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每天吃4碗白米飯 罹糖尿病風險高?

每天吃4碗白米飯 罹糖尿病風險高?#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吃很多糖、澱粉食物或飲料一定會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嗎?小時候常常聽到「你再吃那麼多糖小心得糖尿病」的說法,實際上兩者間沒有絕對關係。但研究顯示,吃對碳水化合物有助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多吃全穀類食物 取代精緻碳水化合物有兩項研究指出吃具有高升糖指數(Glycemic imdex, GI)的簡單糖或是如麵包與白飯之類的精緻碳水化合物會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而食用全穀類食物則能降低風險。第一個研究涵蓋超過4萬名非裔美國女性,追蹤8年後,將近有2千人發展成第二型糖尿病,結果發現升糖指數與發展為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增加有關連。非裔美國女性吃的食物大多為高升糖指數,比起吃著較低升糖指數飲食的人,她們較容易發展成第二型糖尿病。深入研究她們的飲食組成後,發現攝取最多穀類食物的女性,發展成第二型糖尿病的比例,比攝取最少的女性要來得低。就我們的日常飲食來看,只要簡單地將白麵包(兩片能提供1.2公克纖維)改為全穀類麵包(兩片能提供3.8公克纖維),或是取代為一杯葡萄乾穀類(5~8公克纖維)或用一杯燕麥粉(4公克纖維)取代玉米脆片(0.5公克纖維),這樣的改變能讓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降低10%。簡單碳水化合物 升糖指數較高升糖指數是一種評估碳水化合物食物對血糖影響的指標。簡單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升糖指數較高,攝取後會使血糖快速上升後快速下降;而如全穀類的低升糖指數食物所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在腸道中會被緩慢消化吸收,有讓血糖穩定的作用。第二個研究則是追蹤6萬5千名中國女性,為期5年。研究期間,超過1600名女性發展為糖尿病,從這個研究結果發現,碳水化合物攝取越多越容易發展成第二型糖尿病。整體來說,碳水化合物吃最多的女性罹患此疾病的風險比攝取最低者多了28%。審視飲食均衡 是否缺乏某些營養素研究者發現,飲食為高升糖指數的女性較容易發展為第二型糖尿病,尤其是每天吃超過300公克白米者(3.75碗白飯),罹患率比每天攝取低於200公克(2.5碗)者要多78%。白米是世界上多數人的主食,這些研究資料連結了精緻碳水化合物與第二型糖尿病間的關係,不過並未針對蔬菜與水果的影響進行研究,由於這兩類食物含有豐富的纖維,纖維與精緻碳水化合物一起吃的話,有延緩血糖上升的作用。看完本文不要急著否定精緻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而是審視是否攝取某類食物過多了,或是長期缺乏某一些營養素,才是重要的關鍵。

美食不忌口體重卻下降?血糖失控警訊

美食不忌口體重卻下降?血糖失控警訊#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罹患糖尿病近兩年的60歲女性,過去血糖一直控制良好,糖化血色素都控制在6.5%以下,飯後血糖也不超過160 mg/dL;然而今年農曆年節期間,她面對美食不僅來者不拒,體重還明顯下降,甚至一度以為自己疾病控制良好而沾沾自喜。未料年後回診檢查,飯後血糖竟高達500mg/dL,並出現多吃、多喝、多尿的糖尿病典型症狀,才驚覺自己誤會大了!所幸在醫師的評估下,暫時改採胰島素積極治療,幫助她血糖回穩。肥胖與不良的飲食習慣 血糖控制難上加難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王舒儀表示,體重管理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課題,肥胖與不良的飲食習慣會使胰島素無法正常發揮功能,形成胰島素阻抗,導致血糖控制更加困難。患者在高血糖初期往往不會感到身體不適,也不會想積極控制血糖,像上述個案自覺飲食正常,也未察覺自身血糖變化,反而很開心體重減輕,在醫師追問下才發現她飲食過量,攝取過多油脂與糖份,回診當天還吃了蛋糕、餅乾等高糖精緻食物,無形之中增加糖尿病併發症風險。逾5成患者糖化血色素未達標 飯前飯後都要測血糖根據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在2018年糖尿病品管報告顯示,台灣有高達56.9%患者未達糖化血色素<7%的控制目標。王舒儀主任指出,血糖監測有助於患者了解自身血糖變化,進而認識造成血糖波動的因素,也能提供醫師做為調整治療的依據。而糖化血色素代表患者近三個月的血糖平均值,只能知道平均血糖有沒有達標,無法得知期間內血糖變化的情形,因此,平時飯前與飯後血糖的監測仍有其必要性。藥物可協助控血糖 治療方法多元王舒儀主任進一步說明,飯前血糖目標值為80-130 mg/dL,而飯後血糖目標值則是80-160 mg/dL,同一餐飯後與飯前血糖的差距不應超過60 mg/dL。此外,臨床也常遇到患者飯前血糖值正常,但糖化血色素卻未達標準,這時醫師就會懷疑是飯後血糖控制不佳。目前許多藥物都可以協助改善飯後血糖,若服用口服藥仍不見改善,建議改用針劑治療,現階段也有複方控糖筆作為治療選擇,可以同時調控飯前與飯後血糖,一天只需使用一次,增加用藥的便利性,也不用擔心體重增加的副作用。醫籲積極控血糖 用藥前諮詢醫師王舒儀主任提醒,許多患者常輕忽高血糖的危害,認為後續控制下來就好,但高血糖對身體的傷害會隨時間持續累積,建議患者應更積極地控糖,配合良好飲食與運動習慣,讓治療加分。此外,坊間很多減重法不適用於糖尿病患者,因為每位患者的藥物處方不同,有導致低血糖的風險,建議患者在進行特殊減重法前,應先諮詢主治醫師,控糖才能更安心。(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牙周病不治療 恐患慢性疾病

牙周病不治療 恐患慢性疾病#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陳小姐長期牙齦腫痛,原以為是因工作壓力造成不適,遲遲未理會;但最近疼痛感益發強烈,她隱忍不住才至牙科求診,原以為洗牙就可解決問題,殊不知嚴重牙周病已經纏身!刷牙出血、咀嚼無力 牙周病徵兆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牙周病科許璧娟醫師表示,根據統計,台灣65歲以上人口完全缺牙比例近2成,除了影響咀嚼功能,造成消化不良、營養攝取不足之外,也可能破壞外觀與降低語言功能,甚至造成心理壓力影響健康。國內外眾多研究也證實,牙周病與許多慢性疾病都有極大的關連性,例如糖尿病、心臟病、腎臟病及失智症等。此外,台灣成年人罹患牙周病的比率超過半數,牙周病在初期難以自我查覺,部分人30歲左右就會逐漸出現牙周病徵兆,例如刷牙時容易出血、咀嚼無力、齒齦不時隱約腫痛等,而40、50歲通常是疾病好發或症狀外顯的高峰期。許璧娟醫師指出,臨床上,常見民眾因長期疏忽或生活忙碌,無暇就醫或定期檢查,等到忍無可忍才求診時,已有多顆預後不佳或無望的患齒,錯過黃金治療期,必須接受手術或複雜性治療來保全,甚至不得不拔除以遏制持續感染與後續口腔重建的情況發生,結果花費更多的時間與金錢,治療過程也更加辛苦。擁有健全銀髮生活 從口腔照護開始在牙醫師全國聯合會呼籲下,政府於2011年推出牙周統合照護計畫,推廣口腔衛生教育,希望藉由牙周病基礎治療,保健國民的齒齦;幾年下來,成效逐漸顯著與普及,估計因及時診療而免除拔牙命運的患齒達數十萬顆,嘉惠上百萬人次的民眾。因此,期待擁有健全的銀髮生活,就不能忽視口腔照護,許璧娟醫師提醒,牙齒有不適要立即就醫,並定期至牙科檢查,替自己鞏固牙周健康做個樂活人。

糖尿病擅自停藥 染疫死亡率增8倍

糖尿病擅自停藥 染疫死亡率增8倍#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基隆市一名王媽媽長期在彰化治療糖尿病,因擔憂舟車往返,增加感染武漢肺炎的風險,眼看醫師開立的藥物即將用盡,差點面臨斷藥危機。所幸在女兒陪同下到醫院抽血及看診,醫師也開立連續處方箋讓王媽媽方便取藥,兼顧防疫與控糖的目標。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增溫,世界衛生組織(WHO)針對高風險族群提出防疫警告,包含年長者或有氣喘、糖尿病、心臟病等患者。來自中國的數據也顯示,糖尿病患者若罹患武漢肺炎,死亡率為一般患者的八倍。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共同提出呼籲,面對武漢肺炎,糖尿病患者更要持之以恆遵從醫囑用藥,才能減少疾病感染的死亡風險。 長期恐衍生腎臟、視網膜病變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表示,糖尿病患者一旦感染武漢肺炎,相較於沒有病史者,死亡率高達8.11倍,其中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在於血糖控制。2003年SARS疫情,糖尿病患者也被發現具有較高的死亡率,而患者的血糖高低,普遍被認為是預測疾病預後的一項重要因子。研究發現135名因SARS死亡的患者中,有高達21.5%的患者具有糖尿病病史;另外,文獻也發現因SARS死亡的患者其空腹血糖值(FPG)在治療期間比存活者持續性偏高。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診間觀察到有些患者因為恐懼疫情,即使面臨藥物用盡也不願意回診拿藥,但其實血糖控制不佳,感染病毒後可能增加死亡的風險,糖尿病患者自行停藥,反而讓自己曝露在更高的危險中。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不僅對於病毒感染的抵抗力較差,長期可能衍生心血管問題、腎臟、視網膜、神經病變等併發症。 控制血糖 才有抵抗力對抗病毒黃建寧理事長表示,政府配合疫情擴大遠距診療的範疇,將有就醫需求的居家檢疫隔離民眾一併納入,若糖尿病患者於居家檢疫或隔離期間有回診需求,可透過衛生局轉介給指定的通訊診療機構。因此,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遵照醫囑,尤其是胰島素用藥患者,不要覺得藥沒了、撐幾天就好,因為一旦自行停藥會造成血糖攀升,反而讓自己曝露在較高的死亡風險中。

糖尿病患者 冬季足部護理4個叮嚀

糖尿病患者 冬季足部護理4個叮嚀#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相信大家對一個廣告都不陌生:小女孩騎腳踏車不小心壓到阿嬤的腳,小女孩嚇哭了,但阿嬤卻沒反應。大家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此情況卻常發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據統計,國內截肢者有三分之一是糖尿病患者,因此,一旦發現罹病就應注意血糖控制,而冬季溫差大,末梢神經循環不良的糖尿病患者,皮膚更容易變得脆弱,需要對皮膚多點關心與照護,才可避免產生併發症,對此醫師提供四個保健叮嚀。1.避免產生傷口冬天手腳容易冰冷、僵硬,要小心周邊血管受傷與神經病變,避免不慎造成的傷口感染及惡化,建議不要穿拖鞋,應著布鞋等舒適包腳的鞋子,避免踢到東西造成傷口,並穿棉襪保護。2.腳趾甲照護糖尿病長者每天要自我檢查雙腳有無傷口、紅腫、水泡、擦傷等;洗腳時注意趾甲清潔與修剪,趾甲應修剪成直型,避免修剪成弧形。3.洗澡水溫度洗澡水溫不要過熱,因多數患者伴有周邊神經病變,像是手掌、腳掌感覺異常、麻木,對於溫度的敏感度較差,常已燙傷還不自覺,建議用手臂或請家人幫助測試水溫,宜使用中性肥皂且勿浸泡過久,沐浴後擦拭中性乳液或凡士林滋潤足部肌膚,但不要塗抹在趾縫,避免因潮溼而造成細菌感染。4.勿用熱水袋不要用熱水袋或電暖器直接取暖,因為這些取暖方式對於感覺不靈敏的糖尿病患者,容易造成燙傷。皮膚是人體保護外界的第一道屏障,而糖尿病患的傷口照顧,又比一般人更為不易,故能做好事先的預防相當重要。

罹糖尿病卻拒打胰島素!嚴重恐致洗腎

罹糖尿病卻拒打胰島素!嚴重恐致洗腎#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體重破百的老翁,罹患糖尿病已有20餘年,糖化血色素(HbA1c)高達近10%,過去一直誤以為胰島素與洗腎有關,始終抗拒施打,直到出現嚴重蛋白尿與下肢水腫等明顯腎病變症狀後,才一改對胰島素的成見,開始接受治療。不過,也由於血糖過高,即使加強胰島素劑量,僅改善飯前血糖值,在醫師評估下,改採胰島素配合腸泌素(GLP-1 RA),才進一步穩定飯後血糖。糖尿病易併發腎臟病 血糖長期控制不佳才是主因收治該名患者的童綜合醫院新陳代謝科曾耀賢主任表示,慢性腎臟疾病是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根據2019年糖尿病年鑑報告指出,腎臟病變的比例逐年增加,全台約有近40萬名糖尿病患者併發慢性腎臟疾病,當中又以65歲以上的高齡糖尿病患者增加幅度最多。曾耀賢主任進一步說明,常有患者將胰島素與洗腎做連結,實際上,會進入到洗腎的患者就是因為血糖長期控制不佳,拖到腎臟病變才會如此。而胰島素治療對患者有其必要性,就像近視需要戴眼鏡才能獲得清晰視野,糖尿病患者則需要胰島素的幫助才能穩定控制血糖。飯前飯後血糖都重要 降低心血管等併發症若是糖化血色素無法控制到7%目標值,會以基礎胰島素搭配速效胰島素,針對飯後血糖不佳的患者會配合腸泌素(GLP-1 RA)治療,曾耀賢主任強調,能兼顧飯前與飯後血糖,低血糖風險就相對低,也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的發生。而現階段有結合胰島素與腸泌素的複方控糖筆,一天只需使用一次,增進用藥的方便性。併發症的預防是現今糖尿病治療的重點,曾耀賢主任呼籲,患者平時應落實自我血糖檢測,紀錄飯前與飯後血糖作為後續治療調整的依據。此外,糖尿病的治療也應更加全面,不僅要控制血糖,更須兼顧共病管理,建議患者可以定期安排腎功能與尿蛋白檢查,及早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手腳痲卻不知罹糖尿病 恐釀神經病變

手腳痲卻不知罹糖尿病 恐釀神經病變#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某婦人長年覺得手腳痲麻的,一開始以為是循環不好,加上沒有其他不舒服,所以就不以為意。直到去年,麻的症狀越來越明顯,有時會刺刺痛痛的,穿鞋子感覺怪怪的,容易頭暈、看東西怪怪的,時常疲倦也容易喘,去大醫院檢查才發現是「糖尿病」,空腹血糖將近480。醫師開立維他命B12、止痛藥、循環藥、抗癲癇藥,不過症狀時好時壞。幾個月前,腳底出現一個傷口一直不會好,醫師說因為神經病變的關係,傷口很難好,只能一直清瘡。部分患者可能不知道自己罹患糖尿病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也是造成糖尿病殘障及症狀之主要原因之一。盛行率可由糖尿病剛診斷時之8%左右,到罹患糖尿病後10年後,大約將近50%的患者會出現各種類型的神經損傷症狀,且隨著時間增加,當然也有少數病患和這位病人一樣,之前並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而是主訴四肢末端有麻痺感,至醫院檢查後才發現患有糖尿病。糖尿病神經病變,會依照受損的神經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狀表現,例如感覺神經、運動神經以及自律神經系統的障礙。感覺神經受損的症狀,病人會有四肢末端麻木、刺痛或燒灼感,甚至會有不平衡感(因自體感覺障礙之故);最厲害可能是四肢末端完全失去各種感覺功能(如觸壓、冷、熱、痛)。所以,即使腳上有傷口自己可能也不會察覺。運動神經受損的症狀,主要是四肢遠端的肌肉乏力(例如:連拖鞋都穿不住),甚至萎縮、變形。而自律神經受損的症狀更是千奇百怪,從視力模糊、吞嚥困難、心律不整、排汗異常、姿勢性低血壓、腸胃功能障礙、大小便困難、陽萎等等,對病人造成許多生活上的不便。中醫治療糖尿病 以疏通絡脈、袪邪為要點在中醫方面,糖尿病神經病變屬於中醫『痹症』、『痿症』、『絡病』的範疇,以正氣虛弱、肝脾腎臟腑虧損為本,以痰濁阻滯、血瘀阻絡為標實,所以治療上要以疏通絡脈、袪邪為要點,以活血化瘀為大法,除了依照病患的不同體質加以不同調理之外,也會加入促進神經修復的治療,像是益氣養血、祛風除濕、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滋養肝腎、脾腎雙補、化瘀通絡、溫陽散寒、化痰除濕…等等,都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蔡易昌中西醫師強調,糖尿病神經病變最重要的是病患與醫師必須充分合作配合,最基本的就是血糖必須好好控制,才能避免各種併發症的惡化。患者每天應檢查肢體末端有無傷口的存在,否則,重複的受傷加上癒合的困難,最後難逃被截肢的命運。(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神經病變釀癱瘓 換血七次助重生

神經病變釀癱瘓 換血七次助重生#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沒有罹患糖尿病與高血壓的69歲廖姓男患者,去年11月中旬突然有咳嗽與感冒症狀,逐漸出現腳沒有力氣的狀況,導致行走出現問題,到鄰近醫院就診,被診斷疑似為中風症狀,開立藥物治療卻沒有效果,且越來越嚴重。月底開始進食會有嗆到情況,手腳沒有力氣,竟然連呼吸都困難而需要插管,去年12月初轉院至童綜合醫院並收住院至加護病房。肢體無法動彈如癱瘓 竟罹罕見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經神經內科楊自強主任看診並檢查後,發現個案雖然手腳與身體無法動彈,形同癱瘓一般,但意識清楚可與醫師合作,經詳細問診及臨床神經學檢查,楊自強主任就研判應是罹患罕見的「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因此即刻安排做腰椎穿刺檢查,以及四肢神經傳導檢查,再進行磁振造影檢查(MRI)確定沒有腦梗塞現象,結果符合一開始所研判的罕見疾病,因此立即進行血漿置換術(換血)來治療。由腎臟內科簡孝文醫師進行換血治療,一次使用4袋(一袋約120cc)左右血漿將體內不正常的抗體換出,進行到第四次換血治療時,患者手腳已經可以輕微活動,總共換血七次總計26袋約3,100cc左右的血漿後,患者手腳與身體可以自由活動,從加護病房轉至普通病房進行每日的復健治療,住院共約一個月後已出院返家休養。因病毒或細菌感染 造成多發性神經病變童綜合醫院神經內科楊自強主任表示,「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又被稱為「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 Barre syndrome)」,是一種因為病毒或細菌感染後,引發身體本身免疫系統反應而產生抗體,而這些抗體攻擊了自己周邊神經系統而造成多發性神經病變,病程惡化非常快速,會造成感覺、運動或自律神經失調的情況,不僅肢體癱瘓,連呼吸肌力都造成影響,所以需進行換血治療或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療。換了七次血 終痊癒腎臟內科簡孝文醫師指出,換血治療即為血漿置換治療方式,將攻擊神經髓鞘而造成損傷的血漿抗體過濾置換掉,個案因發病近一個月後才轉至童醫院治療,為能徹底置換體內含有攻擊性抗體的血液,故換血了七次,沒想到個案治療後的預後效果非常好。楊自強主任指出,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目前罹病原因仍不清楚,但大都在發病前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或腸胃炎,可能是細菌或病毒感染後,人體產生的免疫反應,原本要抵抗病毒的抗體反而攻擊自己身體的周邊神經。楊自強主任呼籲,若感冒後逐漸出現四肢無力感,一定要即早就醫,找出真正罹病原因而即早治療,以免造成遺憾。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