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

食在好味道 要健康不要三高

食在好味道 要健康不要三高#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現代飲食過於精緻化,常不小心就吃下了過多的熱量及糖糖分!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為促進住院病友們的健康行為模式,今年更推行了「健康促進行動方案」,篩選出三百多位體重過重、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三高)的新陳代謝症候群之高危險群,加強病友們晚餐後之體能自主活動。肥胖囤積的內臟脂肪會引起發炎反應,也是許多慢性疾病的源頭。綜觀草屯療養院住院病友肥胖的原因,多是活動量太少或是藥物造成食慾大好而吃喝超過身體熱量需求的零食和含糖飲料。尤其急性病房更是常見初次入院的超級大胖子。零食過度加工 易造成營養不均衡各種泡麵的熱量,每包約在250到550大卡之間(一碗飯熱量280大卡)。飲料每100cc約含10公克糖,也就是說每喝一口飲料(約20cc)等於吃下半顆方糖。營養師比較推薦的零食有八寶粥、隨身包麥片、豆奶、番茄汁、鮮奶、優酪乳、葡萄乾、蔓越莓果乾、蛋捲、海苔、蒟蒻製品、混合堅果等。當然,正餐之外零食還是少吃為妙。至於「三高」的預防,首重生活習慣的修正,維持理想體重。在飲食上則是採用少油、少鹽、少糖、高纖維的均衡飲食。透過實際行動,帶動「均衡的飲食、適當的熱量控制、少吃油炸食物、補充足夠水分」等健康飲食習慣,多採用在地食材,支持新飲食運動,懂得「吃得健康、吃得環保」,進而真正享受到「食」在好味道的感動與魅力!

「胖」萬病之源 三高找上你?

「胖」萬病之源 三高找上你?#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疾病,其中又以第2型糖尿病的患者居多,約占98%的比例,其中5成患者體重過重,因此除了先天自體免疫問題使得胰臟細胞無法自行分泌胰島素的病患外,糖尿病大多是後天因素造成,肥胖乃是關鍵的危險因子,因此醫師建議控制體重是預防糖尿病的關鍵所在。5成糖尿病患者 體重過重、肥胖萬芳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簡友梅表示,台灣有5成以上的糖尿病患者為體重過重或肥胖的情形,且肥胖和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等「三高」疾病密不可分,因此控制體重和改變生活形態可以預防日後糖尿病的發生,民眾日常飲食需均衡、多吃高纖、少吃油炸食物、少喝酒、少抽煙,至少維持每週3次以上的運動習慣,就能降低被文明病找上的機率。簡友梅醫師說明,糖尿病大多和遺傳、身形、體重有關,初期症狀有時並不明顯,糖尿病患者雖短時間內不會致死,但無法根治、患者僅能靠藥物控制,且併發的多種病變也不容小覷;糖尿病可能引發大、小血管病變,小血管出血可能導致視網膜剝離、嚴重者可能失明,大血管如冠狀動脈、腦血管和周邊動脈也有可能因為糖尿病而硬化阻塞,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甚至腎臟發生病變,恐有洗腎的危機。控制體重、避免過胖 預防和治療糖尿病的關鍵因此為了遠離糖尿病和相關併發症的威脅,做好預防保健為首要條件,民眾應避免體重過重、遠離危險因子如煙、酒和高熱量食物等,並規律運動和定期健康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控制與治療;研究也顯示,糖尿病患者能透過控制熱量、血糖,讓糖尿病獲得控制,血糖若穩定、控制得當,也能減少併發症發生的機率。 

三高又不補水 當心缺血性中風找上門

三高又不補水 當心缺血性中風找上門#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好熱!夏日火傘高張,持續悶熱高溫的天氣,罹患「高溫疾病」的患者明顯增多。高溫容易使人體代謝加快,導致血壓迅速升高、心跳加快,如果體內水分不足,血液變得濃稠,極可能誘發心血管疾病,甚至中風。阮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陳巧霓醫師指出,以往中風好發在冬季第一波、第二波寒流來襲,或是季節交換時,但如今連在炎炎夏日,都會見到出血性或是缺血性中風患者,其中不少是30、40歲的中壯族群,這和「三高」族群暴增,以及夏季水份補充不足有關。水中加點鹽 補充流失的鈉離子尤其是天氣炎熱時,血壓不易控制,一旦水份補充不足,血液的黏稠度增加,血管就像水管,正常情形下是軟軟的,一旦血管裡液體不足就會塌陷,水份的不足,可能造成腦中血液灌流量不足或血液過度濃稠,提高中風機會。因此,大量流汗後,最好能在礦泉水中加上半小匙食鹽,來補充汗液中所流失的「鈉離子」。陳巧霓醫師提醒,中風不是老人的專利,也不是只會發生在冬天,中壯年族群應多注意自己「三高」問題。平時要以清淡飲食、固定運動等方式保養血管,有高血壓等慢性病病患,要持續服藥、有中風史的患者,更不能輕忽追蹤回診。除中壯年族群外,在炎炎烈日下,特別提醒老年人、孕婦、幼兒、大胖子、有糖尿病,或罹患心血管慢性疾病病患,在高溫環境下特別「不耐熱」。

醫訊/認識三高—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

醫訊/認識三高—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三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調查,40歲以上成人有半數飽受「三高」所苦,可見「三高」已成為現代人健康殺手,此外,台灣更是每6分鐘就有一人罹患癌症,除了自己痛苦,也增加家庭負擔。所以,台北榮民總醫院特規劃衛教講座「認識三高—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特邀請振興醫院心臟內科黃建龍(主治)醫師主講。內容日期時間人員設備項目規則流程名額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認識三高—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時間:102年6月29日(六)上午10:00~12:00地點:台北榮總(台北市石牌路2段201號,近捷運紅線路石牌站,有接駁車)中正樓3樓外科部會議室洽詢:02-2873-7343

吃完大餐冒冷汗 當心是心肌梗塞發作

吃完大餐冒冷汗 當心是心肌梗塞發作#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不論是何種原因引起的心肌梗塞,都需長期服用預防血栓的藥物。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第43屆年會暨學術演講會今天進入第二天議程,國內心臟科醫師針對心肌梗塞病因及治療提出新解,典型心肌梗塞大多因三高引起,而壓力、熬夜、抽菸、濫用藥物等環境因素是導致國內心肌梗塞年輕化的主要關鍵。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殷偉賢秘書長指出,六成腦中風、心肌梗塞患者係因三高、抽菸所引起的,唯有透過測量血壓、血脂,才能提早發現身體異常。如果家族成員中,有男性長輩在55歲以前罹患心血管疾病,或是女性在65歲以前即罹病,也屬於高危險群,都需盡早養成測量血壓的習慣。 除此之外,如果爬樓梯、運動、搬重物等過程,或是吃完大餐,以及溫度劇烈變化時,突然出現胸悶、噁心、想吐、冒冷汗,這就是典型心肌梗塞症狀,代表動脈血管已經硬化,出現斑塊,以致產生急性血栓,千萬不可怠忽,應該儘速就醫,把握黃金治療120分鐘,打通血管,才能減少預後可能產生的諸多後遺症。 如何有效預防心肌梗塞、心臟血管抽筋?殷偉賢秘書長指出,壓力絕非造成致命心血管疾病的單一原因,光有壓力,是不太可能造成血管硬化及阻塞,年輕型心血管疾病患者大都還有其他潛在危險因子,如抽菸酗酒、基因遺傳等,因為有人就是天生膽固醇偏高,心血管容易阻塞,出現問題。殷偉賢秘書長表示,「血壓血脂偏高是感覺不到的!」身體肥胖,可以摸到肥油脂肪,但對於年輕人來說,血壓偏高、膽固醇超標,幾乎毫無症狀,如果不量血壓、不抽血檢驗,根本不知道自己可能是心肌梗塞、心臟抽筋的高危險群。為此,中華民國心臟學會與國民健康局積極提倡「十八歲成年禮--量血壓、測膽固醇」等健康概念,希望青少年們從滿 18歲的那天測量生平第一次血壓,抽血檢驗膽固醇,瞭解自己身體密碼,送給自己一份最佳的成年禮。

運動好處多 慢性病、三高不要來

運動好處多 慢性病、三高不要來#三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運動最易有成效的就是控制與減輕體重。窈窕健康的身材增加個人自尊及自信,促進生活滿意度。世界衛生組織於2009年指出,缺乏身體活動或靜態生活是造成全球性死亡及殘障的十大原因之一,有超過200萬死亡人數可歸因於靜態生活,大約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與30%的缺血性心臟病,可歸因與身體活動不足有關,嚴重影響健康並造成公共衛生問題。依據國民健康局統計2011年國人無規律運動習慣之比率高達72.2%,高於英國、馬來西亞、日本、美國、法國。規律的身體活動是健康體重管理計畫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身體活動可以預防「復胖」,更重要的是,對於與肥胖相關的慢性病,包含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以及高血壓等,都有顯著的效益。一般而言,成人只要每週運動累積達150分鐘、兒童每日運動累積60分鐘,就能有足夠的運動量,建議成人每天運動30分鐘,可分段累積運動量,效果與一次做完一樣。例如通勤時間與中午休息時間分段進行,每次15分鐘分2次或是每次10分鐘分3次完成,只要每天持之以恆,健康體能就會大大地提昇。基隆市中山區衛生所謝鈴琴主任表示,在社區里內有許多的運動團體,民眾可挑選與自我興趣符合的課程,利用團體影響力,參加一系列的活動與課程,並連結里內各項資源,將運動融入民眾生活中,以正確的減重觀念養成健康的好習慣。

睡眠品質差 三高、心臟疾病風險增

睡眠品質差 三高、心臟疾病風險增#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劉麥文/採訪報導)缺乏睡眠是今日「夜貓族社會」一個重大的問題,根據統計全球有30%人口有失眠症狀。小心,失眠會打亂日常生活作息、工作效率降低,更會導致高血壓、心臟病及中風等機率提升。國際睡眠科學與科技協會就指出,現今睡眠醫學的發展,已發展至如何以新興的技術來協助預防睡眠障礙,改善傳統睡眠科技,藉以降低發病率並改善睡眠品質。國際睡眠科學與科技協會榮譽理事長表示,睡眠障礙對於國人健康有莫大危害,然而國人對於睡眠障礙認識普遍不足,多數有不良的睡眠習慣,且往往將睡眠障礙視為小問題而未尋求醫生協助,而無法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成效。且並不是睡眠時間長,就代表睡的好,若是處於劣質的睡眠狀態下,那也算一種睡眠障礙問題。新光醫院耳鼻喉科暨睡眠中心主治醫師江秉穎表示,其實目前已有許多產品,藉由科技運用來研發儀器,幫助睡眠障礙者解決睡眠障礙問題,像是燈、床、枕頭等商品。不過,將睡眠醫學與科技結合,更涉及到心理學、設計學、社會學等考量,期盼未來可以成立睡眠認證實驗室,其目的在於民眾可以判斷各自對於睡眠的需求。國際睡眠科學與科技協會也強調,未來將宣導防治睡眠障礙與使用睡眠科技產品的正確觀念,使民眾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圖片來源:記者劉麥文攝影)

越來越愛「比高」 台灣竟七百萬人有三高現象!

越來越愛「比高」 台灣竟七百萬人有三高現象!#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有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三高的現象嗎?如果你有,那可要在年假期間,好好的控制自己的飲食,可別因為太過開心,肆無忌憚的吃了起來,小心麻煩惹上身!根據國健局的統計,國人滿二十歲以上的成年人,推估有七百多萬的民眾,有三高的現象!對此,國健局呼籲民眾,年假時期應把握「聰明飲食少負擔」、「歡喜運動多活力」以及「按時服藥保健康」三個要訣,別讓飲食突然暴衝!有三高現象的台灣民眾,怎麼會那麼多?依據國民健康局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指出,國人20歲以上民眾罹患任一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疾病之盛行率約為40%,以100年20歲以上人口推估三高人數高達722萬人。對此,國民健康局長邱淑媞呼籲三高罹病民眾在過年期間要特別注重慢性病的控制,並且提出「聰明飲食少負擔」、「歡喜運動多活力」以及「按時服藥保健康」三個要訣,希望民眾能夠健健康康。另外,國健局也提醒,過年期間慢性病人仍需定期監測自己的身體狀況,有高血壓者要在家自行測量血壓,而糖尿病人也應定期監測血糖,若有異常應立即就醫,並諮詢醫護人員留意病情的控制,才能在年節期間,過得開心也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