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誰惹阿嬤生一肚子氣?產氣性膀胱炎作祟

誰惹阿嬤生一肚子氣?產氣性膀胱炎作祟#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70歲蔡阿嬤長年罹患糖尿病且長期洗腎,日前在家因發燒、呼吸喘經家人送往急診,抽血發現發炎指數極高、尿液很濁,再經電腦斷層檢查確診為罕見疾病「產氣性膀胱炎」,如同「生了一肚子氣」,透過抗生素治療後,症狀終於改善,所幸及早發現,才免於膀胱壞死和敗血症的風險。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室主任林軒任表示,這名患者在急診的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膀胱內出現鵝卵石般的氣體,且膀胱壁不規則增厚,研判導致尿路感染,造成產氣性膀胱炎,後續經細菌培養,證實尿液中含有大腸桿菌。 初期症狀是下腹疼痛、血尿 逾8成患者有糖尿病史產氣性膀胱炎為較為罕見疾病,好發於女性及60歲以上患者,約有八成初期症狀是下腹疼痛,其他症狀包括血尿、胃口變差、解尿困難、發燒、呼吸喘等,其中超過八成患者有糖尿病史,這是由於尿中葡萄糖濃度上升,提供大腸桿菌或克雷氏菌有利的生長環境,一旦泌尿道清潔不佳,就會使膀胱感染的病菌分解身體內的糖份,同時產生大量氣體,造成膀胱內脹滿空氣,因而無法儲存一定量的尿液,造成尿液混濁以及上述症狀。 林軒任指出,其中約有兩成的產氣性膀胱炎會逆行性感染致腎臟,造成腎乳頭壞死,甚至造成阻塞形成水腎,一旦感染至上泌尿道,往往需要放置腎臟引流管,若感染仍無法控制,則必須進行壞死的腎臟切除,而且這些患者甚至有高達兩成五的死亡率。 嚴重需切除部分膀胱 還恐惡化為產氣性腎盂腎炎針對產氣性膀胱炎,主要治療為抗生素治療,而大部分病原菌為大腸桿菌或克雷氏菌,若持續性血尿造成膀胱阻塞的患者,則需要搭配膀胱灌洗將血塊及壞死的細胞由尿管排出。另外,約有一成的產氣性膀胱炎的患者由於膀胱壁嚴重潰爛、持續性血塊凝固於膀胱內時,則需透過泌尿科施以內視鏡手術,以協助清除潰爛的膀胱壁,若膀胱壁已經被感染破裂,則必須進行部分膀胱切除術。 林軒任提醒,產氣性膀胱炎是糖尿病患者容易引起的併發症,雖然並不常見,但若感染程度嚴重,恐惡化為產氣性腎盂腎炎,屆時有致命風險,不可不慎。

大嬸變辣媽 她靠這招減重甩開糖尿病

大嬸變辣媽 她靠這招減重甩開糖尿病#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4歲的趙小姐是藥品代理商,因忙於業務,經常飲食不均衡、三餐不定量,身高163公分的她體重飆至85公斤,在36歲時就被診斷出二型糖尿病,從此展開每天服用糖尿病藥物的生活,成了標準的「糖胖症」患者。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 八成以上合併肥胖問題「糖胖症」是指第二型糖尿病合併體重過重,在第二型糖尿病的患者中,有八成以上合併肥胖問題。糖胖症患者若沒有控制好血糖,未來易併發心血管疾病,視網膜,神經及腎臟病等疾病。過去二型糖尿病治療方式以服用血糖藥或施打胰島素為主,但近十年來有更多糖胖症患者選擇透過減重代謝手術瘦身,同時揮別糖尿病用藥,趙小姐因藥物控制逐漸變差,決定接受減重代謝手術。手術一年半後,趙小姐飯前血糖從190降至83,不需再服用血糖藥,更成功的減下25公斤。除了一擺長年的藥罐子生活,更甩掉過去的大嬸形象,成為人人稱羨的辣媽! 40歲的徐先生,從小就是個胖男孩,國中開始用過各式減重方式,雖然曾經靠著吃代餐瘦30公斤,但卻在短短三個月復胖回比原本更重的體重,因此決定進行減重手術。透過胃繞道手術,身高180公分、BMI 56的他,手術後一年內成功減去90公斤。減重後,不僅因長期體重壓迫而產生的膝關節疼痛消失,也治癒因肥胖引起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現在他工作精神更好、效率更高,一甩過去的疲倦感。瘦身成功後的徐先生,除了體態上明顯的轉變,在個性上也變得更加陽光自信,開始拓展交友圈,參加各式戶外運動活動鍛鍊體力,並且結交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伴侶,展開幸福人生之路。術後仍需忌口搭配運動 才能維持手術效果安南醫院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黃致錕院長指出,80%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透過減重代謝手術後,不需要服用血糖藥及施打胰島素來控制血糖,男女都能得到十分顯著的效果。但不論減重手術或代謝手術,都必須搭配營養師及體適能老師為每名患者安排的個人化營養指導及運動訓練計畫,才能真正達到手術效果。

糖尿病患半夜腹瀉止不住 中醫有解

糖尿病患半夜腹瀉止不住 中醫有解#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有對夫妻一起來看診,丈夫長期有拉肚子的問題,尤其是晚上特別嚴重,根本沒辦法睡覺,每間醫院的腸胃藥都吃過,也做了很多檢查,排除腫瘤和發炎問題,但也只是吃止瀉藥治療。看他體型消瘦,面色暗沉,這個問題應該有很長一段時間了,慢性腹瀉確實是很難處理。我問「除了止瀉藥,還有使用什麼藥物?」他說,還有一些腸胃蠕動、消脹氣的藥,因為有糖尿病,也長期打胰島素。新陳代謝科醫師認為,我拉肚子可能和糖尿病有關,但也只能用止瀉藥來處理。為什麼糖尿病會造成慢性腹瀉?我們的腸胃道機能,有很多的機能是由迷走神經控制,也是最長、分布最廣的自主神經系統。控制不良的高血糖,會在全身流竄、到處破壞,這些細小的自主神經系統更是容易受到傷害。像是腸胃道的蠕動、消化液的分泌、括約肌的收縮放鬆等,在腸胃道的自主神經系統受到損傷後,一切都會變得異常,胃排空困難、胃酸分泌異常、腸道蠕動異常,會導致胃脹、噁心、嘔吐、腹痛、胃食道逆流、脹氣、消化不良、腹瀉、腹痛、便祕。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糖尿病造成的慢性腹瀉,主要是因為腸道自律神經病變和腸道蠕動因子分泌異常所致,造成腸胃蠕動發生障礙,特徵是腹瀉與便秘交替發生,與大腸激躁症不同的是,腹瀉較常發生於夜間,症狀與情緒無關。糖尿病腹瀉,是屬於中醫「泄瀉」範疇。在中醫古籍《黃帝內經.素問.陰陽別論》提到「二陽結謂之消」是指胃腸結熱導致消渴,消渴症患者因濕熱結於胃腸而傳化失常導致瀉下,或熱結於內,日酒傷津耗氣,脾失健運,胃失和降而致腹瀉,或情志不遂,氣機不利,肝失調達,橫逆侮脾而泄瀉,或脾陽損及腎陽,脾腎陽虛,命門火衰,氣化無權而腹瀉等,濕熱侵襲、肝氣乘脾、寒熱錯雜、脾胃虛弱是糖尿病腹瀉的常見類型。高血糖全身流竄破壞 釀腸胃道神經病變中醫治療方面,腸胃道的神經病變,和中醫病機的痰、濕、淤、滯有關,利用健脾化濕、理氣和胃、補中益氣、活血化瘀、芳香化濁、溫化寒飲等方法,加上可針對性改善神經系統功能的中藥,以及每個人體質不同的個別調理,糖尿病的腸胃神經病變是可以治療的。調理一段時間後,他回診時高興地說:「蔡醫師,我這幾天睡得不錯,半夜都沒有腹痛拉肚子了,中醫調理比止瀉藥還要有效呢!」(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誤信釋迦降血糖 糖尿病患血糖狂飆

誤信釋迦降血糖 糖尿病患血糖狂飆#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坊間流傳吃釋迦可以降低血糖,營養師提醒,釋迦營養價值高,但含糖量也高,若一次性攝入過多,仍會影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宜攝取適當的總糖量。含有豐富的鉀、鎂及維生素C 糖分也不容小覷近日多名糖尿病患者至衛福部南投醫院返診追蹤時,發現原本控制得當的血糖增加許多,在營養師詢問下,發現正逢釋迦產季,這幾位糖友不約而同地都吃掉一整顆釋迦,詢問下才得知道他們誤信吃釋迦能降血糖,甚至能治療糖尿病的傳言。南投醫院營養師毛柔壹表示,12月為釋迦的產季,是目前當季的水果之一,其營養價值高,含有豐富的鉀、鎂及維生素C。釋迦口感綿密,香甜可口,因此糖分也不容小覷,所以慢性病患者要小心適量地攝取。台灣的農業技術先進,經由技術改良後的釋迦個個都碩大飽滿還帶有特殊的香氣,好吃得讓人停不下來,毛柔壹指出,每100公克去皮去籽釋迦就有104大卡的熱量,是一種熱量及營養密度較高的水果,目前市售的釋迦約一顆一斤重,若一次食用一顆即超過建議分量,因此提醒糖尿病患者應控制分數,除了分次食用外,多人一起分食也是一種方法。此外,為避免攝取過多糖分,建議攝取頻率也不宜過多,一周一、二次為限,並與其他水果輪替食用。若是腎功能不佳及限鉀的患者最好與營養師討論後再攝取,避免攝食過量的鉀離子。攝取過量 餐後至少做30分鐘以上運動毛柔壹建議,若不小心吃過量,餐後進行至少30分鐘以上的運動,消耗多攝取的熱量及糖分。也提醒糖尿病患者均衡飲食、適當運動、遵從醫囑,別誤信偏方控糖,以維持血糖穩定。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 易感染牙周病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 易感染牙周病#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所引起的併發症如腎臟病、心臟病比較為大家熟知,口腔疾病雖然困擾很多患者,卻常常被忽略。糖尿病患常見的口腔疾病包括牙周病、齲齒、口乾、口角炎,甚至口腔黏膜有黴菌感染或出現扁平苔癬。研究發現,糖尿病患罹患牙周病的機率比一般人高2至3倍,血糖控制不良者罹口腔疾病風險及牙周齒槽骨破壞的狀況可能更為嚴重。三餐飯後睡前用牙刷、牙線清潔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思綺指出,糖尿病患常得到口腔疾病的原因,可能是因為口腔環境更容易使細菌滋生,此外,免疫力較差及局部發炎,都有可能增加齲齒及牙周病發生的機會。陳思綺建議,除了控制好血糖外,糖尿患者應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及定期進行口腔檢查,每日至少兩次於餐後或睡前使用牙刷、牙線或牙間刷等工具進行牙齒清潔。刷牙時流血、有搖動感應就醫 預防缺牙危機如刷牙時流血、口臭、牙齦萎縮、牙齒有搖動感或食用冷熱食物牙齒感覺痠痛,必須儘快到牙科診斷及治療,避免延誤造成牙齒搖動、鬆脫或需要拔除而造成缺牙,影響後續的生活品質。

減重手術蒸發50公斤 擺脫藥罐人生

減重手術蒸發50公斤 擺脫藥罐人生#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在台灣,平約每四人就有一人肥胖。肥胖者若合併第二型糖尿病,稱為「糖胖症」;這類患者如果沒有好好控制血糖,容易併發心血管、腎臟病等疾病。高雄一名半百彭姓老農接受減重手術,半年內體重蒸發了50公斤,並擺脫惱人的三高問題,快樂享「瘦」下半輩子。53歲的彭先生有糖尿病家族病史,媽媽和姊姊都是資深糖友,他在10年前也檢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糖化血色素9.2%(正常值6%以下),三酸甘油脂數值更超過正常值的4倍,體重最重達120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MI)超過40kgm 2(標準值是18.5-24kgm 2)。每4人有1人過胖 合併第二型糖尿病易罹心血管疾病彭先生每月固定在住家附近診所追蹤治療,但因肥胖導致血糖控制不良,還有三高、痛風問題,加上愛喝含糖飲料,家人很擔心他的身體狀況持續惡化,而到高醫體重管理中心門診諮詢。在家人鼓勵下,他接受外科醫師張博智施行微創胃繞道手術,並調整飲食習慣,半年內成功甩油,目前體重已降到70公斤。另外,糖化血色素降到正常5.1%,血脂與血糖等藥物也已完全停藥,健康獲得大幅改善,繼續當快樂農夫。高醫副院長黃明國表示,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糖尿病人口超過220萬人,每年約有16萬新診斷糖尿病患,大多是第二型糖尿病,在2018年健保支出統計,糖尿病醫療花費高達291億元支出,而肥胖已是公認第二型糖尿病的危險因子,在台灣的肥胖盛行率,大約每4人就有1人是肥胖,如何控制血糖及肥胖已是現代人重要的課題。高醫家醫科主任李純瑩表示,第二型糖尿病和肥胖的罹病率迅速增加,主要歸因於日常生活行為的改變,特別是久坐不動的習慣和普遍的西式飲食。對於糖胖症患者來說,體重過重是導致高血糖的主要原因,因此先積極控制體重,特別是改善體脂肪相對重要,然而糖胖症可能同時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症候群疾病,更應於治療時一併考慮。減重手術可治療糖胖症 患者飲食及生活習慣也要改高醫外科減重醫師張博智指出,第二型糖尿病朋友在接受微創減重手術前,可依照「ABCDEF」準則為篩選依據,A代表Age(年齡),B代表BMI(身體質量指數),C是C-peptide(C胜肽),D是Duration(二型糖尿病罹患時間),E是Ethanol(酒精)、Emaciation(身體消瘦),F則是Fat或Fatty Liver(脂肪肝),以上皆須由醫師審慎專業評估,才能達到有效減輕體重、減少體脂肪及大幅改善血糖等問題,常見的胃縮小手術或胃繞道手術都有立即且顯著的效果。因此對於嘗試過各種方法都無法達成體重管理目標,需要藉由減重來改善或緩解糖胖症問題的患者,經由醫師評估後,減重手術是可考慮的方式之一,更可讓超過8成的糖胖症手術病友放下藥罐,達到「沒糖胖,蓋健康」的目標。

糖尿病變害跛行 中醫調理又能趴趴走

糖尿病變害跛行 中醫調理又能趴趴走#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年約60歲的初診患者,一跛一跛走進來診間,一坐下就拉起褲管,露出黯黑的小腿,他說,年初時走路突然腳痛,休息一下會改善,之後慢慢得變成隨時都會痛,走路也一跛一跛的,去大醫院檢查,醫師表示,應該是和糖尿病有關,是糖尿病的周邊血管病變!仔細看他的腳,足踝上有一個皮膚潰瘍傷口,小腿以下的膚色暗黑,足部的脈搏觸診十分微弱、溫度冰冷,這些都是標準的血管病變症狀。他接著說:「有做過遠紅外線治療、高壓氧治療、血管繞道手術,但是效果都不理想,手術後原本一跛一跛的現象已經消失,但是上個月又開始疼痛跛行了,中醫有辦法幫忙嗎?」周邊血管病變 末端組織嚴重缺血會壞死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糖尿病周邊血管病變,是一個很常見、卻很容易被忽略的併發症。長期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的高滲透壓狀態下會造成血管內皮發炎,造成動脈硬化及血管壁基底層增厚,之後會形成組織血氧通透性變差、血液凝聚功能增強,血栓便容易形成,進一步引起血管腔狹窄、阻塞,造成末端組織缺血。缺血了會怎樣呢?最開始的的症狀是在行走或運動時,小腿肌肉因為缺血缺氧引起疼痛,休息後疼痛會緩解消失,臨床上稱為「間歇性跛行症」。如果持續惡化,就會連休息時都會疼痛,更嚴重的會出現夜間疼痛,最後會導致肢端的組織潰瘍或壞死。糖尿病周邊血管病變,在中醫屬於「脈痹」、「皮絡損」的範疇。控制不良的血糖,在體內就是一種邪氣,進一步會產生血瘀、痰濁、痰瘀互結及瘀濁化熱生毒,這些瘀毒久了就會損傷絡脈,也就是小血管損傷。糖尿病是一種本虛標實證,久病必虛、久病必瘀,加上久病的氣虛、血虛、陰虛、陽虛等體質,因正氣虛引發許多內生的病理產物,如血瘀、痰濁、痰瘀互結及瘀濁化熱生毒,並因為本虛抵抗外邪能力弱,容易感受風、寒、濕、熱、毒邪等侵入,造成脈絡痹阻。在中醫古籍《素問‧舉痛論》提到:「寒氣客於脈外,則脈寒,脈寒則縮踡,縮踡則脈絀急,則外引小絡,故卒然而痛,得熱則痛立止,因重中於寒,則痛久矣。」則清楚描寫了周邊血管病變的疾病進程及症狀變化。治療半年潰瘍癒合不再寒足 「終於像正常人了」治療上,依據臨床上常出現的氣血瘀滯、毒瘀互結變化,糖尿病周嫌血管病變以活血化瘀為基本原則,再搭配益氣養陰、散寒解毒、利濕等方法。若是下肢局部紅腫熱痛甚,甚則潰瘍、疼痛甚,屬於邪盛之證,治則是清熱解毒、瘀阻脈絡。若是四肢冰冷、皮膚蒼白,脈搏漸弱,屬於脾腎兩虛,寒濕凝滯之證,治則用溫補脾腎,祛寒通絡。若是面色暗沉,容易口乾,手腳心煩熱等症狀,屬於氣陰虧損、毒瘀互結之證,治則為益氣養陰,解毒通瘀。經過三個月的治療,時常困擾他的下肢疼痛、跛行已經消失了,又經過大約三個月的調理,下肢的潰瘍傷口已經癒合,冰冷的腳也可以感覺到溫暖了。回診時,他高興的說:「我的腳終於像正常人了,還好當初有決定來找蔡醫師調理,真是太好了!」(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走10公尺都難!下肢動脈阻塞恐截肢

走10公尺都難!下肢動脈阻塞恐截肢#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醫師,我的腳都很冰冷,走一點路就會痠痛,得停下來休息。」老太太捶著腿抱怨著。聽完描述,黃柏森醫師便為老太太量測腳背的脈搏,因為這些都是下肢血管阻塞的典型表現,屬於心血管的治療範疇,但因為民眾對此疾病的認識不足,誤以為是關節或筋骨的問題而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期。隨疾病惡化走路距離愈來愈短 冬天症狀更明顯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黃柏森醫師指出,導致下肢血管阻塞的原因主要是動脈粥狀硬化,也就是膽固醇堆積在血管壁,血管管徑愈來愈小,使得組織無法獲得充足的血液供應而產生各種症狀。黃柏森醫師解釋,除了足部冰冷、腳麻以外,下肢血管阻塞進展到中度時會以「間歇性跛行」來表現,也就是在行走一段距離後便感到腿部痠麻、疼痛、無力,必須停下來休息才能繼續行走。隨著疾病惡化,行走距離將愈來愈短。尤其是天氣較冷的時候,血管收縮,這些症狀會更加明顯。隨著血管阻塞程度變高,腿部缺乏養分供應將會導致持續性的疼痛,且一旦受傷,即使是很小的傷口也會難以癒合;若未即時治療,皮膚將缺血壞死,而變成紫黑色,甚至併發感染而需要截肢處理。身為醫師,最不樂見的就是截肢,因為截肢不僅影響患者外觀、行走功能、工作能力,此外,截肢後死亡率在一年內高達34%,對家屬的心理與經濟皆是很大的負擔。治療下肢周邊動脈阻塞 三高務必嚴格控制黃柏森醫師說明,下肢血管阻塞、冠狀動脈阻塞、中風皆屬於血管阻塞的疾病,面對各種血管阻塞,務必將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嚴格控制,並視情況搭配使用預防血栓形成的藥物,並且定期回診追蹤調整用藥。而針對民眾常詢問的促進血液循環的健康食品,不論是國際治療指引或是臨床經驗都覺得治療反應不一,只能當作附加治療,民眾務必還是需要找尋專業醫師並配合醫師處方用藥。黃柏森醫師說,當血管阻塞程度已經太高,單靠藥物不足以治療時,進一步下肢血管阻塞的治療可分為外科繞道手術或導管介入手術。外科繞道手術是取下一段病患的靜脈或是用人工血管嫁接於血管上游和血管下游健康的部位,讓血流可以繞道跨過狹窄阻塞的地方恢復遠端的血流供應,手術需要全身麻醉,侵入性及麻醉風險較高,但目前研究認為長期維持血流暢通的機會較高。介入性導管手術的侵入性則較低,過程類似於大家熟悉的「心導管手術」,醫師會在X光輔助下,將導管放入狹窄的動脈中,利用醫療器材來拓寬血管管徑。由於下肢血管管徑較大,而且血管會隨著腿部動作伸縮、扭曲或彎折,如果置放堅硬的金屬支架,可能有支架變形折斷的風險,因此目前國際上的共識是「leave nothing behind」,盡量不要在體內放入金屬支架。進行導管手術,最常見的有氣球導管擴張術,利用氣球導管將硬化的膽固醇斑塊壓扁而擴大血管管徑,然而當斑塊太硬或阻塞程度太高時,其效果有限。假使氣球導管撐過之後,管徑依舊狹小,必要時會再放入金屬支架以維持血流。除了氣球導管與支架以外,為了防止日後血管壁發炎、纖維化導致血管再度狹窄,可考慮使用塗藥球囊將紫杉醇藥物塗至血管壁內,抑制血管壁細胞增生,避免或是延緩血管再次阻塞,目前研究指出,使用一般氣球擴張術,2年內血管暢通率約5成,若是使用塗藥球囊,2年內血管暢通率則可提高到約8成左右。黃柏森醫師解釋,部分患者的鈣化斑塊在氣球擴張術之後不易壓扁,而鈣化如同牆壁的斑塊也會影響塗藥球囊的效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可考慮採用斑塊旋切術,也就是一種去除血管內斑塊的裝置,透過刮除或旋磨的方式去除粥狀硬化斑塊,恢復血管管徑,讓血管更持久地暢通、不阻塞。9旬嬤欣喜恢復行動力 可自行如廁串門子由於治療的方式很多,醫師會根據患者的狀況選用合適的做法,並非每個病灶都需要使用斑塊旋切裝置這樣的治療方式,但在某些特別的病灶就得多花點精力來處理,例如阻塞長度較長、鈣化嚴重的病灶等,尤其是位於關節處的血管,因為比較不適合放置支架,因此比較建議使用斑塊旋切搭配塗藥球囊來治療。黃柏森醫師回憶,曾經有位90歲的老太太,右腳跛行已經2、3年之久,漸漸嚴重到走10公尺去上廁所都會痠痛到無法行走。檢查發現右鼠蹊部的血管有嚴重鈣化的斑塊導致血管幾乎完全阻塞,當時花了30分鐘才終於穿過病灶,使用氣球導管擴張仍無法打開血管管徑,於是決定進行斑塊旋切術,經過多次刮除終於將塞滿血管的斑塊刮除,再搭配塗藥球囊完成治療。後續經過一年半的追蹤,沒有發生再狹窄,病人也沒有跛行症狀,能夠自行上廁所或走到隔壁跟鄰居串門子,讓老太太十分開心。如何預防下肢周邊動脈阻塞?黃柏森醫師強調,患者務必按時服藥,好好控制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可以有效降低下肢血管阻塞的風險。適度的行走復健能夠改善下肢血液循環,也能刺激側枝循環血管增生。此外,氣溫較低時,血管容易收縮使症狀惡化,因此要多多注意保暖。由於糖尿病患者大多合併神經病變導致感覺遲鈍,平日須留意足底及腳指頭皮膚的狀況,若有傷口便需謹慎照顧或就醫,以免感染惡化,甚至截肢。黃柏森醫師提醒,因為民眾對於下肢血管阻塞較不熟悉,容易延誤就醫,甚至拖到腳趾發黑,此時治療難度很高效果也較差,因此呼籲民眾要對腿部冰冷、痠麻、疼痛提高警覺,及早就醫、及早治療。血液循環不佳的組織容易出現不易癒合的傷口,若發現足部傷口超過兩周仍未有癒合跡象,便須檢查是否有動脈阻塞或靜脈疾病的問題。(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