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

孤兒型別鱗狀細胞肺癌 免疫療法有解

孤兒型別鱗狀細胞肺癌 免疫療法有解#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公布106年國人最新死因,癌症蟬聯冠軍,肺癌死亡率更連續十年第一名,平均56分鐘即有1名肺癌患者死亡。為此,癌症希望基金會二度攜手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等五大醫學會,特別於世界肺癌日提出「對抗肺癌,超越三十」,期許落實「精準醫療延長存活」、「儘早發現及早治療」、「醫病政府攜手努力」三大共識,加速完整晚期肺癌治療權益,讓肺癌晚期存活期能突破30個月。晚期肺癌化療失敗 恐無藥可醫台灣臨床腫瘤醫學會理事長高尚志醫師說明,晚期肺癌較不容易透過開刀根除病灶,主要透過藥物治療來延長存活期,並搭配患者的病理型別選擇適合的藥物,例如有EGFR或是ALK基因突變,可選擇標靶治療,其他型別或未突變的病人則以化學治療為主。高尚志醫師進一步指出,雖然近年來肺癌持續有新治療選擇,但多為針對有基因突變的患者,且癌細胞基因會隨者病程演進而產生變化,仍會面臨抗藥性問題,一旦出現抗藥性,就僅剩下化學治療可選;而僅能使用化學治療的患者,若化學治療失效,就會陷入無藥可醫的窘境,急需新的治療選擇來幫助患者對抗肺癌。肺癌晚期存活率低 免疫療法突破孤兒型別治療困境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秘書長王金洲醫師強調,台灣肺癌五年存活率僅16%,晚期僅剩4.9%,因肺癌難以早發現早治療,國內超過七成的患者被發現時,多已為難治療的晚期,是最致命的癌症。而這兩年來,免疫療法成為精準醫療中的顯學,目前已有研究顯示,針對腫瘤高度表現PD-L1 (tumor proportion score (TPS) ≥ 50%)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使用免疫療法存活期可超過三十個月;而針對被稱為是肺癌治療孤兒的「鱗狀細胞肺癌」,過往治療選擇相當少,目前研究也發現,在第一線以免疫療法併用化學治療,可以達到較好的治療效果、延長患者的壽命。醫病和政府攜手努力 加速完整晚期肺癌治療權益台灣肺癌學會秘書長趙恒勝醫師表示,持續推動肺癌早期篩檢更是一項重要目標,因早期肺癌沒有症狀,難以發現,到了晚期,一旦浸潤、壓迫或擴散,治療更困難,存活期會大幅縮減,因此越早發現肺癌,治癒率就愈高,國際上亦是此趨勢。對於有家族病史、抽菸或長期接觸空氣汙染、油煙、化學物質或是曾有肺結核等其他慢性肺炎患者,應主動定期檢查,早發現早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癮君子同住者 患肺癌率增2至3成

癮君子同住者 患肺癌率增2至3成#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日PM2.5、霧霾影響空氣品質,台灣呼吸道疾病病人節節上升,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已成為全球第4大死因,且居高不下。慢性阻塞性肺病延緩惡化 首要戒菸桃園醫院病房護理師莊庭青說明,慢性阻塞性肺病病人首要延緩惡化的方法就是戒菸。對於癮君子來說,戒菸真是哈苦連連,俗話說飯後一根菸、快樂似神仙,卻苦了自己的身體與荷包。為什麼呢?因為菸價頻頻上漲,從一包台幣80塊的煙,上漲到100至125元間,若天天一包菸,對癮君子來說是一筆龐大的開銷,買一包菸可能午餐只能吃泡麵了。與抽菸者同住 患肺癌率高2至3成莊庭青護理師表示,吸菸不但要支出一筆龐大開銷,並且傷害到你的肺臟,以及身體的每個器官都會受到傷害。若不戒菸,雖然不會造成立即的死亡,但卻造成無法恢復的危害,肺癌、中風、肺部疾病等都與抽菸密不可分。抽菸只會害到自己嗎?還危害到自己最親愛的家人。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與抽菸者同住,得到肺癌的機會比其他人高出20至30%,吸二手菸也增加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風險。綜合上述抽菸不僅危害到自己的健康,也危害到他人的健康,更危害到自己的荷包。戒菸永遠不嫌晚,拒絕做菸的奴隸。

肺癌不可逆標靶藥物 成功控管副作用

肺癌不可逆標靶藥物 成功控管副作用#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肺癌長年位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一位,亦有新國病之稱號;肺癌初期僅有咳嗽、胸痛等輕微症狀,患者普遍察覺不易,因此確診時多已屆晚期,以致在治療上更須步步為營。所幸,隨著肺癌不可逆標靶藥物加入晚期肺癌治療選項後,患者的存活期表現可望獲得大幅改善,且藥物較常見的副作用有預防措施,亦多能透過緩解藥物改善,為肺癌治療燃起希望。研究證實不可逆標靶藥物藥效更長久 翻轉副作用嚴重標籤亞東醫院胸腔內科林祖權醫師表示,藥物療效與副作用控管是評估第一線治療選擇的重要指標,標靶藥物直接作用於癌細胞,相較於化學藥物治療,副作用小且預後佳。根據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發表的LUX-Lung跨國研究結果證實,肺癌不可逆標靶藥物能有效延長患者無惡化存活時間,藥效持續時間也較第一代藥物長久;此外,副作用耐受度與第一代藥物差異不大,只是患者表現症狀不同,在醫師的控制與患者的配合下,都能得到緩解。配合正確衛教 81歲翁重拾生活品質林祖權醫師進一步說明,診間即有一名81歲的老先生,3年前因肺積水咳嗽不止,經由檢查後確診罹患肺癌,建議採用不可逆標靶藥物做為第一線治療,不僅腫瘤成功縮小,生活品質也因腫瘤症狀緩解而得到改善,治療過程中也遵照衛教叮嚀,做好副作用控管,現在狀況良好,經常在兒女陪伴下出國旅遊,享受愉快退休生活。正面開朗的心態 是抗癌最佳良藥林祖權醫師表示,在腫瘤威脅下,醫師會幫病人安排最有機會延長存活期的治療策略,而無論選擇哪一種標靶藥物,都要面對治療可能帶來的副作用,患者除了要做好心理建設,加強副作用衛教,保持正面開朗的心態,參加醫院的病友會活動,與家屬、病友相互鼓勵,交流副作用處理經驗,可有效減少心理壓力,對於抗癌治療會更有正面效果。(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肺癌術後維持心肺 物治師教復健4招

肺癌術後維持心肺 物治師教復健4招#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台灣近年罹患肺癌患者有明顯增加的趨勢,肺癌已蟬聯10年十大癌症的死亡之冠。從肺癌類型當中,肺腺癌的比最高;而造成肺癌比例直線上升的因素,最大原因為空氣汙染(PM2.5)及吸菸等危險因子導致,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指出,全球每年約700萬人死於空氣汙染。肺癌術後4種復健治療方式 助維持心肺功能肺癌患者恐面臨肺葉切除手術,但手術潛藏風險除了肺功能損害外,術後傷口疼痛常導致患者畏懼呼吸及咳嗽,進而容易造成痰液累積、肺部塌陷及擴張不全等併發症,術後的復健衛教及治療勢在必行。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物理治療師王瓊敏提出常見4種復健治療方式,讓民眾能在家進行,增加心肺功能並降低手術後併發症的發生機率:1)腹式呼吸/採輕鬆姿勢,用鼻子緩慢深呼吸,胸與上腹部向外擴張,再由嘴巴慢慢吐氣,胸與上腹部慢慢往內縮(吸氣3秒、吐氣6秒),每分鐘7至8次,每次10至20分鐘,每日2至3次,逐步增加訓練頻率。2)呼吸道清潔/運用姿位引流、扣擊拍痰、咳嗽運動等可鬆動痰液並引流至較大氣管處,以利痰液排除,不至讓痰液滯留進而引發肺部感染。3)上肢伸展訓練/可促進血液循環,幫助肺部擴張。雙手緊握彈力帶水平向外伸展,伸展同時由鼻腔慢慢將空氣吸入,直至完全伸展後再慢慢放鬆吐氣,雙手回到中線位置,每分鐘7至8次,每次10至20分鐘,每日2至3次,逐步增加訓練頻率。4)心肺功能訓練/當患者體力許可,可利用跑步機、固定式腳踏車或登階運動等,訓練有氧心肺功能,進行每週3至5次,每次30分鐘,運動強度需達最大心跳(220減掉年齡)的60至80%(即中至高強度)有氧心肺功能訓練。有家族病史者 自身也需篩檢追蹤近年來罹患肺癌的年齡層逐漸下降,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表示,有家族病史者是罹患肺癌的高危險群,原因取決於環境、飲食、生活習慣等,而吸菸、二手菸、烹飪油煙、空氣汙染及曾罹患肺部疾病等皆是肺癌的危險因子。家中成員若罹患肺癌,其他家屬也需重視、定期至醫院請專業醫師安排相關篩檢及追蹤。

肺癌初期無徵兆!避免8大危險因子

肺癌初期無徵兆!避免8大危險因子#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58歲的魏先生,抽菸長達40年,因咳嗽,痰液有血絲求診,被診斷為局部晚期鱗狀細胞肺癌IIIB期。採用放射治療合併化學治療的方式,治療成效相當好,3個月後腫瘤完全消失。抽菸、廚房油煙等 肺癌8大危險因子根據衛福部的資料顯示,國人肺癌發生率逐年增加,近5年平均死亡人數超過9千人,是台灣癌症十大死因之首。肺癌危險因子包含(1)抽菸、(2)廚房油煙及二手菸、(3)家族病史、(4)空氣污染、(5)肺結核及其他慢性肺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病)、(6)石棉暴露、(7)放射線暴露、(8)老化等。早期肺癌無症狀 有症狀時7成已晚期或轉移郭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陳紘玉說明,肺癌種類可分為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2大類,前者約占10至15%,好發在呼吸道中央,生長快速易轉移,治癒率低,與抽菸高度相關;後者又可分為肺腺癌、鱗狀細胞癌及大細胞癌。其中肺腺癌佔多數,好發在肺部周邊,是女性最好發的類型;鱗狀細胞癌好發肺部中央,生長速度不快,與抽菸強烈相關;大細胞癌罕見,好發在肺臟表面,生長快速易轉移。早期肺癌完全沒有症狀,當有症狀產生時,7成病患已是局部晚期或已轉移。常見症狀包含持續咳嗽、痰中帶血、胸痛、哮鳴、喘鳴和呼吸急促等。若產生轉移現象,可能發生淋巴腺腫大、中樞神經系統侵犯、骨骼疼痛、高鈣血症及黃疸等症狀;也可能有全身性症狀,包括厭食、體重減輕、虛弱、易疲倦等。肺癌篩檢工具包含胸部X光、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肺癌分期,主要根據肺部腫瘤大小、侵犯周圍組織深度、是否擴散到淋巴結或身體其他部位。第1期是早期癌症,第4期為晚期癌症,即癌細胞已經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陳紘玉主任表示,肺癌篩檢工具包含胸部X光、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前者只能偵測大於1公分的病兆,後者則能早期偵測到0.3至0.5公分的病兆,但健保不給付,需自費。診斷分期則可以透過支氣管鏡、電腦斷層以及正子攝影等來確認。4D電腦斷層定位 腫瘤定位更精準陳紘玉主任說明,肺癌治療根據分期,第1期到第3期可考慮手術或是放射線治療,第4期則以化學治療、標靶治療、或免疫治療為主。而肺癌放射線治療時機為早期肺癌、局部晚期肺癌(IIIB期)、手術治療後的病人、姑息性放射治療。傳統放射治療在肺部、胸部、上腹部(肝臟)的腫瘤時,隨著呼吸起伏,腫瘤亦隨著移動,為了確保可以照射到腫瘤,需加大照射範圍,導致較高副作用。4D電腦斷層定位可精確腫瘤移動範圍,避免腫瘤因呼吸的移動,超出治療範圍;搭配影像導航動態弧形放射治療系統,進行強度調控放射治療,提升腫瘤治療效果,可有效減少照射範圍,降低副作用。

肺癌初期難察覺 該做電腦斷層嗎?

肺癌初期難察覺 該做電腦斷層嗎?#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布癌症登記報告,肺癌堪稱癌症中的第一殺手。2015年新增加肺癌個案約1萬3千名,同年肺癌死亡人數也有將近9千2百人,近年引起相當大的關注。肺癌早期大多無明顯症狀,當因為症狀求醫,約一半以上已是末期(第4期),治療效果不佳,5年存活率也只有約5%。但如能於第1期就發現,5年存活率能提升至6成。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 減少高風險者20%肺癌死亡率成大醫院一般內科醫師蔡昇翰說明,過去肺癌的篩檢工具主要是胸部X光,但因解析度低,腫瘤需要0.9至1公分大小才比較容易檢查出來。此外也有許多腫瘤躲在X光死角不容易被看到,也有研究指出約8至9成肺癌無法在第一次X光檢查看出,利用X光篩檢並無法減少死亡率。根據2011年美國的一項大型研究發現,有較高肺癌發生風險的55至74歲重度吸菸者族群,若每年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連續3年,後續平均追蹤6年半,對比於胸部X光的篩檢,能減少20%肺癌死亡率及6.47%的全死因死亡率,確立低劑量電腦斷層的地位。風險為過度診斷 可能因檢出結節造成後續處置蔡昇翰醫師表示,低劑量電腦斷層是電腦斷層的一種,但輻射劑量較低,約只有一般電腦斷層的1/6。因肺部有空氣做對比,仍能清楚顯示肺部的結構,在篩檢肺癌上面能取代一般電腦斷層,也成為熱門的健檢項目。不過低劑量電腦斷層也有其侷限並可能帶來後續風險,例如過度診斷,有3至5成一般受檢者會被檢查出肺結節,而有結節者中真正肺癌的比例不到5%。一旦被發現有肺結節,多數無法直接判斷良性或惡性,而需要後續追蹤,甚至侵入性檢查如切片或開刀,而這些檢查也可能造成如氣胸或血胸等嚴重的併發症;有些腫瘤生長緩慢,可能長期在體內相安無事,也不影響壽命,卻因篩檢出結節而讓病人可能接受到後續手術及麻醉風險。其他多數人則需要連續電腦斷層檢查追蹤,耗費時間及費用,以及不安焦慮的心理壓力,以及增加輻射暴露風險。不建議沒有危險因子的民眾進行篩檢蔡昇翰醫師提醒,雖然低劑量電腦斷層可降低高風險群的肺癌死亡率,但是對於非高風險或其他風險者,如有家族史或空氣汙染接觸,仍未有足夠證據支持,台灣「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共識宣言」目前也不建議沒有危險因子的民眾進行篩檢。若擔心癌症發生,經濟也負擔得起自費篩檢,建議在有多專科肺癌診治經驗的機構進行,多了解相關風險及可能的後續計畫,才能得到篩檢真正益處。

講座/認識肺癌與敗血症

講座/認識肺癌與敗血症#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肺癌發生原因與抽菸、二手菸、空氣污染、長期處在油煙、接觸化學物質的環境,以及生活作息、飲食習慣等有關。抽菸雖不是罹患肺癌唯一因素,但研究已證實,若一天抽一包菸,罹患肺癌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0倍。有鑑於此,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將於6月13日(三)舉辦胸腔科講座,由胸腔科許立人醫師主講「肺癌與敗血症」,講座中醫師將提供幼兒服藥、用藥的注意事項。講座內容豐富,歡迎家長們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肺癌與敗血症時間:107年6月13日(三)下午17:00-18:00地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 一樓大廳院徽前衛教區洽詢:02-2791-9696轉1008(社會工作室劉大任社工)

骨痛如蟻咬!肺癌術後未追蹤竟轉移

骨痛如蟻咬!肺癌術後未追蹤竟轉移#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70歲的老太太因全身骨頭疼痛如螞蟻啃蝕,忍痛許久,已經到了夜不成眠才就醫,檢查後發現是肺癌轉移至全身骨骼,甚至要用到嗎啡類藥物才能止痛!醫師確診後趕緊開始控制全身性的癌症,也加強骨骼轉移的治療,才讓患者止痛,還老太太舒適平穩的睡眠。醫師詢問後發現,原來該名病患數年前罹患早期肺癌,開刀後以為痊癒而未繼續追蹤治療,導致癌症復發並轉移。早期肺癌無症狀 就醫近一成已發生骨轉移林口長庚醫院肺腫瘤及內視鏡科王智亮醫師表示,肺癌病人除了咳嗽、氣喘及胸痛的症狀外,有部分病人是因骨頭疼痛就醫才發現肺癌。臨床上觀察,約有5-10%病人就醫時,癌症已轉移至骨骼,若不積極治療,恐造成骨骼相關併發症,降低生活品質,更影響存活期。王智亮醫師補充,骨骼轉移的破壞會以脊椎、髖關節等負重處較易表現症狀,病人多為反應骨頭疼痛、下背痛、疼痛行走困難,而且晚上休息時的感受會比白天更強烈,嚴重一點會發生骨折、神經壓迫,導致行動不良甚至癱瘓,不可不謹慎。肺癌骨轉移以全身控制最重要 追蹤檢查不可少臨床上最常使用電腦斷層、正子掃描或骨頭掃描診斷骨轉移;王智亮醫師說明,如果已經發生骨轉移,也得先確認是否已經到了影響骨骼結構的程度,若已經被癌症侵蝕出現空洞,就要先進行固定或補強,才能避免發生病理性骨折,影響患者行動與生活自理能力。在治療上,因肺癌的侵襲性強,容易轉移,應以全身治療為主,像是標靶、化療,控制癌症後,再針對骨頭轉移給予局部放療或保骨針,減緩骨質流失的程度,降低骨折機率。每月一次保骨針 補鈣、口腔衛生照護缺一不可目前針對肺癌骨轉移的治療,健保已有給付每月一次的保骨針,也有口服藥物,不管是哪種治療,都要預防副作用的發生,因保骨藥物會讓血液中的鈣回到骨骼中,因此要預防低血鈣症,若是低血鈣嚴重,患者會有抽筋的現象,應注意平時補充鈣片、多曬太陽讓體內產生維生素D,幫助鈣質吸收;另外,要注意口腔保健,保骨治療前要先到牙科進行檢查,將牙齒問題處理好,以免口腔衛生不良,可能造成顎骨壞死。王智亮醫師表示,病患不需要太擔心,現今藥效普遍良好,副作用的發生率低,只要聽從醫囑,配合該注意的事項,就能確保療程發揮最好的效果。(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