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糖尿病為慢性代謝疾病 預防訣竅需知

糖尿病為慢性代謝疾病 預防訣竅需知#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糖尿病早期4大典型症狀為多吃、多喝、多尿及體重減輕,然而女性糖尿病警訊,恐會月經失調、陰部搔癢、反覆陰道念珠菌或黴菌感染、性功能障礙,甚至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導致體重增加、體毛增加及其他代謝問題,甚至不孕。須及早就醫檢查和治療,避免延誤治療。國人約有227萬名糖尿病患,相當於每小時就有1人死於糖尿病。糖尿病是一項慢性代謝性疾病,如果放任不管,所引發的併發症往往相當嚴重。糖尿病的併發症大都是血糖控制不佳引起的,胰島素治療可以幫助控制血糖,是預防併發症,而非造成合併症。糖尿病的成因糖尿病的成因:遺傳體質、飲食型態、肥胖,或是情緒壓力、藥物、懷孕、營養失調等因素。近年來因外食族增多,大多是三高飲食使得營養過剩,增加罹病風險,糖尿病並非是吃太多甜食所致,而是胰島素不足或身體組織對胰島素的反應不佳,造成血中血糖太高所致。糖尿病的飲食糖尿病的治療,除了藥物控制之外,飲食控制與運動也是相當重要,用餐時儘量選擇低油和清淡的食物,烹調方式可採清蒸水煮降低油脂的攝取,儘量避免糖漬、糖醋、蜜汁、太白粉、油脂、沙拉醬及甜點,應多選用蔬菜以增加飽足感,儘量以白開水及茶,代替含糖果汁及飲料。飲酒勿過量,且避免空腹喝酒而導致低血糖發生。糖尿病常見的症狀糖尿病常見的症狀有頻尿、過度口渴、飢餓感增加、容易疲倦、會陰部黴菌感染、體重減輕、活動力差、缺乏興趣與專心、眼花、嘔吐與胃痛、手脚痲痺與陣痛感、傷口不易癒合等。糖尿病患者傷口不易癒合可能與傷口富含糖分,細菌比較容易滋生、高血糖造成血管增厚甚至狹窄,造成血液循環不良,進而導致白血球以及氧氣難以到達傷口處,傷口自然難癒合有關。肥胖、慢性病患 糖尿病高危險群糖尿病高危險因子,若是符合2個或以上,建議每3年就醫篩檢1次:1) 40歲以上,是第二型糖尿病的好發期年齡。2) 有家族糖尿病史。3) 曾檢查為糖尿病前期。4) 體重過重、缺乏運動身體質量指數≧2,或腰圍男性≧90公分,女性≧80公分。5) 罹患多發性卵巢症候群。6) 曾分娩體重大於4公斤的嬰兒,或曾診斷為妊娠糖尿病。7) 有高血壓或高血脂的慢性疾病。8)吸菸、飲酒糖尿病四種類型第一型糖尿病:源自體內免疫系統異常,抗體變得不分敵我,開始攻擊製造胰島素的胰臟β細胞,造成胰臟無法分泌、或只分泌少量胰島素。原因可能是遺傳和環境因子共同作用的結果。第二型糖尿病:超過9成的糖尿病患屬於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患病初期往往沒有症狀,通常大於40歲,且經常有肥胖的外在特徵。妊娠糖尿病:約有5%的婦女在懷孕時,會出現暫時性的糖尿病症狀,原因是體內荷爾蒙的變化,使細胞對胰島素產生阻抗,但病症通常會在產後消失。如果母親在懷孕時罹患妊娠糖尿病沒有妥善治療,間接提高胎兒先天畸形、死胎、巨嬰症的機率。其他:有少數糖尿病案例是由胰臟疾病、內分泌疾病、藥物等因素所引起。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 以心血管病變為最大殺手新診斷的第2型糖尿病10年內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高達20%、罹患心臟病機率是一般人的2至4倍、發生冠狀動脈疾病的風險是一般人2至4倍、引發心臟疾病死亡風險是一般人的3.38倍,同時更比一般人增加3倍中風機率。糖尿病患者必須遵照醫囑服藥控制,平常也要定期到醫院進行尿液篩檢,以也要自我嚴格監測血糖,按時抽血驗糖化血色素,才能避免產生眼、足、腎併發症及疾病惡化。尿病患者必須體重控制、規律運動、正確服藥、定期自我檢測血糖、血壓、血脂、適應壓力,以及定期檢查均是糖尿病良好控制需要的全方位配套,且不可任意停藥,迷信偏方,有身體不舒服要及早就醫,才能把握治療的時機。

嗜喝含糖飲料 當心3高靠近你

嗜喝含糖飲料 當心3高靠近你#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公告之「國民飲食指標手冊」建議,每日飲食中添加糖攝取量不宜超過總熱量的10%,添加糖指在製造或製備食物時加入的糖或糖漿,不包括自然存在食物內的糖,如牛奶和水果,若以成人每日2000大卡算,添加糖所添加的熱量不得超過200大卡,大約是50公克的糖,只要喝1杯就超過攝取量上限!夏天是購買飲料的旺季,為此董氏基金會今年108年1~3月至大台北地區22個常見連鎖手搖杯品牌、55間販售店面,後續調查169款品項,發現1杯540ml紅豆珍珠鮮奶茶全糖為例,實際含糖量約40g、熱量約373大卡,但業者標示糖量卻僅有18g、熱量54大卡,與實際數值分別相差了2.2倍、6.9倍,消費者霧煞煞,不知自己到底吃了多少糖和熱量!董氏基金會再度呼籲,業者應完整如實標示飲料含糖量及熱量,讓消費者有選購手搖杯飲料判斷的依據,減少被誤導的風險。業者糖及熱量的標示與實測值 誤差很大!雖業者有標示糖量或熱量,但將實測值和標示值做比較,發現兩者之間的差距仍相當大,推測誤差可能來自於食材配料:因標示規定糖量和熱量的數值得不含食材配料,只要飲料含有果漿、冬瓜露、粉圓、紅豆、綠豆等便可不計其所帶來的糖量和熱量。而熱量的誤差更加驚人,因食材配料除了糖之外,還含有碳水化合物、脂肪等所帶來的熱量,與只有糖所帶來的熱量相比,相差的倍數更大。含糖飲料喝了暢快 身體卻壞的快!攝取過多時,容易增加許多疾病罹患的風險,如免疫力低下、血糖不穩定、蛀牙、皮膚老化、長青春痘、肥胖,甚至容易造成血壓升高、痛風、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長遠來看也會提高骨折及阿茲海默症等疾病罹患的風險,亦會造成情緒波動大、專注力及學習力下降。根據國民健康署的建議,國人每日飲食中,每日添加糖攝取應低於50公克。世界衛生組織更是進一步的建議,糖的攝取應降低至每日總熱量的5%以下,以預防許多疾病的發生。若戒不了手搖杯飲料,建議可循序漸進的降低攝取頻率或份量、少加食材配料、或以無糖、低糖飲料取代,最重要的是每天喝足白開水,以避免造成身體負擔

糖尿病VS牙周病 特異關係之謎

糖尿病VS牙周病 特異關係之謎#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糖尿病除了會造成視網膜病變、腎病變、神經病變三大併發症外,牙周病也已被列為另一大併發症。長期高血糖引起免疫體質改變,而導致牙周病感受性增加及病情容易惡化,也就是說糖尿病患者發生牙周病,約為一般人的3倍,且糖尿病病史越長,牙周病症狀也會越嚴重。因此糖尿病患者應定期做牙科檢查,以利早期治療。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口腔醫學科顏瑞瑩醫師表示,有些病患因為常常牙肉到處腫脹、牙齒鬆動造成吃東西不方便來求診,我會問:「你平常有沒有吃降血糖的藥?」如果回答有,我就再補一句:「那你糖化血色素多少?」得到的答案通常都比8%大;如果回答:「我沒有在吃降血糖藥」,那我就會說:「你應該去掛個號抽血看看血糖喔!」除了是牙周病專科醫師的直覺以外,實在是因為糖尿病與牙周病的關係真的很密切。糖尿病患有牙周病機率,比一般人高3倍牙周病是因為細菌分泌毒素引起發炎反應而造成牙周組織破壞,所以說牙周病是一種感染也是一種發炎反應。長期高血糖引起免疫體質改變,使得糖尿病患者對感染的抵抗力下降,也讓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這些都與牙周病不謀而合。所以,高血糖導致牙周病感受性增加,也就是說糖尿病患者較容易有牙周病發生,約為一般人的3倍。糖尿病患者傷口不易癒合是因為膠原蛋白代謝異常,除導致傷口容易惡化且復原能力降低,因此一旦有牙周病,病情也會因此加重。若有植牙,發炎感染的機會也會大大提升。相關研究指出有嚴重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血糖不易控制,患者除了配合糖尿病的飲食控制、藥物治療,也要到牙科門診進行全口牙齒檢查及牙周治療,唯有雙管齊下,才能對血糖控制及牙周病病況有相輔相成的效果。糖尿病患者也能進行口腔手術!糖尿病患者如果有考慮牙周手術、補骨手術或植牙治療的話,建議先至牙科門診評估,先進行牙周治療及其他感染控制,才能進一步施作侵入性較高的手術。在血糖控制良好、牙周狀況得到控制的情形下,牙科治療的成效與一般患者無異。

常手麻腳麻 小心是糖尿病神經病變

常手麻腳麻 小心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2014至2017年統計資料,目前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而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約佔50%的糖尿病患者。65歲患有糖尿病的陳伯伯就醫時表示,這2年手麻腳麻越來越嚴重,現在寫字時除非眼睛看著筆,不然筆從手上掉了都不知道;腳感覺麻麻的,走路像踩在棉花上,不知地板在哪裡!這就是糖尿病神經病變的症狀。糖尿病神經病變的表現可以分為:1.正性症狀:麻刺、疼痛或異痛感,晚上感覺尤其明顯。2.負性症狀:以感覺變差為主(痛覺及溫覺)。通常病患抱怨會從腳尖或手指尖開始,慢慢地往上延伸,研究顯示49%患者以感覺變差為表現、34%病患感覺到疼痛,而約有一半的神經病變患者可能尚未出現症狀,需靠神經檢查來提早發現。糖尿病神經病變可分為5大類1.兩邊對稱的多發性神經病變:為最常出現的類型,感覺異常的分佈就像戴著手套、穿著褲襪,病患會因為不舒服的感覺而影響睡眠或生活品質,甚至因為感覺變差容易受傷而不自知,嚴重時若影響到力氣則容易因步態不穩而跌倒。2.自主神經病變:是常見表現之一,可能影響包括:姿勢性低血壓而容易頭暈、影響心律可能導致死亡率增加、便秘、腹瀉、性功能障礙、小便困難、流汗減少。3.顱神經病變:通常影響動眼神經,表現為眼睛周圍疼痛、複視、眼瞼下垂,但是瞳孔功能正常。4.神經根或神經叢病變:多發生於單側胸椎或腰椎神經,其神經支配的區域出現感覺異常或嚴重疼痛,甚至合併肌肉無力症狀。5.肢體的單一神經病變:常見影響為手指及手掌麻木或無力、垂足(腳板下垂抬不起來)。「飲食」+「運動」有效控制血糖1.飲食控醣類:醣類的食用量是影響血糖最重要的因素,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須特別重視「醣類(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以及維持高纖、少糖、少油、少鹽、不過量攝取脂肪以及蛋白質為飲食原則。每日食用肉類的份量,不應超過兩個手掌大。2.中強度有氧運動加肌力訓練:研究顯示,運動可以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並促進游離脂肪酸的代謝。呂雅雲建議糖尿病患飯後1~2小時運動是比較合適的時段,可以先暖身5分鐘再做運動,可降低餐後血糖高峰,還可避免運動時發生低血糖的風險。治療糖尿病神經病變的重點在於良好的血糖控制、手腳的保護(定時檢視手腳是否有傷口、戴手套/穿襪子來保暖)。神經病變造成的疼痛不適感,可以藉由醫師處方抗癲癇藥或抗憂鬱劑來改善症狀。

T1糖友甜蜜的冒險-勇敢與糖同行

T1糖友甜蜜的冒險-勇敢與糖同行#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彭雅筠/綜合報導)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引發社會共鳴,其中包括思覺失調症病患所受到的社會排斥,以及家屬承受的心理壓力,以及家人間的溫暖陪伴,不僅貼近民眾感受,亦發人省思。不僅是身心障礙者受到歧視,現實社會中許多慢性病患者如糖尿病友也面對到同樣的心理與外在處境。因為血糖的問題,糖友們需要不定時補充甜食,也得常常監控血糖;或者必須施打胰島素,卻因大眾對於此疾病的陌生而常被誤認成在課堂上偷吃糖甚至施打毒品,導致糖友擔心他人異樣的眼光,而獨自躲在廁所施打胰島素,生活上都造成一些不便。而家長在面對孩子確診後,最常出現的態度是愧疚感,認為自己對不起孩子,沒能給他天生健康的身體。而有這種想法的父母,很容易將此事的責任承攬在自己肩上,去背負一切,某種程度上讓孩子失去與自己身體和疾病相處的機會。由於身旁同學、同事的不理解,甚或糖友或家人本身的心態無法調整,往往造成糖友們與周遭人士的隔閡。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目前糖尿病人數約200多萬,其中九成以上為國人熟知的第2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僅約百分之一至二為第1型糖尿病(T1DM,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人數約1.5萬至2萬人左右。普遍來說,T1糖友的發病年齡在15歲以下,而在許多病例中發現,最高的發病年齡區間在國小時期。也因為T1糖友人數較少,罹病年齡又低,因此造成T1糖友與家屬龐大的心理負擔。有「糖尿病之父」之稱的林瑞祥教授指出,第1型糖尿病在亞洲並不多見,台灣的數量更少,因此得病的患者往往覺得自己是罕病患者,家屬也不知道該如何照顧。林瑞祥教授說,其實糖尿病友最重要的就是血糖管控,「只要讓血糖降下來就好」,儘管第1型糖尿病在台灣是較少見的一群人,但只要心態正確,嚴格要求自己做好血糖管控,雖然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大部分生活仍可跟一般人無異,且隨著醫療技術越來越進步,T1糖友還是非常有希望的。林瑞祥教授認為:第1型糖尿病的發病很早,糖友們應該要勇敢公開自己的病情狀況讓周遭同學、朋友與師長們知道。他說,很多T1糖友往往很在意別人的眼光,擔心自己是異類,甚至會偷偷去廁所打胰島素。其實只要跟身旁的人公開,讓大家了解狀況,反而大家都會很樂意幫忙,甚至願意當「守護天使」,照顧守護T1糖友們的健康。林瑞祥教授也鼓勵T1糖友們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因為隨著醫療的進步,不久的將來一定會有理想的機器可以幫助T1糖友們的健康,所以目前一定要做好飲食管控與血糖監測,並且保持樂觀的心態,未來一定是有盼望的。「心態是由禍轉福的轉捩點!」糖友跟家人的心態調適是最重要的,重點是他們並不孤單,除了有親友的支持外,亦有如康泰基金會等社會團體資源可以利用。只要勇敢面對,一路上都會有非常多的愛與希望相隨!   

糖尿病友當心!手腳麻痛恐血管阻塞

糖尿病友當心!手腳麻痛恐血管阻塞#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糖尿病在2017年國人十大死因排行第5名,隨著飲食跟生活型態改變,糖尿病有逐漸增加的趨勢,是重要的現代文明病!烏日林新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吳典育表示,糖尿病患者若長期血糖控制不佳,血管處於發炎狀態,造成血液循環不良,常出現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及神經病變。血管阻塞初期症狀 下肢麻木疼痛、感覺異常吳典育醫師說明,隨著年齡增加,動脈血管內壁都可能因膽固醇斑塊逐漸沉積,造成動脈管路內徑逐漸狹窄,發生在心臟表面的冠狀動脈便產生狹心症(心絞痛),發生在四肢周邊血管便稱為周邊血管動脈阻塞疾病。初期症狀會出現下肢麻木疼痛、感覺異常(對溫覺、痛覺、震動及關節感覺變差),可能伴隨肌肉無力、萎縮。若未加控制血糖,周邊血管疾病會持續惡化,從微血管進展到小血管甚至大血管。當周邊血管阻塞時,會出現間歇性跛行甚至無法行走,更可能缺血性下肢疼痛,以及紫紺、局部組織壞死。從血糖及飲食控制 才能減少併發症發生吳典育醫師表示,從治療周邊血管的角度,最重要的是從血糖及飲食來控制糖尿病病因,才能減少併發症的發生。一旦發生血管併發症,建議患者就醫接受治療,除了檢查嚴重程度,也會給予相關治療的藥物;如果良好的藥物治療下,仍有慢性長期傷口不癒、病危性肢體壞死等無法控制症狀,這時必須考慮手術治療,目前在治療糖尿病足有很好的保肢效果,也能大幅緩解肢體缺血性疼痛。介入性治療的特點是微創、幾乎沒有傷口、恢復期短,但是要使傷口完善復原,除了幫助血管打通,還需要良好的感染控制、適當清創、補充營養,甚至復健運動的輔助。如果有這類問題的患者,建議可至心臟血管內科門診諮詢與評估。

反覆包皮炎 竟是糖尿病引起!

反覆包皮炎 竟是糖尿病引起!#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35歲的陳先生包皮反覆發炎已持續半年,每當包皮出現裂傷時便自行塗抹藥膏,近日發覺包皮口變狹窄無法翻開,才趕緊就醫。檢查發現,包皮外觀有明顯紅腫且反覆撕裂傷,驗尿顯示有尿糖,診斷為糖尿病引起的包皮炎。糖尿病患傷口癒合能力差 包皮發炎撕裂傷易反覆發生泌尿科醫師林儒廷表示,門診觀察發現,反覆包皮炎的患者中有1成有糖尿病,常見於30至40歲男性,這群人特點是包皮炎反覆發生,外觀體型肥胖,有糖尿病的家族史,往往罹患糖尿病而不自知。反覆包皮炎竟是糖尿病引起!林儒廷醫師說明,由於糖尿病患血糖控制不佳時,抵抗力會下降,傷口癒合能力較差,因此包皮發炎引起撕裂傷不易痊癒且反覆發生機會增加。包皮炎常因包皮過長、衛生習慣不佳、性接觸、抵抗力下降發生林儒廷醫師進一步說明,包皮炎常因包皮過長、個人衛生習慣不佳、性接觸、抵抗力下降等而發生。在症狀上會出現包皮局部紅腫、疼痛、撕裂傷,同時反覆發炎結痂,會使得包皮口變狹窄,包皮無法翻開,對清潔造成困難,包皮炎的情況更難痊癒。治療方面,視症狀治療包皮炎外,還需做好血糖控制。如果同時伴隨包皮過長,在發炎情況改善及血糖控制良好後,可與醫師討論是否需割包皮。平時注意包皮清潔,單一性伴侶避免危險性行為,謹慎控制血糖,規律運動習慣及作息加強抵抗力,可預防包皮炎發生。最後林儒廷醫師提醒,門診中常出現年輕男性因反覆包皮發炎困擾不已,後續檢查才發現是糖尿病引起。由於糖尿病在初期不一定會有明顯多吃、多喝、多尿、體重下降症狀,因此如果反覆包皮發炎、糖尿病高風險族群應接受糖尿病篩檢,早期發現治療。

講座/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

講座/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當,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及視網膜病變,良好的血糖控制可避免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營養醫療是血糖控制治療計劃中重要的一環,但大部分病友不知哪些食物可吃,而無適當飲食控制。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4月24日(三)舉辦營養講座,由姜貴明營養師主講「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本講座幫助糖尿病友認識均衡飲食、飲食份量代換,使病友飲食更具多樣性!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時間:108年4月24日(三)下午14:00-14: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