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

氣溫驟降血管收縮 三高族群嚴防中風

氣溫驟降血管收縮 三高族群嚴防中風#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對於患有慢性病患者,天氣轉涼必須多加留意。當氣溫驟降,血管也會跟著收縮,這時血壓容易升高,高血壓患者容易發生腦出血。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的患者,本身血管因疾病關係,彈性會比較差,面對溫度的改變,血管收縮、擴張的調節能力也不好。如果未控制好,就可能會因血管收縮導致冠狀動脈阻塞,引發心肌梗塞、腦部血管阻塞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併發症 每天奪百命而據衛福部103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資料顯示,因心臟病、中風及高血壓疾病死亡人數高達5萬1260人,平均每天就有140人病發致死,因心血管疾病死亡者合計達40.6%,高出惡性腫瘤的36.5%,比癌症更致命。老人、糖尿病患  每3個月應抽血檢查澎湖縣衛生局提醒,寒流來襲期間,三高患者更要注意,自身健康照護,建議定期測量血壓、血糖,遵守醫囑規律服用藥物,並養成良好生活型態,避免疾病控制不佳,引起心血管併發症。此外,罹患心血管疾病,以及老年人、糖尿病、慢性腎臟病患者等血管彈性較差者,天冷時要注意保暖,減少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另外,每3個月應抽血檢查血脂肪及膽固醇濃度,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冬令進補喝5種水 窈窕補身不NG

冬令進補喝5種水 窈窕補身不NG#三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所謂「立冬補冬,補嘴空」國人習慣在冬季燉補美味佳餚暖身補精力,也順便犒賞一年來的辛苦。事實上,冬季藥膳養生多半選用溫補藥材,若是一不小心貪吃補過頭,不只口乾舌燥,還可能引起三高肥胖上身。營養師姚乃文表示,近年流行以食材煮成飲品食用,能保留本身營養素,而在冬季調養上,建議可以搭配以下52然水,除了為強身健體打底,還能補身不補油。1)黑豆水/花青素阻斷脂肪形成「火鍋、薑母鴨、羊肉爐」是冬天常常出現的進補大餐,若想冬季食補不怕胖,搭配黑豆水就是去油解膩的好方法。營養師姚乃文指出,根據《本草綱目》記載,黑豆皮含有豐富花青素,能抑制人體多餘糖質、脂質吸收,加速脂質的代謝。另一方面,因為黑豆本身不含膽固醇,只含植物固醇,有助降低血中膽固醇含量,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2)洋蔥水/維生素C作為純天然的感冒藥洋蔥是大眾非常熟悉的食材,營養價值極高,不僅含豐富黃酮、鉀、鋅、維生素C、葉酸、纖維質,可強化身體抵抗力,能幫助抗癌、預防心血管疾病、消除疲勞、治咳嗽等好處。但大多民眾會害怕直接食用洋蔥,因此,建議可將洋蔥煮成洋蔥水,對於預防感冒受寒也有非常好的幫助。此外,若擔心家中年長者、小孩幼兒抵抗力不足又怕吃藥造成身體負擔,姚營養師也建議,每天攝取適量洋蔥水幫健康打好天然預防針。3)紅棗枸杞水/植物界滴雞精寒流一來,氣溫驟降的溫差變化常讓身體無法負荷,加上現代人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使得身體的防禦能力下降。姚乃文營養師表示,此時可適量補充有「植物界滴雞精」稱號的紅棗枸杞水。營養師姚乃文指出,枸杞能夠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動脈硬化、還可預防肝臟內脂肪的囤積;另外,現代的藥理學也發現,紅棗含有蛋白質、脂肪、醣類、有機酸、維生素A、維生素C、微量鈣多種氨基酸等豐富的營養成份,同時能提高體內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吞噬功能),具有保肝、增強體力等作用。4)益母草水/蛋白質媲美靈芝滋補根據臨床醫學統計,女性發生經痛的比例高達75%,而女性因天生體質及生理構造,除須避免生冷食物,也可多補充活經調血的食材,幫助減緩經期不適。益母草嫩莖葉含有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活血調經、利水消腫的功用,又不會太過燥熱,為傳統婦科經產常用藥方,所以有「益母」之名。冬季熱飲益母草水,對女性來說是冬季補氣、補血又養顏的滋補保養品。5)山竹水/多種具抗氧化力營養素「山竹滋補營養,為熱帶果樹中的珍品,因此又有果后的美稱」。姚乃文營養師表示,山竹性涼,可平衡冬令進補時過於燥熱的飲食。當中所含的豐富花青素、氧雜蔥酮、倒捻子素、羥基檸檬酸、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具較高的生物活性,有助抑制癌細胞形成,增強身體免疫;同時有助防止冬季好發的異位性皮膚炎及皮膚濕疹發作。挑選食材小撇步 健康進補才安心有鑒於近年食安問題,姚乃文營養師提醒民眾,挑選食材時應避免散裝、來源及製造日期不明者,若沒有時間親自熬煮,也可選購市售沖泡包。但須注意,篩選信譽良好之廠商品牌,確保產品經SGS檢驗合格,無人工添加、無農藥及重金屬等殘留,才能喝的安心健康無負擔。

身強體壯無三高 46歲男心肌梗塞險要命

身強體壯無三高 46歲男心肌梗塞險要命#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年僅46歲的林姓藥師,日前突然覺得疲累、胸悶,休息後仍未改善,且出現胸部悶、痛情形加劇,和喘不過氣情形,趕緊請家人送醫,經心電圖檢查診斷為心肌梗塞,所幸經心血管支架放置治療,幸運檢回一命,於住院治療三天後,康復出院。熬夜、作息亂   心血管疾病年輕化向來自忖正值壯年、無三高病史、身體狀況佳的林藥師,對於這次突發降臨在自身的心肌梗塞,感到難以置信,親友和同仁們也覺得相當錯愕;經過幾天的休養,林藥師逐漸康復,心情也漸漸平靜,細細回想、檢視,發現自己從學生時代就養成常開夜車、熬夜的習慣,作息不正常,加上不注重飲食和運動,這些都是促成自己心臟提早出狀況的危險因子。苗醫心導管室蔡貴嶔醫師說明,現代人的生活節奏緊張、壓力大、常熬夜,且普遍有高油脂飲食和缺乏運動習慣,讓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生率,有日漸升高之趨勢,發病年齡層也愈來愈低。劇烈心痛、胸悶是警訊  應速送醫加上近來入秋,日、夜溫差大,血管容易收縮,血壓較不穩定,心血管疾病容易發作,其中急性心肌梗塞可說是奪命殺手,因為即便是在血管只有20、30%狹窄的情況下,也可能在某個時間突然瘢塊破裂、血栓形成而阻斷血流,一旦心臟因缺血或缺氧壞死,就會造成致命性的心肌梗塞。因此,蔡醫師則再次強調,對於心肌梗塞這項可能致命的急症,必須把握急救時間,愈早送醫,復原機率愈高。心肌梗塞發作時,心臟悶痛的感覺會比心絞痛更為劇烈,還可能有臉色蒼白、冒冷汗、四肢冰冷、噁心嘔吐、胸悶痛幅射到肩頸背等症狀,若出現上述症狀時,應儘速送醫急救。

缺鈣、運動少 年過40歲當心「三低」上門

缺鈣、運動少 年過40歲當心「三低」上門#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現代人重視高血糖、高血脂和高血壓,卻忽略中年人容易出現低骨密、低關節修護力及低肌力造成的「三低」危機!根據過去調查發現,國人50歲以上骨鬆病例已經超過1成,其中低骨密問題更直逼5成,「三低」疾病盛行率甚至比糖尿病還高5倍,實在不容小覷!肌肉質量每十年降 多為缺鈣、不運動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吳至行指出,由於年過40後,人體受到自然老化現象影響,骨骼、關節與肌力狀態都會明顯下降,造成低骨密、低關節修護力和低肌力等症狀;因此他提醒,關節與肌肉老化與「三高」一樣重要,更是中壯族群面臨的健康課題。而因為45歲之後,就是進入退化性關節炎的好發期,人體肌肉質量也在年過40後,每十年以百分之8的速度快速下滑;大腿肌力更是以百分之10至15的幅度驟降;可見「三低」的影響對中壯族群的行動力有很大威脅。至於如何改善這窘況,他表示,造成原因與鈣質、維生素D攝取不足及運量不夠有關;因為鈣質是建構骨骼的主要成分,而維生素D攝則是輔助鈣質吸收,以維持骨頭、關節、肌肉健康的重要營養素,可說是缺一不可。外食族怕「三高」 忽略營養攝取由於中年人普遍沒有固定飲用牛奶的習慣,又加上三餐老是在外,同時為降低罹患三高風險,因而攝取少量蛋黃、魚貝類等食材。其實這舉動雖可避免三高機率,但也可能造成維生素D攝取不足的危機;因此適當的營養補充才是重要。此外,適度的運動對骨骼、關節、肌肉也有幫助,但調查卻發現,台灣平均35至49歲的中壯年人卻是運動比例最低的族群,將近8成人「完全」沒有運動習慣;吳至行建議,若過去沒有運動習慣者,可從戶外健走開始,且多攝取豐富含鈣與維生素D的低脂牛奶,減少「三低」風險。 

別讓中風、失智找上你!控制三高有撇步

別讓中風、失智找上你!控制三高有撇步#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過去女生選對象偏向「三高」,身高高、學歷高、收入高,但現在中老人卻是怕「三高」,血壓高、血糖高和血脂高。很多人經過健檢發現自己有三高問題,常會憂心忡忡地追問醫師,對身體有什麼樣的影響?醫師指出,有三高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中風,糖尿病、腎臟疾病等機率較高。除此外,近年的醫學研究更證實,糖尿病患者罹患失智症的機會較正常人提高5成。飲食3原則:低鈉、低膽固醇、高纖維接下來要探討的問題是,如何預防或控制三高,遠離可能帶來的危害?對此,阮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何淵智醫師提供了3個應注意的習慣,盼民眾能從日常生活著手逐步控制好三高:●低鈉飲食/在正常情況下,血壓要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則需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因此要控制血壓,飲食方面要著重低鈉、低飽和脂肪酸、低膽固醇、高纖維、高鉀。每天要定時量血壓並紀錄血壓值,若有必要應配合規律服用降血壓藥物。●固定運動/其次為一般正常值為飯前血糖在105mg/dL以下,飯後兩小時血糖在140mg/dL以下。而要控制血糖在飲食要將醣類、蛋白質、脂肪均衡分配於一天飲食中,採定時定量飲食方式,避免糖份、油脂、鹽份過高的食物。同時須有適當運動量,每週運動三到四次,每次至少三十分鐘,可慢跑、游泳、騎腳踏車、打羽毛球、跳土風舞、打太極拳等。●多吃蔬果/在控制血脂肪方面,總膽固醇要控制在200mg/dL以下,低密度膽固醇在120mg/dL以下,三酸甘油脂在150mg/dL以下。飲食上要限制脂肪的攝取,多選用植物油,多攝取富含ω-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鮭魚、鮪魚、秋刀魚等。增加纖維質豐富的食物,如未加工過的全榖類、豆類,增加蔬菜和水果,以降低脂肪的吸收、增加膽酸的排泄。

肥胖+運動少 壯年男性心肌梗塞增3成

肥胖+運動少 壯年男性心肌梗塞增3成#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心臟病是國人第二號殺手,據衛福部統計,心臟病光在去年就奪走1萬9千多條命,平均每27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病。而造成心臟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急性心肌梗塞,依據近5年健保住院資料分析,急性心肌梗塞發生率,男性有上升趨勢,且發生率是女性的2.8倍以上;在年齡部分,40~49歲的壯年民眾的發生率增加了3成。國健署慢性病防治組代理組長林莉茹表示,分析急性心肌梗塞發生原因,多為糖尿病、高血壓、高血糖、吸菸等,且近幾年來國人三高的盛行率逐年上升,主要與飲食西化、缺乏運動及肥胖有關。青壯年救「心」 7行動要記此外,吸菸也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險因子,中年男性吸菸不僅會嚴重提高自身心臟病與中風的風險,且二手菸亦會危害同事及家人,這些都是容易引發急性心肌梗塞的潛在因子,不可不慎。而下周二適逢世界心臟日,林莉茹也呼籲,若要避免急性心肌梗塞等心臟疾病,平日應遵循控制糖尿病、高血壓、高血糖,拒菸,避免高鈉、高糖飲食,定期健檢及規律運動等7大原則。

不只抗三高,抗感冒、抗過敏 喝洋蔥水有效!

不只抗三高,抗感冒、抗過敏 喝洋蔥水有效!#三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端午佳節過後,吃多了肉粽,就要開始擔心「肉重」的問題,網路上更是一波波討論哪些方法可消除「肉粽業障」。其中,從日本紅到台灣的「洋蔥水減肥法」,就是一個受到關注的平民食材。在歐美,洋蔥豐富的營養素及功效更被譽為「蔬菜皇后」。事實上,洋蔥不只能對抗現代人飲食造成的三高問題,裡頭的所含的營養成分,可謂都是一等一的殺菌排毒好手,營養師也表示,洋蔥中的硫化物質具有殺菌效果,對於感冒有正面幫助,加速病況好轉。「洋蔥」降低大腸癌發生率 為三大抗癌食材在台灣,惡性腫瘤長期占據國人十大死因首位,其中大腸癌已連續7年居冠,成為罹患人數最多的癌症。多肉高油脂的飲食習慣,蔬果攝取不足、飲食不健康是罹患大腸癌的最主要因素。根據美國《植物類食品與人類營養》雜誌曾刊登,「洋蔥具有抗癌的效果,能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讓洋蔥、大蒜和咖哩更同時並列為三大抗癌食材。攤開洋蔥的基本營養素,包含:膳食纖維、粗纖維、維生素A、維生素C、鉀、鈣、鐵等,其中,維生素B群和硒能增加抗體,含硫化合物、槲皮素等類黃酮物質可抑制癌細胞,多加食用可增強抗癌免疫力,也是殺菌、抗發炎、抗過敏、抗氧化的黃金營養素!槲皮素有助抗發炎 過敏患者天天吃有救!營養師蘇慈閔特別點出,洋蔥中的槲皮素具有強力的抗發炎與抗過敏的作用,像是一些本身就有過敏體質的氣喘患者,平日可適當補充洋蔥,利於減緩各種發炎反應。網路上也常見媽媽將洋蔥煮成水給寶寶治療感冒,對此,中醫師吳明珠表示,洋蔥有驅風、活血、補腎氣的效果,倘若有小感冒的話,吃一些洋蔥,能助於病情較快好轉。另外,中醫師也補充,現代人因常因腎氣不足,而出現煩躁、失眠、手掌發汗、腰痠等問題,若平日能多補充一些洋蔥,有助補腎氣,改善這些毛病。生吃、煮成洋蔥水各有好處不過洋蔥該怎吃才能讓這些營養成分不流失呢?中醫師吳明珠強調,洋蔥最好的吃法有2種,第一是生吃,直接與生菜沙拉一起涼拌即可;第二則是做成洋蔥水來喝,大致上的做法,只要把半顆的洋蔥放入鍋子裡,再以2000C.C的水,慢慢熬煮出味道來,就是一鍋扎扎實實的洋蔥水。由於洋蔥中含有人體必須的胺基酸,加熱後苦味與辣味都會緩和,反而會引出特有的甜味,有「西方柴魚」的美譽,就算是不喜歡洋蔥的人都可以嘗試看看。即便如此,洋蔥的味道並非每一個人都能接受,中醫師吳明珠就建議,如果害怕洋蔥水的味道,可加入檸檬片進去調味,讓洋蔥水更容易入口。另一方面,市售的沖泡式洋蔥水也為忙碌上班族省去切洋蔥與煮水的麻煩,可以一次喝進濃縮的精華,在辦公室就可以達到輕鬆保健,建議民眾慎選有SGS認證較有保障。營養師蘇慈閔提醒,洋蔥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天天吃,倘若容易胃脹氣的人反而不宜多吃!

5標準挑選家用血糖機 監控血糖避免併發症

5標準挑選家用血糖機 監控血糖避免併發症#三高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台灣約有近150萬人罹患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值正式判定來源是透過醫院抽血後,經由生化檢驗儀器檢測而取得,平日主要是透過小型家用血糖機進行血糖監控,但仍有病患因血糖機測量錯誤而誤判胰島素用藥量的案例,台大醫院檢驗醫學部劉兆偉組長指出,糖尿病患平日主要是透過小型血糖機進行自我血糖監控,若檢查血糖值不在標準範圍內,就要小心急性併發症出現的可能性。血糖值錯誤 可能是血糖機本身出問題因血糖機測量結果錯誤,而導致糖尿病患者誤判數值的案例略有所聞,除了可能是試紙失效或血糖機操作方式錯誤,血糖機本身的準確度問題也是需要被檢視的原因之一!因此,對於選擇家用血糖機劉組長也提出以下參考的標準:1)技術新穎性/議試紙酵素可選擇比較不受血液中含氧量或其他血液中的糖類干擾的血糖機。2)操作設計考量/建議可選擇步驟少且簡單,讓年紀大的病人也能輕易上手的血糖機。3)減少疼痛感的功能選擇/建議選擇可以多部位採血功能的血糖機,除了手指之外,拇指下方部位、上臂、下臂、大腿及小腿皆可採血測血糖。4)試紙的保存及有效性/建議可以選擇單片包裝試紙,每片上面清楚記載有效期限,每片可以用到有效期限為止。5)操作避免造成血糖測試誤差/建議每半年到一年要做一次血糖機質控校正,以確定血糖機及血糖試紙是否在品質控管範圍內。血糖機需認證 ISO15197把關然而,市面上的血糖機品牌眾多,如果血糖機不準確,不僅會影響用藥量,還可能造成病患嚴重低血糖而昏迷。因此,血糖機除了須有衛生福利部許可認證以外,劉組長建議還要注意是否符合血糖機國際認證的 ISO15197規範。何謂ISO15197?劉組長解釋,ISO15197是用於規範血糖機量測準確度,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建議血糖機的精準度的定義:「測量值之於標準值或實際值的一致程度」。對於血糖機而言,檢驗室的數值就是它們據以判定的標準。2013年版本的ISO15197規範對於血糖機有更嚴格的規範標準。此外,劉組長也表示不建議同時使用多台家用血糖機,避免誤判血糖值變化。且家用血糖機使用的目的是在於定期追蹤自我血糖值變化,並加以調整自我生活作息及飲食控制,避免併發症發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