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

眼神上吊、狂抽蓄!女童竟因喝水 造成「水中毒」

眼神上吊、狂抽蓄!女童竟因喝水 造成「水中毒」#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每當寶寶感冒、拉肚子時,家長往往因擔心脫水、水攝取量不足,都會猛灌水,但若是過度補充,恐會引發水中毒!日前,一名1歲7個月的女童,因罹患腸胃炎,狂拉肚子,家長擔心她拉到脫水,所以,額外為她補充大量水分,在短短2天內,就喝了將近3公升的水。使得她突然出現全身抽蓄、眼神上吊快30分鐘,嚇得家長趕緊將她送醫檢查,結果就醫時,已出現低血鈉、低滲透壓的症狀,經詢問後才發現,她是因在短時間內攝取大量的水分,所引起的水中毒,所幸及早就醫治療,目前她恢復良好,且並無留下任何後遺症。昏睡、痙攣要注意 恐是水中毒徵兆三軍總醫院小兒部徐萬夫醫師表示,對於腎臟不成熟的嬰幼兒來說,若在短時間內給予大量水分,造成腎臟無法將水分排出,即可能會造成血液中電解質被稀釋,進而發生低血鈉、低血清滲透壓的情形,且嚴重時,甚至會導致細胞水腫,引發一連串神經學方面的症狀。既然如此,到底該如何知道水分是否補充足夠?一般來說脫水的表現,會有黏膜皮膚乾燥、尿量減少等情況,如果發現尿量跟平時差不多,甚至更多,但嬰幼兒依然沒有精神、昏睡、痙攣時,就可能是發生水中毒了。為避免補充過多水分,醫師建議應以體重來做計算,10公斤以下的嬰幼兒,每公斤應給予100C.C.即可,而10公斤以上者,則是每公斤給予50C.C.。成人的保健觀念 並不適合套用於兒童上最後,徐萬夫醫師提醒民眾,兒童不是成人的縮影,所以,成年人的衛生保健、疾病照護觀念並不適合用於兒童身上,在發生脫水時,水分的補充與電解質平衡都須全面評估,太多太少都不好,因此,當兒童發生任何症狀時,應盡速就醫檢查。

冬令進補把握5要點 遠離三高少負擔

冬令進補把握5要點 遠離三高少負擔#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俗話說「立冬補冬,補嘴空」,舉凡是麻油雞、燒酒雞、薑母鴨、羊肉爐、火鍋等,這些補冬食物不外乎是富含高油、高普林、高鹽,因此也必須注意許多可能引發的健康問題。減少加工食品  攝取食材原味北市聯醫陽明院區黃萾芬營養師說,有三高者須注意飲食控制,補冬之餘也要記得適量的攝取就好,而冬令進補,除了遵守少油、少鹽、少加工、高纖維的均衡飲食原則,以及把握5大健康飲食要點,就可以吃出健康好氣色:1)適當選擇肉類/捨棄內臟類、脂肪含量高的肥肉及帶皮的肉類。此外,加工食品例如:蝦餃、燕餃、丸子等火鍋料油脂含量更是不容輕忽,因此更是要適量攝取。2)喝湯浮油先撈掉/煲湯時,建議肉類可以先去皮,另外不要忘了喝湯前可先將浮油撈掉,以減少過多脂肪的攝取。3)原味攝取最美味/燉補高湯往往含鈉、味素量高,可利用藥膳食材,如:當歸、枸杞、紅棗、黃耆的獨特風味,及新鮮食材,如:蔥、薑、蒜、菇類的鮮甜美味,吃進美味的同時也吃得更健康。 4)減鹽沾醬更健康/市售調味品不僅含鈉量高,更添加許多食品添加物,吃多了傷身,建議沾醬可以加水稀釋或自製減鹽沾醬。5)每日5份蔬果/蔬菜、水果富含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膳食纖維及植化素,每日要攝取3份蔬菜、2份水果。建議燉湯中可增加青菜、菇類的使用,此外,不要忘了飯後1份水果,讓營養更均衡。 

小時候胖長大更胖!青春期過重 八成機率長大更癡肥

小時候胖長大更胖!青春期過重 八成機率長大更癡肥#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你的體重愈來愈重、每天的疲勞感也日益遽增嗎?那你可能罹患了各種慢性疾病的前哨病症,代謝症候群,別以為此疾病不會危及健康,例如,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等,都與代謝症候群扯上一腿,然而,根據統計調查顯示,我國成年父母,近四成體重超標,影響所及,就連自家的孩子,恐怕也會一同暴肥,在未來,孩子長大後,將增加罹患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父母雙雙過重 小孩五倍風險暴肥根據千禧之愛基金會的調查指出,台灣父親腰圍超過90公分比例為40.49%,母親腰圍超過80公分者為37.34%,值得注意的是,國外研究證實,一位家長肥胖,孩童肥胖機率近2倍,兩位家長都肥胖,孩童肥胖機率約5倍,換言之,這些肥胖父母,恐怕會養出超胖小孩。三成兒童體重過重 未來恐怕瘦不下來調查也進一步顯示,兒童過重及肥胖的人數比例約落在29.98%,等於每10位學童,就有約3位過重或肥胖。許多人以為小時候胖不是胖,但研究顯示兒童時期肥胖則成人也肥胖的機率為50%,青春期肥胖則成年也肥胖的機率為70%至80%,故小時候胖長大後仍胖的機率很大,而且長期壟罩在三高危險因子中,將來轉變成為糖尿病及發生心血管疾病的機會亦很大。探究整個家庭都肥胖的主要原因,以運動習慣來說,每週運動3次以上的父母僅9%,從不運動或不固定運動的父母則有67%之多,而就引發代謝症候群的高危險因素中,身體活動不足及無運動習慣皆榜上有名,且運動習慣又與肥胖盛行率成負相關,家長若無固定運動,不僅家長肥胖機率大,也相對增加兒童體位不健康的可能性。千禧之愛基金會呼籲,民眾避免肥胖與代謝症候群的首要,須控制腰圍與三高、選擇健康飲食、維持動態生活,而小孩的部分,千萬別認為,小時候胖不是胖,家長應從小培養正確的飲食習慣與運動習慣,才能讓孩子健康長大。

不只外觀問題!10個的手掌面積就已是中重度乾癬

不只外觀問題!10個的手掌面積就已是中重度乾癬#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小基(化名)是一名乾癬患者,正值青壯年的他,因為乾癬問題,舉凡他走過或坐過的地方,都會像下雪般飄下層層皮屑,除了生理的皮膚紅腫裂痛外,最讓小基難過的是,因外觀問題常常被同事排擠,找工作也不順利,讓他羞愧的不敢出門。高雄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林尚宏醫師表示,一般人以為乾癬應該純粹是外觀問題,但其實乾癬是一種全身性的發炎疾病,只要身體病灶達10個手掌面積,就可能屬於中重度乾癬,可輕忽不得。乾癬易發展成心腦血管疾病、腦中風、三高等問題林尚宏醫師進一步說明,乾癬是一種全身性的發炎疾病,每個人發病位置都不相同,有些人可能從頭部開始表現,有些人則從手部開始脫屑,但只要身體出現的病徵有達到10個手掌大,就可能屬於中重度乾癬。此外,乾癬患者若控制不好時,因皮膚發炎時會分泌發炎激素,這些激素沿著血管會擴展到全身,容易發展成心腦血管疾病、腦中風、三高等問題。乾癬造成患者的生、心理負擔「症狀多嚴重的患者需要接受治療?」林醫師說明,只要發現皮膚上有紅腫裂痛,伴隨脫屑的症狀,就該接受治療了。他解釋,像乾癬這種疾病,除了生理上的乾癢、不舒服,有些人甚至因皮膚裂痛,而不敢碰水或洗澡;此外,心理上的負擔也會很大,因身體常常飄下像雪花的脫屑,擔心會引來別人異樣眼光,患者出門的意願就降低,造成社交上面的障礙。因此建議民眾,只要發現自己的皮膚有脫屑問題,就應儘早就醫治療。傳統外用藥、照光、口服免疫製劑,與生物製劑有何不同?乾癬的治療方式目前可分為傳統的外用藥、照光治療、口服免疫製劑及近期的生物製劑治療。林尚宏醫師解釋,外用藥治療適合乾癬範圍比較小,屬於輕度的患者;若乾癬面積較大,可加上照光治療;若以上兩種方式都無法改善症狀時,這時就會建議口服免疫製劑,例如口服A酸等,但需要醫師指示下服用,以避免副作用。而生物製劑是專一性更高的治療方式,能更精準地抑制乾癬的發炎反應。林醫師提醒乾癬患者,若傳統治療方式都沒有效果時,目前健保可給付生物製劑。但由於藥物的價格較高,患者需要符合健保給付的條件、包括使用過一種照光治療、使用過至少兩種口服藥物治療,個別都有三個月的治療歷程,且發現無效或無法耐受,才可以經過事前審查使用。健保給付的生物製劑有三種,短效的包括一週施打兩次、或兩週施打一次,長效的則是六個月內施打三針。案例中的小基,在醫師的建議下,開始接受生物製劑的治療,約2個月後,病情逐漸獲得改善,林醫師呼籲患者治療前可先與醫師進行討論,了解治療流程與策略,過程必須持續治療,勿輕易放棄,才能改善外在的皮膚病灶、以及降低體內的共病風險。

健康亮紅燈!高達8成爸爸膽固醇過高

健康亮紅燈!高達8成爸爸膽固醇過高#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綜合報導)父親節將至,你準備送那些禮物?根據台中光田醫院健康管理中心的統計資料指出,台灣爸爸健康狀況嚴重拉緊報,超過八成爸爸膽固醇過高,罹患高血壓比例也達到六成以上,而血糖異常的爸爸更是來到四成之多,當父親一直是家中經濟重要支柱時,在父親節將至的時刻,可別再送酒送菸甚至送蛋糕,以免加重身體負擔。有標準公式能預測中風風險事實上,三高一直是重大心血管疾病的誘發主要因子,光田綜合醫院健康管理中心施旭姿指出,三高的危險因子都是潛藏在身體裡的不定時炸彈,若忽略不加以重視改善,恐怕數年內將引發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而透過目前國際通用的「佛萊明罕風險分析」(預測十年內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發生率的公式),則可以推算出大概的發生率。只要改變一項生活習慣 心血管疾病風險就會降低她解釋,舉例來說,一名35歲男性健康檢查後,發現血壓140mmHg,空腹血糖140mg/dL,總膽固醇250mg/Dl(略為偏高),高密度膽固醇(保護性膽固醇)30mg/dL(略為偏低),加上每天抽一包菸的話,十年內發生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腦血管疾病的機率就高達22%,年齡越高發生率也將會跟著提高。她提醒,如果能改善任何一項健康的危險因子,發生率都會大幅降低,例如最有效的是戒菸,發生率將會降為12%;若同時戒菸並控制血壓及膽固醇,發生率則會降至7%。呼籲有三高的爸爸,能夠儘早控制三高持續惡化,倘若有抽菸喝酒,就必須儘快戒掉,以保身體健康。

老年人罹三高 易產生缺血性大腸炎

老年人罹三高 易產生缺血性大腸炎#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邁入老年,且患有三高的民眾可要注意了!台中一位70歲女性患者,有高血壓、高血脂病史,因左下腹痛併腹瀉十幾次且便中帶血而到急診,在急診室發現左下腹壓痛,血中白血球指數升高,且糞便檢查有血液反應,所以安排乙狀結腸鏡檢查,發現為缺血性大腸炎,經靜脈輸液及藥物治療,病情改善後出院。缺血性大腸炎 嚴重恐致大腸壞死   台中醫院肝膽腸胃科周鈴泰醫師指出,缺血性大腸炎好發於老年人,特別是有高血壓、糖尿病患者,其他如有血液凝固障礙、血管炎或主動脈手術病患亦常見。起因於供應大腸的血流突發短暫的減少所致,可起因於全身性的血流供應降低或局部供應大腸血流的血管病變,受影響的部位通常為大腸血流供應分水嶺的位置(如大腸脾彎部及乙狀結腸直腸交接處),通常以非阻塞性大腸缺血為主,其他則為血栓造成的血管栓塞。他指出,大腸缺血會造成大腸的組織壞死併出血,大部分局限於黏膜層,少部分會造成大腸全層性的組織壞死,導致大腸穿孔或日後的狹窄。臨床症狀為急性的左側腹痛,常合併腹瀉帶血便,大部分缺血為短暫性的,到醫院時多已自行恢復血流灌注,但若程度嚴重,血流恢復時也會造成局部或全身性的組織傷害或器官衰竭,少數患者需要外科手術切除壞死或破裂的大腸。醫師提醒,缺血性大腸炎為老年人下腸胃道出血常見的原因之一,若有急性腹痛併解鮮血紅便,必須考慮此病症,最好盡速就醫,以利診斷及治療。

遠離心血管疾病 5招預防三高

遠離心血管疾病 5招預防三高#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台灣經濟的發展、西化飲食的模式加上老化人口增多等因素,導致罹患心血管疾病的人數大幅增加。而常見慢性疾病中的三高症,是導致心臟及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壓的主因。飲食謹守「三低一高」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國人10大死因中與代謝症候群相關的死亡率高達35.7%,其中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更是主要的危險因子。預防三高並不難,若能適度調整飲食和生活型態,飲食上謹守「三低一高」:低鹽、低油、低糖、高纖的原則並配合多運動,少抽菸,即可輕鬆擺脫三高族之行列,遠離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之發生。 因此,以下也提供5招教你如何預防三高 :1)控制體重/可計算身體的BMI值,若BMI> 27就算是肥胖。此外也可量自己的腰圍,正常男性腰圍應在90cm以下,女性腰圍應在80公分以下。 2)飲食控制/把握三少兩多的原則,多吃青菜水果以及高纖維的食品,少吃加工食品,少用調味料,少吃高油脂的食物。 3)適當的運動/ 每周至少3次以上,每次30分鐘以上,可選擇一些比較緩和的運動,如游泳,打太極拳,騎腳踏車,跳土風舞,爬山等都可以達到運動的目的 。4)良好的生活型態/戒菸,戒酒,保持心情愉快 。5)關心自己的健康情況/定期量血壓、做成人健康檢查。 

溫差是剋星!中年「三高」男 併發腦出血昏迷

溫差是剋星!中年「三高」男 併發腦出血昏迷#三高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後母之稱的春天,已悄悄到來,忽冷忽熱的天氣使人捉摸不定,因此提醒患有三高的民眾需更加注意,需做好保暖措施,以免發生腦中風、腦出血等不適症狀,危害身體健康。溫差是三高的剋星 需更加留意自身狀況日前,有位家住永和的林先生,本身患有高血壓,因這兩天氣溫變化大,且沒多加注意,突然頭痛欲裂,沒過多久就陷入昏迷,家人緊急送到醫院,經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徐賢達醫師診斷後發現,林先生腦出血情況嚴重,在沒有受到外部強力撞擊的跡象下,確診為自發性腦出血-出血性腦中風。徐賢達醫師解釋,這類病患大多為高血壓相關的小血管病變,造成血管破裂出血。另外一項小血管病變,則是蜘蛛網膜下腔出血,多半為腦部血管畸形異常造成,尤其是腦動脈瘤破裂引起,因此提醒民眾要多加注意。徐賢達醫師表示,引發腦中風的危險因子相當多,而天氣驟變對於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患者而言,皆是可怕的危險因子。養成良好習慣 可避免再次中風最後,徐賢達醫師提醒民眾,除了要養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注意飲食習慣外,天氣變化大時,更要注意保暖。不僅如此,若有腦中風病史的患者,除長期、按時服用抗血栓藥物,控制血壓、血糖、血脂肪濃度,平時也要保有適度的運動、均衡飲食及控制體重,避免再次中風,一旦再發須立即就醫治療,確保安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