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

老年人罹三高 易產生缺血性大腸炎

老年人罹三高 易產生缺血性大腸炎#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邁入老年,且患有三高的民眾可要注意了!台中一位70歲女性患者,有高血壓、高血脂病史,因左下腹痛併腹瀉十幾次且便中帶血而到急診,在急診室發現左下腹壓痛,血中白血球指數升高,且糞便檢查有血液反應,所以安排乙狀結腸鏡檢查,發現為缺血性大腸炎,經靜脈輸液及藥物治療,病情改善後出院。缺血性大腸炎 嚴重恐致大腸壞死   台中醫院肝膽腸胃科周鈴泰醫師指出,缺血性大腸炎好發於老年人,特別是有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其他如有血液凝固障礙、血管炎或主動脈手術病患亦常見。起因於供應大腸的血流突發短暫的減少所致,可起因於全身性的血流供應降低或局部供應大腸血流的血管病變,受影響的部位通常為大腸血流供應分水嶺的位置(如大腸脾彎部及乙狀結腸直腸交接處),通常以非阻塞性大腸缺血為主,其他則為血栓造成的血管栓塞。他指出,大腸缺血會造成大腸的組織壞死併出血,大部分局限於黏膜層,少部分會造成大腸全層性的組織壞死,導致大腸穿孔或日後的狹窄。臨床症狀為急性的左側腹痛,常合併腹瀉帶血便,大部分缺血為短暫性的,到醫院時多已自行恢復血流灌注,但若程度嚴重,血流恢復時也會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組織傷害或器官衰竭,少數患者需要外科手術切除壞死或破裂的大腸。醫師提醒,缺血性大腸炎為老年人下腸胃道出血常見的原因之一,若有急性腹痛併解鮮血紅便,必須考慮此病症,最好盡速就醫,以利診斷及治療。

遠離心血管疾病 5招預防三高

遠離心血管疾病 5招預防三高#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台灣經濟的發展、西化飲食的模式加上老化人口增多等因素,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數大幅增加。而常見慢性疾病中的三高症,是導致心臟及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壓的主因。飲食謹守「三低一高」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國人10大死因中與代謝症候群相關的死亡率高達35.7%,其中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更是主要的危險因子。預防三高並不難,若能適度調整飲食和生活型態,飲食上謹守「三低一高」:低鹽、低油、低糖、高纖的原則並配合多運動,少抽菸,即可輕鬆擺脫三高族之行列,遠離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之發生。 因此,以下也提供5招教你如何預防三高 :1)控制體重/可計算身體的BMI值,若BMI> 27就算是肥胖。此外也可量自己的腰圍,正常男性腰圍應在90cm以下,女性腰圍應在80公分以下。 2)飲食控制/把握三少兩多的原則,多吃青菜水果以及高纖維的食品,少吃加工食品,少用調味料,少吃高油脂的食物。 3)適當的運動/ 每周至少3次以上,每次30分鐘以上,可選擇一些比較緩和的運動,如游泳,打太極拳,騎腳踏車,跳土風舞,爬山等都可以達到運動的目的 。4)良好的生活型態/戒菸,戒酒,保持心情愉快 。5)關心自己的健康情況/定期量血壓、做成人健康檢查。 

溫差是剋星!中年「三高」男 併發腦出血昏迷

溫差是剋星!中年「三高」男 併發腦出血昏迷#三高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後母之稱的春天,已悄悄到來,忽冷忽熱的天氣使人捉摸不定,因此提醒患有三高的民眾需更加注意,需做好保暖措施,以免發生腦中風、腦出血等不適症狀,危害身體健康。溫差是三高的剋星 需更加留意自身狀況日前,有位家住永和的林先生,本身患有高血壓,因這兩天氣溫變化大,且沒多加注意,突然頭痛欲裂,沒過多久就陷入昏迷,家人緊急送到醫院,經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徐賢達醫師診斷後發現,林先生腦出血情況嚴重,在沒有受到外部強力撞擊的跡象下,確診為自發性腦出血-出血性腦中風。徐賢達醫師解釋,這類病患大多為高血壓相關的小血管病變,造成血管破裂出血。另外一項小血管病變,則是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多半為腦部血管畸形異常造成,尤其是腦動脈瘤破裂引起,因此提醒民眾要多加注意。徐賢達醫師表示,引發腦中風的危險因子相當多,而天氣驟變對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而言,皆是可怕的危險因子。養成良好習慣 可避免再次中風最後,徐賢達醫師提醒民眾,除了要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注意飲食習慣外,天氣變化大時,更要注意保暖。不僅如此,若有腦中風病史的患者,除長期、按時服用抗血栓藥物,控制血壓、血糖、血脂肪濃度,平時也要保有適度的運動、均衡飲食及控制體重,避免再次中風,一旦再發須立即就醫治療,確保安全。

罹患三高種類愈多 腎功能恐愈差

罹患三高種類愈多 腎功能恐愈差#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國民健康署「96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國內20歲以上成人每10位就有1位患有慢性腎臟疾病,慢性腎臟病發展至後期需要洗腎。國民健康署強調,三高不僅是造成慢性腎臟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呼籲已罹患民眾應該依照醫師處方正確用藥,妥善治療,才不會因為長期的血壓、血糖過高,或服用偏方、草藥、來路不明藥品,嚴重傷害腎臟,而走上洗腎之路。 三高不控制 當心危害腎臟101年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檢查結果也發現,約154萬接受服務的40歲以上民眾中,檢查結果沒有罹患三高的民眾,其腎功能正常的比率可高達8成5,但患有二種三高的民眾,腎功能正常的比率就下降為7成左右,而同時患有三種三高的民眾,腎功能正常的比率則只剩下6成5,顯示民眾罹患的三高種類愈多,其腎功能愈不好。而腎臟保健的8項黃金守則,就是三高控制、飲食、運動、體重控制、避免服用不當藥物、多喝水、不抽菸及定期檢查腎功能等。 新竹市衛生局也提醒,若罹患腎臟病,及早積極配合醫療團隊,採取藥物、飲食、運動三管齊下的正規治療,並將血糖、血壓控制在理想範圍,才是顧腎之道。

避免攝取高鹽 遠離三高發生率

避免攝取高鹽 遠離三高發生率#三高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台灣20歲以上的民眾就有近4成有任一三高的問題(約730萬人),依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病人未來五年內發生心臟病的機率是非三高民眾的1.9、1.5及1.8倍,罹患中風的機率是非三高民眾的2.8、2.9及2.4倍,由此數據可見避免三高發生是國民健康最重要的事情。生活必需品「鹽」 避免攝取過量遠離三高找上門飲食習慣中,「鹽」是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因此人家常說「多一分太鹹,少一分食之無味」。可是你知道嗎?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一公克的食鹽中含有400毫克的鈉,而鈉可以從天然食物中獲取,如果一天按照六大類食物平均攝取的話,一天約可吃入500毫克的鈉,因此,鈉的需要量從天然食物中獲取即可,不必特別從食鹽中獲取。當運動或勞動量大、流汗多時,才會缺鈉,而在正常情況下,腎臟可以排出多餘的鈉,但經年累月地吃太鹹,就會讓鈉過量累積,一來破壞身體滲透壓的平衡,造成鉀的流失,二來也使得水分積存在血管裡,導致血壓上升。聰明選購小撇步 小小技巧安心吃基隆市衛生局吳澤誠局長呼籲民眾要吃的健康,請記得購買包裝食品前有2點要注意:1)檢視營養標示之鈉含量。2)選擇低鈉(鹽)食物。除此之外,並要天天五蔬果做好「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還有最重要的就是注意千萬不可攝取過多鹽類,才能降低慢性病發生率、有保安康。

注意!出現泡沫尿 恐為腎臟病警訊

注意!出現泡沫尿 恐為腎臟病警訊#三高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近年來洗腎病患人數逐年在增加,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顯示,平均約每十人就有一人以上患有慢性腎臟病,然而,腎臟功能要失去六成以上才會發出警訊。且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07年調查研究顯示,三高患者(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血脂者)罹患腎臟病之發生率及危險性分別是非三高患者的1.66倍、2.35倍及1.58倍,顯示高血壓及糖尿病人,若血壓、血糖沒有控制好,容易引起腎臟病。謹記用藥5不原則 避免腎臟傷害台北市衛生局健康管理處紀玉秋副處長呼籲:中老年人除控制三高病情之外,應避免不當使用藥物對腎臟的傷害,更應定期進行檢查,作好慢性疾病保健,可預防腎臟病的發生或疾病病情的惡化。除此之外,還要謹守用藥的「五不原則」,以確保腎利人生:1)不聽別人推薦的藥。2)不信神奇療效的藥。3)不買地攤、夜市、遊覽車上所販賣的藥。4)不吃別人贈送的藥。5)不推薦藥給別人。注意警訊!可及早發現即早治療面對腎臟病,若能及早發現,將能有效改善預後,減緩腎功能退化。紀玉秋副處長提醒各位注意腎臟的症狀,可利用5字訣:泡(泡沫尿)、水(水腫)、高(高血壓)、貧(貧血)、倦(疲倦),來檢視小便是否有泡沫久久不散,下肢水腫或眼皮出現水腫、高血壓、臉色蒼白易喘等貧血症狀及容易疲倦等,若有以上情形,應提高警覺,儘速就醫。不僅如此,糖尿病是引起腎臟病惡化的主要原因,患有糖尿病的朋友應每年進行尿液微量白蛋白檢查及眼底鏡檢查,以早期發現腎臟及眼睛病變,早期治療。

全國遭「三高」網羅 730萬人都淪陷…

全國遭「三高」網羅 730萬人都淪陷…#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全台冷颼颼,寒流吹的冷風,宛如陣陣奪命陰風,每次寒流一來,各地猝死或是中風的病例便會暴增,老年人或是有三高的患者,在低溫之下走在路上、躺在床上,生活中好似都有死神拿著鋒利的鐮刀等待在側,根據氣象局指出,此波寒流極強,台南以北低溫不超過十度,對此,衛福部就發出警告,心血管疾病患者、老年人、三高患者,務必注意保暖,以免發生不幸!730萬人 至少有「一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險因子,根據粗估,我國二十歲以上的民眾,近四成都有任一三高現象,換句話說,730萬人都有三高問題,而調查也發現,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病人未來五年內發生心臟病的機率是非三高民眾的1.9、1.5及1.8倍,罹患中風的機率是非三高民眾的2.8、2.9及2.4倍;另肥胖(BMI≧24)的民眾未來五年內罹患心臟病、中風的風險也是體重正常者的1.4及1.7倍。氣溫驟降時,容易導致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進而引發心臟病、中風急性發作,衛生福利部特別呼籲長者及三高、肥胖、有吸菸習慣、缺少運動以及有心血管疾病家族病史的民眾,在寒流來襲期間一定要注意保暖,手套、襪子及保暖衣物不可少外,戴帽子和圍巾來保暖頭部也非常重要。

三高患者亂吃火鍋恐損健康 怎麼吃報你知!

三高患者亂吃火鍋恐損健康 怎麼吃報你知!#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冬天一到,各家火鍋專賣店便開始一位難求,而民眾一進火鍋店,最愛的不是大片的肉片,就是精緻加工過的火鍋料理,若又沾上沙茶醬配上清脆的綠蔥,一餐下來,簡直是人間享受,大飽口福,而這種吃法,年輕人「偶爾」吃,對健康影響不大,可是患有三高疾病的患者,若這樣肆無忌憚的吃,恐怕很容易影響病情,打壞身體健康!對此,國民健康署提醒各慢性病友,吃火鍋該注意的事項,以免慢性病控制不好,進而影響了健康,簡直划不來:1) 高血壓病友/濃湯切忌喝多,建議選擇新鮮食材,避免攝取含鈉量高的食品及盡可能減少使用沾醬,譬如加工類的餃子丸子類、沙茶或豆瓣等調味醬料及湯頭等,而沙茶醬則可用白醋、蒜泥、青蔥、檸檬等其他醬料代替,不僅較健康,口感上也相對會清爽許多。2) 高血脂病友/建議選擇低脂肉品,如魚肉或雞肉類,五花及牛肉類肉品要避開(如梅花豬肉、牛等),肉類加工品,如,貢丸、火鍋餃等,這些也是造成過多油脂攝取的來源,根據實測,一顆貢丸裏頭,含近4克的油脂,若民眾多吃幾顆,等於是把一湯匙又一湯匙的沙拉油,直接喝下肚,相當驚人!3) 糖尿病病友/甜點須節制,多吃蔬菜類,延緩糖份吸收,並注意選擇火鍋料,南瓜、芋頭、豬血糕、年糕等皆為主食類,要注意食用分量,同時避免攝取過多高脂肪的食品以免影響體重和血糖的控制。4)有痛風問題的病友/有痛風問題的人,湯底建議選擇清湯,且避免喝熬煮過久的湯頭,多喝水,以免引發痛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