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糖尿病擅自停藥 染疫死亡率增8倍

糖尿病擅自停藥 染疫死亡率增8倍#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基隆市一名王媽媽長期在彰化治療糖尿病,因擔憂舟車往返,增加感染武漢肺炎的風險,眼看醫師開立的藥物即將用盡,差點面臨斷藥危機。所幸在女兒陪同下到醫院抽血及看診,醫師也開立連續處方箋讓王媽媽方便取藥,兼顧防疫與控糖的目標。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增溫,世界衛生組織(WHO)針對高風險族群提出防疫警告,包含年長者或有氣喘、糖尿病、心臟病等患者。來自中國的數據也顯示,糖尿病患者若罹患武漢肺炎,死亡率為一般患者的八倍。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共同提出呼籲,面對武漢肺炎,糖尿病患者更要持之以恆遵從醫囑用藥,才能減少疾病感染的死亡風險。 長期恐衍生腎臟、視網膜病變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黃建寧理事長表示,糖尿病患者一旦感染武漢肺炎,相較於沒有病史者,死亡率高達8.11倍,其中很重要的影響因素,在於血糖控制。2003年SARS疫情,糖尿病患者也被發現具有較高的死亡率,而患者的血糖高低,普遍被認為是預測疾病預後的一項重要因子。研究發現135名因SARS死亡的患者中,有高達21.5%的患者具有糖尿病病史;另外,文獻也發現因SARS死亡的患者其空腹血糖值(FPG)在治療期間比存活者持續性偏高。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診間觀察到有些患者因為恐懼疫情,即使面臨藥物用盡也不願意回診拿藥,但其實血糖控制不佳,感染病毒後可能增加死亡的風險,糖尿病患者自行停藥,反而讓自己曝露在更高的危險中。如果血糖控制不佳,不僅對於病毒感染的抵抗力較差,長期可能衍生心血管問題、腎臟、視網膜、神經病變等併發症。 控制血糖 才有抵抗力對抗病毒黃建寧理事長表示,政府配合疫情擴大遠距診療的範疇,將有就醫需求的居家檢疫隔離民眾一併納入,若糖尿病患者於居家檢疫或隔離期間有回診需求,可透過衛生局轉介給指定的通訊診療機構。因此,糖尿病的患者一定要遵照醫囑,尤其是胰島素用藥患者,不要覺得藥沒了、撐幾天就好,因為一旦自行停藥會造成血糖攀升,反而讓自己曝露在較高的死亡風險中。

糖尿病患者 冬季足部護理4個叮嚀

糖尿病患者 冬季足部護理4個叮嚀#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相信大家對一個廣告都不陌生:小女孩騎腳踏車不小心壓到阿嬤的腳,小女孩嚇哭了,但阿嬤卻沒反應。大家可能會覺得不可思議,但此情況卻常發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據統計,國內截肢者有三分之一是糖尿病患者,因此,一旦發現罹病就應注意血糖控制,而冬季溫差大,末梢神經循環不良的糖尿病患者,皮膚更容易變得脆弱,需要對皮膚多點關心與照護,才可避免產生併發症,對此醫師提供四個保健叮嚀。1.避免產生傷口冬天手腳容易冰冷、僵硬,要小心周邊血管受傷與神經病變,避免不慎造成的傷口感染及惡化,建議不要穿拖鞋,應著布鞋等舒適包腳的鞋子,避免踢到東西造成傷口,並穿棉襪保護。2.腳趾甲照護糖尿病長者每天要自我檢查雙腳有無傷口、紅腫、水泡、擦傷等;洗腳時注意趾甲清潔與修剪,趾甲應修剪成直型,避免修剪成弧形。3.洗澡水溫度洗澡水溫不要過熱,因多數患者伴有周邊神經病變,像是手掌、腳掌感覺異常、麻木,對於溫度的敏感度較差,常已燙傷還不自覺,建議用手臂或請家人幫助測試水溫,宜使用中性肥皂且勿浸泡過久,沐浴後擦拭中性乳液或凡士林滋潤足部肌膚,但不要塗抹在趾縫,避免因潮溼而造成細菌感染。4.勿用熱水袋不要用熱水袋或電暖器直接取暖,因為這些取暖方式對於感覺不靈敏的糖尿病患者,容易造成燙傷。皮膚是人體保護外界的第一道屏障,而糖尿病患的傷口照顧,又比一般人更為不易,故能做好事先的預防相當重要。

罹糖尿病卻拒打胰島素!嚴重恐致洗腎

罹糖尿病卻拒打胰島素!嚴重恐致洗腎#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體重破百的老翁,罹患糖尿病已有20餘年,糖化血色素(HbA1c)高達近10%,過去一直誤以為胰島素與洗腎有關,始終抗拒施打,直到出現嚴重蛋白尿與下肢水腫等明顯腎病變症狀後,才一改對胰島素的成見,開始接受治療。不過,也由於血糖過高,即使加強胰島素劑量,僅改善飯前血糖值,在醫師評估下,改採胰島素配合腸泌素(GLP-1 RA),才進一步穩定飯後血糖。糖尿病易併發腎臟病 血糖長期控制不佳才是主因收治該名患者的童綜合醫院新陳代謝科曾耀賢主任表示,慢性腎臟疾病是常見的糖尿病併發症,根據2019年糖尿病年鑑報告指出,腎臟病變的比例逐年增加,全台約有近40萬名糖尿病患者併發慢性腎臟疾病,當中又以65歲以上的高齡糖尿病患者增加幅度最多。曾耀賢主任進一步說明,常有患者將胰島素與洗腎做連結,實際上,會進入到洗腎的患者就是因為血糖長期控制不佳,拖到腎臟病變才會如此。而胰島素治療對患者有其必要性,就像近視需要戴眼鏡才能獲得清晰視野,糖尿病患者則需要胰島素的幫助才能穩定控制血糖。飯前飯後血糖都重要 降低心血管等併發症若是糖化血色素無法控制到7%目標值,會以基礎胰島素搭配速效胰島素,針對飯後血糖不佳的患者會配合腸泌素(GLP-1 RA)治療,曾耀賢主任強調,能兼顧飯前與飯後血糖,低血糖風險就相對低,也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等併發症的發生。而現階段有結合胰島素與腸泌素的複方控糖筆,一天只需使用一次,增進用藥的方便性。併發症的預防是現今糖尿病治療的重點,曾耀賢主任呼籲,患者平時應落實自我血糖檢測,紀錄飯前與飯後血糖作為後續治療調整的依據。此外,糖尿病的治療也應更加全面,不僅要控制血糖,更須兼顧共病管理,建議患者可以定期安排腎功能與尿蛋白檢查,及早預防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手腳痲卻不知罹糖尿病 恐釀神經病變

手腳痲卻不知罹糖尿病 恐釀神經病變#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某婦人長年覺得手腳痲麻的,一開始以為是循環不好,加上沒有其他不舒服,所以就不以為意。直到去年,麻的症狀越來越明顯,有時會刺刺痛痛的,穿鞋子感覺怪怪的,容易頭暈、看東西怪怪的,時常疲倦也容易喘,去大醫院檢查才發現是「糖尿病」,空腹血糖將近480。醫師開立維他命B12、止痛藥、循環藥、抗癲癇藥,不過症狀時好時壞。幾個月前,腳底出現一個傷口一直不會好,醫師說因為神經病變的關係,傷口很難好,只能一直清瘡。部分患者可能不知道自己罹患糖尿病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神經病變是糖尿病最常見的慢性併發症,也是造成糖尿病殘障及症狀之主要原因之一。盛行率可由糖尿病剛診斷時之8%左右,到罹患糖尿病後10年後,大約將近50%的患者會出現各種類型的神經損傷症狀,且隨著時間增加,當然也有少數病患和這位病人一樣,之前並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而是主訴四肢末端有麻痺感,至醫院檢查後才發現患有糖尿病。糖尿病神經病變,會依照受損的神經不同,而有不同的症狀表現,例如感覺神經、運動神經以及自律神經系統的障礙。感覺神經受損的症狀,病人會有四肢末端麻木、刺痛或燒灼感,甚至會有不平衡感(因自體感覺障礙之故);最厲害可能是四肢末端完全失去各種感覺功能(如觸壓、冷、熱、痛)。所以,即使腳上有傷口自己可能也不會察覺。運動神經受損的症狀,主要是四肢遠端的肌肉乏力(例如:連拖鞋都穿不住),甚至萎縮、變形。而自律神經受損的症狀更是千奇百怪,從視力模糊、吞嚥困難、心律不整、排汗異常、姿勢性低血壓、腸胃功能障礙、大小便困難、陽萎等等,對病人造成許多生活上的不便。中醫治療糖尿病 以疏通絡脈、袪邪為要點在中醫方面,糖尿病神經病變屬於中醫『痹症』、『痿症』、『絡病』的範疇,以正氣虛弱、肝脾腎臟腑虧損為本,以痰濁阻滯、血瘀阻絡為標實,所以治療上要以疏通絡脈、袪邪為要點,以活血化瘀為大法,除了依照病患的不同體質加以不同調理之外,也會加入促進神經修復的治療,像是益氣養血、祛風除濕、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滋養肝腎、脾腎雙補、化瘀通絡、溫陽散寒、化痰除濕…等等,都可以有效改善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的症狀。蔡易昌中西醫師強調,糖尿病神經病變最重要的是病患與醫師必須充分合作配合,最基本的就是血糖必須好好控制,才能避免各種併發症的惡化。患者每天應檢查肢體末端有無傷口的存在,否則,重複的受傷加上癒合的困難,最後難逃被截肢的命運。(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神經病變釀癱瘓 換血七次助重生

神經病變釀癱瘓 換血七次助重生#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沒有罹患糖尿病與高血壓的69歲廖姓男患者,去年11月中旬突然有咳嗽與感冒症狀,逐漸出現腳沒有力氣的狀況,導致行走出現問題,到鄰近醫院就診,被診斷疑似為中風症狀,開立藥物治療卻沒有效果,且越來越嚴重。月底開始進食會有嗆到情況,手腳沒有力氣,竟然連呼吸都困難而需要插管,去年12月初轉院至童綜合醫院並收住院至加護病房。肢體無法動彈如癱瘓 竟罹罕見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經神經內科楊自強主任看診並檢查後,發現個案雖然手腳與身體無法動彈,形同癱瘓一般,但意識清楚可與醫師合作,經詳細問診及臨床神經學檢查,楊自強主任就研判應是罹患罕見的「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因此即刻安排做腰椎穿刺檢查,以及四肢神經傳導檢查,再進行磁振造影檢查(MRI)確定沒有腦梗塞現象,結果符合一開始所研判的罕見疾病,因此立即進行血漿置換術(換血)來治療。由腎臟內科簡孝文醫師進行換血治療,一次使用4袋(一袋約120cc)左右血漿將體內不正常的抗體換出,進行到第四次換血治療時,患者手腳已經可以輕微活動,總共換血七次總計26袋約3,100cc左右的血漿後,患者手腳與身體可以自由活動,從加護病房轉至普通病房進行每日的復健治療,住院共約一個月後已出院返家休養。因病毒或細菌感染 造成多發性神經病變童綜合醫院神經內科楊自強主任表示,「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又被稱為「格林-巴利症候群(Guillain Barre syndrome)」,是一種因為病毒或細菌感染後,引發身體本身免疫系統反應而產生抗體,而這些抗體攻擊了自己周邊神經系統而造成多發性神經病變,病程惡化非常快速,會造成感覺、運動或自律神經失調的情況,不僅肢體癱瘓,連呼吸肌力都造成影響,所以需進行換血治療或免疫球蛋白注射治療。換了七次血 終痊癒腎臟內科簡孝文醫師指出,換血治療即為血漿置換治療方式,將攻擊神經髓鞘而造成損傷的血漿抗體過濾置換掉,個案因發病近一個月後才轉至童醫院治療,為能徹底置換體內含有攻擊性抗體的血液,故換血了七次,沒想到個案治療後的預後效果非常好。楊自強主任指出,急性發炎性脫髓鞘多發性神經病變目前罹病原因仍不清楚,但大都在發病前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症狀或腸胃炎,可能是細菌或病毒感染後,人體產生的免疫反應,原本要抵抗病毒的抗體反而攻擊自己身體的周邊神經。楊自強主任呼籲,若感冒後逐漸出現四肢無力感,一定要即早就醫,找出真正罹病原因而即早治療,以免造成遺憾。

肥胖不控制!罹糖尿病風險增4倍

肥胖不控制!罹糖尿病風險增4倍#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遠離糖尿病,先做好體重控制!今年27歲的蕭先生有肥胖家族史,求學時常被同學取笑為「肥豬」,因此感到自卑不敢照鏡子,過去試過6次減重,也曾採取單一飲食法,每餐只吃肉類、蔬菜或水果,卻每次減不到1公斤就放棄。直到今年6月飯前血糖飆高達224 mg/dl,是正常人(70至110 mg/dl)的2-3倍,確診為「糖胖症」才嚇到決心減重。幸好在彰基專業體重管理團隊的幫助下,蕭先生不動手術,光靠飲食和運動,也成功穩定血糖且甩肉21.8公斤,找回自信和健康。身高170公分、堅持拒絕手術減重的蕭先生,學會米飯減半、雞腿去皮等均衡且清淡的飲食秘訣,以及建立有系統且規律的運動習慣,加上Line群組中減重夥伴的相互激勵,5個多月後終於讓體重從117.2公斤減至95.4公斤,衣服尺寸從5L漸漸穿回2L,飯前血糖也降至正常值90 mg/dl左右,不僅整個人變得神清氣爽,對於尋找未來人生伴侶的幸福之路,也越來越有信心。蕭先生表示,只要做好「80%飲食+20%運動」的減重原則,再加上200%的堅持,總有一天可以達成目標。輕忽肥胖 小心糖尿病風險增倍!彰化基督教醫院糖尿病健康e院教學部主任鄭畬方醫師表示,「糖胖症」是糖尿病和肥胖的合稱。調查發現,台灣人體重過重增加的比率逐漸減緩,但受到高油、高糖和高熱量等不健康飲食型態所影響,過重者的肥胖程度卻有逐漸惡化的趨勢。在不健康飲食習慣中,豐富又多元的含糖飲料文化特別需受重視!彰基體系國際糖尿病代謝及慢病康復e院院長杜思德醫師表示,2019年台灣糖尿病年鑑資料顯示,國人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比率連年攀升,關鍵兇手就是含糖飲料,長期攝取不僅易發胖,也會提高糖尿病的風險。改善糖胖症先減重!飲食和運動有秘訣如何逆轉勝「糖胖症」呢?肥胖是百病之源,除了會造成糖尿病,也可能引發脂肪肝、心血管疾病和導致膝關節退化等疾病,因此近年臨床興起「以肥胖為中心」的治療趨勢。也就是說,想要改善糖胖症,應從減重著手,才能治標又治本。鄭畬方表示,改善肥胖主要有飲食、運動、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等4個途徑,其中以飲食和運動最為重要!其中在飲食部分,建議把握4大原則:1.定時定量,六大類營養均衡攝取。2.適度採取「低熱量飲食法」,每人每日攝取總熱量控制在每公斤體重20-25大卡,有助健康減重。3.採取「低脂飲食」、「低醣飲食」(例如生酮飲食法)和「間歇性飲食」等特殊飲食法前,先諮詢醫師,以免減重不成反傷身。且單一特殊飲食法執行超過半年,應再諮詢醫師或營養師以做調整。4.用餐時先吃肉類和蔬菜,再吃米飯,胃腸道的吸收速度較慢,研究發現有助改善血糖。運動的重點則在於將脂肪轉成肌肉,提升基礎代謝率,進而達到減少體重和避免復胖的目的。建議減重者採取「間歇性運動法」,以輕度、中度和強度運動搭配進行,全面提升心肺能力和肌耐力,更有助減重。而較嚴重的糖胖症病友,無法靠飲食和運動減輕體重和穩定血糖,鄭畬方建議可在醫師評估下適度使用胰島素和腸泌素,同時穩定飯前和飯後血糖,不只不會增加低血糖的風險,還能減少體重增加的情況。至於重度肥胖(BMI>35)以上且有併發症者,則可尋求減重手術的幫助。

血糖失控老是覺得餓!中醫食療助改善

血糖失控老是覺得餓!中醫食療助改善#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醫典籍《黃帝內經.奇病論》:「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因此糖尿病在中醫來看就是屬於消耗以及代謝異常的疾病,而會造成血糖高其實在中醫來看原因也非常多,包含傷風外感、營養過盛、機體代謝異常、老化導致肝腎虛損、飲食不節、情志失調、房勞傷腎、先天稟賦不足或過服溫燥藥物等都有可能造成身體的血糖上升,而陰津虧損,燥熱內生就容易消耗身體的能量,所以血糖高底起伏不定的人特別容易感覺到餓。中醫著重調理脾胃 消化存在於血液裡面的葡萄糖目前的西方醫學大部分的治療著重在於末端的降低血糖,所以常常必須限制患者的飲食,而中醫的看法除了希望可以找到血糖上升的源頭病因外,對於高血糖給人體細胞造成傷害需要營養的治療和修復,西方醫學強調了血糖控制而忽視了營養。中醫治療高血糖著重在於解決血糖於身體在吸收利用的功能,調理脾胃使消化系統機能恢復正常,過多存在於血液裡面的葡萄糖才得以被人體再吸收以及利用,達到降血糖的目的。翰鳴堂中醫診所中醫師賴睿昕認為,血糖高的患者必須注重營養均衡,而不僅僅是限制飲食。粗糧達到50%以上,「什麼都吃,什麼都不多吃,糧食、肉、蛋、奶、蔬果等都要均於攝取。過度控制飲食會造成隱性飢餓,反而對身體的運化功能造成傷害。糖尿病造成的病理性細胞缺氧,患者吃的再多也不吸收。食物中的營養必須要轉化成「糖」,在胰島素的幫助下才能進入細胞,為人體提供每天所需的能量。糖尿病患者的胰島細胞有不同程度的受損,無法正常分泌胰島素,或者受體細胞不敏感,導致食物中的「糖」無法進入細胞,大量糖份停留在血液中,出現高血糖和飢餓感;另一方面糖尿病友在治療過程中對飲食的限制也會造成的營養不良。糖尿病一個主要治療措施就是控制飲食,糖尿病人不懂得選擇飲食,害怕血糖升高,不敢吃,胰島細胞得到的營養就越少,分泌的胰島素就越少,血糖就越高,併發症就越多,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食物多樣化 增加運動 飯後再吃水果高血糖的患者首先攝取的食物必須多樣化,以穀物為主,多吃粗糧、水果、蔬菜。攝入適量的營養素,避免所有的加工食品。其次要加強運動,每天6000萬步,保持肌肉和關節功能。而用餐順序也能有效地降低血糖,首先從蔬菜開始吃,幫助抑制血糖值急遽上升的蔬菜(包含菇類、海藻類)可以先行食用,再接著吃蛋白質主菜包含肉類、海鮮類、大豆類、或是乳製品等主菜囉。此時將蛋白質料理留下一半或是三分之一在吃碳水化合物等米飯、麵包、麵食、薯類等食物會讓血糖值上升,最後在吃水果。我常建議患者飯後吃水果,會緩和水果所產生的血糖急速上升作用,因為水果的糖大多屬於單醣類,吸收速度快,糖尿病人飯前吃水果,會使果糖很快被吸收,造成血糖快速增加,因此立即分泌大量胰島素,而對代謝不利。胰島素急速上升,固然使糖分很快下降,但如此很快又餓,為保護身體,等一下反而會吃更多,導致血糖更不穩定,胰島素不是只對糖分有作用,對很多代謝物質也都有作用,胰島素可促進葡萄糖進入肌肉細胞,以合成肝醣;但對脂肪組織的作用是,增加體脂肪合成,降低體脂肪分解,也就是增加身體脂肪。所以分泌太多的胰島素,對身體健康反而是不利的。吃飯要使胰島素分泌穩定,建議先喝湯再吃青菜再吃肉再吃飯最後水果。 高血糖食療 善用南瓜南瓜有一個特點,就是富含大量的微量元素鈷。鈷是人體胰島細胞合成胰島素必須的微量元素,適量攝入,可以幫助我們實現胰島素分泌的正常化,從而降低血糖。另外南瓜富含的果膠能和人體多餘的膽固醇結合,對防止膽固醇失調引起動脈硬化有幫助。所以建議糖友們想吃飯的時候把南瓜一起丟下去煮。推薦食用方法:南瓜適量,米適量,作法南瓜洗凈,切成小方塊,放入有水的鍋中,煮到六成熟的時候再把南瓜加入洗凈的米,用電鍋把米煮熟即可當主食食用。

高以翔心因性猝死 有心臟病恐不自知

高以翔心因性猝死 有心臟病恐不自知#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台灣男星高以翔27日凌晨三點多,錄製大陸節目競賽時,正在跑步卻突然亳無預警的倒下昏迷,心跳一度停止,CPR 搶救15分鐘後恢復心跳並緊急送醫,送到醫院時瞳孔已經放大到邊緣,搶救3小時後仍無法挽回生命,因「心因性猝死」享年35歲。抽菸、三高、壓力、遺傳 皆為心因性猝死高危險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林中行解釋,「心因性猝死」是指在沒有其他明顯原因下,因心臟血管系統問題,突然意識喪失並在一小時內非預期性的死亡。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因子主要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症、抽煙、老化、男性、遺傳等。約八成是冠狀動脈心臟病,大部分是因為2條以上的心臟冠狀動脈阻塞,造成心肌梗塞。根據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一篇關於男性心因性猝死的論文指出,抽菸長達十年以上,會增加心因性猝死症27%的風險。家族中有冠心症病史者,會增加62%的風險,第二型糖尿病會增加75%的風險。高血壓患者之收縮壓每上升10毫米汞柱,會增加13%的風險。高達80%由心室頻脈或心室顫動所引起心因性猝死為國人10大死因第2位,衛福部今年發布十大死因統計指出,心臟疾病死亡人數較先前上升4.5%,且有年輕化趨勢。台北榮總內科心臟團隊表示,估計每年奪走全台約2.3萬~4.6萬條人命,且其中有多達2/3並非心臟病患者。心因性猝死的存活率不高,約10-30%不等,而心因性猝死有高達80%是由心室頻脈或心室顫動所引起,男性常見病因是冠狀動脈疾病,而女性則較多因遺傳性的心肌病變和心律不整所引發。哪些症狀需注意?林中行醫師提醒民眾,高達二分之一的心臟病患,在第一次發生心因性休克時就猝死,而不幸的是其中有很多死者根本不知道自己罹患了心臟疾病,因此建議民眾平常如有容易喘氣、半夜需端坐呼吸、疲倦、雙腳沉重、胸痛、胸悶、心悸、暫時性失去意識、水腫,就要小心是不是有心臟問題,定期做身體檢查,才能及早發現身體疾病對症下藥。有些病患在死亡前,會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昏厥等徵兆,但是有些病人沒有任何徵兆,所以需做好平時預防。一般預防主要是針對前述的危險因子,要控制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戒菸、增加活動量、攝取少量酒精、減肥、情緒上的壓力等。事發當下 即時CPR 搶救當有人發生心因性猝死時,旁觀者應該毫不遲疑地執行兩個動作,第一呼叫別人把體外心臟電擊器拿來,第二,開始執行心肺功能復甦術。若家族成員中有猝死或不明原因昏倒病史者,也應更積極定期檢查,因為那極有可能是前述心肌病變,原發性心律不整的病人,必要時需做24小時心電圖,心臟電氣生理學檢查,或是進一步超音波或核磁共振來確定診斷。當發生胸痛、心悸或呼吸困難等症狀時,應提高警覺盡快就醫。延伸閱讀:正午過熱!心血管疾病者當心激烈運動造成猝死「心因性猝死」突然意識喪失到死亡一小時內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