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享受「腎」利人生 多注意蛋白質攝取!

享受「腎」利人生 多注意蛋白質攝取!#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少醫學研究指出,心血管疾病、慢性腎病、糖尿病等心腎糖族群若多注意飲食、蛋白質攝取,有助保護腎臟,避免提早洗腎。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盧國城在「心腎糖(CKD)醫學營養論壇」中指出,對於一般糖尿病而腎功能正常的病友,會建議蛋白質攝取量控制在每日總熱量16%-18%,一旦攝取過多蛋白質,便容易增加腎臟負擔,讓洗腎風險大增。心腎糖病友注意蛋白質攝取 避免腎臟負擔過大盧國城醫師指出,目前台灣約7萬8千2百多人接受透析治療,其中約45%為糖尿病腎病變造成,另有約15%為心血管疾病患者,由於高血壓沒控制好,導致腎臟負擔加重,洗腎風險自然也跟著攀升。糖友腎功能變差、但未洗腎 更要控制蛋白質攝取總計算來,接受透析的患者,約6成為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不管是慢性腎臟病、糖尿病,還是心血管疾病患者,照護、飲食目標都是希望可以避免病友病情惡化、走到洗腎階段。因此若糖友腎功能開始走下坡,但還沒到洗腎階段,就會建議病友嚴格控制蛋白質攝取量,最好將蛋白質攝取量降到每日總攝取量10%,減輕腎臟工作量。進入洗腎階段 蛋白質攝取量就要往上提升但糖尿病病友腎功能若惡化至洗腎階段,此時蛋白質攝取量反而要增加。盧國城醫師解釋,在這階段,腎臟已失去作用,如果又過度限制蛋白質攝取,蛋白質、熱量攝取不足,病友很容易營養不良,整體健康可能如雪上加霜,更為惡化,因此建議上述族群要增加蛋白質攝取量,最好在每日總熱量攝取量的18%,才能供應身體所需。全方位評估營養攝取 讓病友享受「腎」利人生心腎糖病友在飲食照護方面,不只要注意蛋白質攝取,各種營養素、碳水化合物攝取量、總熱量多寡,以及脂肪攝取量等,也都要納入考量。因此醫師要與營養師、病友、病友家屬組成團隊,並肩作戰,積極評估、控制各營養素攝取,才有機會幫助病友控制病情,享受「腎」利人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

驚!近7成民眾不知肝炎恐致癌

驚!近7成民眾不知肝炎恐致癌#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全球每年約有89萬人因感染B型肝炎病毒而死亡,40萬人死於C型肝炎,臺灣104年肝病死亡人數多達1.3萬人,約占所有死亡人數8%,甚至高過糖尿病(6%)或高血壓(3%)。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指出,感染B、C型肝炎病毒後,可能會導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及肝癌,世界衛生組織訂定7月28日為「世界肝炎日(World Hepatitis Day)」,提醒各國應關注病毒性肝炎及其相關疾病的預防、檢查和控制。民眾對B、C型肝炎防治認知差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楊培銘教授指出,國內的研究顯示肝癌患者中約有60-70%是由B型肝炎引起,20%為C型肝炎。國民健康署對超過3千位25至64歲民眾電話進行訪問調查發現,23.9%民眾從未抽血檢查B、C型肝炎,僅69%民眾了解B、C型肝炎是引起國人肝硬化及肝癌發生主因,可見民眾對肝癌及肝硬化發生原因認知低落。「肝」緊治療 接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為了讓民眾知道自己是否有肝炎情形,國民健康署持續提供民國55年或以後出生且滿45歲民眾,於接受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時搭配B、C型病毒肝炎篩檢服務。未符合上開病毒肝炎篩檢條件者,也可利用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肝功能檢查(GOT、GPT)等項目,如有發現異常者,可依醫師建議接受健保給付必要的病毒性肝炎檢查。國民健康署呼籲民眾「守護心肝,肝緊檢查,肝緊治療」,以遠離肝病及肝癌的威脅。 

增進臥床者生活品質 從「齒」開始就對了

增進臥床者生活品質 從「齒」開始就對了#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對於無法獨立做好個人衛生的病友,口腔不健康就可能「病從口入」,嚴重更會影響到全身健康,因此從「齒」開始做好臥床者的口腔照護才能有效抵禦疾病。預防勝於治療,有研究指出,給予病友正確口腔清潔就會降低吸入性肺炎的機會。清醒時有50%以上活動限制患者可申請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特殊需求者牙科示範中心主任許修銘醫師表示,讓病友有一口好牙避免病從口入,才能增進生活品質。繼民國105年到宅牙醫服務之後,成大醫院也從今(106)年5月起,開始提供居家護理個案到宅牙醫服務。針對清醒時50%以上活動限制在床上或椅子上的患者,若有牙科醫療需求,可向中華民國牙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提出申請。儘量採坐姿 無法久坐就將床升起30度角許修銘醫師提醒照護者,至於日常照護上,為避免因口水聚積在喉嚨而引起病友嗆咳,應儘量讓病友採坐姿;若病友無法久坐,則需將床背升起至少呈30度角,並讓病友側臥。而照護者在餐後及睡前使用牙刷、牙線與牙間刷清潔完牙齒之後,可再用口腔海綿棒依序沾漱口水與口腔保濕凝膠,清潔病友口腔黏膜及舌頭等軟組織。許修銘醫師表示,每天至少1次使用手電筒檢查病人口腔狀況,如有牙齒動搖、潰瘍、牙齦出血或腫脹等異常狀況,就應尋求醫護人員進一步檢查,甚至到宅牙醫服務。要注意的是,臥床者不論是否經口進食,都要做好居家口腔照護,以能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也能因而減少病友及家屬外出就醫的不便。 

少糖少鹽高纖助控糖?當心肌少症!

少糖少鹽高纖助控糖?當心肌少症!#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老年人肌肉流失速度快,罹患肌少症的機會較高,加上某些糖尿病患者因為接收到粗淺的衛教知識,導致長期施行「少糖、少鹽、高纖」的飲食迷思,隨著年紀增長,反而讓肌肉流失速度變得更快!全台約62萬熟齡族罹患糖尿病,對抗飲食迷思造成的肌少症,糖友應該學習增進肌力、控制體重,才能讓下肢不再無力,輕鬆把關老年生活。走4公尺逾6秒、蹲下站不起來就是徵兆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許多民眾也會有肌少症患者較瘦弱的迷思,事實上,老年人因為肌肉骨骼的流失,加上沒有良好飲食、運動習慣,導致肌少症肥胖問題的嚴重程度也越來越嚴重。若出現4公尺走路逾6秒、蹲下後站不起來者就要懷疑可能為肌少症患者。糖友可諮詢專業營養師意見控制血糖「針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藥物治療上肌少症會是重要指標之一」,杜思德理事長提到,診間有一76歲患者陳伯伯,10年前確診糖尿病,透過少油、少鹽、少糖等飲食建議控制血糖。後來出現下肢無力但血糖控制情況仍然不佳。經過穩定血糖用藥,加上專業營養師飲食指導,陳伯伯增胖5公斤、恢復肌力,也大幅提升生活品質。減少熱量攝入 料理可用牛奶代替奶油老是擔心吃錯食物會讓血糖上升?杜思德理事長表示,糖友不要一味追求低卡、低鹽、低糖以免低血糖,另外也要記得足量蛋白質也是肌肉養成的重點,千萬別因自我設限導致失去享受美食的機會。鹿港基督教醫院營養師陳紋慧提醒,家常料理可以以牛奶代替奶油,做好健康管理,減少熱量攝入,同時也能扭轉糖尿病飲食的刻板印象,讓血糖達標同時減少低血糖、肌少症的危險。

講座/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

講座/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容易因不當的血糖控制而造成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及視網膜病變,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可避免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其中營養醫療是血糖控制治療計劃中重要的一環,但大部分病友常抱怨不知哪些食物可吃?而無適當的飲食控制。本堂課幫助病友認識均衡飲食及飲食之份量代換,使病友之飲食更具多樣性!大部分病友常抱怨不知哪些食物可吃?而無適當的飲食控制。本堂課經由林郁珊營養師幫助病友認識均衡飲食及飲食之份量代換,使病友之飲食更具多樣性!名稱: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時間:106年7月13日 (四) 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手腳易麻、腸胃不好?糖尿病已上身!

手腳易麻、腸胃不好?糖尿病已上身!#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就算被宣告罹患糖尿病,大部分的人也是不痛不癢。若不定期健康檢查,等到發現時,恐怕已得病超過10年、20年了,就算沒有自覺症狀,疾病仍持續惡化,即使身體全是毛病,等到產生嚴重併發症時,糖尿病早已惡化得令你後悔莫及了。沒有症狀的疾病 一不留神就奪走健康腎病變、視網膜病變及神經病變,可說是糖尿病的3大併發症。3者都是微細血管和神經,因為醣類而產生的病變。其中,比較早出現症狀的是神經病變。末梢神經及自律神經病變會導致手腳麻痺、感覺障礙、腸胃功能不全、汗腺異常、男性性功能障礙等各種問題。糖尿病患者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只要受點小傷,就會導致細菌入侵,加上末梢神經麻痺而缺乏痛覺,容易因為延遲治療而出現組織壞死,甚至到需要截肢的地步。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須時常留意自己的腳趾的狀況,絕不能忽視小傷。糖尿病併發症會破壞全身血管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視網膜和玻璃體的微血管變得脆弱,受損出血的一種疾病。它會引起視網膜剝離,嚴重者甚至會失明,還可能併發白內障、青光眼等眼疾。腎臟腎小球中的微血管若產生障礙,就會引發腎病變。這時因為腎臟的過濾功能下降,產生蛋白尿及全身水腫等症狀,若沒有及時治療,遲早惡化成腎衰竭,最好走上洗腎的不歸路。這些恐怖併發症,10年後才會陸續爆發出來。糖尿病會傷害全身血管,血液裡的葡萄糖濃度一高,血管內側就會受損,身體為了修補傷口,會凝固血液,導致血管阻塞。因此,血流容易停滯的微血管就會接二連三地死亡,微血管分布密集的眼睛及腎小球,之所以容易產生病變,也是因為這個緣故。肝臟過度疲勞也是糖尿病高危險群這些併發症,必須等到發病後5年、10年後,才會慢慢顯現出來,在那之前,患者幾乎沒有任何自覺症狀。因此,我們需要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才能早期治療。此外,大血管病變也在背後偷偷進行著,動脈硬化、腦血管疾病(腦中風)、缺血性心臟病(心肌梗塞、狹心症)……,這些攸關性命的重症會在出其不意時突然發病,而大血管的動脈硬化,更是從糖尿病高危險群階段就開始了。「脂肪肝」是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別掉以輕心!在葡萄糖的代謝上,肝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因此,總是攝取大量醣類使得肝臟過度操勞的人,以及飲酒過量導致肝功能變差的人,他們身體控制血糖的功能也會變差,造成肝臟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下降,血糖高居不下。常聽到有人說:「我沒有糖尿病,但我有脂肪肝!」如果你也有脂肪肝,請特別注意,有一種看法認為:脂肪肝是糖尿病高危險群。酒精堧易造成三酸甘油酯代謝困難 脂肪肝可以大致分成2種,一種是飲酒過量引起的,另一種則是不是。但絕大多數脂肪肝,都是飲酒造成的。雖然酒精在體內很容易燃燒,但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名為NADPH的物質,造成三酸甘油酯代謝困難。此外,由於身體處於能量過剩的狀態,所以比三酸甘油酯容易燃燒的物質,會大量在體內循環,最後囤積體內,形成啤酒肚。多餘的三酸甘油酯,會被儲存在脂肪細胞內,製造出有害的荷爾蒙,這些荷爾蒙會讓胰島素作用變差,提高胰島素阻抗性。此外,脂肪細胞所製造的荷爾蒙,也有許多會促進動脈硬化。飲酒過量,不只肝硬化,動脈也會跟著硬化!當內臟的脂肪細胞開始囤積三酸甘油酯時,肝臟也會開始存積脂肪。肝臟本來是將葡萄糖轉換成肝糖儲存的地方,因為營養過剩被塞得滿滿的,只好將脂肪以更有效率的形式儲存,因此就形成了脂肪肝。(本文摘自/糖尿病一定有救/采實文化出版)

小傷口釀大禍 癒合不佳恐截肢

小傷口釀大禍 癒合不佳恐截肢#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一位46歲的陳先生本身有糖尿病,後因左腳受傷,導致蜂窩性組織炎,雖至當地醫院就醫、吃藥控制仍無效果,後轉至醫院外科就醫,到院時醫師發現其左腳腳背腫脹、破皮,同時小拇指的第一節已發黑壞死,其壞死部份則由骨科醫師進行截肢手術,再經過一連串密集且跨科的合作,林先生的左腳傷口恢復良好,也可正常活動。傷口顧不好 恐患敗血症大千綜合醫院外科醫師林澤村表示,糖尿病患者常有血管阻塞、神經病變等問題,當有傷口時,不僅癒合狀況不好,又無妥善治療將會面對截肢甚至敗血症的危險。因此,治療糖尿病患者足部傷口時,首先要患者配合醫師控制好血糖及其他全身性慢性疾病,再會同心臟內科醫師疏通足部阻塞的血管,防止傷口感染問題,需藉由細菌培養找出適合的抗生素,並搭配清創處理,最後藉由密集的高壓氧治療,幫助傷口癒合。難癒合的傷口可使用高壓氧治療林澤村醫師表示,難癒合的傷口可以使用高壓氧治療,病人進入壓力艙後,戴上氧氣面罩、關上艙門後就會開始加壓,耳朵會感到刺痛感,在純氧送進來後,患者就必須大口吸純氧約60-90分鐘左右,每做1次的效果可持續6鐘頭,氧氣會溶解在血漿裡面得到的氧氣會被利用掉,6小時後會恢復到做高壓氧前的狀態,意即每做1次只有6小時的效果,傷口會趁這段時間癒合。糖友預防傷口潰爛 醫:保護雙腳很多人輕忽了傷口會與汗水空氣交叉接觸感染,傷口會越來越嚴重,然而,想預防因小傷口而導致傷口潰爛、壞死的情形發生,林澤村醫師建議,糖尿病患者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要穩定血糖之外,還有3招預防方法告訴大家:1) 妥善保護雙腳。2) 平日盡量少穿拖鞋出門,挑選外硬內軟且寬度適宜的鞋子。3) 每天將雙腳清洗乾淨,以免造成細菌感染。

天天控糖減重 降22%心血管致死率

天天控糖減重 降22%心血管致死率#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台灣7成糖尿病患者都有過重及肥胖問題,體重過重不只會增加胰島素阻抗性,還會增加病患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及死亡風險。一名個案本身體型微胖,糖化血色素一直高於8%,施打腸泌素藥物治療後,不到半年就瘦了8公斤,糖化血色素也降到了7%以下。控糖、減重好無力?關鍵是「天天」萬芳醫院糖尿病教育中心衛教師邱妃杏指出,體重管理對第二型糖尿病友尤其重要,但許多病友即使嚴格控制體重,卻不一定看的見成效。近年來已有可以有效幫助控糖減重的腸泌素,輔助糖尿病友同時控制血糖和體重,也可以增加患者的信心,幫助治療過程更順利。根據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統計,4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近7成有過重及肥胖問題。邱妃杏衛教師表示,糖尿病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4倍,「過重」會讓患者在控糖上面臨高死亡率的心血管併發症威脅,甚至讓控糖難上加難。「天天」好習慣 病友較不會漏藥邱妃杏衛教師表示,想要讓糖尿病患者控糖減重事半功倍,其成功的關鍵為「天天」。因為天天量血糖、量體重,搭配每天一次的腸泌素來控糖減重,患者就能即時瞭解到血糖和體重的變化,每天看到一點進步就會越來越有信心,也更積極。再加上一旦養成天天量測血糖、天天打腸泌素的習慣,病友較不會漏藥,有狀況也能即時因應調整。邱妃杏衛教師也呼籲糖尿病友,控糖和體重控制對病友來說是一輩子的事,只要至少維持一年「天天」控糖減重的好習慣。許多患者在前幾個月都能順利地逐步減掉原有體重的5-10%,進而減少心血管致死率22%。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