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

天天一包菸 18歲少女罹肺癌病逝

天天一包菸 18歲少女罹肺癌病逝#肺癌

一名少女從15歲時就染上嚴重菸癮,每天至少吸1包菸,3年後,正值18歲青春年華的她,因為呼吸困難至彰化基督教醫院就醫,原本以為只是一般感冒,但照完胸腔X光後才發現,年紀輕輕竟罹患少見的多發性肺腫瘤,發病後一個月病逝。該醫院肺癌暨胸腔檢查治療中心指出,當時少女到醫院所拍出的胸腔X光片顯示,她的肺部密密麻麻佈滿白色點狀腫瘤,尤其在黑色X光片上更加明顯,有如夜空中的滿天星斗一般,「恐怕要請天文學家來算,才知道有幾顆」。面對這種型態相當惡性的肺癌,少女的父母放棄正規治療方式,堅信吃偏方草藥才能救回女兒一命。醫院主治醫師當時看到少女這麼年輕就罹患肺癌,還拜託當地里長、地方人士協助遊說她的父母讓她回醫院治療,院方甚至同意協助負擔部份醫療費用,無奈少女的家屬婉拒,並繼續食用偏方草藥,一個月後少女不幸病逝。菸是一級人類致癌物,若先天體質就容易罹癌,吸菸絕對會加速癌症發生。台北榮民總醫院胸腔部胸腔腫瘤科主任蔡俊明表示,每三名肺癌患者中,有兩人發現時已是晚期;早期偵測對肺癌的治療成效有關鍵性的影響,建議40歲以上的吸菸者或家中有肺癌家族史者,應至少做一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關心親友抽菸族! ˙誰是肺癌危險群? ˙每天兩包菸,壽命減少八年 ˙可怕三寸殺手:香菸讓壽命越抽越短

99年臺北市死因統計 惡性腫瘤、肺癌蟬聯十大主要死因及癌症榜首

99年臺北市死因統計 惡性腫瘤、肺癌蟬聯十大主要死因及癌症榜首#肺癌

99年臺北市民十大主要死因惡性腫瘤仍居榜首,骨骼肌肉系統及結締組織之疾病擠入第10名,事故傷害則退出。十大主要癌症死因肺癌續居首位,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擠進第8名,食道癌則退出。99年臺北市民死亡人數為1萬5,047人,較98年增加177人(1.2%);粗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575.8人,亦較98年增加7.2人(1.3%),死亡者平均年齡為73.7歲,較全國70.3歲為高。如依WHO編布2000年世界人口結構調整計算,標準化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338.8人,較98年下降8.5人(2.4%),並較全國標準化死亡率455.6人低,在全國22縣市中,僅高於金門縣、連江縣,為死亡率第三低的縣市。附註:99年 臺北市民平均壽命(0歲平均餘命)尚未產生。十大主要死因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7成5惡性腫瘤仍居首位。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肺炎。糖尿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敗血症。高血壓性疾病。骨骼肌肉系統及結締組織之疾病。與98比較,除 6、7名死因順序互換為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第6名,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第7名,以及骨骼肌肉系統及結締組織之疾病擠進第10名、事故傷害退至第11名以外,其餘名次不變。99年臺北市十大主要死因標準化死亡率較98年減少者有6項,分別為糖尿病(減11.0%)、腦血管疾病(減11.0%)、慢性下呼吸道疾病(減9.9%)、心臟疾病(減8.2%)、敗血病(減2.0%)、惡性腫瘤(減1.0%);增加者有4項,分別為骨骼肌肉系統及結締組織之疾病(增6.1%)、高血壓性疾病(增3.8%)、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增3.6%)、肺炎(增1.8%)。依性別觀察,男女十大主要死因第1至第3名順序皆為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及腦血管疾病。男性十大主要死因除高血壓性疾病擠進第9名,自殺退至11名外,其餘死因與98年相同;標準化死亡率與98年比較,除高血壓性疾病及惡性腫瘤增加5.3%、2.4%外,餘均較上年減少,減幅最多為慢性下呼吸道疾病14.5%,糖尿病13.3%次之。女性十大死因與98年同,惟順位上亦略有變動;標準化死亡率較98年減幅最多為腦血管疾病14.6%,糖尿病9.0%次之,增幅最多為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12.7%。依年齡層觀察,99年臺北市15~24歲青年主要死因前3項為事故傷害占34.1%、惡性腫瘤占22.0%及自殺占18.3%;奪去壯年25~44歲生命之主要死因為惡性腫瘤占32.4%、自殺占14.7%及事故傷害占10.0%;45-64歲中年則為惡性腫瘤占46.7%、心臟疾病占10.1%及腦血管疾病占5.4%;65歲以上老年主要死因仍以惡性腫瘤占26.9%居首,依序為心臟疾病占12.0%及腦血管疾病占7.8%。99年臺北市民癌症死亡人數為4,632人,占總死亡人數約3成1,平均約每1小時53分鐘就有1位市民因癌症死亡;粗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177.3人,死亡者平均年齡為69.9歲,較全國67.3歲高;死亡率若經標準化後為110.1人,較98年減少1.1人、1.0%,並較全國標準化死亡率131.6人低。十大癌症死因依序為1.肺癌、2.肝癌、3.結腸直腸癌、4.女性乳癌、5.胃癌、6.攝護腺癌、7.胰臟癌、8.非何杰金氏淋巴瘤、9.口腔癌、10.子宮頸癌;與98年比較,前7名癌症死因順序相同,口腔癌及子宮頸癌各後退1名,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擠入第8名,食道癌則退為第11名。99年臺北市十大癌症死因標準化死亡率較98年減少者有6項,減幅較多者為胰臟癌(減11.8%)、胃癌(減8.7%);增加者有4項,增幅較多者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增19.1%)、女性乳癌(增11.4%)。若依性別觀察,99年臺北市男性十大癌症死因除口腔癌前進1名、胰臟癌後退1名外,其餘死因及順位皆與98年同;男性標準化死亡率較98年增加,其中以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增加20.3%最多。女性十大癌症死因除女性乳癌及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各前進1名、結腸直腸癌及白血病後退1名外,其餘死因及順位亦與98年同;女性標準化死亡率較98年減少,其中以胰臟癌減少18.7%最多,結腸直腸癌減少18.2%次之。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降低市民死亡率,辦理了多種疾病篩檢與服務,對於惡性腫瘤推出肝癌、直腸癌、乳癌、口腔癌及子宮頸癌等5項好發癌症篩檢;為預防腦血管疾病、糖尿病與高血壓疾病等,則有三高篩檢;在自殺防治方面,臺北市政府更於98年4月15日正式成立府級的「臺北市自殺防治中心」,結合衛生局、社會局、勞工局等12個局處,提供包括社區心理衛生及醫療資源、福利救助、職業訓練、就業諮商等各項服務。衛生局希望藉由前述之服務及措施,除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並將健康管理的概念傳達給市民,締造一個更健康的社會。

錯誤觀念致延誤癌症治療 名醫聯手出「輯」解惑

錯誤觀念致延誤癌症治療 名醫聯手出「輯」解惑#肺癌

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指出,許多初次罹癌的患者常常會因為認知不足或誤信偏方而不敢就醫,延誤了癌症治療的黃金時間。對此,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邀集了全台九位肺癌名醫,聯手創立「肺境新思─愛相挺 肺癌30問專家解答」季刊(見圖,實習記者陳茂軒/攝影),供癌友及家屬免費取閱,呼籲病友勇於接受治療。「做化療死得快?」、「手術切除即可治癒」等等問題都是醫師在臨床上發現病患常有的迷思。彰化基督教醫院肺癌暨胸腔檢查治療中心主任何明霖指出,許多病患受到媒體的影響,以為得癌症一定沒有救或是治療的過程中會很痛苦,在猶豫不決的同時,就已經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何明霖認為,基於尊重生命,他鼓勵每位病患不要放棄治療。現在網路醫療資訊很發達,癌症病友獲取資訊的管道很多元,就醫時也可以尋求不同醫師的「第二意見」,其實癌症治療並沒有想像中的困難。台北榮總胸腔腫瘤科醫師蔡俊明則是鼓勵病患不要放棄參加藥物試驗的機會。許多病患恐懼藥物試驗是因為害怕被當成白老鼠,但醫師指出現在的藥物試驗都有嚴格的把關,以不傷害病患為原則,患者不必過於擔心。再者,參加藥物試驗可以比別人多使用一種藥物,就多一個機會,所以千萬不要放棄。根據衛生署統計,肺癌死亡率遠遠高於其他癌症,並連續七年位居死亡率第一位。但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發現,高達四分之一的患者對肺癌存有迷思,負面的心態加上觀念錯誤造成病情惡化。因此希望透過發行季刊能夠對患者的疑惑進行正確的解答,並呼籲患者建立正確知識,勇於接受治療。欲索取免費季刊及影音光碟的癌友及家屬,可撥打台灣癌症全人關懷基金會專線(02)8768-2603,或上網搜尋關鍵字「肺癌季刊」下載免費電子檔。

老菸槍不明原因消瘦 小心肺癌作祟

老菸槍不明原因消瘦 小心肺癌作祟#肺癌

嘉義醫院胸腔內科醫師林冠群表示,一位60歲的蔡姓男子,兩年前受不明原因肺炎困擾,陸續住院治療,肺部切片確認是肺腺癌,原本生活需他人協助,經六次化療病情也未改善,因此改用口服標靶藥物,六個月後已能自行前往醫院看診。蔡姓男子剛發病時,左下肺葉反覆性發炎,肺部X光檢查,只能看出肺部有異狀,經切片化驗後,才確定是肺腺癌第三期末,林冠群醫師指出,首先對病患採用傳統的化療,經過六次治療,病情並沒有改善,因此報健保局核准後,改採口服標靶藥物治療,每天服用一顆。林冠群醫師強調,服標靶藥物三個月後,患者咳嗽、喘都有改善,血氧濃度達92~93%(正常值>90%),也不需再吸氧氣,六個月後已經能自己騎機車來看門診,不需要坐輪椅,X光片檢查發現肺部的癌細胞,正逐漸消失。林冠群醫師指出,針對肺癌第三期末及第四期局部晚期以及遠端轉移的病人,院方提供化療、標靶藥物治療、癌症營養諮詢及專責癌症個管師提供諮詢服務,針對病情惡化的病人,也設有安寧療護專區,提供患者完善的服務。抽菸為肺癌頭號禍首,據相關醫療研究,老菸槍得肺癌的機率是不抽菸者的10~13倍,愈年輕開始抽菸、菸齡長及菸癮大的人,罹肺癌的機會愈大,吸二手菸者得肺癌的危險也會增加30%。林冠群醫師表示,蔡姓患者應是長期吸菸才會得肺癌(抽菸超過40年),目前配合治療,不再抽菸。根據衛生署公布98年十大死因的第一位是惡性腫瘤,其中肺癌占19.9%,位居癌症死亡因素的第一位,40歲以上民眾,最好一年接受一次X光片,若咳嗽超過三週,或是不明原因體重減輕,必須至胸腔科門做進一步檢查,才能早期發現肺癌,早期治療。延伸閱讀「圖示說明」: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718

8旬嬤母親節前夕 肺癌細胞竟消失

8旬嬤母親節前夕 肺癌細胞竟消失#肺癌

昨天是溫馨的母親節,您有送母親什麼禮物了嗎?對83歲的陳女士來說,孝順的兒子送給她最佳的母親節禮物,那就是「健康」。去年12月底,陳女士被告知罹患肺癌,因不想牽拖晚輩,她堅持放棄治療。但兒子陳先生為了說服母親治療,不惜下跪懇求老母,孝心終於讓陳女士同意接受光田癌症中心安排的「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療程。就在母親節前夕,檢查確定癌細胞竟已完全消失,母子高興得擁抱在一起,也特別感謝醫療團隊幫助他們再度擁有失而復得的幸福。陳女士家住伸港,有高血壓和心臟病的問題。去年底突然開始咳嗽不止,老人家以為是感冒,僅到附近小診所就醫,但因為症狀遲遲未改善,12月底在兒子陳先生的陪同下到光田醫院看診,一檢查竟發現右上肺葉有3公分左右的腫瘤,確定是罹患了惡性肺腺癌。患者陳女士思前想後,不想增加晚輩的經濟負擔,加上自己年歲已高,又有心臟病和高血壓,治療風險實在太大了,所以決定放棄治療。但是兒子愛母心切,苦苦哀勸母親別放棄治療,情急之下甚至下跪懇求,終於感動了慈母心,點頭答應接受院方醫療團隊建議的「立體定位放射治療」。療程期間陳女士的生活品質如常,不到半年,體內的癌細胞就完全消失了。光田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王銘志主任解釋,所謂「立體定位放射治療」(Strereota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又俗稱光子刀,它結合了強度調控放射治療與影像導航技術,可使用高劑量,更精準、有效率的照射在腫瘤部位,並減少對周圍健康組織的傷害。比起長達6~8週,治療次數多達數十次的傳統放療,這項放療療程只需3~5次治療,療程縮短許多,也省去患者不斷往返醫院的奔波之苦。從各方面來看,都能讓患者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這項治療技術針對肝臟、肺部、腦部較早期的癌症治療最為適合,更提供了高齡體力差、有心血管疾病、手術治療風險高的患者一個不錯的新選擇。王銘志主任指出,在許多高齡民眾的傳統觀念中,罹患癌症就好像被宣告了死刑一般,門診中常遇到高齡患者選擇放棄積極治療。他特別要鼓勵民眾,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這樣的觀念應該要被打破了,以肺癌來說,只要能早期發現,即使是高齡或身體狀況不適合開刀的患者,也能透過最新的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得到良好的病情控制,甚至能像陳女士這樣完全痊癒。因此積極配合專業醫療團隊的計畫好好治療,才是抗癌的基本之道。

雙標靶抗癌組合 延長肺癌與肝癌存活期

雙標靶抗癌組合 延長肺癌與肝癌存活期#肺癌

醫藥科技進步,癌症治療已漸漸擺脫「絕症」的封號,有望成為「慢性病」,甚至痊癒,在各種治療法相繼被印證有效的同時,多數患者似乎認為「標靶治療」才是仙丹妙藥。對此,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主任季匡華表示,手術、化療、放射線治療這三種治療方式仍是癌症治療的根基,無可取代,而且要互相搭配運用,像是最新標靶藥物若能搭配放療,對晚期病人來說效果都比使用單一治療法要好。以肺癌為例,通常3B期之後的晚期患者,標準治療就是化療加上放療,不過因為多數患者都非常擔心合併治療法的副作用會擴大、毒性變高,所以多半只選擇其中一種,或將可負擔的治療經費,選擇投入標靶治療。季匡華主任曾針對肺癌晚期患者,進行「螺旋刀」放射線治療並投予標靶藥物的所謂「雙標靶治療」,發現6成的患者平均存活都達到3年,治療平均有效期間為16個月。季匡華主任提到,晚期癌症治療尤其是第4期,沒有治療準則,但從臨床經驗顯示開始使用標靶藥物第一個月,其治療效果若不錯,便可開始進行螺旋刀治療。螺旋刀治療可針對大面積、多靶點的腫瘤,標靶藥物則可針對看不到癌細胞,兩者組合,是較積極的治療方式。影像導向螺旋刀與傳統放射治療不同,螺旋刀定位較精準,可以將癌細胞一顆顆定位,共有51個角度,比起過去的強度調控放射治療只有5到10個角度,螺旋刀針對癌細胞合併轉移,包括頭頸、腦,效果精準、副作用低。所以螺旋刀的治癌可以積極介入,第四期癌病的治療重點是在藥物治療開始的3個月內就建議施行,不要等到所有治療法都失效後才換成放射線治療。再從同樣棘手的癌症-肝癌來看,同樣的雙標靶觀念,季主任也曾針對期肝細胞癌(Advanced HCC)患者,使用標靶藥物紓癌特(Sutent)搭配放射線治療,延長無疾病惡化時間達到10個月,1年存活率為70%,而且,在21位甲型胎兒蛋白指數(AFP)升高的患者中,接受放射線治療加上標靶藥物者,近9成在放射線治療後2個月內,AFP降低50%以上。每一種癌症治療方法都有可能發生副作用的風險性,包括放射線治療,但在上述兩篇臨床報告中,都可看到合併療法副作用的發生率並不高。不過季匡華主任仍提醒,額外的副作用如放射性肺炎、標靶藥物引起的肺炎等,都需要與有經驗的醫師密切配合,定期回診檢查。季匡華主任提到,曾看過患者在治療後以為是一般肺炎,結果導致病情再度惡化,提高了後續治療的複雜度。延伸閱讀「深入瞭解雙標靶治療」: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323

媽媽得肺腺癌機率高?身處多煙環境的女性恐增肺癌風險

媽媽得肺腺癌機率高?身處多煙環境的女性恐增肺癌風險#肺癌

母親節將至,媽媽在廚房忙碌的背影,相信是許多子女對於母親最深刻的印象,當子女在享受母親精心烹調的美味料理時,殊不知母親在廚房油煙的長年威脅下,恐將成為肺癌的高風險群,增加媽媽得肺腺癌的風險!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顯示,肺癌連續十六年高居台灣女性癌症死因之首,國泰綜合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宋詠娟醫師分析,過去一直認為抽菸為致使罹患肺癌的主要成因,但事實上台灣的女性肺癌患者中,少有抽菸習慣者。根據台灣的肺癌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台灣肺癌人口中女性所佔之比例高於歐美國家,但台灣女性肺癌與抽菸有關者僅約百分之十,且另一特點為肺腺癌之發生率特別高。罹患肺腺癌患者中女性比例高達六成以上,研究顯示本國女性雖不抽菸但環境中之二手菸及廚房油煙為致癌之主要因素,宋醫師呼籲子女們,對於媽媽得肺腺癌的風險應不容忽視。宋詠娟醫師進一步分析,長期處於廚房高溫油煙環境為致使媽媽得肺腺癌的成因之一。由於經由高溫熱炒所散發的油煙,容易產生多環芳香碳氫化合物的致癌物質,吸入後可能間接導致肺部癌變,進而引發肺癌。國外曾針對油脂加工廠的工人進行研究,發現經常接觸高溫油煙環境的工作者較易罹患肺癌,宋醫師提醒辛勞的家庭主婦,切勿小覷廚房油煙所造成的致癌風險。建議應注意廚房的通風狀況,改變喜歡油炸或大火快炒的烹飪習慣,改以水煮或燉煮方式,炒菜後排油煙機多抽風幾分鐘將揮發在空氣中之油煙清除乾淨,以維護健康,降低媽媽得肺腺癌的風險。宋詠娟醫師指出,由於肺癌早期時症狀並不明顯,咳嗽為最普遍且常見的症狀,但開始時民眾常誤以為感冒而輕忽,直到出現咳血、氣喘等晚期症狀才到醫院求診,以致於診斷時已為晚期肺癌。部分患者更可能因骨頭疼痛或神經症狀,先行至骨科或神經科求診,經由檢查才發現原來早已罹患肺癌且已伴隨骨、腦等遠端轉移。宋詠娟醫師呼籲民眾,若出現上述類似症狀,應盡早就診檢查外,也應養成定期健檢、追蹤病況的習慣,以便及早發現病灶及早治療。宋詠娟醫師進一步說明,目前晚期肺腺癌治療方式分為化學治療與標靶治療。標靶治療目前在健保給付方面屬第二線或第三線用藥,根據研究顯示標靶藥物對於具有上皮生長因子受體(EGFR)突變的患者才有較佳的治療成效。因標靶藥物仍有一定副作用且自費使用時價格昂貴,為免耽誤治療時機,建議患者接受標靶治療前,應先進行基因檢測。至於化療藥物治療也是一種全身性的治療,治療過程中可能產生噁心、嘔吐、衰弱、免疫力下降等副作用,但醫師會視患者個別情況給予支持性藥物緩解不適感。因肺癌病人平均年齡較高,通常子女會擔憂老年長輩進行化療體力是否能負荷的問題而要求醫師使用低劑量或副作用少的藥物。宋詠娟醫師表示,根據法國一項針對70歲到89歲的老年族群進行臨床研究,將老年肺癌患者分為兩組,第一組只接受一種化療藥物治療,第二組同時接受兩種藥物治療(其中包含化療藥物卡鉑)進行臨床試驗,結果發現合併兩種藥物的治療效果比接受一種化學治療佳,顯示老年族群對化療的耐受性並不如我們想像的差,因此宋詠娟醫師表示,患者對於化學治療的適合與否,不應只視患者年紀做為評估條件,更需視患者個別身體狀況及藥物反應表現而定,如此對於肺腺癌治療成果才會有幫助。宋詠娟醫師表示,門診就曾有一名年約70歲的媽媽得肺腺癌,當初因咳嗽、呼吸喘急、肺積水等肺癌症狀就診,經由檢測後才發現罹患晚期肺腺癌,接受治療後其病況控制良好,目前已存活高達5年之久。隨著藥物推陳出新及醫學治療的進步,台灣肺腺癌患者整體存活期已從過去12個月提升至18個月以上,狀況好的患者甚至能存活二至三年,宋醫師鼓勵患者,對於治療應深具信心且積極治療,切莫輕易放棄!宋詠娟醫師提出,部分病患在治療過程中有不適症狀,誤以為是治療的必然反應或害怕告知醫師會影響治療時程而不主動告知,耽誤了治療時機使症狀加重,反而影響治療的進行。宋醫師提醒,患者若於治療過程中,出現任何身體不適的狀況,應隨即向醫師或護理人員反應,以便醫師於下次療程前先給予相關輔助治療緩解,使治療能順利進行,達到最佳之治療效果。

肺癌血液篩檢新曙光

肺癌血液篩檢新曙光#肺癌

三軍總醫院和科技公司合作,應用最新的分子生物診斷技術,成功完成肺癌篩檢臨床試驗,可從5cc血液中,判斷罹患肺癌風險的高低,開創肺癌血液篩檢新曙光。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癌症登記報告資料顯示,民國96年初次診斷為肺、支氣管及氣管惡性腫瘤者共計9,059人,民國98年衛生署的生命統計資料,死因為肺、支氣管及氣管惡性腫瘤者共計7,951人。在全球工業發達國家肺癌的死亡率在所有癌症種類排行第一,由於初期通常沒有症狀,導致臨床初次診斷為晚期或末期的肺癌案例超過六成,治癒率低。如能在癌症發生早期發現,才是提高治療效果的最好方法。三軍總醫院胸腔內科/胸腔外科/血液腫瘤科/健康管理中心與科技公司合作,獲得經濟部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補助(SBIR),進行肺癌篩檢臨床試驗,共有442人參與,其中包括159人為肺癌患者(圖一)與283健康人,應用即時定量聚合酵素鏈鎖反應(Real-Time PCR)分析技術,找到六個與肺癌高度相關的分子標記,根據這六個分子標記的勝算比(odds ratio)數據可得知,哪些分子標記代表保護或風險因子,例如分子標記代號為G11、G38、G76(勝算比分別為0.2、0.3、0.1),其含量越高時,罹患肺癌風險越低;相反的,分子標記代號為G22、G24、G89(勝算比分別為15、3.3、5),含量越高時使得罹患肺癌風險越高。 綜合六個分子標記在血液中測量的含量數據,運用特定的鑑別模型,可判斷罹患肺癌風險性高低,預期早期發現肺癌。另外,針對正常人及肺癌患者個別的臨床鑑別結果,敏感度高達81%,特異度高達92%,整體正確率達86%。依照一般判別檢驗工具好壞的標準,所得的ROC 曲線(圖二)的圖形和曲線下的面積(AUC)為0.93(理論最大值為1),顯示這個分子標記組合具有非常好的判別力(outstanding discrimination)。此臨床研究歷經多年努力,初期由台大、中研院、國衛院聯手分析肺癌細胞株,從9,000多個基因中篩選出600個基因,經濟部小型企業創新研發計畫補助(SBIR)歷經三個計畫,在三軍總醫院與科技公司合作多年努力之下,進而從600個基因中,再篩選出血液中和肺癌相關的六個分子標記組合,完成臨床試驗,是典型產、官、學界通力合作的成功案例。此篩檢技術將爭取主管機關認證,廣為推廣應用,不僅能使癌症得以提早發現,提高治癒率,且具有全球市場潛力。註解:勝算(Odds)發生某事件的人數與未發生該事件人數的比值 。勝算比(Odds Ratio,OR)(在病例對照研究中)實驗組中發生疾病的勝算與控制組中發生疾病的勝算比值,或罹患疾病的病患暴露於某變因的勝算除以控制組暴露的勝算。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