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少糖少鹽高纖助控糖?當心肌少症!

少糖少鹽高纖助控糖?當心肌少症!#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老年人肌肉流失速度快,罹患肌少症的機會較高,加上某些糖尿病患者因為接收到粗淺的衛教知識,導致長期施行「少糖、少鹽、高纖」的飲食迷思,隨著年紀增長,反而讓肌肉流失速度變得更快!全台約62萬熟齡族罹患糖尿病,對抗飲食迷思造成的肌少症,糖友應該學習增進肌力、控制體重,才能讓下肢不再無力,輕鬆把關老年生活。走4公尺逾6秒、蹲下站不起來就是徵兆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許多民眾也會有肌少症患者較瘦弱的迷思,事實上,老年人因為肌肉骨骼的流失,加上沒有良好飲食、運動習慣,導致肌少症肥胖問題的嚴重程度也越來越嚴重。若出現4公尺走路逾6秒、蹲下後站不起來者就要懷疑可能為肌少症患者。糖友可諮詢專業營養師意見控制血糖「針對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藥物治療上肌少症會是重要指標之一」,杜思德理事長提到,診間有一76歲患者陳伯伯,10年前確診糖尿病,透過少油、少鹽、少糖等飲食建議控制血糖。後來出現下肢無力但血糖控制情況仍然不佳。經過穩定血糖用藥,加上專業營養師飲食指導,陳伯伯增胖5公斤、恢復肌力,也大幅提升生活品質。減少熱量攝入 料理可用牛奶代替奶油老是擔心吃錯食物會讓血糖上升?杜思德理事長表示,糖友不要一味追求低卡、低鹽、低糖以免低血糖,另外也要記得足量蛋白質也是肌肉養成的重點,千萬別因自我設限導致失去享受美食的機會。鹿港基督教醫院營養師陳紋慧提醒,家常料理可以以牛奶代替奶油,做好健康管理,減少熱量攝入,同時也能扭轉糖尿病飲食的刻板印象,讓血糖達標同時減少低血糖、肌少症的危險。

講座/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

講座/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者容易因不當的血糖控制而造成心血管疾病、腎臟病變及視網膜病變,良好的血糖控制是可避免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其中營養醫療是血糖控制治療計劃中重要的一環,但大部分病友常抱怨不知哪些食物可吃?而無適當的飲食控制。本堂課幫助病友認識均衡飲食及飲食之份量代換,使病友之飲食更具多樣性!大部分病友常抱怨不知哪些食物可吃?而無適當的飲食控制。本堂課經由林郁珊營養師幫助病友認識均衡飲食及飲食之份量代換,使病友之飲食更具多樣性!名稱:糖尿病自由吃-認識食物代換時間:106年7月13日 (四) 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手腳易麻、腸胃不好?糖尿病已上身!

手腳易麻、腸胃不好?糖尿病已上身!#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就算被宣告罹患糖尿病,大部分的人也是不痛不癢。若不定期健康檢查,等到發現時,恐怕已得病超過10年、20年了,就算沒有自覺症狀,疾病仍持續惡化,即使身體全是毛病,等到產生嚴重併發症時,糖尿病早已惡化得令你後悔莫及了。沒有症狀的疾病 一不留神就奪走健康腎病變、視網膜病變及神經病變,可說是糖尿病的3大併發症。3者都是微細血管和神經,因為醣類而產生的病變。其中,比較早出現症狀的是神經病變。末梢神經及自律神經病變會導致手腳麻痺、感覺障礙、腸胃功能不全、汗腺異常、男性性功能障礙等各種問題。糖尿病患者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只要受點小傷,就會導致細菌入侵,加上末梢神經麻痺而缺乏痛覺,容易因為延遲治療而出現組織壞死,甚至到需要截肢的地步。因此,糖尿病患者必須時常留意自己的腳趾的狀況,絕不能忽視小傷。糖尿病併發症會破壞全身血管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視網膜和玻璃體的微血管變得脆弱,受損出血的一種疾病。它會引起視網膜剝離,嚴重者甚至會失明,還可能併發白內障、青光眼等眼疾。腎臟腎小球中的微血管若產生障礙,就會引發腎病變。這時因為腎臟的過濾功能下降,產生蛋白尿及全身水腫等症狀,若沒有及時治療,遲早惡化成腎衰竭,最好走上洗腎的不歸路。這些恐怖併發症,10年後才會陸續爆發出來。糖尿病會傷害全身血管,血液裡的葡萄糖濃度一高,血管內側就會受損,身體為了修補傷口,會凝固血液,導致血管阻塞。因此,血流容易停滯的微血管就會接二連三地死亡,微血管分布密集的眼睛及腎小球,之所以容易產生病變,也是因為這個緣故。肝臟過度疲勞也是糖尿病高危險群這些併發症,必須等到發病後5年、10年後,才會慢慢顯現出來,在那之前,患者幾乎沒有任何自覺症狀。因此,我們需要定期檢查,早期發現,才能早期治療。此外,大血管病變也在背後偷偷進行著,動脈硬化、腦血管疾病(腦中風)、缺血性心臟病(心肌梗塞、狹心症)……,這些攸關性命的重症會在出其不意時突然發病,而大血管的動脈硬化,更是從糖尿病高危險群階段就開始了。「脂肪肝」是糖尿病的高危險群,別掉以輕心!在葡萄糖的代謝上,肝臟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因此,總是攝取大量醣類使得肝臟過度操勞的人,以及飲酒過量導致肝功能變差的人,他們身體控制血糖的功能也會變差,造成肝臟吸收葡萄糖的能力下降,血糖高居不下。常聽到有人說:「我沒有糖尿病,但我有脂肪肝!」如果你也有脂肪肝,請特別注意,有一種看法認為:脂肪肝是糖尿病高危險群。酒精堧易造成三酸甘油酯代謝困難 脂肪肝可以大致分成2種,一種是飲酒過量引起的,另一種則是不是。但絕大多數脂肪肝,都是飲酒造成的。雖然酒精在體內很容易燃燒,但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名為NADPH的物質,造成三酸甘油酯代謝困難。此外,由於身體處於能量過剩的狀態,所以比三酸甘油酯容易燃燒的物質,會大量在體內循環,最後囤積體內,形成啤酒肚。多餘的三酸甘油酯,會被儲存在脂肪細胞內,製造出有害的荷爾蒙,這些荷爾蒙會讓胰島素作用變差,提高胰島素阻抗性。此外,脂肪細胞所製造的荷爾蒙,也有許多會促進動脈硬化。飲酒過量,不只肝硬化,動脈也會跟著硬化!當內臟的脂肪細胞開始囤積三酸甘油酯時,肝臟也會開始存積脂肪。肝臟本來是將葡萄糖轉換成肝糖儲存的地方,因為營養過剩被塞得滿滿的,只好將脂肪以更有效率的形式儲存,因此就形成了脂肪肝。(本文摘自/糖尿病一定有救/采實文化出版)

小傷口釀大禍 癒合不佳恐截肢

小傷口釀大禍 癒合不佳恐截肢#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一位46歲的陳先生本身有糖尿病,後因左腳受傷,導致蜂窩性組織炎,雖至當地醫院就醫、吃藥控制仍無效果,後轉至醫院外科就醫,到院時醫師發現其左腳腳背腫脹、破皮,同時小拇指的第一節已發黑壞死,其壞死部份則由骨科醫師進行截肢手術,再經過一連串密集且跨科的合作,林先生的左腳傷口恢復良好,也可正常活動。傷口顧不好 恐患敗血症大千綜合醫院外科醫師林澤村表示,糖尿病患者常有血管阻塞、神經病變等問題,當有傷口時,不僅癒合狀況不好,又無妥善治療將會面對截肢甚至敗血症的危險。因此,治療糖尿病患者足部傷口時,首先要患者配合醫師控制好血糖及其他全身性慢性疾病,再會同心臟內科醫師疏通足部阻塞的血管,防止傷口感染問題,需藉由細菌培養找出適合的抗生素,並搭配清創處理,最後藉由密集的高壓氧治療,幫助傷口癒合。難癒合的傷口可使用高壓氧治療林澤村醫師表示,難癒合的傷口可以使用高壓氧治療,病人進入壓力艙後,戴上氧氣面罩、關上艙門後就會開始加壓,耳朵會感到刺痛感,在純氧送進來後,患者就必須大口吸純氧約60-90分鐘左右,每做1次的效果可持續6鐘頭,氧氣會溶解在血漿裡面得到的氧氣會被利用掉,6小時後會恢復到做高壓氧前的狀態,意即每做1次只有6小時的效果,傷口會趁這段時間癒合。糖友預防傷口潰爛 醫:保護雙腳很多人輕忽了傷口會與汗水空氣交叉接觸感染,傷口會越來越嚴重,然而,想預防因小傷口而導致傷口潰爛、壞死的情形發生,林澤村醫師建議,糖尿病患者除了在日常生活中要穩定血糖之外,還有3招預防方法告訴大家:1) 妥善保護雙腳。2) 平日盡量少穿拖鞋出門,挑選外硬內軟且寬度適宜的鞋子。3) 每天將雙腳清洗乾淨,以免造成細菌感染。

天天控糖減重 降22%心血管致死率

天天控糖減重 降22%心血管致死率#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台灣7成糖尿病患者都有過重及肥胖問題,體重過重不只會增加胰島素阻抗性,還會增加病患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及死亡風險。一名個案本身體型微胖,糖化血色素一直高於8%,施打腸泌素藥物治療後,不到半年就瘦了8公斤,糖化血色素也降到了7%以下。控糖、減重好無力?關鍵是「天天」萬芳醫院糖尿病教育中心衛教師邱妃杏指出,體重管理對第二型糖尿病友尤其重要,但許多病友即使嚴格控制體重,卻不一定看的見成效。近年來已有可以有效幫助控糖減重的腸泌素,輔助糖尿病友同時控制血糖和體重,也可以增加患者的信心,幫助治療過程更順利。根據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統計,40歲以上的糖尿病患者,近7成有過重及肥胖問題。邱妃杏衛教師表示,糖尿病患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正常人高出4倍,「過重」會讓患者在控糖上面臨高死亡率的心血管併發症威脅,甚至讓控糖難上加難。「天天」好習慣 病友較不會漏藥邱妃杏衛教師表示,想要讓糖尿病患者控糖減重事半功倍,其成功的關鍵為「天天」。因為天天量血糖、量體重,搭配每天一次的腸泌素來控糖減重,患者就能即時瞭解到血糖和體重的變化,每天看到一點進步就會越來越有信心,也更積極。再加上一旦養成天天量測血糖、天天打腸泌素的習慣,病友較不會漏藥,有狀況也能即時因應調整。邱妃杏衛教師也呼籲糖尿病友,控糖和體重控制對病友來說是一輩子的事,只要至少維持一年「天天」控糖減重的好習慣。許多患者在前幾個月都能順利地逐步減掉原有體重的5-10%,進而減少心血管致死率22%。

講座/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

講座/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常煩惱這不能吃、那不能吃??戰勝糖尿病,其實應從吃對食物開始!! 糖尿病飲食是以均衡飲食飲概念為基礎,藉由適當的飲食調整來達到合理的血糖控制,以延緩併發症的發生,是一種全民都適用的健康飲食。藉由了解糖尿病的飲食原則可讓您快樂輕鬆選對食物。本次講座由由張昱凡營養師主講,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名稱:糖尿病健康吃—談飲食原則時間:106年7月5日(星期三)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遠距照護 助糖尿病患穩定控制血糖

遠距照護 助糖尿病患穩定控制血糖#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血糖的監測與控制是糖尿病病友每日必做的功課,然而定期到醫院檢查可能還是不夠。在血糖異常當下,若能透過手機APP的遠距醫療,讓醫師隨時掌握狀況,便能及時獲得醫療團隊的建議,協助病友保持血糖穩定,同時也省去往返醫院的時間。遠距照護將對病人的照護延伸到家中大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連偉成醫師表示,糖尿病要控制良好,最重要的是病人的配合,透過手機APP,醫療團隊中的醫師、衛教師、營養師、個案管理師等能根據病人上傳血糖值及飲食狀況等資料,即時提供調整建議,對病患的血糖控制很有幫助。 大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科醫師陳品汎表示,糖尿病在所有的慢性疾病中較難以控制,糖尿病遠距照顧計畫,將對病人的照護透過網路延伸到病人家中。目前門診的糖尿病病人中,有近800位接受免費的遠距照護。 將飲食記錄隨時上傳 醫療團隊也能隨時回覆大林慈濟醫院糖尿病個案管理師陳怡瑜表示,過去糖尿病需在家監測每日血糖,3個月後帶到醫院給醫生看,但是由於時間長,飲食日誌可能寫得不齊全,讓醫師看診時增添許多難處。有了遠距照護的幫助,病人只需要一支手機,就可以馬上記錄,還可以將自己的飲食拍照上傳,毋需手寫,這些資訊,很快就能傳遞給醫療團隊,若病人有飲食問題,隨時可以回覆。 參與此一計畫7個月的病友林先生分享,本來血糖非常不穩定,自從加入計畫之後,只要出現低血糖,醫療團隊就會提醒要隨身帶著糖果,加強檢測。若是血糖太高,就會提醒要注意飲食種類。 陳品汎醫師表示,網路的世代,希望醫院的治療可以擴及到病人的家中,糖尿病的控制是全方位的,除了藥物外,還包括生活型態的改變,隨著科技的進步,可以將生活型態隨時記錄起來,再上傳給醫療團隊,可以立即回覆,相信日後許多慢性病的控制也會加入遠距照護的行列。 

牙掉光這樣保養 植牙「有凍頭」!

牙掉光這樣保養 植牙「有凍頭」!#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植牙後,只要好好保養,植牙就能堅固、穩當,使用一輩子也不是問題。根據外電報導,瑞典一名植牙患者史芬‧強漢森(Sven Johansson)在1967年、約40歲時接受植牙手術,到了近90歲,植牙都沒有移位,還能正常使用。遵循4原則 植牙屹立不搖台北慈濟醫院贋復假牙專科醫師宋旻怡表示,根據臨床觀察,植牙成功患者多半遵循「正確、仔細地清潔牙齒」、「少吃堅硬食物」、「多注意糖尿病等系統性疾病」與「定期回診」等4原則,因此植牙得以長久使用、屹立不搖。牙間刷、單束牙刷、軟毛牙刷 潔牙3神器此外,植牙患者在清潔牙齒時,也應正確使用「牙間刷」、「單束牙刷」與「軟毛牙刷」等輔助工具,使用時,動作要輕柔、持久,才不會傷害牙齒,並發揮清潔效果。宋旻怡醫師解釋,「牙間刷」主要是用來清潔牙縫縫隙,這區域很容易藏污納垢,特別是植牙牙體兩側牙縫,更不能輕忽。「單束牙刷」是用來清潔牙齦、牙面分界處,使用單束牙刷時,一定要同時刷到牙齦、牙面,每次刷兩顆,上下顎牙齒、牙齒外側、內側都要刷過,才能徹底清潔,降低牙周病機率。而軟毛牙刷則是清潔牙齒表面,刷牙時動作要輕柔,牙齒砝瑯質較不會受損。牙齒清潔沒做好 易折損植牙壽命60多歲蘇先生在10年前接受傳統植牙手術,當時牙縫設計過於狹小,清潔不易,加上有時只以漱口方式潔牙,長時間下來,終究出現牙周病。去年,他右邊上側植牙整片鬆脫、掉落,結果不只吃飯無法充分咀嚼,說話也「漏風」,平常喜歡唱歌的他,實在苦不堪言。全口速定植牙、勤保養 植牙「有凍頭」後來蘇先生接受新式All-on-4全口速定植牙手術,手術當天便恢復正常說話、咀嚼功能,現在蘇先生每次至少花20分鐘刷牙、潔牙,吃東西時也避免吃堅硬食物,定期回診,目前他植牙狀況良好,也可以再度高歌歡唱。宋旻怡醫師分析,有些患者齒槽骨萎縮,接受傳統植牙手術前,必須先補骨,補骨後需花半年時間,等齒槽骨長好再進行下一步驟,若齒槽骨萎縮範圍大、狀況嚴重,就要補骨兩、三次,前後包含植牙,需要花兩、三年時間。而All-on-4全口速定植牙只使用四根植體,可以選擇齒槽骨較健全區域植入植體,因此補骨機會大幅下降,治療時間自然大為縮減。但無論哪種術式,想維持植牙健康、長久,潔牙保養都是重要關鍵。植牙永久使用 絕對不是夢!醫師也提醒,民眾植牙後,植牙處雖然不會蛀牙,但若沒有好好保養,便可能產生牙周病、植體周圍炎,進而影響植牙穩定度,反之,若勤加保養、認真潔牙,植牙就有機會可以永久使用,植牙民眾也能長時間享受美食、良好生活品質。(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