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肌肉量不足 罹糖尿病風險增11倍

肌肉量不足 罹糖尿病風險增11倍#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53歲的陳女士是職業婦女,公司家裡兩頭忙,身材雖然標準,但是平常沒運動習慣,而且為了維持身材,很少吃富含蛋白質的肉類,導致肌肉量下降,常常喊腰痠背痛。40歲後肌肉量流失 易肩頸痛、下背痛豐原醫院營養科營養師張秋密表示,民眾都會在意體重標準與否,卻未留意肌肉量是否足夠,導致儘管體重在標準值內,但實際身體組成是體脂肪率過高、肌肉量過低的狀況。人體肌肉量於20於35歲時達到巔峰,隨著年齡衰退下降,40歲後每10年流失8%,70歲後流失速度再加倍。核心肌群遍布全身,是身體內部深層肌肉群,能夠維持平衡,連結上下半身發力。肌肉量不足、核心肌群弱,容易肩頸、下背痛。而且平衡力不佳,容易跌倒、骨折。熱量燃燒得少,容易累積脂肪,造成肥胖,而且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風險將提高11倍。每天攝取5至6份肉類  有氧運動30分鐘張秋密營養師提醒,蛋白質是身體建構肌肉組織最基本的原料,每人每天約需攝取5至6份肉類,建議平均分配於三餐,適量攝取蛋白質,達到均衡飲食。並不是攝取肉類或少吃就易變胖,反倒是過於油膩的炸物、含糖飲料,更容易造成肥胖。平日攝取不達基礎代謝量,反而造成身體難以回復的傷害。建議民眾每天有氧運動30分鐘,例如健走、游泳、跑步、騎腳踏車。每星期至少兩次肌力訓練,每次15分鐘,例如健身房肌力訓練、仰臥起坐、舉重、吊單桿、彈力繩撐拉、推牆、抬腿或蹲站,不能只做有氧運動,也需要做能夠增加肌肉量的無氧運動,身體維持足夠肌肉量,才是維持健康體態的長久之計。

妙齡女遺傳糖尿病 中醫修復受損機能

妙齡女遺傳糖尿病 中醫修復受損機能#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糖尿病患者由女兒陪著來看診,結束後換她女兒坐下來,她說:「蔡醫師!我是下一位…」女兒接著說:「幾個月前去看牙科,醫師說我牙齦發炎、容易出血,還出現牙齦萎縮情形,可能是糖尿病引起。我回家驗血糖,結果空腹血糖竟然有220多,去大醫院檢查,糖化血色素也已經到8.6,我本來覺得自己還年輕,應該不會得病才對。」父母都有糖尿病 子女罹病機率達7成我說:「這就是糖尿病了,有家族史都要特別注意啊!」她露出沮喪的表情,「實在太可怕了,算算我們家裡,大大小小已五名糖尿病患,沒想到我沒有什麼不舒服,結果也中獎。」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糖尿病是一種多基因遺傳疾病,根據過去的研究發現,親人(父母、祖父母或兄弟姊妹)如果有糖尿病,你得糖尿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3倍。如果父親或母親有糖尿病,後代有40%的機會罹患糖尿病;如果父親和母親都有糖尿病,後代有70%的機會罹糖尿病。多基因遺傳病是一類病因複雜,發病率高的疾病,受到多個微效基因控制,微效基因沒有顯性與隱性之分,是共顯性的,有累加效應,並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所以,針對這種情形,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最重要的就是認清事實,並注重後天的環境因素。肥胖三高抽菸 是發病的危險因子換句話說,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要努力改善會加重或容易誘發疾病的各種危險因子,例如肥胖、睡眠不足、高血壓、缺乏運動、高血脂、壓力、不良飲食、抽菸、喝酒等,另外,也要避免懷孕時出現妊娠糖尿病、或是新生兒體重>4000公克的情形。中醫對於糖尿病的描述,大多屬於「消渴症」、「脾癉」、「消癉」的範疇,多因陽氣悍而燥熱郁甚之所成,究其臟腑,不外肝熱、胃熱、腸熱等。中滿內熱是肥胖型糖尿病的核心病機,肝胃郁熱是其主要表現形式;脾虛胃熱則是消瘦型糖尿病的核心病機。疾病的發展過程,主要是飲食失宜,首犯胃土,火燔中宮;接著是七情傷肝,木失調達,郁而化火;之後引起氣散陰傷,陰損及陽,氣食少火,命火衰微,累及五臟。良好作息搭配飲食運動 有助身體修復所以中醫治療上根據這種理論,也衍伸出各種對於糖尿病的體質分型及治則,常見的體質分型像是:肺熱、胃熱、脾虛、腎虛、血瘀、氣虛、陰虛、陰陽兩虛等,往往會夾雜出現,所以並不是單純分成上消、中消、下消來治療。中醫治療糖尿病,並不是只注意在血糖的數字上,直接用藥物把血糖壓下來就好了,而是要恢復、改善受損的身體機能,所以是需要耐心的,如果能夠搭配飲食、運動、作息的調整,就可以讓身體有更多空間來進行修復喔!糖尿病不是無法治療的疾病,只要好好配合醫師治療,調整飲食、運動、作息,您也可以持續進步,並不是一輩子只能靠打針吃藥。(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糖尿病足壞疽險截肢 中醫成功救回

糖尿病足壞疽險截肢 中醫成功救回#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先生扶著走路有點不順的妻子來看診,妻子坐下後脫下鞋襪,突然一股腥腐味衝出來,先生說:「蔡醫師,這個傷口已經好幾年了,也看了很多間大醫院,做了很多次手術,但是似乎沒有甚麼明顯的進展。」原來這名女患者有多年的糖尿病,血糖控制並不理想,一開始只是因為在家中走路時踩到小孩的玩具,腳底有一小傷口,沒想到一直好不起來。清瘡手術、抗生素治療、高壓氧治療、血管重建手術等,換過好幾間醫學中心治療,骨科醫師說是糖尿病壞疽,很難處理。壞疽為身體組織壞死、腐爛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壞疽是指因為感染、血栓或其他原因使局部血液循環缺損,形成身體組織壞死和腐爛的症狀,可能會影響身體的任何部分,但通常會影響周邊四肢像足踝、腳趾、手指等,是糖尿病常見的血管併發症。據美國報導,糖尿病患者足壞疽的發生率是非糖尿者的17倍。根據統計顯示,全球約2億糖尿病患者中,大約有15%~20%患者可能在其病程中發生足潰瘍或壞疽,而這也是糖尿病患者截肢率是一般人15倍的主要原因。壞疽一般較常見的有兩大類:乾性壞疽和濕性壞疽。乾性壞疽,是由於血流受阻或減少而造成組織缺氧所致,像是動脈硬化、血液循環不良、糖尿病、動脈栓塞等都是常見原因,局部會出現乾硬枯萎的變化,甚至會變黑。濕性壞疽,是因為局部感染、發炎,導致患部的血液及氧氣供應不足,而出現局部變性壞死及感染為主的變化,局部常見濕濕爛爛,甚至是發臭的情形。混合型壞疽 傷口惡臭如枯枝這名女患者腳底的傷口,周邊呈現無法癒合的開放模式,有一部分像是乾枯的樹枝,另外一部分則是濕濕爛爛的,滲出來的是灰灰暗暗的膿樣分泌物,惡臭已經無法形容它的味道了,這是混合型的壞疽!她先生說:「上個月到醫院換藥時,傷口突然掉出來一塊枯掉的骨頭,醫師說是骨頭沒錯,是壞掉的,接下來如果再不行的話就要截肢了。」血行去腐生新 局部長肉長骨糖尿病壞疽,可歸屬於中醫「脫疽」的範疇,糖尿病肢端壞疽因氣陰兩傷,陽氣不足,寒濕入絡,血瘀不暢所致。中醫治療壞疽,除了依照每個人不同的體質及臨床病程之外,還會依照這個疾病的特色來加入針對性的藥物,像是在益氣養陰的基礎上酌情加入溫經祛寒藥物,使陽氣通暢,寒濕消散則血流暢行;另外還要加入破血通經藥物,因病屬瘀血重證,非破血峻藥不當其任。氣行則血行,血行除了可以達到益氣活血功效,另一方面也可以開啟去腐生新的效果,局部開始長肉長骨頭,細菌也開始被體內的免疫細胞吃掉,不但可以改善傷口的缺血問題,也同時可以改善感染的問題,一舉數得!(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醫界黑客松 好心鄰守護急性冠心症

醫界黑客松 好心鄰守護急性冠心症#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在全球造成近十萬人死亡(暫),疾病管制署最新公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防疫行為指引,特地呼籲老年人和糖尿病、慢性肝病、腎功能不全以及心血管疾病患者要多加注意,因為他們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重症比率十分高1。 心血管患者罹新冠肺炎 重症住院占2成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黃瑞仁表示,美國醫學會雜誌(JAMA)於2月刊登的研究顯示,染新冠肺炎138名住院患者中,近一半患有至少一種合併症,前三名分別為高血壓(31%),心血管疾病(14.5%)和糖尿病(10%)2,而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刊登的研究顯示,早期的COVID-19患者中,有高達50%的住院患者有慢性疾病,其中有40%罹患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3,也就是,罹患新冠肺炎而重症住院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占兩成。 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理事長謝宜璋補充道,美國心臟學院今年三月針對COVID-19新冠肺炎的通報指出,慢性病患者罹患新型冠狀病毒的致死率較高、預後較差,以中國的數據來看,罹患新型冠狀病毒的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致死率為10.5%,比糖尿病7.3%、慢性呼吸系統疾病6.3%、高血壓6.0%以及癌症5.6%都高,高於癌症患者近一倍,且高於整體死亡率2.3%近五倍4!也由於心血管疾病患者重症及死亡率風險高,因此,醫界呼籲患者在新型冠狀病毒來襲期間,更要比平時加倍愛惜自己的心臟,例如規律運動及飲食,做好平時的血壓、血糖、體重及用藥記錄,在疫情期間,更可以透過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人工智慧做好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 新冠肆虐期間 醫界建議冠心症AI自我健康管理 深獲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及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推薦的AI人工智慧「好心鄰LINE」,為陽明大學醫學系和臺灣大學電機系學生共同組成的「陽臺看星星」團隊,把AI人工智慧和 LINE的「聊天機器人」程式相容,透過動態關心給予溫暖且專業的回應,主動提醒按時服藥,藉以提升急性冠心症(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患者用藥的順從性,因此在去年醫界首度舉行的黑客松活動中脫穎而出,並在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與臺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協助下,將原本只是構想的好心鄰LINE實際上線,成為國內醫界第一個黑客松競賽下的實際產物,也希望在新冠肺炎肆虐期間,為急性冠心症(ACS)患者心臟自我健康管理盡一份心力。 也因為急性冠心症容易復發奪人命,黃瑞仁說,AI人工智慧—好心鄰,以國人皆隨手可得,最適用也最貼近於民眾日常生活的LINE出發,他認為能有效提升急性冠心症患者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因為好心鄰LINE除了可以透過主動提醒急性冠心症(ACS)患者按時服藥功能外,加入全方位血糖、血壓、體重等記錄功能,增強急性冠心症(ACS)患者服藥順從性,且每天記錄控管身體指數,能有效降低心肌梗塞復發風險。 冠心症規律服藥1年復發少 心臟基金會「心」好人生大推廣 「當冠心症病人透過人工智慧自我控管健康時,再加上規律服藥,就能減少心肌梗塞復發風險。」謝宜璋呼籲急性冠心症患者除靠心導管支架的放置撐開被堵塞血管之外,應遵循美國心臟病學會及歐洲心臟病學會的指引建議,急性冠心症(ACS)患者應接受12個月的雙重抗血小板藥物治療,同時控制相關共病6,並調整飲食與生活型態,能更有效預防復發。 好心鄰LINE加入方式 請點擊連結:https://lin.ee/3tCD1E3

遵守5少5要 鮪魚肚BYEBYE

遵守5少5要 鮪魚肚BYEBYE#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中年男人不想受到肥胖困擾,專家一致建議控制熱量、均衡飲食、外食時慎選菜餚及保持規律的運動,聽起來似乎是老生常談,但確實是不二法門。美國前瞻性糖尿病預防計劃(DPP)調查發現,積極的設計飲食及運動計劃介入生活型態,受試者的血壓值、三酸肝油酯明顯降低,代謝症候群的發生率也大幅減少(約41%)。5類食物建議量美國《男人健康》雜誌指出熱量收支平衡的概念,飲食攝取要保持能量平均,也就是攝取(input)了多少熱量,就要消耗(output)多少。台大醫院營養室組長郭月霞提供中年男人每天均衡獲得5大類食物營養的建議量:• 五榖根莖類為2.5~4碗(飯1碗約200克)。• 蔬菜類3~5碟(1碟約3兩)、水果類2~3份(1份約1顆橘子或芭樂)。• 奶類1~2份(1份是低脂或脫脂牛奶240cc)。• 肉魚豆蛋類4~5份(1份是肉或魚1兩)。• 油脂類1~2湯匙(1湯匙15克)。「五少五要」飲食法前三軍總醫院社區醫學科主任祝年豐(現為署立台東醫院院長)的門診案例中,有2/3的中年男人是因為外食、應酬多而變胖。難以避免外食,就選擇健康的食物來吃。本文整理「五少五要」的飲食方法。5少/1) 「少」吃加工食品如火腿、香腸及成分標示不明的食物。2) 「少」吃油炸、火烤、煙燻、醃漬類食物。3) 「少」喝含糖、酒精類飲料及甜點。若一定要喝,就喝低脂牛奶或綠茶。4) 「少」喝濃湯,改以清湯,且避免用湯汁泡飯。5) 「少」沾醬料,生菜沙拉的沙拉醬熱量高、火鍋的沙茶醬鈉含量多,都建議少吃。5要/1) 一定「要」吃早餐。哈佛大學針對2,831位受試者調查發現,每天吃早餐的有44%體重正常,41%沒有發生胰島素抗阻。2) 「要」維持少量多餐。在早餐後每三小時進食一次,可使血糖濃度維持穩定。萬芳醫院中西整合減重門診主任劉燦宏建議:每餐食量少一半、只吃七分飽。3) 「要」多吃蔬果。蔬菜以節令時蔬最佳,多吃增加飽足感,且可將湯汁瀝乾或用白開水濾過,可減少油脂的攝取;水果也以新鮮水果最好。4) 「要」多選清蒸、燉煮或涼拌的食物,如清蒸魚比糖醋魚來得好。5) 若非參加應酬不可,「要」吃點東西如蘋果、雜糧餅乾或麵包墊胃。

每天吃4碗白米飯 罹糖尿病風險高?

每天吃4碗白米飯 罹糖尿病風險高?#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吃很多糖、澱粉食物或飲料一定會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嗎?小時候常常聽到「你再吃那麼多糖小心得糖尿病」的說法,實際上兩者間沒有絕對關係。但研究顯示,吃對碳水化合物有助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多吃全穀類食物 取代精緻碳水化合物有兩項研究指出吃具有高升糖指數(Glycemic imdex, GI)的簡單糖或是如麵包與白飯之類的精緻碳水化合物會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而食用全穀類食物則能降低風險。第一個研究涵蓋超過4萬名非裔美國女性,追蹤8年後,將近有2千人發展成第二型糖尿病,結果發現升糖指數與發展為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有關連。非裔美國女性吃的食物大多為高升糖指數,比起吃著較低升糖指數飲食的人,她們較容易發展成第二型糖尿病。深入研究她們的飲食組成後,發現攝取最多穀類食物的女性,發展成第二型糖尿病的比例,比攝取最少的女性要來得低。就我們的日常飲食來看,只要簡單地將白麵包(兩片能提供1.2公克纖維)改為全穀類麵包(兩片能提供3.8公克纖維),或是取代為一杯葡萄乾穀類(5~8公克纖維)或用一杯燕麥粉(4公克纖維)取代玉米脆片(0.5公克纖維),這樣的改變能讓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10%。簡單碳水化合物 升糖指數較高升糖指數是一種評估碳水化合物食物對血糖影響的指標。簡單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升糖指數較高,攝取後會使血糖快速上升後快速下降;而如全穀類的低升糖指數食物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在腸道中會被緩慢消化吸收,有讓血糖穩定的作用。第二個研究則是追蹤6萬5千名中國女性,為期5年。研究期間,超過1600名女性發展為糖尿病,從這個研究結果發現,碳水化合物攝取越多越容易發展成第二型糖尿病。整體來說,碳水化合物吃最多的女性罹患此疾病的風險比攝取最低者多了28%。審視飲食均衡 是否缺乏某些營養素研究者發現,飲食為高升糖指數的女性較容易發展為第二型糖尿病,尤其是每天吃超過300公克白米者(3.75碗白飯),罹患率比每天攝取低於200公克(2.5碗)者要多78%。白米是世界上多數人的主食,這些研究資料連結了精緻碳水化合物與第二型糖尿病間的關係,不過並未針對蔬菜與水果的影響進行研究,由於這兩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纖維,纖維與精緻碳水化合物一起吃的話,有延緩血糖上升的作用。看完本文不要急著否定精緻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而是審視是否攝取某類食物過多了,或是長期缺乏某一些營養素,才是重要的關鍵。

美食不忌口體重卻下降?血糖失控警訊

美食不忌口體重卻下降?血糖失控警訊#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罹患糖尿病近兩年的60歲女性,過去血糖一直控制良好,糖化血色素都控制在6.5%以下,飯後血糖也不超過160 mg/dL;然而今年農曆年節期間,她面對美食不僅來者不拒,體重還明顯下降,甚至一度以為自己疾病控制良好而沾沾自喜。未料年後回診檢查,飯後血糖竟高達500mg/dL,並出現多吃、多喝、多尿的糖尿病典型症狀,才驚覺自己誤會大了!所幸在醫師的評估下,暫時改採胰島素積極治療,幫助她血糖回穩。肥胖與不良的飲食習慣 血糖控制難上加難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王舒儀表示,體重管理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課題,肥胖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會使胰島素無法正常發揮功能,形成胰島素阻抗,導致血糖控制更加困難。患者在高血糖初期往往不會感到身體不適,也不會想積極控制血糖,像上述個案自覺飲食正常,也未察覺自身血糖變化,反而很開心體重減輕,在醫師追問下才發現她飲食過量,攝取過多油脂與糖份,回診當天還吃了蛋糕、餅乾等高糖精緻食物,無形之中增加糖尿病併發症風險。逾5成患者糖化血色素未達標 飯前飯後都要測血糖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在2018年糖尿病品管報告顯示,台灣有高達56.9%患者未達糖化血色素<7%的控制目標。王舒儀主任指出,血糖監測有助於患者了解自身血糖變化,進而認識造成血糖波動的因素,也能提供醫師做為調整治療的依據。而糖化血色素代表患者近三個月的血糖平均值,只能知道平均血糖有沒有達標,無法得知期間內血糖變化的情形,因此,平時飯前與飯後血糖的監測仍有其必要性。藥物可協助控血糖 治療方法多元王舒儀主任進一步說明,飯前血糖目標值為80-130 mg/dL,而飯後血糖目標值則是80-160 mg/dL,同一餐飯後與飯前血糖的差距不應超過60 mg/dL。此外,臨床也常遇到患者飯前血糖值正常,但糖化血色素卻未達標準,這時醫師就會懷疑是飯後血糖控制不佳。目前許多藥物都可以協助改善飯後血糖,若服用口服藥仍不見改善,建議改用針劑治療,現階段也有複方控糖筆作為治療選擇,可以同時調控飯前與飯後血糖,一天只需使用一次,增加用藥的便利性,也不用擔心體重增加的副作用。醫籲積極控血糖 用藥前諮詢醫師王舒儀主任提醒,許多患者常輕忽高血糖的危害,認為後續控制下來就好,但高血糖對身體的傷害會隨時間持續累積,建議患者應更積極地控糖,配合良好飲食與運動習慣,讓治療加分。此外,坊間很多減重法不適用於糖尿病患者,因為每位患者的藥物處方不同,有導致低血糖的風險,建議患者在進行特殊減重法前,應先諮詢主治醫師,控糖才能更安心。(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牙周病不治療 恐患慢性疾病

牙周病不治療 恐患慢性疾病#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陳小姐長期牙齦腫痛,原以為是因工作壓力造成不適,遲遲未理會;但最近疼痛感益發強烈,她隱忍不住才至牙科求診,原以為洗牙就可解決問題,殊不知嚴重牙周病已經纏身!刷牙出血、咀嚼無力 牙周病徵兆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周病科許璧娟醫師表示,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人口完全缺牙比例近2成,除了影響咀嚼功能,造成消化不良、營養攝取不足之外,也可能破壞外觀與降低語言功能,甚至造成心理壓力影響健康。國內外眾多研究也證實,牙周病與許多慢性疾病都有極大的關連性,例如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病及失智症等。此外,台灣成年人罹患牙周病的比率超過半數,牙周病在初期難以自我查覺,部分人30歲左右就會逐漸出現牙周病徵兆,例如刷牙時容易出血、咀嚼無力、齒齦不時隱約腫痛等,而40、50歲通常是疾病好發或症狀外顯的高峰期。許璧娟醫師指出,臨床上,常見民眾因長期疏忽或生活忙碌,無暇就醫或定期檢查,等到忍無可忍才求診時,已有多顆預後不佳或無望的患齒,錯過黃金治療期,必須接受手術或複雜性治療來保全,甚至不得不拔除以遏制持續感染與後續口腔重建的情況發生,結果花費更多的時間與金錢,治療過程也更加辛苦。擁有健全銀髮生活 從口腔照護開始在牙醫師全國聯合會呼籲下,政府於2011年推出牙周統合照護計畫,推廣口腔衛生教育,希望藉由牙周病基礎治療,保健國民的齒齦;幾年下來,成效逐漸顯著與普及,估計因及時診療而免除拔牙命運的患齒達數十萬顆,嘉惠上百萬人次的民眾。因此,期待擁有健全的銀髮生活,就不能忽視口腔照護,許璧娟醫師提醒,牙齒有不適要立即就醫,並定期至牙科檢查,替自己鞏固牙周健康做個樂活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