,如珍珠粉圓。長期下來,累積在身體裡的熱量也不容小覷。再加上現代人忙碌,三餐老是在外,長期攝取油膩的食物也是造成游泳圈的主因。減重一定要用健康的方法,才不會帶來後遺症。彭莉玲營養師建議,民眾可先從飲食控制及增加運動量做起。飲食控制採取三低一高的原則「低油、低糖、低熱量、高纖維」,最重要的是戒除酒癮,若真的要喝,也必須節制。增加運動量方面,建議民眾每週達到150分鐘的運動,其中以有氧運動最能達到減重、瘦身的目標,例如:跳有氧舞蹈、跑步、游泳、騎腳踏車等。唯有飲食控制加運動、雙管齊下,才能增加減肥成功的機會。

遠離病毒侵擾 營養師提供9大類營養素

遠離病毒侵擾 營養師提供9大類營養素#肥胖

文/嬰兒與母親採訪/翁昭鈺諮詢/彰化基督教醫院兒科部小兒過敏免疫風濕科主任 蔡易晉   臺安醫院預防醫學事業部營養師 劉怡里提升免疫力最佳的方式,其實可從飲食做起,隨著時代改變,精緻化飲食的今日,現代人應該不只是追求吃飽,更需懂得吃得健康、營養。好的飲食習慣,其實是可以從小被「教育」起的,讓好的飲食習慣跟隨一輩子,培養不挑食的好寶寶。爸媽們千萬別小看飲食的力量,多項研究顯示現今小孩嗜吃高熱量、高糖分的食物,除了造成肥胖問題外,更可能造成孩子日後注意力不集中、過動的狀況,日後更可能提早成為三高族群的患者。因此,臺安醫院預防醫學事業部營養師劉怡里特別提出以下九大類的營養素,多攝取含有高營養價值的食物,就能幫助小孩提升免疫力,遠離病毒與細菌的侵擾。維生素A:屬於脂溶性維生素,具有保護表皮黏膜細胞的作用,可從紅色的蔬果中獲取,像是胡蘿蔔、蘋果,還有菠菜、蛋黃、肝臟、芒果、木瓜、地瓜等等。維生素E:一樣屬於脂溶性維生素,可幫助維持細胞完整性,不會受到侵擾,並幫助紅血球生成,具有抗氧化的效果,增強抵抗力。如果維生素E不足,可能造成溶血性貧血。食物中可從綠色蔬菜、堅果、黃豆、植物油、小麥胚芽中獲得。維生素C:屬於水溶性維生素,可幫助傷口癒合,是構成細胞間物質的重要元素,還能幫助對抗傳染病。食物可從芭樂、柑橘、奇異果中獲得,其中又以芭樂的含量最高,此外還有天然深綠色的蔬菜,像是青椒、芥菜。蛋白質:是構成身體組織最需要的營養,具有建造修補組織的功能,1克蛋白質可提供4大卡。如果不足會導致生長遲緩、體重不足、免疫力下降。可多補充優質蛋白質,像是蛋、奶、大豆等等。鋅:幫助生長、性器官的發育,可從牛肉、豆類、乳製品、葵花油等獲取。硒:具有抗氧化的攻效,是必須微量礦物質,與維生素E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可活化免疫系統,預防疾病感染。主要存在於全穀類、堅果,一天需要的量也不用太多,因此現代人很少缺乏。鎂:具有三大優點,第一對牙齒、骨骼、肌肉收縮、神經調節良好,第二可參與蛋白質合成,製造DNA所需的物質,第三可參與血糖反應。如果缺乏的話會導致食慾不振,精神不佳。食物中可多攝取堅果、五穀、紅豆、綠豆。鐵:幫助組成血紅素,可吃牛肉、葡萄乾、紅棗等等。脂肪:每一公克脂肪可以產生九大卡熱量,是人體儲存能量最主要的方式。脂肪也可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維生素A、D、E、K)吸收,缺乏可能導致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用油原則方面,如果是三歲以前的小孩,每次使用1~2茶匙。還有可適量攝取必須脂肪酸,像是魚油(DHA),含有豐富的OMEGA3,促進寶寶腦部發育,改善過動、精神不集中的狀況。延伸閱讀「增強寶寶抵抗力的6大飲食原則」:http://www.uho.com.tw/sex.asp?aid=10017

病態肥胖想瘦身 健保不給付

病態肥胖想瘦身 健保不給付#肥胖

根據98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臺北市18歲(含)以上成人有過重或肥胖的比率約佔4成(39.2v),需減重人口近70萬人。國人十大死因中,有7項死因與肥胖有關,包括惡性腫瘤(如:大腸癌、乳癌、子宮內膜癌)、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臟病等。由於肥胖是健康的主要殺手,臺北市市長郝龍斌呼籲民眾一同以健康方式減重101噸(10萬1,000公斤),創造健康幸福台北城。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邱榮鵬說,針對BMI值超過25 kg/m2的民眾,建議必須開始注意自己的飲食習慣、運動習慣和監測腹圍。而BMI值超過27 kg/m2以上的民眾,除了前面所述以外,可能需要配合藥物治療。真正列入肥胖等級(BMI值超過30 kg/m2以上)的民眾,則要有心理準備,可能需要接受手術治療了。邱榮鵬表示,如何控制自己的體重,當然要先知道體重是否過重,BMI值和腰圍是最簡單的評估方式。能夠達到持續控制體重最重要因素在於毅力和努力,從哪裡下手呢?從您的筆開始,每天每餐每次食指大動的時候,順手寫下吃了甚麼,不用像專業營養師列出所有進到肚子裡的食物熱量,只要清楚寫下品名就好,例如:午餐:雞腿便當一個(高麗菜、白菜、海帶)或是午餐:奮×湖便當一個(熱量KCal)下午:波霸奶綠大杯一杯…等這樣就可以了,邱榮鵬指出,研究文獻提到記錄的越完整,體重下降的越穩定,越不容易再胖起來!邱榮鵬強調,要有正確的減重方法,一定要經由中醫師、新陳代謝科醫師診斷,並配合營養師諮詢,依不同肥胖程度的患者提供個人化諮詢與治療,希望讓民眾可以回到標準BMI值的範圍內,重新建立適合自己的飲食運動習慣,避免復胖,並以每周減輕0.5~1Kg的安全速度甩掉10%的體重。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除了有專業的中醫師診斷體質與規劃適合的治療方式外,並配合營養師飲食控制與相關諮詢課程,以針灸、中藥調整體質、穴位埋線等不同方式讓民眾更輕鬆甩掉肥油,同時有新陳代謝科醫師協助解決代謝疾病產生的病態肥胖,提供全方位的專業輔助下,希望讓民眾儘速遠離過重或肥胖的煩惱,進而減少罹患慢性疾病機會,在多重交織火網的密集攻擊下,擁有更多信心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務,以達到標準體重的終極目標!臺北市將號召學校、社區、職場、醫院及市民朋友揪團來減重101公噸,並於3月1日正式啟動,依據不同場域分組,越多人揪團參與健康減重,或是健康減重公斤數越多者,就可以獲得獎勵,自3月1日~7月31日成功報名者可連5月每月連續參加抽獎,歡迎BMI超過20的市民朋友踴躍至衛生局活動網站(http://fit101.health.gov.tw/)或是洽詢各區健康服務中心報名參加。宥因健保規定,除代謝疾病引起之病態肥胖,皆屬於健保不給付範圍,民眾需自費接受所有諮詢、檢查及治療。延伸閱讀「醫療小常識/針刺穴位埋線護理」: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10049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